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改名

“此時此刻,大變將臨,我等已然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上,現在,該輪到我們豁出命去,為了自己,為了子孫後代拼一次命了!”

“諸位,此時正是我等該努力之時,絕不可有任何懈怠.”

“千萬不要到了垂暮之際,被子孫問道爺爺你當年怎麼沒有拼命啊,而感到後悔!”

“那時候,就算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潘大柱大聲的為自己的屬下們鼓著勁兒。

他手下的這十一個人,紛紛被他的話語激的面色通紅,神情亢奮。

此時的他們,腦海中已經有了畫面。

自己現在刻苦訓練,將來在戰場上為大明立下功勳,順理成章的成為大明的復國功臣。

自己現在豁出命去拼,換得就是將來自己的兒孫們生下來就可以吃喝不愁,享受榮華富貴的機會。

為了子孫後代,他們必須拼命!

潘大柱見此,滿意的頷首。

當然了,以潘大柱的受教育程度,他肯定是說不出這樣水準的話來的。

他現在對手底下士卒的演講,其實是來自於朱靖安的傳授。

一般而言,都是朱靖安先對著軍官們演講幾遍,等軍官們記住之後,再讓軍官去向士兵複誦。

在沒有電喇叭揚聲器的時代,想要給底下人演講,也只能用這樣的笨辦法。

朱靖安也只能是使用這樣的笨辦法來為明軍鼓舞士氣,為明軍的將士們進行思想宣傳,或者說洗腦也成。

十分明確的一點,朱靖安在進行思想宣傳時,他嚮明軍上下所展示的中心思想,並不是要推翻所有人頭頂的壓迫者,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新世界。

而是他要帶著他們推翻滿清這個該死壓迫者,然後他們再取而代之。

大概齊就是這麼個意思!

聽起來很反動,實際上也確實很反動。

但肯定有效!

最起碼,接連幾日的思想宣傳工作做下來,是卓有成效的。

明軍上下計程車氣始終保持的相當不錯。

訓練也是較為刻苦!

人都是自私的,你說是要為了天下人而戰,可天下人是誰啊,老子憑什麼為了一群陌生人去戰場上拼命?

這個時代的人們可沒有那麼高的覺悟!

只有當他們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戰,有實打實的利益擺在前面,他們才會有拼命的動力。

這就是現實!

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利益。

……

明軍正在加緊編組和操練,並在操練的同時,接受著思想教育。

而營寨的規模也是開始逐漸擴大。

一座座簡陋的茅草房被修建了起來,營寨外圍也是樹立起了一圈木質柵欄。

雖然戰事爆發之後,這樣的一圈木質柵欄大機率沒什麼用,但卻能讓人有一定的心理安慰。

聊勝於無吧!

礦場上那些鍊鐵的工匠,則是被安排繼續生產,不能讓鍊鐵爐停火,繼續將鐵礦石給冶煉成鐵料。

練出來的鐵料不管是用於打造兵器也好,還是運出山去,賣掉換成各種物資也罷,肯定比一堆礦石更有價值。

而與此同時,朱靖安也是開始指揮工匠,準備試著搭建一座鍊鐵的小高爐,用於試驗高爐鍊鐵的技術。

小高爐這玩意雖然雖然有能耗大,汙染嚴重,產出的鐵料質量較差等諸多缺點。

但他的優勢同樣明顯,那就是產量大,生產效率高。

在這個時代,絕對可以算是一種黑科技。

在中國古代,鐵料可都是搶手貨,只要能生產的出來,哪怕是質量差些也不愁賣。

朱靖安現在就是準備,要將鐵料生意當做是大明的一大財政來源來進行經營。

雖然紫荊山中沒有煤礦,沒辦法煉焦,但不缺林木,拿木炭來鍊鐵也是一樣的。

在這個時代的南中國,用木炭鍊鐵還是主流。

焦炭鍊鐵的技術雖然早在明中期,早於英國人二三百年就被髮明瞭。

但在中國,焦炭鍊鐵的技術,卻只在林木資源較為匱乏,且煤炭資源豐富的北方流行。

不缺林木資源的南方,直到現在,依舊習慣使用木炭來鍊鐵!

不管是福建的閩鐵,還是廣東的粵鐵,在冶煉的時候用的都是木炭。

是故,朱靖安幹嘛有木炭不用,非要去找煤礦搞什麼焦炭?

是嫌自己最近的事情還不夠多,想要給自己加加擔子嗎?

至於說朱靖安從哪裡學的修建小高爐的技術?

那還用說,當然了大名鼎鼎的前女友技校了!

在朱靖安的指導下,僅僅三兩日的功夫,一座簡單的小高爐便搭建成形了。

朱靖安親手點燃了小高爐的第一把火。

等爐溫起來之後,工人們開始將被砸碎的鐵礦石,石灰石等料子被一起倒入了料倉。

隨著小高爐升溫,料倉內的料子開始逐漸融化。

變成半凝固的,類似於岩漿的狀態!

一股子逼人的熱氣撲面而來!

但鐵料要出爐,卻還得一段時間。

朱靖安不準備一直在爐子前守著。

眯了眯眼睛,開口吩咐道。

“讓人盯著點爐子,記得注意安全,本都督去議事堂一趟,有事的話派人來議事堂報告.”

吩咐完這邊的事情,朱靖安帶著兩名親衛,大步往營寨內的議事堂而去。

朱國昌剛剛派人來傳令,傳朱靖安儘快前往議事堂議事。

朱靖安這邊剛處理完手上的事情,便馬不停蹄的動身了。

說是議事堂,其實就只是一間夯土的屋子。

之前曾經是礦場上的監工們,每天聚在一起吃飯的飯堂。

明軍在拿下礦場之後,就將飯堂給該成了議事堂,在堂內擺上了桌椅,以做議事之用。

等朱靖安抵達議事堂,打眼便見朱國昌端坐在上首位置,身上穿著的依舊是一身戲服。

很顯然,屬於他的監國服侍繡娘們還沒趕出來呢。

“兒臣參見父王!”

朱靖安來到朱國昌面前,躬身下拜道。

朱國昌在舉兵之後便自稱大明監國,在抵達礦場之後,絞盡腦汁給自己琢磨了一個興王的王號。

所以,現在官方對朱國昌的全稱,其實應該是“大明監國興王朱簡灼”。

沒錯,朱國昌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已經選擇了放棄化名,將名字改回了本名朱簡灼,不再刻意隱藏身份。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和前夫be後我穿書成了惡女

朝朝ya

懸疑恐怖錄

楊墨墨月下幻影

凹凸世界:笑鼠,我是異類!

鹿丸砸自己

光之國:神級副本,開局逼瘋賽羅

妖妖靈捏

軒轅蕩魔錄

宇哲居士

頂峰之約

虞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