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垵聞言,臉上的表情頓時變了。

原本的冷靜和淡然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則是懵逼和不敢置信。

啥玩意?

誰家好人能打仗打不過就扒黃河大堤啊!

這特麼是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深吸一口氣,朱靖垵開口說道。

“將詳細軍報給孤取來!”

張進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份軍報,遞交給了朱靖垵。

“請殿下過目!”

朱靖垵接過軍報,然後翻看了起來。

自從前年大明在湖廣決戰中打出聲勢之後,天下人都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滿清大廈將傾。

各地的野心家們紛紛不甘落於人後的冒出頭來。

河南雖為中原腹心之地,但由於清廷在河南沒有多少駐軍,自然也會有起義爆發。

去年明軍進攻江南的時候,河南的起義也是搞得有聲有色的。

義軍一度蟠踞許州府,汝寧府等地。

在今年的戰事打響之後,清廷為了增兵湖北和淮南,將河南的駐軍調出了一部分。

然後,河南的義軍便看到了可乘之機。

企圖趁虛而入,攻下開封這樣的大城,來打出自己的聲勢。

只是可惜,清廷的河南提督於向武乃是一員知兵的老將,率部死守開封,然後在山西綠營的援兵抵達之後,出城展開反擊,裡應外合大破義軍。

然後,就是朱靖垵現在所瞭解到的,義軍兵敗之後,掘開了黃河大堤,企圖以水代兵,阻擊清軍的追擊。

根據軍報上所彙報的內容,朱靖垵可知,義軍在黃河大堤上挖開一個缺口之後,黃河大堤便發生了潰堤,缺口從剛開始的幾米,幾十米,直接擴大到了成百上千米。

黃河這條地上懸河,化作了一條怒龍,肆無忌憚的吞噬著沿途所遇到的一切事物。

城鎮,村莊,農田,山丘,樹林……

在決口的黃河面前,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整個開封府已經變成了一片澤國。

且大水還在向著河南其餘各府瘋狂的蔓延……

朱靖垵知道,接下來的幾年,河南的日子怕是要不好過了。

深吸一口氣,他合上了手中的軍報,臉色冷硬的嚇人。

不管是誰都能看得出來現在朱靖垵的心情非常的不好!

揚州城牆上的氣氛一陣嚴肅冷然,朱靖垵四周的眾人連呼吸都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音。

生怕因此而觸怒了朱靖垵。

最終,還是張進鼓起勇氣詢問道。

“殿下,此事我大明該如何應對?”

雖然決口的黃河現在是在河南肆虐,而河南是清廷治下,這件事好似和大明沒有多大的關係。

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因為這支膽大包天掘開黃河大堤的河南的義軍,是曾經接受過大明的招安,然後被大明授予了官職的。

也就是說,這支義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做是明軍的一員。

如此一來的話,黃河大堤被掘開的事情,大明其實也脫不開關係。

清軍如果宣傳得當,是能將這口屎盆子給扣在大明的腦袋上的。

張進的話音落下,朱靖垵的臉色依舊陰沉。

但思索一陣之後,他語氣幽幽的說道。

“看來我大明這次是得大義滅親了……”

