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煬帝南征

章武六年,夏四月。

魏,洛陽行宮。

“陛下,大喜啊!”

孫權笑容盈面,邁著急促的步伐在廊道間穿梭,繼而趨步直入宮殿。

見孫權滿臉的笑容,曹丕放下奏疏,笑問道:“何事讓仲謀如此歡喜?”

孫權朝曹丕拜了拜,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那老賊劉備於半月前去世,今其子劉禪繼位。臣恭賀陛下,老賊去世,我大魏去一心腹大患。”

“劉備死了?”

曹丕瞪大眼睛,露出驚喜的神情,為防止孫權訊息有假,問道:“仲謀從何處得來訊息,可有辨過真偽?”

孫權手中奉上奏疏,笑道:“襄樊已為老革掛白,且據荊州刺史所探,武漢城中素白一片,老革去世非是謠傳。今其子劉禪繼位,霍峻、諸葛亮等為託孤大臣。”

相反南征江淮,且不說是否容易攻略。今大軍壓境之下,容易讓南漢上下齊心,南土集結重兵,隔淮作戰,未必不能與曹魏一戰。

“嗯!”

曹丕踱著步,笑著吩咐左右,說道:“劉備去世,是為我大魏之喜。今為慶賀劉備去世,朕於殿中設宴,與朝中諸卿同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哈哈!”

“哈哈~”

曹丕瞄了幾眼奏疏,興奮地用手摟住孫權的肩膀,大笑道:“老革病故,邊患驟消;幼主繼位,權臣當道,此乃天賜我也!”

曹丕取過早已準備好的輿圖,指點江淮輿圖,說道:“朕欲兵分兩路南征,偏軍一路出荊漢,南下襄樊;大軍一路出徐豫,南征江淮。時朕親統兵馬,率中國之師,順汝、潁、泗、渦南下,當先克下邳,而後收江淮。”

見曹丕志向這般遠大,孫權遲疑少許,說道:“陛下,今劉備病逝,南土短期難以用兵。陛下何不如行先易而後難之事,先取隴右,擒斬馬逆,既壯聲威,亦實國力。”

繼而,曹丕拉著孫權同坐,笑道:“仲謀,今主幼臣壯,可南征水賊否?”

“隴右蕩平之後,陛下觀敵形勢佈置,或可取巴蜀,或可下江淮。今先難而後易,非是用兵之上策。”

孫權整理衣冠,問道:“不知陛下欲如何進軍?”

劉備的去世,對曹丕來說屬實是個解脫。上次劉備興兵直逼長安,加之東西兩端戰火四起,把他嚇得不輕。

孫權雖不滿曹丕的方略,但礙於曹丕是君主,唯有拱手拜道:“陛下方略英明,臣以為可行。今可於宴上,詢問諸公是否有不同之見!”

曹丕從去前年籌備南征,遲遲未興兵南下,除了新建舟舸外,還有忌憚劉備、霍峻二人。今劉備去世,曹魏不僅去掉一個心腹之患。亦如曹丕所言,劉禪年幼,權臣當道,非是什麼好兆頭。

說話間,曹丕似乎想到了臨淮觀兵的場景,豪氣說道:“及徐淮諸郡歸附,朕再親至大江,收江北千里之土,而後成先帝未全之業,一統天下,封禪泰山。”

“諾!”

曹丕不太樂意,批評道:“仲謀見識何以這般短淺?”

“劉備病逝,南土上下失序。今不趁敵國亂之際南征,豈能西征隴右而令賊穩固朝綱。江淮凡能蕩平,則可遏賊北進之勢。隴右之土,豈不旦夕可平?”

孫權雖不擅長用兵征戰,但在國家戰略判斷上有可取之處。在他眼中,南征不如西進,劉備去世,南漢必會陷入短暫的混亂中,如果能趁勢西進,未必不能蕩平馬超,收復隴右。

“好!”

曹丕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朕與仲謀有姻親,朕出征之後,洛陽當多由仲謀主持,為大軍都護糧道。”

初時曹丕與孫權見面,因孫瓔之故多有不好意思。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曹丕則也是坦蕩以對。

加之,孫瓔撫養曹叡之後沒多久,因子嗣凋零問題,曹丕不得已封曹叡為太子。兩者關係之下,孫權愈發受曹丕的寵幸。

“諾!”

有了曹丕的宣揚,劉備去世的訊息,幾乎在半日內傳遍洛陽城。相比南土官吏掛白哀悼,魏國官吏卻是彈冠相慶,紛紛上疏慶賀曹丕。

黃昏時分,隨著侍從的奔走相告,曹魏高官歡天喜地而至洛陽行宮赴宴。

宴上,絲竹鐘鼓之聲不絕,餘音繞樑;歌姬翩翩起舞,恍如游龍。魏官觀賞著樂舞,觥籌交織,喝酒作樂,甚是歡樂。

“劉備有雄才而能得人心,今老革孤老驟亡,臣毗在此恭賀陛下!”

音樂間,辛毗舉著酒樽上前,禮敬曹丕,說道。

醉意略有上頭的曹丕,用手摟住辛毗的脖子,說道:“老賊去世,辛君知我喜否?”

辛毗低著頭,扒拉著手,說道:“陛下,宴上宜重禮節,不可失禮!”

