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在廣西這邊得到明軍東征大捷,廣東易手的訊息後。

僅僅只過去了三五日的功夫,身處湖南永州的清廷欽差大臣福隆安,便也接到了廣東方面派遣快馬送來的急報。

看著急報上,那廣州告破,廣東提督,廣東巡撫等大員殉國,廣州八旗盡數落入明賊之手的訊息,福隆安的臉上,頓時寫滿了驚慌。

“變天了!”

“這下,南國要變天了啊!”

嘴裡喃喃的說著要變天了,福隆安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臉上滿是凝重之色。

因為,他能夠意識到,廣州陷落廣州八旗數萬旗人落入明賊之手,對於天下局勢會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

要知道,哪怕是當年危及大清社稷,幾度差點逼得朝廷退回關外的三藩之亂,大清這邊也沒有一次性被吳賊俘虜過數萬旗人的先例啊。

這下,八旗滿萬不可敵的遮羞布,要被人給扯下來了!

一但沒了滿萬不可敵的八旗大兵威懾,這天下的萬萬漢人,可就不知道要有幾人稱孤,幾人稱王了?

這次自廣西而起的的叛亂,搞不好,又是一次三藩之亂啊!

需要朝廷集結天下精銳,才能平定的下去。

“福大人,廣東那邊的戰局敗壞若廝,我大清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開口問話的,是清廷的湖南巡撫顏希深。

(ps:用福大人來稱呼福隆安也不知道對不對,按照姓氏來叫的話,應該是富察大人,但有些彆扭,就和叫和珅和大人一樣,乾脆叫他福大人了。

顏希深是廣東人士,最關心廣東戰事的便是他了。

怎麼說呢?

現在的顏希深的心情非常的糾結,既害怕自己的家小受難,又害怕自己的家小不受難。

我大清素來有官員異地為官的規矩,官員的家眷一般不會帶在身邊,而是會在老家安置。

顏希深身為湖南巡撫,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家眷自然不能跟在他的身邊,而是得留在廣東老家。

現在大機率是淪落於明賊之手了。

再然後,顏希深現在便陷入了相當的糾結之中。

萬一自己的家眷投賊,那朝廷估計不會輕饒了他這個湖南巡撫。

可萬一他的家眷不投賊,那顏希深將來怕是就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

嗯,死人又不用吃飯,當然不會再餓了。

福隆安聞言,臉上的糾結之色更甚。

“現在廣東那邊賊勢囂張,本官若是按兵不動,坐視明賊禍亂兩廣,怕是不好向朝廷交代.”

“但是,若要出兵南下兩廣平賊,本官又實在沒有必勝之把握.”

“若是本官所率之數省聯軍再敗於明賊,則賊勢就怕真的是要徹底不可治了.”

福隆安在說話的同時,將探尋的目光看向了堂內諸人,似乎是在徵詢大家的意見。

湖南提督翁召林聽聞此言,站出來說道。

“啟稟大人,要末將來說,大人現在最好是立刻上書朝廷,請求朝廷下旨再調福建,江西,浙江等數省兵力聯合進剿兩廣.”

“或是乾脆調派京師八旗,西北綠營精銳南下剿賊.”

“在朝廷調兵的聖旨下達之前,大人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避免浪戰,扼守韶關要道,儲存實力的同時,以免賊勢擴散.”

“等我大清調集重兵圍剿兩廣,則平定兩廣之亂,便在反手之間了.”

翁召林是一員老將,曾經前後參加過平定大小和卓,絞殺準格爾殘部,圍剿大小金川,等一系列的平賊戰役。

一路積累功勞,官至一省提督。

絕對的積年宿將,疆場老手,福隆安對於這麼一位老將,是極為倚重的。

面對翁召林的建議,福隆安忍不住低頭沉思了起來。

但片刻之後,他卻是抬起頭來,語氣堅定的開口說道。

“本官知道翁軍門所言有理,但卻是不能採取翁軍門之策.”

“現在擺在本官面前的選擇,有且只有一個,那便是率軍南下,出征兩廣,平定明賊之亂.”