朱靖垵的意思很明確,別等滿清扣屎盆子,大明得先把這口黑鍋給甩出去。

即使現在無法拿下掘開黃河的罪魁禍首治罪,也必須得擺明車馬,和那支掘開黃河大堤的河南義軍一刀兩斷。

朱靖垵寧願背上一個背信棄義的罵名,也不想背上這麼一個縱容部下掘開黃河大堤的大黑鍋。

在想通了這點之後,朱靖垵忽然意識到。

這次黃河大堤被掘開,對大明而言其實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

怎麼說呢,在湖北被明軍徹底攻取後,清廷那邊便陷入了缺糧的窘境。

現在,隨著黃河大堤被掘開,大半個河南化為一片澤國,數百萬百姓失去了家園,變成了無家可歸的災民。

數年之內,河南都別想恢復元氣。

河南恢復不了元氣,自然也不可能再繼續給清廷提供糧食。

若是河南這個產糧大省都不能再繼續給清廷提供糧食了的話,那清廷所要面臨的缺糧問題就會越發嚴峻。

再加上黃河決口後所產生的數百萬災民……

清廷這波可要比大明難受的多了。

怎麼說呢,數百萬災民失去了家園,衣食無著,嗷嗷待哺,清廷肯定賑濟不過來。

數百萬災民要想活命,打土豪分田地或許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到時候,這數百萬嗷嗷待哺的災民,那就是數百萬義軍。

清廷可頭疼去吧!

當然了,大明也是可以為那數百萬災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的。

嗯,就比如說向災民提供一批生產工具,讓他們可以自力更生(刀矛槍炮)。

比如說幫助災民組織起來讓,他們可以互幫互助(收編義軍冊封官職)。

再比如說向災民提供專業技術支援,派出專業人員,指導他們該如何謀生(提供軍事教官)。

助人為樂嘛,這事情朱靖垵最喜歡了!

……

清軍大營!

朱靖垵剛接到黃河大堤被掘開的訊息沒多久,揚州城外的豐升額便也接到了訊息。

然後,豐升額便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果說黃河決口之事,對大明來說是有利有弊,甚至利大於弊。

但對滿清來說,那可就真正是全特麼壞處,一點好處都沒有了。

在黃河決口之前,河南可是滿清在失去湖廣之後,最重要的糧食來源。

甚至是沒有之一!

這下可好,啪的一聲,糧食來源又沒了。

還有就是,在此之前雖然河南府境內的叛亂此起彼伏,但總體局勢上卻勉強還算是在大清的控制之內。

可現在呢?

這憑空出現的數百萬災民,將會是河南局勢最大的催化劑,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接下來,河南局勢怕是要徹底敗壞了。

大清再想要再控制河南局勢,除非殺光那數百萬災民,否則的話,斷然不可能。

而一但河南局勢徹底敗壞,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現在正在江北的豐升額自己。

因為,現在豐升額所部的糧草正是由河南和山東兩方面共同提供的。

現在河南那邊局勢敗壞,光憑山東一省根本無法保證豐升額所部的糧草供應不出問題。

而豐升額所部現在正在和明軍激戰於揚州城外,一但這個時候大軍的糧草供應出了問題。

那個後果是豐升額所不敢想的……

要知道,現在豐升額手上所握著的,可是清廷最後的一支主力部隊。

要是這支主力也折在戰場上了,那清廷的滅亡也就可以開始倒計時了。

這是豐升額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思索著這些,豐升額咬牙說道。

“傳令給察泰,讓他加快挖掘壕溝的進度,儘快挖通我軍進攻揚州城所需的壕溝。”

“然後讓各部向揚州城發起進攻,攻取揚州城。”

事已至此,該發生的不該發生都已經發生了。

河南的局勢已然不可挽回。

豐升額現在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河南那邊的噩耗傳開之前,攻下揚州城,獲得明軍囤積於揚州城內的糧草輜重。

才能稍稍挽回當前大清所面臨的困境。

否則的話,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他豐升額手上的這支大清的主力兵團,就要因為斷糧而不戰自潰了。

再次深吸一口氣,豐升額臉上的表情滿是凝重。

……

北京,紫禁城!

養心殿內,乾隆憤怒的將手邊的一尊翡翠白菜給甩到了地上。

咚的一聲,一尊價值千金的翡翠白菜被摔在了養心殿內的金磚上,發出一聲金鐵交鳴的脆響。

隨即,這尊翡翠白菜便變成了一堆碎片。

緊接著,便是一隻只精美的花瓶瓷器,一隻只古董擺件……

而在乾隆的面前,李侍堯,梁國治,袁守侗,慶桂等軍機大臣跪坐一團,在乾隆面前瑟瑟發抖的請罪。

這裡面,慶桂是滿洲鑲黃旗出身,是乾隆在豐升額,和珅等軍機大臣被外派之後,提拔進軍機處補位的。

片刻之後,乾隆的怒火終於宣洩的差不多了,這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濁氣,開口詢問眾人道。

“黃河大堤被毀,河南一省數府之地淪為澤國。”

“諸位卿家都說說吧,對此,我大清該如何應對?”

