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洛陽。

在曹魏高官的簇擁下,曹丕在洛陽登基,繼天子之位。

曹丕登基後,立甄氏為皇后,郭氏為貴嬪。山陽公劉協為慶賀曹丕登基,效仿娥皇女英之事,奉膝下二女入宮。

緊接著,尚書僕射陳群制九品官人法,上疏中央。在曹丕為了拉攏士族,順勢降詔同意。下詔天下,於郡內建中正,以平次人才之高下。

九品官人法,雖由陳群所創,但其根本思想,來自曹操執政的中後期以品位分高下的選官政策。

曹操選拔人才分為兩個階段,早期曹操因人才缺乏之故,加之袁紹在河北,故多次下令求賢,不以品德分高下,吸引天下士人的投效。

尤其是迎奉漢帝劉協後,曹操在漢帝的加持下,中原士人蜂擁而至。由於是勢力擴張期間,官職位置充足,不存在說故意打壓士族。

及擊敗袁紹,曹操佔據了冀、幽四州,進入中後期。曹操為了吸納河北士人,故下令推廣品才選士的政策,即由郡守兼任舉賢職能,向曹操舉薦人才。

這番選舉人才制度與東漢推廣的舉孝廉從操作流程來看,並無多大區別。僅是人才的考核從尚書檯,更改為曹操的霸府。

但曹操卻參考了東漢民間評選人才的方式,以及孝廉制度的弊端,對選舉、考核人才的內容做出變革。即將東漢時期‘參考狀’,更改為‘品鄉論’。

東漢參考狀,即是對人的道德才能作出具體敘述,重德行而弱才能。

曹魏品鄉論,弱考狀而重鄉黨的評語。郡守根據鄉人的評語,分為不同品階人才,向中樞推舉人才。

時天下初安,上任地方的郡守需依仗士族治民及收取地方百姓賦稅,尤其是曹操為了安撫地方,故而郡守人選多由名士及鄉賢出任。

因此曹魏所推行的九品官人法,實際上僅是對孝廉制度的補丁,而非作出大版本更替。故而產生的弊端影響,幾乎與孝廉制相同。

這般評選制度下,太守賢德,則所舉薦的人才多是賢能。且由於話語權在地方基層,隨著時間推移,漸被地方士族所掌控。

這也是為什麼,霍峻、魯肅常言,如果他們歸降曹操,以他們的地位,僅能從事郡中曹吏官職。若是運氣好,資歷能熬上去,他們則能累入州郡為官。指望能成為中樞大員,比肩中原大族,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如上所述,九品官人法的推行,實際上強化了地方士族的話語權。

至於曹操父子推行的九品中正制,為何能衍生出魏晉時期的門閥大族?

這就與司馬懿推出的九品中正制有關。

歷史上曹叡去世,司馬懿已是察覺到地方大族話語權太重,非常不利於人才的選拔,有弱化中樞的權威的傾向。欲將品選人才的權利轉移到中樞,即設定州中正。

早期曹爽力主舊策,否決了司馬懿政策。但在洛水之變後,司馬懿執掌了朝堂大權,加因有個人私念,則繼續推行九品中正制。

品選人才的話語權被中樞所掌握,凡皇權衰微之下,則就容易形成經久不衰的門閥大族。

今曹丕急不可耐的推行九品官人法,非是不知其制的弊端,而是他知自己資歷、威望不如曹操,為了執掌大權,穩固地方郡縣,需要推行政策去換取基層對他的支援,增強地方士族與中樞的親和力。

外有宗室掌握軍權,內有士族自選人才。加之曹操所遺留的餘恩,及曹丕多年的威望。即便曹操病逝,但對曹魏來說,影響也沒有那麼大。

故漸生叛心的馬超,也不敢不前往洛陽,參加曹丕的繼位大典。

然天有不測之事,馬超因生病問題,晚了一步,沒趕上曹丕的大典,甚至連宴席之事都拉下,這令馬超甚是惶恐。

洛陽行宮內,曹丕襲玄黃冕服,上繡金絲龍紋,漸有君王威儀之神態。

瀏覽著各地太守所奏的書信,曹丕神情多有自然。

侍從趨步入殿,稟告道:“陛下,前將軍馬超已在殿外等候!”

“馬孟起?”

曹丕眼睛微眯,神情露出不悅之色。

“前將軍言在途中患病,不得已在長安停留幾日休息,故而未趕得上陛下繼位大典。”侍從如實說道。

曹丕微微挑眉,淡淡說道:“既然晚到洛陽,那就讓馬超在殿外多等一會!”

