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兵家的本質

每次回想起明軍現在所用的這些火器的名字,朱簡灼都對自己兒子的起名能力無力吐槽。

他暗暗發誓,等將來自己有了孫兒孫女,取名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來,決不能再給朱靖垵隨便發揮的機會了。

朱靖垵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詢問道。

“那該型火炮的產量如何?”

郭大山開口道。

“回大都督的話,目前,90式野戰炮只生產了三門,現在全部都在這裡了.”

“但90式野戰炮的鐵模鑄炮技術已經取得突破,相信很快就可以迎來量產.”

朱靖垵微微頷首,然後詢問道。

“那兵工廠方面,關於三十倍倍徑以上的重型長炮的研發和量產工作進行的如何了?”

現在明軍自己能生產鑄造的火炮,也就只有一些短身管的野戰炮。

雖然產量不錯,威力也較為可觀。

但要是用於攻城的話,野戰炮的威力就有些不夠看了。

還是得有專門的大倍徑長身管重炮才行!

是故,朱靖垵對於明軍的重炮量產情況,是相當的關注的。

郭大山聞言,開口說道。

“回大都督的話,兵工廠現在對於十二磅長炮的仿製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

“我大明已經仿製出了一門炮口直徑為120毫米,炮彈重達十一斤,炮身長米,身管倍徑為三十二倍的長炮.”

“該火炮的有效射程大約為一千五百米,毀傷效果非常驚人……”

朱靖垵聞言,開口追問道。

“那火炮的重量呢?”

郭大山開口說道。

“回大都督的話,該款長炮炮身重達兩千斤.”

“連帶炮車,彈藥箱等配套設施,該款長炮的重量在三千斤上下.”

朱靖垵聞言,忍不住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三千斤,也就是一點五噸,在後世,也就是一臺車的重量,不算重。

可在這個運送物資全靠人拽馬拉的時代,這個重量可不算輕。

如此的話,那這款長炮也就不好用於野戰了。

畢竟,火炮重量太重的話,不方便機動,在野戰中使用是會相當受限的。

“那量產情況呢?”

朱靖垵追問道。

郭大山老老實實的說道。

“暫時我們只在那些洋人工匠的指導下,生產出了一門樣炮,還未能攻克量產的難關.”

忽然,朱靖垵靈光一閃,話說,把十二磅長炮的炮管截短,那不就是十二磅野戰炮了嗎?

“琢磨一下以十二磅長炮為基礎,截短炮管,然後生產十二磅野戰炮的事情吧.”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野戰炮的實際效用是要超過長炮的.”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最先進的不一定最適合,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廣西這邊的地形多以丘陵山地為主,長炮除去用於攻城之外,還真不如野戰炮更為實用。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野戰破敵要比工程拔寨更重要。

郭大山點頭表示明白。

一旁的朱簡灼開口詢問道。

“那最近14式燧發步槍的生產線準備的如何了?”

這段時間以來,隨著大明不斷的南征北戰,擴大地盤,前後又往兵工廠中收攏了不少的工匠。

這些工匠的加入,也是使得大明的軍械生產速度再次上了一個臺階。

郭大山聞言,開口說道。

“回監國殿下的話,當前,金田鎮兵工廠這邊負責生產14式燧發步槍的生產線一共有兩條.”

“在大規模的應運了水利器械,以及標準化流水線生產之後,每條生產線每月大概可生產質量合格的14式燧發步槍二百支.”

“這個生產效率不算慢,但依舊無法滿足我大明的擴軍所需.”

“不過,還請監國殿下和大都督放心,兵工廠這邊已經在籌建第三,第四,乃至於第五條生產線了.”

“相信新的生產線很快就可以投產,用於滿足大軍的擴軍所需的.”