翁召林只是一位將軍,所以,他在考慮問題時,只需要單純的從軍事角度考慮即可。

戰爭的勝負,在他眼中是最重要的。

但是,福隆安不行。

福隆安是欽差,還要考慮政治影響。

要知道,他可是奉了皇命,前來聯合數省兵力,主持兩廣剿賊事務的。

剿賊,就是皇上交給他的任務。

不能說是因為賊人強大,他就不去進剿,而坐視兩廣淪陷於賊手。

坐視廣州八旗的數萬國族被明賊所戕害!

沒有這般的道理!

是故,現在擺在福隆安面前的,其實有且只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迎難而上,發兵剿賊。

否則,哪怕他的姑母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先皇后富察氏,皇上怕是也要拿他福隆安的人頭來祭奠遇害的廣州八旗。

畢竟,那可是數萬旗人啊!

這數萬旗人若是當真遇害,慘滅於明賊之手,那大清的天可就真的要變了。

後果不堪設想的!

翁召林聞言,先是思索一陣,隨即便了然的點點頭道。

“大人所言有理!”

作為一個在官場上混了大半輩子的老將,翁召林是能夠理解福隆安所作出的選擇的。

若是將他放在福隆安現在的位置上,他怕是也只能作出和福隆安一樣的選擇。

沉吟了一陣,翁召林開口詢問道。

“不知大人準備怎麼打這一仗?”

福隆安稍稍沉吟一陣,然後沒有絲毫猶豫的說道。

“大軍長驅直入,收復廣州!”

如果單純的按照軍事角度來講,打仗應該避實擊虛。

按照現在兩廣方面的局勢來說也就是,清軍應該進攻明軍兵力較為空虛的廣西。

而非是明軍東征主力雲集的廣東!

但是,問題是,現在福隆安做事不能單純的按照軍事的角度來做事。

出於政治上的考量,福隆安若要大軍進逼兩廣,第一選擇就是收復廣州。

因為,現在的廣州可是兩廣的首府,政治意義極其重大。

福隆安若是不能收復廣州,即使能打下最先被明軍佔據的潯州府,也是無法挽回清廷在兩廣的弱勢的。

翁召林這位老將本來還想要再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沉默了下來,因為他知道福隆安其實沒得選。

現在福隆安所能做的,只有打廣州!

若能奪回廣州,則大清便能在兩廣重新扳回一城。

若不能,則敗壞的就不只是兩廣的戰局了。

衡州總兵趙德順見此,站出來說道。

“啟稟欽差大人,末將願為大軍前鋒,趁明賊新據廣州,立足未穩之際,為朝廷收復失地.”

郴州總兵許泰見此,也是開口說道。

“末將也願為大軍前驅!”

湖廣總督三寶卻是說道。

“福大人,大軍出兵之事暫且不急,本官之前從湖北調運的糧草已至洞庭湖,很快就能運抵前線.”

“等糧草抵達,大軍再出徵也不遲.”

湖南巡撫言顏希深也是開口說道。

“本官已從鎮竿鎮調了一隻鎮竿兵前來永州,希望鎮竿鎮的精兵可以為朝廷平賊滅逆吧.”

鎮竿鎮位於湘黔交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當地窮山惡水,資源匱乏,民族成分複雜,是故民風彪悍,時常有大規模械鬥發生。

鎮竿兵便是於械鬥中鍛煉出來的一隻精銳,成色或許不比清廷賴以為長城的西北綠營和關外索倫兵差多少。

在南方,絕對是數得著的強兵!

福隆安聞言,忍不住面露喜色,拍著手掌大笑道。

“哈哈,此戰朝廷大軍能以鎮竿兵為倚仗,定然可以打破賊軍,扭轉兩廣之局勢.”

……

廣州城!

前後經歷了數日功夫,明軍上下終於將廣州城內的清軍亂兵給清理乾淨了。

在明軍張貼安民告示,並派兵維持秩序之後,廣州城內的治安也是逐漸恢復。

掛在城牆上的百來顆想要趁亂生事,破壞廣州治安的青皮混混的腦袋,就是大明給廣州百姓的第一件禮物。

這一日,是明軍主力正式進駐廣州城的日子。

廣州城內計程車紳百姓,在天地會的組織下,來到道路兩側,舉著橫幅,搖著小旗,端著酒肉食物,準備簞食壺漿,歡迎王師入城。

對於這種能夠提振大軍士氣的儀式感,朱靖垵向來都很重視。

因為他知道,很多時候儀式感其實是一件相當有必要的事情。

舉個例子,傳銷組織在給新入夥的受害者洗腦時,所用的最多的手段,便是集體喊話這樣的儀式感。

像是組織百姓在道路兩側,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樣惠而不費的儀式感,朱靖垵自然不會放過。

