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

他比李承乾還要聰明。

至少。

在那些書信沒有被富老六找出來之前。

李承乾還以為這一切都是李泰搞出來的呢。

在一切真相大白時。

即便是李承乾自己都有些佩服李祐的這份隱忍了。

李泰鬧的最兇的時候,他沒有選擇投靠過去。

李恪在南方造反的時候,他也沒有選擇從善如流,跟著一起發難。

一直默默地發展自己的力量,躲在暗處當了十幾年的老六。

不過仔細想來。

李承乾不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麼?

他開始時,不也是隻想著藏拙自汙,只想著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離那個皇位遠一點麼?

只不過,他和李祐努力的方向不同,但本質上並沒什麼差別。

一個是想遠離,一個是想接近。

……

秦州客棧之內。

李承乾坐在後院與苑鴛一起對著月色小酌。

但說是小酌。

實則,就是他自己個人喝悶酒罷了。

壓根沒和苑鴛說幾句話,甚至都沒往苑鴛那邊看。

苑鴛倒無所謂,她一個人慣了,自斟自飲,也不覺得無聊。

就在這時。

李承乾突然發出了一聲略顯苦澀的笑。

“笑什麼呢?”

苑鴛有些好奇的扭過頭。

“沒什麼。”

“就是想到了這些年的境遇。”

李承乾放下酒杯說:“仔細想想,是真的苦啊。”

“苦?”

苑鴛撇了撇嘴:“你可是大唐的太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苦什麼苦?”

“沒錯。”

“我是大唐的太子。”

“但俗話說得好。”

“皇嗣苦,最苦是皇子。”

李承乾慢悠悠的說道:“能力出眾,就會成為父親兄弟的眼中釘肉中刺。”

“能力不堪,會被天下人恥笑,還要被父母兄弟鄙夷。”

“可你的能力,沒有人可以否定。”

苑鴛也放下了酒杯:“難道這天下,或者歷史上有誰做太子,比你做的還好?”

李承乾聞言,不禁啞然失笑。

“這話也就你敢說,我是想都不敢想。”

李承乾道:“我現在不怕自己做得多,就怕自己做的不夠,怕對不起我這得天獨厚的命運。”

“可是這也不妨礙,我心裡苦。”

“皇子看似光鮮,但命運卻不被自己掌控。”

“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與和皇位繫結在一起了。”

“同時也會被猜忌,爭鬥,撕咬,等等數之不盡惡劣行徑伴隨一生。”

“而我們大唐的皇子,恐怕是整個歷史上最苦的了。”

李承乾轉頭對上苑鴛的目光說:“或許你感覺不到,但我深有體會。”

大唐的皇子是最苦的。

尤其是大唐早期的皇子苦到了極致。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當然。

這不能怪別人。

要怪也就只能怪李世民自己。

“不可否認。”

“我父皇的確是縱觀歷史也難以找出幾個的千古一帝。”

“文武雙全的他,在位期間對內,輕徭薄賦,勤政愛民,對外,開疆擴土,使得萬邦來朝。”

“貞觀之年也將成為我們華夏曆史上不可磨滅的璀璨篇章。”

“但是……”

李承乾的目光暗淡下來。

苑鴛也猜到了他要說什麼。

儘管李世民很厲害,也為國家和民族做了太多太多。

但依舊沒辦法清洗掉玄武門之變中,他弒兄殺弟,篡權奪位,囚禁生父的汙點。

而且,不僅如此。

因為玄武門之變的緣故,他還給後人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

使得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能憑藉手中的權利爭奪一下至尊之位。

因此。

在正史中,李世民的十四位皇子只有一個得到善終。

長子李承乾。

無需多言,因為李世民偏愛李泰,整日活在憂慮當中,最後想要重演玄武門之變。

可最終謀反失敗,李世民將他流放至黔州,脫離皇室後不久,李承乾就死於非命,年僅二十六歲。

次子李寬。

過繼到李智雲名下,早逝。

三子李恪。

他是李世民的所有子嗣當中最具才華之人,同時也是最像李世民的。

可卻因為生母原因,一直都不被大唐貴族信任,敏感的身份致使他即便擁有滿腹才華也無處施展。

最後被想要為了外甥鋪路的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逼得上吊自盡,年僅三十四歲。

四子李泰。

滿腹才華,深受李世民的寵愛。

李承乾被廢之後,李泰成了太子位最有利的競爭者。

但,李世民覺得,李泰心性過於狠辣,並不是守成之君的最佳人選,害怕他繼位後會對自己的兄弟下殺手。

所以,最後李世民選擇了李治。

李泰出走封地,三十二歲便離開了人事。

五子李佑。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想過做皇子,更沒想過做普通的諸侯王。

在他的心裡,只有那九五之尊的位置,才是值得他奮鬥的目標。

最後在陰弘智的攛掇下選擇造反,失敗後被流放,幽禁而死。

六子李愔。

李恪的同胞弟弟。

可他卻沒有他兄長的那份仁厚,自從抵達封地後,便為非作歹,經常無故毆打地方官員。

在李世民多次懲戒之後才稍有收斂。

後,捲入李恪謀反案,被廢庶人流放,死在流放地。

七子李諢。

遭大臣構陷謀反,選擇自我了斷,自證清白。

八子李貞。

翻閱古籍後,就不難看出,這是一個絕對絕的好人,也是歷史上的諸多親王藩王中難能可貴的賢王之一。

他原本可以安泰一生,但偏偏碰上了武則天攛掇李唐江山。

作為李家子嗣,李貞責無旁貸,舉兵反抗武則天,可惜失敗了,最後服毒自殺。

他是李世民的兒子中,活的年歲最大的一個,六十二歲。

十子李慎。

他的死很無辜,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冤。

本來在長安城當閒散王爺當得好好的,卻因為兄長李貞舉兵,遭到武則天報復,死時六十一歲。

十一子李囂,早逝。

十二子李簡,早逝。

十三子李福。

因為李福沒有野心,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武則天,都沒有為難過他。

甚至在武則天誅殺李氏皇族時,也選擇性的忽略了李福。

可即便這樣,他還是被生生的嚇出了一身病,三十六歲就英年早逝。

十四子李明。

封王之後,就立刻選擇謀反,失敗被殺。

至於那善終之人,無外乎九子李治,李世民選擇的守成皇帝。

當時,李世民選擇他的原因無二。

就是覺得他心性仁慈,登基後會善待姐妹兄弟。

然而。

最後的結果卻背道而馳。

依舊有李家子嗣死在李治或者李治妻子武則天的手中。

更有甚者。

他甚至將整個大唐江山都拱手讓給了自己的老婆。

李承乾曾想要盡力改變這一切。

可現在看來。

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變。

該發生的,終究還會發生。

李承乾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死就死吧,來就來吧。”

李承乾勾著嘴角看著天際:“我倒是也想看看,這老天爺還會想出什麼樣的方法來為難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冥鬼帝

遊戲中

凹凸世界:皇子的休閒生活

麒麟大陸三皇子

神秘復甦之新的希望

糕冷小帥想修仙

薄少玩大了,傻妻出價十億要離婚

喜歡死亡蛇的王天化

重生馬岱我不殺魏延

北天浩

穿越:十萬大山我為白虎

9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