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武華年這麼說。

李安民暗道一聲:“可惜。”

同時,周啟也暗道一聲:“真可惜。”

李安民的可惜,當然是說,這麼好的人才,卻如此沒有上進心。

周啟的可惜,則是這貨不去上京城,他有些不太好下手。

接下來。

李安民倒是沒有就這個話題與武華年多聊什麼。

而看著臥龍縣的風光,李安民不禁想起一事來。

“對了武大人。”

李安民轉頭看著武華年道:“你有沒有聽說山南道水患的事兒?”

這事兒。

武華年確實聽說了。

只不過這事兒跟他又沒多大關係,他也就是當個新聞聽而已。

可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

當然是不能展現給李安民看的。

畢竟這貨看起來可是個妥妥的憤青。

在這種人面前,還是要表現得和他想法一致才行。

就見武華年眼珠一轉,便嘆息出聲。

“聽一些行腳商人說了點山南道的事情。”

“也不知這次又有多少百姓要受災。”

“真是可憐,可憐啊……”

武華年捂著胸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李安民見到他如此,也不禁有些動容:“武大人果然心繫百姓,乃天下官員之典範啊。”

“李老哥謬讚了。”

“作為父母官,心繫百姓,乃是根本。”

“若連此都保證不了,又怎配擔父母官這三個字?又怎配為當朝天子之臣?”

武華年這些年早已練就了一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好本領。

此刻,這套經典語錄,那也是章口就來。

李安民見他神情真誠,不禁暗暗點頭,愛民如子,對朝廷與皇帝又忠誠,這才是大乾一朝的好官員。

旁邊的周啟,卻是不屑的撇嘴,心裡暗道:“真特孃的能裝!”

李安民略微遲疑了一會。

“既然武大人如此仁愛。”

“那您應該是不會眼睜睜看著這些百姓受苦的吧?”

“???”

武華年滿臉的莫名其妙。

他是臥龍縣的知縣,又不是山南道知道。

不眼睜睜看著,還能做什麼?

但武華年也沒遲疑太久,便道:“我是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可山南道並不是我的管轄範圍。”

“所以我能做的,也就只有每日唸佛焚香,為百姓們祈福了。”

李安民心念一動道:“那若是給武大人一個機會,讓武大人去全權負責整治水患之事,武大人可願意去?”

武華年眼神怪異。

他也是搞不懂,為何這貨總是問這些莫名其妙的問題。

他是不是小時候腦袋被門夾過沒去看啊?

不過。

秉承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優良品德。

武華年還是拉出了一張鄭重臉道:“若朝廷與必選需要武某人,武某人自當出征,為國效力,為君分憂,為百姓謀福。”

“好,好,好!”

李安民連叫了三聲好,神情激動道:“武大人果真是我大乾朝的第一忠臣啊。”

以往遇上這種事情。

那些個股肱大臣,基本都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然後將爛攤子全部扔給他,讓他去處理。

可是武華年呢?

瞧瞧人家這話說的,國家有難,我當出征,為國效力,為國分憂,為百姓謀福。

這才是一個臣子,一個官員,應該說出來的話。

這才是對朝廷負責,對百姓負責,對他這個皇帝負責的好臣子。

李安民長呼口氣,平復了下激動的心緒道:“武大人對朝廷的忠心,天地可鑑,日月可照。”

“等李某回了上京城,見到了那些在朝廷當差的朋友,李某定當向他們舉薦武大人。”

此言一出。

武華年的心頭頓時一沉。

這什麼仇什麼怨啊?

他就是客氣兩句,這貨咋還當真了呢?

“李老哥,千萬別這麼做。”

武華年伸手拉住李安民的手道:“武某人雖然不才,但還是有自己的底線的。”

“就算要升遷。”

“武某也想憑藉自己的本事去爭取。”

“讓旁人幫襯武某,武某自己都覺得不妥。”

“再者,陛下是那般英明,一定會選一個比武某人更適合的人選去賑災的。”

武華年拍著李安民的手背語氣柔善道:“而現在朝廷本身就是多事之秋,所以還請李老哥可千萬別給陛下增添煩惱啊……”

臥龍縣的生活多舒服?

腦子有毛病,才會離開這地方,跑到上京城遭罪呢。

他也自認這番話說出來,足夠打消李安民的念頭了。

殊不知。

正是因為這番話,觸及到了李安民那多年都沒有被人觸及過的柔軟。

一時間,李安民只覺得心裡面暖洋洋的。

升遷不靠旁人靠自己,而且時時刻刻想著為君分憂。

這不就是他理想當中臣子該有的樣子嗎?

“武大人是好樣的。”

“依李某看,天下官員都應該以武大人為模板典範才是。”

“……”

武華年嘴角抽搐,但仍舊強撐著笑容道:“李老哥過獎了,天下比武某優秀的人有很多。”

“那個,李老哥啊。”

“我這還有點事,就不陪您多聊了。”

“等明日我就讓人將雞尾酒送到客棧給你。”

“等下次見面,咱們再好好聊聊。”

武華年說完,就領著石虎轉身走了。

他現在是真的怕了這傢伙了。

還沒聊幾句呢,就說要找朋友把自己調到上京朝廷。

這要是在說幾句,不就真得實操了?

“晦氣。”

“真特孃的晦氣。”

武華年沒好氣道:“以後這貨再來,就說我不在,也別讓他來找我。”

石虎搖晃著大腦袋,甕聲甕氣道:“哦,俺知道了。”

……

另一邊。

武華年的背影消失在眾人眼前後。

周啟就來到李安民的背後:“老爺,您該不會真打算讓他去山南道賑災吧?”

他跟隨李安民多年,所以十分了解李安民的心性。

他知道,剛才李安民與武華年說的那番話,面上看著是玩笑,但李安民實際只怕也動了這個念頭。

不然他絕對不會說出這番話來。

這時。

李安民昂起頭道:“怎麼?讓他賑災不行嗎?”

“不是不行,只是……”

“陛下還沒有親眼看見他的能力。”

周啟道:“萬一他就只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庸碌之輩。”

“您讓他賑災,不就等於將山南道的百姓推到火海邊上了麼……”

李安民的目光一凝:“你是在質疑朕,看人的眼光?”

周啟見他眼神,內心惶恐,連忙低下頭道:“老奴不敢……”

“不敢,就少說些沒用的廢話。”

李安民抬頭掃了眼武華年離去的方向,眼神忽然閃過一抹堅定色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城警事:懷州之子

扶野

那是晨光初醒時

堯么么

末世覺醒聖主系統

兩口袋空空

穿越之王爺有個種田的小娘子

之螢

我破爛不堪又跌宕起伏的前半生

可惡的雞胸肉

星空砸來的大帝,本想當個凡人

白夜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