“諾!”

席上司馬懿彎腰拱手,說道:“陛下,馬超於途中得疾,不得已稽留,情有可原。今陛下繼位,宜當廣收人心,不可令馬超因而生怨。”

司馬懿在荊州幹了不到兩年,因與曹丕關係深厚之故,司馬懿被調回朝堂當侍中,出入禁中,不受拘束。

曹丕放下奏疏,說道:“昔時馬超、臧霸分御東西,軍政由己出,不知中樞,亦不知天子。今先帝去世,青州兵馬鼓譟,馬超覲見來遲,若不收其兵馬,豈能言國家一統乎?”

曹操去世後,泰山郡太守呂虔上疏,言青徐境內有軍戶逃亡,或是駐地兵馬騷動。

曹丕身側無人可用,唯有責令呂虔為使者,徹查青徐軍戶逃亡之事,勒令臧霸不準擅離駐地。

今加上馬超因病遲到參加典禮,曹丕已有剝掉二人兵權,以高官虛尊之,令二人留居洛陽之意。當然有意歸有意,曹丕暫不敢這般操作,唯有向左右親信表露自己的想法。

司馬懿眉目微皺,說道:“陛下可有詳細方略乎?”

曹丕笑了笑,說道:“朕欲以西征、南伐之名,奪取臧、馬二人兵權,繼而尊以榮職待之。大軍之下,二人豈敢有所動作,唯是降服於朕也!”

司馬懿捋著鬍鬚,說道:“馬超雖武略超群,但為人多反覆。昔因形勢所逼而降先帝,當下先帝崩殂,懿恐馬超漸有不安之心。陛下既欲削其兵權,宜當安言撫慰,以示陛下仁德之心。”

“及朝政初安,陛下則可以征討漢中為名,詔馬超至關中。繼而削其兵權,賜予榮爵官職。”

曹丕思慮少許,說道:“馬超妻兒盡數在鄴城,或有桀驁之念,但應無逆反之心。仲達所言是為上策,朕不可不納。”

“來人,詔前將軍馬超入殿。”

“諾!”

少頃,馬超脫履下劍,帶著忐忑的心情,入殿拜見曹丕。

見到階上的曹丕,馬超跪地施禮,說道:“前將軍超拜見陛下,願陛下永享嘉福,威濟天下。”

曹丕看著殿中的馬超,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滿之色,正色恐嚇說道:“昔禹會諸侯於塗山,因防風后至,便行屠戮。今普天同慶,卿何故遲至洛陽,既不能參典,亦不能赴宴,此為何也?”

此語一出,馬超神情大變,偷瞄周圍盯著自己的侍從,心中多是惶恐。

馬超雖是關西武夫,但不代表馬超是不習詩書之輩,相反他熟讀《春秋》。

昔禹在會稽山會盟諸侯,防風因為救民而耽擱時間,最終晚到會稽山,被禹治罪處死。

禹因治水掌握了華夏九州的風土人情,漸而成為天下霸主。彼時禹常至會稽山核查諸侯戶籍,諸侯無不前往。

防風氏雖是禹治水時期的首要功臣,但其同時是諸侯。故而禹因防風氏遲到而降罪殺之,實際上是在強調他的權威,讓諸侯敬畏臣服。

今曹丕以此問馬超,實際是在變向威脅馬超,並詢問馬超是否有異心。

這番言語不僅是嚇到馬超,司馬懿也是色變。

司馬懿沒想到曹丕上時刻答應他別驚嚇馬超,今初見馬超便給下馬威。

所幸馬超有點學識,冷靜下來,用那謙卑的語氣,達道:“啟稟陛下,臣聞禹南巡而殺大臣,因其己德漸衰,故始用行闢而威諸侯。今臣逢生周興之世,深知文王之德,聞武王之威,料能免於防風之誅也。”

“哈哈”

聞言,曹丕仰頭而笑,他非常滿意馬超的回答。似乎唯有這般才能宣告他是馬超的君主,馬超不敢心生反叛。

“卿當免禮!”

曹丕憑空虛扶馬超,讚道:“卿是為關西之人,不料能有這般見識,當是令人刮目相看。”

聽著這番地域歧視明顯的話,馬超心中雖是厭惡,但不敢反駁,恭敬說道:“臣治兵時,不敢遺忘經學,出入時常研讀。”

“嗯!”

