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開藩鎮?

等人都到齊之後,議事便開始了。

乾隆直接了當的開口說道。

“當前之局勢,想必各位卿家應該都已經明瞭了。”

“朕今日傳喚各位卿家前來,就是為了和眾卿家商討一下我大清接下來的剿賊之策。”

“大家不必拘束,各抒己見吧!”

乾隆一揮手,示意眾人各自開口發言。

作為軍機領班,豐升額最先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奴才覺得我大清現在面對明賊,應當採取防守反擊之策。”

“現在明賊兵鋒甚銳,我大清若是同其作戰,殊為不智。”

“不若先於淮北,湖北,一線佈置防禦,抵擋明賊的攻勢。”

“等明賊在我大清的防禦前攻勢受阻,兵力用老,我大清再張開還擊也不遲。”

豐升額知道,現在明軍連戰連捷,銳氣正盛,軍隊戰鬥力尚且處於巔峰,兵鋒不可阻擋。

就憑現在清軍的戰力,如果主動南下同明賊作戰,那就是在找死。

為了維持當前的局勢,大清現在所能夠做的,也就只是被動防守,然後伺機反攻。

乾隆肯定也知道這一點。

但是,乾隆作為皇帝,他是要臉的,這種憋屈的事情,不可能由他來挑明。

是故,豐升額便主動站了出來,將此事給挑明瞭。

為人臣子的,這麼點兒眼色和覺悟還是要有的!

果不其然,乾隆在聽完豐升額的答覆之後,開口說道。

“豐升額所言有理!”

“大家都說一說吧,我大清究竟該如何打防守反擊!”

一隻耳和珅見此,眼珠子一轉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福康安大將軍不是在朝鮮抓了不少戰俘嗎?”

“奴才覺得,將那些戰俘從朝鮮調到湖北和淮北,用於增加這兩方面的兵力,或許有一定的可行性。”

乾隆聞言,陷入了思索之中。

和珅的建議對大清而言,可謂是一舉多得。

首先就是朝鮮戰俘被調到湖北和淮北參戰之後,可以極大程度上的彌補清軍兵力不足的問題。

二則是可以將朝鮮的軍隊都從朝鮮本土調離,以確保朝鮮方面無法背刺大清。

三則是可以藉此挑撥明賊和朝鮮之間的關係,斷明賊一臂。

對大清而言,實在沒有壞處。

片刻之後,乾隆點頭應允道。

“和珅的建議不錯,可以施行。”

“除此之外,諸位卿家還有別的建議嗎?”

一旁的李侍堯開口說道。

“皇上,奴才提議我大清可以用私通明賊為理由,處死朝鮮國王李祘。”

“然後扶持一個朝鮮宗室繼位,以其的名義嚮明賊宣戰,藉此來進一步的離間明賊與朝鮮。”

“並且,我大清還能以朝鮮國王的名義,來控制朝鮮,以減輕我大清控制朝鮮所需要面臨的阻力。”

對於戰爭局勢,李侍堯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清軍打不過明軍是現實!

是故,他也只能是同和珅一樣,在政治上多動動腦筋。

雖然現在滿清已經攻佔了朝鮮,俘虜了朝鮮國王,朝鮮局勢大定。

但李氏王朝統治朝鮮數百年,還是有些人心在的。

現在朝鮮地方上自發組織起來,反抗滿清統治的反清義軍卻是不在少數。

這些義軍雖然威脅不到清軍的根本,但卻使得清軍短時間根本無法對朝鮮進行實際控制。

平壤漢城這樣的大城還好說,我大清有駐軍在此,誰也不敢炸刺。

但朝鮮那廣大的鄉野地區,由於受到那些反清義軍的影響,清軍短時間之內壓根無法實際控制。

這時候,大清這邊若能選擇一朝鮮宗室,扶持為新的朝鮮國王。

然後透過控制傀儡政權,來間接控制朝鮮,以完成榨乾朝鮮,開發遼東的目的,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起碼,這樣做的話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朝鮮民間的抵抗。

至於說離間朝鮮和大明,其實只是隨手為之的一步閒棋。

因為,朝鮮兵弱國貧,即使朝鮮對大明那邊一片赤誠忠心,其實也沒什麼用。

改變不了大局的!

乾隆聞言,頷首表示可行,然後開口說道。

“就按照侍堯你的思路來做吧!”

“處死朝鮮國王李祘,然後從我大清所俘虜的那些朝鮮宗室中,選一個遠支宗室出來,扶持其繼承朝鮮王位……”

之所以要選一個遠支宗室,則是因為宗室血緣越遠,其繼承權就越是名不正言不順。

越是繼承權名不正言不順,就越是需要大清為其背書!

大清也就越好控制於他!

李侍堯聞言,躬身下拜道。

“奴才明白!”

就在這時候,一旁的領班軍機豐升額開口說道。

“皇上,奴才覺得,我大清若要應對明賊的進攻,雲貴和四川或許會是關鍵。”

“若我大清可以從雲貴或是四川方向用兵,進攻明賊的側翼,廣西,湖南兩省,則明賊就必須得從正面戰場抽調兵力,用於穩定廣西和湖南的局勢。”

“自然,其也就無法投入全力,用於發動北伐作戰。”

“如此的話,我大清於正面戰場所要承受的壓力,就要小的多。”

乾隆聞言,忍不住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得不說豐升額的想法是不錯的。

從大戰略上來講,從雲貴四川方向牽制明軍,以免明軍將主力用在正面戰場上,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但問題是,大清在雲貴方面的兵力有限。

而四川的局勢卻是白蓮教起義不斷,和大清的駐軍來回拉鋸,四川的清軍同樣抽調不出多少兵力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清即使有心,怕也無力從西南方向對明軍用兵。

思索著這些有的沒的,乾隆開口詢問道。

“方法不錯,但西南戰局又該由誰去主持呢?”