黃河大堤被毀,對清廷這條四處漏風的破船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大清現在應對同明賊之間的戰爭,應對全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亂就已經足夠手忙腳亂了。

現在又出了這麼一件禍事,乾隆是真的感覺心力交瘁了。

兵部尚書慶桂聞言,斟酌了一下話語,站出來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奴才覺得黃河大堤被毀之事雖然事關重大,但對我大清而言,當前最要緊的事情還是江北的戰事。”

“黃河大堤被毀,河南方面很難再繼續給江北方面輸送糧草。”

“豐升額大人所統帥的大清主力,怕是會有斷糧的危險啊!”

慶桂作為兵部尚書,自然知道現在江北那邊現在主要靠的就是河南和山東二省輸糧。

現如今,河南遭了水災,肯定是無力再繼續向江北輸糧了。

光靠山東一省輸糧的話,江北前線必然缺糧。

而軍隊一但缺糧了,可是有潰敗的風險的。

而豐升額所統帥的那隻清軍,可是現在大清的最後一隻主力了。

一但這隻主力大軍因為缺糧而崩潰,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是故,對現在的清廷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並非是如何妥善處理河南的災情,而是該如何保證江北前線的糧草供給。

乾隆聞言,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顯然他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河南那邊無所謂,黃河決口無非也就是淹死一些人,餓死一些人罷了,大清依舊是大清。

可要是江北的清軍主力因為斷糧而崩潰了,那大清可就要亡國了。

沉思一陣,乾隆詢問慶桂道。

“慶桂,你覺得我大清該如何保證江北大軍的糧草供給?”

慶桂聞言,開口說道。

“啟稟皇上,奴才共有三策,可供皇上參考。”

“首先就是從北直隸和山東運糧,透過大運河南下直接送入軍中。”

“此策為應急之策,可以暫時保證江北方面的糧草供給不出問題。”

慶桂的意思很明確,山東繼續運糧,多出來的缺口先調動京城的存糧應急。

滿清為了保證京城的糧食供給,為了保證京城的幾十萬旗人不餓肚子,在京城周邊修建了不少的常平倉。

專門用於儲糧!

這些糧食雖然一般不會呼叫。

但當前的局勢危急,為了應急卻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乾隆聞言,思索一陣覺得可行,隨即微微頷首道。

“第二策呢?”

慶桂也不客氣,直接了當的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微臣的第二策是從朝鮮調糧。”

“現在我大清將大量的朝鮮人口都遷徙至遼東開墾,朝鮮的人口數量大減,糧食自然也就有了空餘。”

“我大清若能將那些多餘的糧食都調到江北,絕對可以滿足大軍所需。”

慶桂一本正經的扯著犢子。

說的好像被滿清遷徙至遼東開墾的朝鮮人就不用吃糧食了一樣。

但是,乾隆還是聽懂了慶桂的意思。

那就是壓榨朝鮮!

乾隆聞言,在此點頭表示了認同。

怎麼說呢,大清好不容易拿下朝鮮這個大血包,自然該用就得用。

慶桂的兩策都算是言之有物的,乾隆繼續詢問道。

“那第三策呢?”

慶桂也不含糊,直接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

“江北江北計程車紳百姓多是心向明賊的逆匪,奴才認為大軍若是實在缺糧了,就食於敵也是一策。”

“大不了,苦一苦百姓嘛!”(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很久了,你還沒忘記嗎

情天貓

末世爽文小說

元花月初

鬼道異聞錄

四百

凹凸世界之努力成神

天天更心

重生之系統就我收徒

九天九尊

列車求生:我能看見隱藏資訊

陸行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