現在明軍的擴軍速度是很快的,軍隊在前線作戰,後方的徵兵點一直排著長龍。

現如今,明軍的軍隊規模已經成功突破了萬人的大關,其中大部分都是可堪一戰的戰兵。

要知道,從大明覆國直到現在,一共也才過去了半年不到的時間。

僅僅花費了半年的時間,明軍便從數百人的烏合之眾,發展到如今戰兵過萬的規模,這個速度可不算慢。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軍隊的規模雖然拉起來了,但短時間之內卻是無法滿足軍隊的武備要求。

大量的明軍士卒依舊是隻有一根長矛作為武器,或是裝備著繳獲自清軍的軍械,質量多少有點看不過眼。

朱簡灼點頭說道。

“兵工廠這邊的規模還是得繼續擴大才行.”

“回頭孤王便命王首輔再撥付兵工廠一萬兩白銀,作為發展資金.”

“兵工廠的發展與擴大是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之一,萬不能拖延.”

郭大山聞言,點頭表示明白。

朱靖垵在一旁也是點頭表示認同。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錢確實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

而那些解決不了的問題,不是因為錢不管用,也只是因為砸錢沒砸夠。

一旁的朱靖垵,也是開口補充道。

“兵工廠這邊若有所需,可以儘管開口,本督會盡量滿足的.”

就在這時候,遠處響起了一陣馬蹄聲。

一名明軍哨騎騎在馬背上,一路飛奔而來。

傳令兵一路跑到了朱靖垵父子面前,然後下拜道。

“啟稟監國殿下,啟稟大都督.”

“我軍哨探接報,清虜兩廣總督下令,將廣東清軍主力匯聚於肇慶府,似有進軍廣西之意.”

“還請監國殿下與大都督決斷!”

朱靖垵聞言,臉上原本的笑容當即消失不見。

臉色轉而沉了下來,開口詢問道。

“可知清軍於肇慶集結了多少兵力?”

傳令兵搖頭道。

“回大都督的話,小人不知,但最少也有數萬之眾.”

“據說,兩廣總督已經帶著他的督標,親自抵達肇慶坐鎮,只要滿清朝廷平賊的命令下達,兩廣總督就會帶兵直入廣西,前來進攻我大明.”

朱簡灼聞言,臉色一沉,然後開口說道。

“傳召諸將去議事堂議事!”

……

金田鎮,監國行轅,議事堂!

朱簡灼端坐在上首位置,朱靖垵則是坐在次席。

明軍諸將只要還在金田鎮的,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便齊聚到了議事堂。

準備參與議事!

等所有人都到齊之後,朱簡灼當即開口說道。

“孤王今日召諸位卿家前來,是有一件急事要同大家商討.”

“我軍哨探回報,清虜兩廣總督楊景素調集兩廣清軍主力,數萬大軍齊聚於肇慶,恐有進犯我大明之意,諸位卿家認為此事該如何應對?”

朱簡灼在詢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臉色相當的凝重。

數萬清軍匯聚於肇慶,對新生的大明政權虎視眈眈,朱簡灼就算是心再怎麼大,也不會感到輕鬆。

朱簡灼此言一出,議事堂內的明軍諸將臉色均是一陣變換。

不少人的臉色也都是變得凝重了下來。

很多人都將目光看向了朱靖垵,似乎是在徵詢他的意見。

這段時間以來,大明這邊的重要決策,以及戰略規劃,基本上都是由朱靖垵來做的。

是故,大家對他都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

一有事情,全部下意識的將目光看向了朱靖垵。

朱靖垵見此,先是沉吟一陣,然後接著說道。

“如果要我來說,我大明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主動出擊,準備殺入廣東,尋求於肇慶同廣東清軍主力決戰,以求一戰破敵,開啟局勢.”

“而不是繼續經營防線,等清軍做好準備之後殺上門來,被清廷的數省大軍聯合圍剿.”

朱簡灼聞言,心中瞭然。

對於自己兒子的性格他還是有所瞭解的,鋒芒畢露,年少輕狂,性格里的進攻性很強。

他會做出這樣的決策,實在是不足為奇。

但是,朱簡灼還是好奇自己兒子之所以要這麼做的理由,是故,直截了當的開口詢問道。

“理由呢?”

明軍諸將聞言,也是紛紛將目光都看向了朱靖垵,像是在徵詢他的意見。

朱靖垵也不猶豫,直接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清廷方面為了剿滅我大明,光是廣東一省就調動了數萬大軍參戰.”