“哈哈!”

曹丕飲下杯中酒,從榻上起身,欲說些什麼時,卻見陳群略有不樂,當即問道:“陳令君何以獨坐不樂,莫非今日酒食不合卿之胃口?”

說著,曹丕語氣一變,沉聲質問道:“亦或是不為劉備猝死而喜?”

陳群臉色如常,微嘆道:“劉玄德雖為賊首,但卻有闢除臣為主簿之恩,與臣而言尚存情誼。今劉玄德身亡,臣實難飲酒慶賀。”

“嗯?”

曹丕怒氣上頭,呵斥說道:“陳長文,我大魏與水賊勢不兩立,今豈能因舊情而恤賊首!”

陳群卻不畏懼,起身拱手而拜,說道:“稟陛下,臣他日侍劉玄德,猶今日之事陛下。如臣不幸被水賊所擒,而復罵陛下,可乎?”

“臣自食陛下俸祿以來,兢兢業業,不敢偏私。今時亦不敢忘劉玄德之遺俸,望陛下能體臣謙卑恭順之心。”

聽陳群這般言語,曹丕不怒反喜,笑道:“朕欲試卿之膽略、忠信,今見卿如此坦蕩,朕不憂為是大喜!”

漢時盛行徵辟制,即產生獨特的兩元君主制。昔劉備徵辟陳群為主簿,按照儒家及道德而言,實際上劉備則是陳群的君上。故而對陳群的道德而言,其既要輔佐劉備,亦要上報皇帝之恩。

今陳群這番話雖不合明清愚忠的價值觀,但卻能符合曹丕的口味。

“謝陛下聖明!”

陳群非常識趣,舉起酒樽敬曹丕,說道:“臣之酒非為劉公飲,而是為陛下聖明而飲。”

“好!”

曹丕喝了口酒,讓殿中的歌姬退下,望著階下眾人,豪氣說道:“老革劉備老病而喪,其子劉禪幼主在位,霍、葛權臣持政。料南土多是官吏渙散,百姓惶而不安,是為國弱之際。”

“今舟舸已成,糧輜充沛,兵馬精壯。朕欲舉兵而臨江淮,收徐淮六郡,復先帝未成之業,不知諸卿以為何如?”曹丕說道。

殿中群臣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回覆曹丕。

少許之後,劉曄出列拱手道:“稟陛下,先帝屢次南征,天下十兼有七,是謂威震海內,然南臨江淮亦畏之。劉備雖亡,但霍峻、諸葛亮尚在,水賊國力未損,陛下不宜急圖。”

“以臣之見,今劉備病逝,馬超有畏中國之心。陛下不如移師向西,率兵征討馬超,收隴右舊土,而後觀水賊朝中局勢。及水賊朝中生亂,陛下南征滅賊豈不易也?”

曹丕瞄了眼孫權,雖好奇為何孫權與劉曄的計策相同,但為了堅定自己的態度,說道:“當下不伐,莫欲留水賊與後人?今不趁亂取江淮,待水賊人心安穩,則江淮難取!”

說著,曹丕沉聲說道:“諸卿勿要多言,今當先取江淮,而後再下隴右,恢復先帝舊時之疆土,而後營造水師,渡江滅賊。”

見曹丕不納自己所言,劉曄退回人群中,不再發言。

“陛下,時值夏季水漲時節,雨水淋漓,道路泥濘。今舉兵南征江淮,恐遭疫病害兵。”

辛毗拱手道:“臣以為陛下不如秋冬用兵,待淮水下降,結冰封淮之際,繼而南征江淮。時軍士不被潮溼、疫病所害,河水凍結乾涸,正利我中國兵馬用武。”

“善!”

曹丕踱步微思,說道:“且如辛君之言,秋七月南征。今令中軍及河南諸軍備戰,各地刺史、郡守當以為軍事為重,不得有違詔。”

“諾!”

“稟陛下,臣有一淺薄之見,不知可言否?”衛臻拱手說道。

“準!”

衛臻斟酌幾許,說道:“今劉備去世,陛下不如遣使南下,外言欲與水賊和睦,劃分邊界,兩家互好,以怠水賊之心。實則探水賊朝中虛實,如賊中計,陛下秋時南征,或可速下外城,暢通無阻而至長江。”

“遣使怠之?”

曹丕沉吟踱步,問道:“公振之言甚有道理,然今當遣何人南下?”

“稟陛下,虎牙將軍鮮于輔、護烏丸校尉田豫舊與劉備友善,今田豫固守邊疆,陛下不如擇鮮于輔南下,令其持節,申三好之恩,開示門戶,以分南北二朝。”衛臻說道。

曹丕思慮再三,說道:“且如公振之語,使虎牙將軍鮮于輔持節南下,招撫水賊,以為怠敵之用。天下州郡不得受此影響,專心備戰,是役務必取江淮而歸。”

“諾!”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通仙兒

孟楠風

HP:多年之後等我赴約

溫爾溫爾

穿越之我真不想修仙的

辣味苦瓜

殿下來自一千年前

山楂楂樹

新婚被奪靈氣後,我覺醒了

愛吃炸蛋螺螄粉

轟轟烈烈闖帝都

S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