時間過的飛快,孫策來鳩茲快小半月了。

雙方水戰接觸不斷,但是並未分出勝負,並不是孫策等人不善水戰,而是士氣問題。

孫策從吳郡而來,相當於是遠攻,雖然打了不少勝仗,士氣高漲,但是面對的是劉勳。

要知道劉勳當前的處境有多麼的難受,北面有張遼據守不出,但是實力不容小覷,城內士兵高達五萬有餘。

而孫策自東而來,如果打過了江,身在廬江的袁術將再無容身之地。

那麼劉勳等人除了背水一戰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所以除了死戰,還能怎麼辦?

孫策好歹也是打仗天才,哪裡不知道劉勳的問題所在,只是這種情況很難改變。

按照周瑜的說法,只能慢慢的消耗對方計程車氣,針鋒相對終究是下下策。

孫策心裡那叫一個急啊!

在城內召開了全體高層會議,討論下下一步該怎麼辦。

最近這消耗戰打得很是無力,黃蓋一臉怒氣說道:“要我說還是多找些船,多找些地方登陸,一鼓作氣將他們掀翻了天。”

黃蓋說的也有道理,現如今東吳兵強馬壯,很多善水戰的將領,主要登陸了江對面,一鼓作氣確實很容易打敗劉勳。

周瑜則說道:“黃將軍也有道理,只是造船消耗甚大,也是需要花費個把月,只怕到時候那曹鑠早已回壽春,那麼到時候先機已失,又要面臨新的問題。”

黃蓋不耐煩的說道:“為何如此懼怕那曹鑠,難道他有三頭六臂不成?”

周瑜很難與這頭腦有些簡單的黃蓋解釋,黃蓋以往跟著孫堅,那都是簡單粗暴的猛幹,而且確實很有成效。

但是時代早就變了,以前是草莽的時代,現如今是寡頭的時代。

以往與孫家交鋒的都是地方小軍閥,或者是黃巾軍。戰鬥力其實並不怎麼樣。

現如今小軍閥早已經被孫策給滅了,面臨的都是曹操、袁紹這樣的大軍閥。

那麼以前的無腦幹的策略早就不適用了,你打仗再猛也不是起決定性的作用,而且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便是天時地利,孫策並沒有佔據太大的優勢,而且現如今越來越冷,士兵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差。

人和方面,孫策集團計程車氣旺盛,進取心強,內部比較統一。

但是法理上有些虧欠,再加上劉勳背水一戰的決心,所以並沒有什麼大優勢。

周瑜見眾人不語,知道這話說到了關鍵處,於是說道:“雖然曹鑠實力不容小覷,但是咱們的實力遠勝他,只是他是不穩定的因素,打敗劉勳拿下廬江固然重要,但是接下來如何應對曹鑠也很重要,如果曹操出兵幫助曹鑠,那麼該如何應對?”

孫策皺起眉頭,看著原本大家滿懷熱血的信心消沉了下去,但是周瑜講的沒錯。

既然來了廬江,那麼直面曹鑠也是要考慮的事情,既然周瑜把問題丟擲來了,那麼順便一起討論了吧。

孫策說道:“眾位無需喪氣,咱們還未輸呢,公瑾的話只是告訴眾位,咱們面臨一個難題,並不代表咱們打不下廬江,三年前我圍攻廬江一年多,終是把陸康趕出了此處,現如今依然要打廬江,把袁術趕出去也是輕而易舉。至於曹鑠,咱們也要應付著,既然打下廬江,不如順勢拿下壽春!”

孫策的話一出,眾人頓時炸開了鍋,作為一個領導者決策者,孫策的智慧不言而喻。

短短的幾句話就將眾人計程車氣重新調動起來,周瑜在心中也不由的讚歎孫策的魄力。

要知道曹鑠剛剛打敗袁術和呂布,聲勢上到達了頂峰。按照常規思維,大家都要避其鋒芒。但是孫策從內心覺得完全沒必要,他曹鑠是少年英才,我孫策何嘗不是?再看看自己身邊的人馬,有周瑜、太史慈、周泰、魯肅等人,哪個不是響噹噹的?

他曹鑠身邊有誰?不過是一個張遼而已,連個像樣的謀士也沒有。論人才自己這邊才是贏家。

周瑜也接話道:“曹鑠已離開壽春幾月有餘,只要趁著他沒反應過來拿下廬江,再重整旗鼓,一舉拿下壽春也不是難事。只是拿下廬江不能再靠著蠻力,而是要留著這些力量,為接下來的壽春做好打算。”

孫策眼前一亮,拍了桌子說道:“公瑾的意思是?”

周瑜也笑著說道:“沒錯,勸降!”

眾人聽聞大驚,勸降!開什麼玩笑,劉勳能聽你的?作為袁術最後的大將,他會輕易的投降?他圖什麼呢?

黃蓋摸了摸腦袋說道:”這劉勳骨頭硬得很,派誰去能說服他?“

孫策大笑道:”黃將軍,怎麼能勸劉勳呢?咱們去廬江直接勸袁術!“

周瑜聽聞也大笑道:”伯符妙哉,咱們想一起了。“

在眾人毫無頭緒的情緒中,會議就此結束了。

大部分人都沒有領會到最後的精髓,但是也知道了孫策的決心。

廬江不拿,柴桑郡寢食難安,所以勢在必得。

而至於叫誰去廬江勸降,孫策想必已經有了人選。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18世紀加勒比海俠風雲

秋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