“若是清軍真的從朝中派出大員到兩廣指揮統籌同我大明的戰事,發數省之兵力聯軍圍剿,那我大明將要面臨的局面就將會比現在更為嚴峻.”

“到時候,我們要面對的就不只是廣東一省的數萬大軍,而是規模可能達到十萬這一級別的清虜主力.”

“所以,現在擺在我大明面前的最好的選擇,就是趁著其餘各省的兵力都還沒能匯聚起來.”

“主動出擊,打掉冒頭的廣東兵!”

朱靖垵說到這裡,稍稍停頓了一下,等大家都消化消化,然後接著說道。

“只要我大明能打掉挑頭的廣東兵,則即使清廷依舊派遣大員到兩廣來統籌戰事,那他所能調動的兵力數額也將大減.”

“清廷在南方各省均有駐軍,但廣東一省的綠營駐軍兵力卻是最多的,達到了六萬九千人.”

“除此之外,兵力最多的便要屬福建,大概有兵額六萬人出頭.”

“剩下的幾省的兵力最多也不過三四萬人罷了.”

“若我大明能一口氣打掉廣東綠營,便算是在清廷聯數省之兵圍剿我大明之前,打垮了聯軍中對我大明威脅最大的一部分.”

“那在接下來的戰事中,我大明的勝率自然能得以增加.”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的話,就是各個擊破!”

朱靖垵語罷,目光環視一週,似乎是在徵詢大家的意見。

朱簡灼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那吾兒覺得我大明需要調動多少兵力,才能擊破肇慶方面的廣東清軍主力?”

朱靖垵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開口說道。

“全力以赴!”

“現在廣西這邊的局勢不算嚴峻,零散的綠營和民團無法對我大明造成威脅,而廣西提督所率領的清軍主力則是困守於永安州.”

“在我大明的威脅下,其部連城都不敢出!”

“是故,我大明現在只需要留下一部分人手,用於維持大傜山防線,防備永安州的廣西清軍主力南下,威脅我大明腹地即可.”

“剩下的軍隊最好全部調動起來,投入到肇慶方面的戰事中去!”

總的來說,朱靖垵的戰法還是原來的思路,集中主力,對敵人進行各個擊破。

這是個笨辦法,但卻也是兵家的本質。

這麼做肯定不會有錯!

歷史上,用這種戰法用的比較好的人其實不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了。

在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的“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法,說白了其實也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將敵人各個擊破。

但是笨辦法,往往都有奇效。

朱簡灼聞言,點頭表示許可,然後開口詢問其餘諸將的意見。

何晉開口說道。

“啟稟監國殿下,末將請戰,請求擔任先鋒.”

一旁的張河也是站出來說道。

“監國,我大明若要進擊廣東,則水師將會是重中之重,末將請命統轄水師出征.”

張河原來是黔江水面上的水匪,和天地會有著不淺的關係,也算是反清復明的大家庭中的一員。

在大明擊敗廣西清軍主力,威勢大漲之後,張河帶著三四百弟兄,五十條大小船隻慕名來投。

然後,就被朱簡灼給任命為了水師營參將,也算是大明現在的高層將領之一。

現在的大明屬於那種,只有你敢帶兵來投奔我,那我就來者不拒。

要官給官,要錢給錢!

至於說底層士卒,則是用分田拉攏。

只要田一分,人就算是有了牽掛,就不怕人再跑了!

同樣的道理,只要田一分,那軍閥存在的土壤也就被消滅掉了。

這年頭的人們,對土地是相當重視的。

誰控制了土地,誰就控制了人心,可不是說說而已。

朱靖垵聞言,開口說道。

“此戰我軍若要東下廣東,則水師就是關鍵所在.”

“張參將,水師方面必須得做好相應的準備,你們肩膀上的擔子是很重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古紅塵

舉個橙子

在床下躺了一晚,世界崩塌了?

罐頭大帝

三國領主:開局薅得糜夫人受不了

狂人指路

他們的故事很長

亭中觀客

野犬騎士

烏瑟

賭毀了一切

痛改前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