在一聲聲山呼萬歲的呼喊聲中,明軍開始入城。

一名名明軍士卒都是抬頭挺胸,享受著四周百姓的歡呼,以及那一道道滿是敬畏與崇拜的目光。

在進城的明軍隊伍之中,還押解著大量的戰俘。

一名名八旗兵被十個一組捆著,在無數廣州百姓的注視,走進了廣州城內。

能證明這些八旗旗人身份的棉甲,旗幟等,也是在一旁的馬車上擺放著,公開展示給所有人看。

朱靖垵的意圖很明確,他要在天下人眼前,將滿清“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這層假皮給撕下來。

讓天下人都見識見識,這滿萬不可敵的八旗大兵,究竟是個什麼成色。

道路兩側,前來看熱鬧的圍觀百姓看著眼前的一幕,看著那些以往趾高氣昂,如今卻灰頭土臉的八旗兵,開始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喲,這不是八旗滿大人嗎?現在怎麼也這麼拉了?”

“原以為他八旗大兵有多厲害呢,不成想其實也就這樣,一戰就被大明活捉了大幾千.”

“現在,他滿洲人的八旗天兵不行了,這天下也就輪不著他們滿洲人來坐了.”

“是啊是啊,以後我等也就不用再做他滿洲人的奴才了.”

“反清復明!大明萬歲!”

“……”

當然了,圍觀百姓們之所以說話這麼直達本質,不用懷疑,人群中確實是有朱靖垵安排的托兒在起鬨帶節奏。

否則的話,話題也不會如此順暢的,向反清復明的方向偏去。

朱靖垵騎在戰馬上,縱馬入城,享受著四周百姓投來的敬畏的目光,享受著廣州百姓此起彼伏的歡呼。

這一瞬間,勝利所能帶來的榮譽感,直接膨脹到了頂峰。

這一瞬間,朱靖垵甚至感覺自己彷彿能掌控一切。

……

在聲勢浩大的入城儀式之後,朱靖垵進駐了清廷原兩廣總督的府邸,並將兩廣總督府的府的匾額,給更換成了大都督府的字樣。

朱靖垵在安頓下來之後,所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抄家,抄沒廣州八旗的所有旗田旗產。

明軍打下了廣州,東征戰事大勝,自然是需要對各參戰部隊進行論功行賞。

不管是賞銀,還是賜田,都是有必要的事情。

至於說明軍賞賜的銀兩,以及賜下的田畝從何而來?

當然是廣州八旗的旗田旗產了!

造反,說白了就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過程。

也就是要將原有統治階級的所屬的利益沒收,分配給跟隨自己造反的新的統治階級。

既然如此,朱靖垵自然不可能放過廣州八旗的旗田旗產了!

除此之外,朱靖垵的第二個命令就是封鎖十三行,不能讓十三行逃脫一人。

在鴨片戰爭以前,十三行可謂是壟斷了全中國九成九的對外貿易的。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中國,可是全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

全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金銀貴金屬,都在向著中國流入。

可想而知這個時代的十三行究竟積攢了多少的金山銀海。

即使十三行的經營者,需要將每年獲益中的大頭上交給京師裡的貴人,以求庇護。

十三行也絕對稱得上一句富得流油。

這麼一頭肥羊就擺在自己面前,朱靖垵可捨不得讓他們給跑了。

真要是讓十三行這個大肥羊走脫了,朱靖垵怕是會忍不住給自己兩巴掌。

其實,朱靖垵對於十三行的圖謀,可不光是圖他們的錢。

還在圖他們的人!

在當前這個滿清閉關鎖國的大背景下,被特許對外經商的十三行,擁有著大量的,對這個時代對中國而言,極其稀有的,能熟練掌握外語的人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逃出地府後,開始跟鬼君唱反調

潯陽一曲

火影多元宇宙

愛吃水芹香乾的秦朗

改造人設

秋枝魚

寡淡奇錄

海中無垠

短暫的風

A梅雨季

張凌赫我們

笨笨不笨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