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東下!兵臨南京!

乾隆在雲貴人的攙扶下坐起身來,眨了眨惺忪的睡眼,開口詢問道。

“說吧,到底是出什麼事了?”

安予德深吸一口氣,面色凝重的開口交代道。

“回皇上的話.”

“是有賊人趁夜突襲紫禁城,並在紫禁城中放火,吸引宮內侍衛注意力的同時,殺去了軍機處,膽大包天的刺殺軍機處的幾位大人.”

“驟然襲擊之下,劉墉劉大人慘死,和珅和大人重傷,宮內一片混亂……”

乾隆臉上的表情倏然變幻,一雙眸子中閃爍著冷光,咬牙說道。

“好啊,好啊!”

“好一個賊子,竟然敢闖我大清宮禁,敢刺殺我大清的軍機大臣,當真不畏死呼?”

深吸一口氣,乾隆開口說道。

“傳令下去,一定要嚴查此事,朕要知道究竟是哪裡來的賊人,竟然如此大膽!”

在說這話的時候,乾隆臉上的表情明顯就是在咬牙切齒。

幸虧他這次不在宮內,是故遭殃的是劉墉以及和珅。

若是他乾隆在宮內,那這次要遭殃的,豈不就是他自己了嗎?

安予德聞言,打千兒應喳,開口說道。

“皇上放心,奴才這就命人去嚴查……”

乾隆見此,這才滿意的微微頷首。

在乾隆的意志貫徹下,僅僅只是第二日,滿清這邊便查明瞭闖宮禁,刺殺大清的軍機大臣的賊人的身份。

正是大明安排在京城內的細作!

但是,在這些賊人的身份被查明後,第一個遭殃的卻並非是大明在京城的其他細作,而是李福這個叛徒。

因為,李福是負責搜捕京城內的大明細作的第一責任人。

而大明的細作也是在他的搜捕下,混入宮內,刺殺大清的軍機大臣的。

乾隆在惱火之下,要對此事進行追責,剛投降過來,沒個靠山的李福第一個便遭了殃。

身上的官職被剝奪,然後又被下了獄,關進了天牢,準備要等秋後問斬。

……

林嚴躺在一堆拿起來能擰出水來的乾草上。

渾身山下,各處傳來的疼痛,早已讓他麻木。

他的眼神裡不見任何的神采。

若非胸膛還在微微起伏,幾乎和一具屍體沒有多大的分別。

在他的身邊,放著一個豁了口的黑碗,黑碗裡盛放著大半碗已經放涼了的雜糧粥。

除此之外,地上還丟著一隻乾硬的窩窩頭。

這是天牢的獄卒給林嚴的食物。

放在天牢這樣的環境中,這些食物並不算差,若非是獄卒怕林嚴熬不住刑死了,上面要拿他們撒氣。

一般欽犯即使花了錢,也不一定能吃到這樣的食物。

但是,林嚴面對這些食物,卻是壓根沒有張嘴。

因為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寧願絕食餓死,也不想再活受罪。

林嚴躺在乾草堆上,抬頭眺望著頭頂的瓦片,看著瓦片上的蛛網青苔,他不自覺的回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只是,就在這之後,外邊響起一陣喧譁。

隨即便是一陣鐵鏈摩擦的嘩啦聲。

林嚴聽到了這個聲音,臉上的表情明顯一變,心下一沉,以為是又有袍澤落網,被清軍抓捕成功。

他下意識的偏頭,將目光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想要看看是哪個倒黴蛋。

然後,林嚴便陷入了震驚之中。

因為,這次鐐銬加身被投入天牢的,並不是大明的自己人。

而是李福這個叛徒……

看著李福身上的鐐銬和被拷打過的痕跡,林嚴臉上不自覺的扯出一抹笑容。

這叛徒會有如此下場,實在是大快人心。

林嚴看著李福被投入了自己旁邊的一座監室中,忍不住開口嘲諷道。

“呵……呵呵,你李福……不是……要給韃子做狗嗎?怎……怎麼,我們這些狡兔還沒抓完,你這條忠犬就要被韃子殺了吃肉了?”

李福聞言,低著頭,臉上滿是陰沉和絕望。

但卻並沒有理會林嚴的奚落!

心如死灰的他,現在可沒心思和林嚴這個將死之人鬥嘴。

哦,對了,他其實也是一個將死之人!

皇宮被明軍的細作襲擊,軍機大臣被刺殺,乾隆的怒火需要有人來承擔。

李福這個倒黴蛋由於是事情的第一責任人,是故,這口黑鍋不偏不倚的甩到了他的腦門上!

過兩天估計要和林嚴一起到菜市口走一遭。

林嚴被殺,還能說是為國家為民族盡忠,能不能青史留名不好說。

但在他家鄉的地方縣誌上,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家族的族譜,更是從他開始重開一頁。

每年祭祖的時候,頭香妥妥是他的。

後世子孫都得以他為榮!

但李福就有點諷刺了。

為了榮華富貴出賣袍澤做漢奸,結果搞到最後卻被韃子給殺了。

他這死的可是實在太憋屈了!

