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鑠的突然發難讓眾人不敢吱聲,而旁邊的袁術已經汗流浹背了,心中大罵:到底是哪個王八蛋得罪了這位小祖宗?自己去投奔袁紹還有一絲的活路,在這廬江幾乎是沒有機會了,而曹鑠不得找人弄死自己?所以自己必須得保證今天的事情對曹鑠有個滿意的交代。

曹鑠繼續大聲說道:“這廬江的天已經變了,爾等在廬江也算是根基穩固,但是卻不思進取,你們吞併土地,隱匿田產,盤剝百姓,從不思百姓之苦,枉費讀聖賢書,不過是一群中飽私囊之徒。”

袁術連忙咳嗽了幾聲,暗想:曹鑠這是直接要把桌子掀了呀!當眾揭穿,毫不顧忌,在這從今往後誰還願意為他做事?雖然自己馬上要走了,但是還是要出於好意提醒提醒。

袁術小聲說道:“自古歷來如此,王朝興衰,門閥更替,只不過本地士族往往是最牢固的,畢竟他們才是這片土地最基層的掌權人。公子不妨息怒,找出真兇便可,何必、、、、、、”

曹鑠卻沒有給袁術面子,而是繼續說道:“袁將軍稍後再講,待我講完。”

“我並非要斷了你們的錢糧,而是要重新分配土地,你們祖輩傳下來的地,依然還算你們的,只要你們願意,種子也可給你們用,只是那些巧取豪奪,坑蒙拐騙,隱匿偷藏的土地都要交出來。”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配合我,我也可以保證,你們官位不變,也不會特意追究。”

曹鑠先是一陣威脅,最後又留有餘地,也就是常說的先給一棒子,再給一個糖。

袁術的擔憂,曹鑠怎麼會不懂?既然要重新整頓,必然是要打壓一些人,拉攏一些人,不把場面搞難看一點,誰會覺得曹鑠是來真的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看著下面議論紛紛的眾人,曹鑠知道知導的話奏效了,這次沒有了剛才的阻力。

因為即使是下面這群人也有清流和土豪,有人會因為田產少,覺得不公,所以會支援曹鑠的決策。

相反這些屯田大戶,反而會因為曹鑠的話瑟瑟發抖。

廬江的兵權在誰手裡?那必然是曹鑠,這個時候反抗不是明智的選擇,如果真的需要反抗,不如等安全回家後再作打算。

還不等眾人繼續發表意見,曹鑠再次開口,彷彿剛才的話就是鐵一般的事實。

“我還有第二件事情,既然要設立糧食署,那麼比如要設立保護它的機構,那麼我打算再設立一個督查衛,行使監督職權,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頭百姓,均可行使督查護衛之責,暫定武人千名,可先斬後奏!”

此話一出,直接炸了鍋了,要說控制糧食只是釜底抽薪,而且留有餘地,大家還可以在背地裡搞搞小動作,但是督查衛這個東西就非常厲害了,一個小小的廬江竟然需要設立千名的督查衛,這些人平日裡監察文武百官,還要保衛糧食署。

相當於是把眾人監視起來了,對於這些從小飽讀詩書計程車人們來說,這絕對是不能接受的。

儒家文化,主要包括“仁、義、禮、智、信”五個方面。

而“仁”又是重中之重,它指的是一種博大的愛,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互助。在儒家看來,只有透過愛與關懷,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而曹鑠很明顯玩的是高壓這一套,更傾向於法家那一套東西,極大的傷害了這些人的利益。

於是連忙有人跳了出來反對。

“郡守,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孟:施仁政!這!苛政猛於虎啊!”

“廬江幾百年來,都是善待士大夫,郡守不信任我等,何不將我等辭去。“

這些人說話明顯是有恃無恐了,話裡話外很明顯,既然要搶奪我們手裡的權力,那麼不如將我們趕走,趕走我們誰來幫你們治理這個諾大的廬江?

豈料曹鑠絲毫不懼,接話道:“呵!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我再多說一句,如果不滿我政策的,大可告老還鄉,決不挽留,好走不送!“

此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有些人臉色煞白,有些人敢怒不敢言,但是又有一部分人臉上的笑意要控制不住了。

整個朝堂生態就是如此,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人不走,他人何時才能上位?

雖然這群人的關係盤根錯節,但是利益當頭,將他們打散也是非常的輕鬆。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不好找嗎?

雖然底下有一陣陣的聲音說曹鑠無權這麼做,但是曹鑠充耳不聞。

老子手裡有兵權,槍桿子裡出政權懂不懂?

在曹鑠強硬的態度下,於是堂下接二連三的人摘去官帽,在堂上就表示要辭去官職。

曹鑠滿意的點點頭,一一同意了此事。

既然不願意聽話,那便走吧!免得在我眼前礙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仙不就這些事

不吃辣和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