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下的大唐來說,滅掉薛延陀不難。

甚至憑藉當下大唐的國力,可以滅掉薛延陀好幾個來回。

唯一的難點在於,滅了薛延陀之後該如何處理。

正如李承乾自己所說的。

從古到今有很多個強大的中原王朝做到過消滅草原遊牧民族的事情。

但滅掉之後的結果都不算太好。

如秦朝,北擊匈奴,打的匈奴數十年不敢南下牧馬。

可是結果呢?

常年陳兵北境,嚴重損耗了國力和民力。

雖然最後秦朝滅亡,跟這件事沒有直接關係,但歸根結底也有一定的原因存在。

而在秦朝之後,就是哪位,喊出了‘寇可往,吾亦可往’的漢武大帝了。

漢武帝,共計在位五十四年。

而在其中的四十四年中,都在與匈奴打仗。

什麼河南之戰,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等等,都是在這其中發生的。

四十四年,那是個什麼概念呢?

一個在襁褓中的嬰兒,轉瞬就要步入老年了。

若是以十年一代人來算,就是整整有四代人經歷了這場戰爭。

更是有不計其數的人加入到戰爭當中去。

據後世統計,這場歷經四十四年的戰爭中前後至少有五百萬人付出生命。

受到戰爭影響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可最後的結果呢?

匈奴人,以戰養戰。

在漢武帝后期,就重新凝結起了戰力,甚至能發動反攻,重創漢軍。

再往後,那就更不必說了。

東漢雖然短暫的壓制過匈奴和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

但最後還是沒能徹底讓這些遊牧民族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更有甚者,因為東漢後期國力衰弱,人口銳減。

還發生了五胡亂華等駭人聽聞的事情。

而這些林林總總加在一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

中原王朝,並非是打不過遊牧民族。

相反的。

只要中原王朝下定決心。

像漢武大帝一樣,靠著國力跟遊牧民族針尖對麥芒的拼一場。

遊牧民族大機率是打不過中原王朝的。

但問題還是在這裡,打得過歸打得過,可是滅不了。

正所謂。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等到人家的國力稍稍有所好轉。

還是會像之前一樣,引兵來攻。

所以,想要徹底解決北方的胡禍,就只有李承乾想的這麼一條出路。

將他們徹底變成唐人,讓他們體會到和平的可貴。

讓他們學習唐人的知識,文化,儒雅。

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再不會去想發動戰爭的事情。

能做到這一切的。

只有當下在新唐人中威望極高的蕭銳。

所以。

李承乾才會找蕭銳說那番話。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等到人家的國力稍稍有所好轉。

還是會像之前一樣,引兵來攻。

所以,想要徹底解決北方的胡禍,就只有李承乾想的這麼一條出路。

將他們徹底變成唐人,讓他們體會到和平的可貴。

讓他們學習唐人的知識,文化,儒雅。

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再不會去想發動戰爭的事情。

能做到這一切的。

只有當下在新唐人中威望極高的蕭銳。

所以。

李承乾才會找蕭銳說那番話。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綠夜1

邦各島的楊嬋

修仙!我要打造天下第一觀

尾巴歪了

重生:不小心變成了女生

潛心無言

我的老婆是冥王

洛塘

嘯天笑天

瘋語人聲

虛空中的亂筆

肥水不流的白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