……

大明宣武元年,在嶽州之戰結束後,明軍在嶽州城稍事休整,便繼續動兵東下。

大軍沿著長江,浩浩蕩蕩的向東推進。

所過之處,州府傳檄而定。

士紳百姓主動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開疆擴土的一場戰爭,愣是變成了武裝遊行。

還是那種在自己地盤上的武裝遊行。

明軍沿江前進,一路上糧草基本上都不需要後方運輸,靠著士紳們的捐獻就完全可以滿足大軍所需。

甚至還有富裕!

朱靖垵也沒有不捨得,那些士紳們捐獻的糧草,富裕的部分他都做主施粥散給了沿途的百姓。

也算是為大明拉攏一下人心!

總的來說,效果還不錯。

畢竟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

在接受了明軍的施粥之後,沿途百姓對大明打回來的事情,大多都還是呈歡迎態度的。

官員士紳的利益沒有受損,百姓們也都能得到一定的好處。

唯一吃虧的只有代表滿清朝廷的八旗。

如此,對於政權交替,大家也都是樂於接受的。

這叫什麼?

這就叫做人心所向!

七月二十五日,明軍抵達武昌,旋即,武昌歸降。

七月二十九日,黃州府也是送來了降表。

明軍分兵駐守於武昌和黃州府,大軍主力繼續東下。

八月初九,明軍兵臨九江府。

江西巡撫趙韞率兵抵擋。

兩日之後,九江城破,江西巡撫趙韞被斬首,選擇頑抗的守軍被坑殺三成,以示警告。

隨即,湖口,彭澤,馬當鎮,太平關等地守軍皆降。

朱靖垵依舊是分兵,留下一部分前鋒營老兵據守要地,然後大軍主力繼續帶著新降的前鋒營繼續東下。

那些前鋒營老兵都已經在戰場上向大明證明了自己的忠誠,朱靖垵自然也可以將後方交給他們駐守。

而新降的前鋒營則是還需要經過磨礪,才能得到朱靖垵的信任。

八月十七,明軍主力抵達安慶城下。

安徽巡撫李可茂獻城歸降。

八月二十二日,明軍抵達池州,池州歸降。

八月底,明軍破銅陵,過太平府,直入江蘇……

“報,啟稟太子殿下,我軍前鋒距離南京城還有不足五十里!”

一名明軍哨騎一路直奔到朱靖垵面前,翻身下馬,開口彙報道。

朱靖垵聞言,深吸一口氣,臉上的表情略顯激昂。

南京,他終於到了!

而這一日,正是宣武元年的九月初十。

嶽州之戰結束後,明軍僅僅只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便從嶽州,直接殺到了南京城下!

天下震動!

朱靖垵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口說道。

“傳令下去,大軍前鋒切莫冒進,於南京城外紮營.”

“等待我軍主力抵達,再對南京城發起進攻!”

……

江寧城內!

兩江總督府!

“報!啟稟諸位大人,明賊前鋒抵達江寧城外,距離江寧城不足五十里!”

一名傳令兵小跑著進入大堂,開口說道。

聽著傳令兵回報的訊息,兩江總督府內的諸位滿清大員都是面色凝重。

“明賊來犯,九江,安慶等堅城接連淪陷,江寧危在旦夕!”

“大家都說說接下來該怎麼辦吧!”

舒赫德開口詢問道,臉上的表情可謂是相當的凝重。

一旁的兩江總督高晉聞言,開口說道。

“無他,死戰而已!”

“我等八旗國族深受大清國恩,如今國難當頭,無論如何也不能對不起大清!”

“再說了,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家眷,我江寧八旗上下也只能死戰到底.”

“我八旗的勇士,會讓明賊見識見識我八旗男丁的血性的!”

高晉說這話的時候,態度相當的堅決。

其實在嶽州之戰後,江寧城內的八旗就已經開始逃亡了。

有逃去杭州和福州的滿城的,也有乾脆渡江北上,返回京城,想要儘可能的遠離明清相交的一線戰場的。

但是,能跑掉的終究是少數!

八旗身上是有守土之責的,不是說他們想跑就能跑的。

皇帝的聖旨不下,江寧八旗就只能繼續待在江寧城內,和江寧城共存亡。

再者說了,要是八旗都跑了,那江寧也就不用守了。

說句不好聽的,要是八旗都跑光了,那漢人憑什麼繼續拼死拼活的幫大清守城?

至於說只留下八旗兵守城,而讓婦孺先逃,其實也行不通。

因為,如果家眷都跑了,那剩下的八旗兵面對明賊的兵鋒時,還能有鬥志嗎?

要是連八旗都沒有鬥志了,江寧還怎麼守?

為了儘可能的保住江寧城,為大清保住江南,舒赫德和高晉這些旗人大員們,選擇將江寧八旗作為最後的籌碼,推上了賭桌……

嗯,反正他們的家人又不在江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底小縱隊的燈塔水母

Joe十加二

皇帝徵我去做官,朝堂沒了我不行

月上西洲

情債何以堪

謂水之雲霧繚繞

借孕肚上位?不,我跟大佬玩純愛

昨夜星沉

葉末初夏

璃冰夢羽

娛樂圈頂流在臺下聽我唱好運來

脆脆鯊要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