自從李侍堯被調離雲南之後,不管是雲貴總督圖思德,雲南巡撫李治安,還是貴州巡撫裴宗錫,都缺乏服眾的能力。

是故,大清若想要從西南方向進攻明賊側翼,哪怕是拋開兵力短缺的問題不談,可最起碼人心得統一了再說。

豐升額聞言,只是開口試探著。

“啟稟皇上,奴才以為,我大清或許可以派遣一皇子至西南,全權統籌主持西南戰局……”

乾隆聞言,卻是忍不住蹙眉。

讓一個皇子去全權主持西南戰局?

這不是開藩鎮嗎?

這不是開分裂之先河嗎?

我大清現如今難道已經到了需要開藩鎮,才能維持局勢的地步了嗎?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他乾隆死後有何顏面去面見列祖列宗於地下?

是故,乾隆並沒有立即答應豐升額的提議,只是開口說道。

“此事朕還需要思量,先不急!”

“還是先把朝鮮方面的事情敲定下來吧!”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應喳。

……

八月雖然已經入秋,但廣州的天氣卻依舊炎熱。

熱氣蒸騰,遠遠看去,空氣隨著熱浪在波動。

朱簡灼坐在太師椅上,手中端著一隻茶杯,淺啜一口,表情舒緩。

室外的天氣熾熱如火爐,但室內的溫度卻是較為涼爽。

因為,朱簡灼的這間書房的牆壁和地下都埋設著水管。

水管裡無時無刻不在有涼水流淌!

為室內帶來清涼,帶走炎熱。

也算是古代的土空調了。

雖然這土空調需要一直有人往高處的水塔里加水才能正常運作,有點耗費人力。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他朱簡灼身為大明的皇帝,這麼點人力還是浪費的起的。

宮內那麼多的小太監養著又不是讓他們吃乾飯的。

朱簡灼一邊批閱著奏章,一邊喝著涼茶。

味道古怪的涼茶若是喝習慣了,其實還不錯,朱簡灼現在就挺喜歡涼茶的味道的。

最近,因為福建和江西方面不斷的有好訊息傳來,朱簡灼的心情可謂是相當的不錯。

就連眼前這繁雜的政務,在他眼中都顯得可愛了起來。

只是,就在這時候,書房門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隨即,楊和的聲音響起。

“陛下,朝鮮使者求見!”

朱簡灼聞言,原本的好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怎麼說呢,和朱靖垵一樣,朱簡灼最近也是被朝鮮使團煩的夠嗆。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兒子現在正在前線主持戰局,朱簡灼是真的想把朝鮮使團給重新打發回自己兒子那邊去。

家人們誰懂啊,這群朝鮮人是真特麼死纏爛打啊。

朝鮮使團剛抵達廣州的時候,懷著第一次接見藩國使團的激動,朱簡灼熱情款待了使團眾人。

甚至還親自出面接見!

但是,面對朝鮮使團請求大明發兵救援朝鮮的請求,朱簡灼卻是並沒有答應。

因為,現在的大明也是各方面都兵力告急,再加上當時明軍主力還在福建方面同清軍激戰。

大明朝野上下,幾乎清一色都在反對出兵增援朝鮮。

然後,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很明顯,朝鮮使團並沒有因為大明的拒絕,就放棄向大明求援的事情。

在使團的副使被懸樑明志之後,使團正使王愍浩再次求見朱簡灼,想要請朱簡灼下令發兵朝鮮。

朱簡灼對此十分無奈,朝鮮使團的副使之死,在廣州城內其實是掀起了軒然大波的。

大明百姓對於朝鮮那邊的局勢,大多也都是憐憫的。

民意裹挾之下,朱簡灼不好再繼續直言拒絕朝鮮使團的請求。

只能是稱病推脫,拒絕接見使團。

但不成想,王愍浩即使知道了朱簡灼在推脫,他還是每日堅持求見。

每天朝九晚五的跪在大明皇帝的行在外,請求召見。

跟特麼打卡上下班一樣!

哪怕是以朱簡灼的好脾氣,都快要被煩死了。

是故,現在朱簡灼一聽到朝鮮使團這幾個字,都特麼頭疼的厲害。

楊和見朱簡灼臉色不好看,鼓起勇氣開口說道。

“陛下,要不然奴婢讓人去把朝鮮使團打發了吧,省的他們礙了您的眼。”

在說這話的時候,楊和的眼睛裡滿是殺氣。

很顯然,他所說的打發了,不只是簡單的把人趕走。

多少也是會沾點血的!

朱簡灼聞言,臉上的表情卻是一滯,雖然不免有些意動,但最後還是擺擺手說道。

“不可!”

“萬一事情被捅出去,於我大明天朝上國的顏面有礙啊!”

楊和見此,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只是,就在這時候,外邊再次響起了一陣通報聲。

片刻之後,便見大明內閣首輔王順來到了朱簡灼的書房。

王順在一名小太監的帶領下,推門而入。

王順滿頭大汗,開口說道。

“陛下,錦衣衛方面從北京傳回急報……”

……

ps:求月票,跪求月票!

還差幾十票就夠一千了,撲街作者跪求!!!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裡的那把劍

一個每天都愛笑的憨憨

男穿女尊,妻主為何那樣看我

賽博真人

帶著全系神之眼穿越羊守三

蒂蕾亞

女配的求生日記

俞柿

我在人間追夫君的日常

未醒勿擾

本是同根生

小屁多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