曹丕面露笑容,說道:“卿下祿大敗張飛,斬俘萬餘之眾,是為大將之略。今嫻知經文,當是有卿相之能。”

“多謝陛下盛讚!”

馬超拱手說道:“臣治兵武都以來,多有將兵破敵以報先帝知遇之恩。惜先帝不幸駕崩,臣聞而悲愴不已。所幸陛下繼位,臣願竭力盡忠,不負陛下之重託。”

曹丕微微頷首,故意問道:“卿之忠心,朕已是盡曉。然水賊叛於南,朕是有伐蜀之意,今卿治西南多時,不知可有良策教朕?”

馬超沉吟少許,說道:“啟稟陛下,漢中者,是為巴蜀屏障,陛下欲下巴蜀,為有先略漢中。其間山嶺崇峻,猶如地獄,進出艱難,難以急伐。舊漢中都督陸遜遷主巴蜀軍事,今任者是為賀齊。賀齊為宿將,才略通達,攻有不足而守有備。”

“以臣之見,陛下欲下巴蜀,為令大軍伐漢中,引巴蜀之眾北上。時巴蜀空虛無備,臣願率步騎精銳襲走白水小道,先掠巴蜀城池,阻水賊兵馬西進,再擊遣軍北進,腹背夾擊漢中,助陛下得擁巴蜀。”

馬超為了贏得曹丕的信任,將他多年以來謀劃巴蜀的計策呈上。

南漢在巴蜀統治說不上多麼穩固,在馬超構想中,如果他能坐擁西北。則會佯攻漢中,吸引蜀兵的注意力,實際上抄白水道潛入巴蜀。

以他多年的觀察,一旦讓他殺入巴蜀,巴蜀必無死戰之人。他只要提前拿下江州,鎖死長江西進的道路,巴蜀則必被他所有。彼時漢中孤懸域外,則能輕易被他所下。

果如馬超所想,曹丕聽聞取蜀之策,不論其可行性如何,則是興趣大增。

“隴人言卿有信、布之能,今時見之,果如其所言也!”

曹丕笑吟吟說道:“今西南之事,且由卿多操持。及中樞穩固,朕率大軍往關中,由卿率勁旅南下巴蜀。”

“諾!”

馬超神情激動,拱手說道:“陛下,臣為降將,遠鎮邊疆,常惶有外人離間臣與君上之情。臣不日將歸武都,今後陛下來信,能否於書信作記。信背無號,則非臣之信,亦非陛下之詔。”

說著,馬超叩首幾下,誠懇說道:“臣得先帝知遇之恩,且家小盡數在鄴,故唯忠奉陛下。然陸遜其人,多有歹計。臣恐陸遜偽臣降書,故送至關中,以令陛下猜忌。時陛下疑之,則中陸遜之奸計也!”

今下的馬超愈發老謀深算起來,他深知自己與陸遜聯絡多時,太多把柄在陸遜手上。如果陸遜逼自己造反,必然會將偽造降書,彼時自己可就話說不清。

若有記號在信背,提前說明陸遜可能會使用的陰謀,不僅可免陸遜逼自己造反。亦能對曹魏有備,以免有人誘殺自己。

曹丕沉吟少許,笑道:“卿之言甚善,今你我君臣可以三點為號,若信無三點則非你我君臣之信。陸遜奸詐,朕必當有所防備,請卿放心。”

“臣多謝陛下!”馬超叩首拜謝道。

待馬超離殿後,司馬懿眉頭微皺,說道:“馬超言語多欺,今日之語非是中肯之言。且今又向陛下討要記點為號,可見其行事多詭,陛下斷不可輕信。”

“仲達放心!”

曹丕自信滿滿,說道:“馬超赴洛陽謁朕,可見其無謀反之意。今欲擒殺他,區區幾人便可為之。今不殺之,反許以恩信,當是暫安馬超,以免其舊部反叛。及時機至,朕臨關中,馬超必是獻兵而降服。”

說著,曹丕看向司馬懿,說道:“鄢陵公有兵權,遠征遼東,宜當多備。卿為侍中,當代朕警惕此事。凡遼東克,卿無需知會朕,自傳詔書與軍,宣鄢陵公回京,以免有變。”

聽曹丕這般言語,馬超暫無反叛異動,司馬懿不好多說什麼,唯有應道。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橘子夏日

z小新賣蠟筆

若澤夢

小青兮

內耗?我要創飛所有人!

秋渠名山

TFBOYS的初戀

不刀自己

八荒禁神錄

闢寒

盜墓:瞎子,我來了

DM齊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