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bgt;lt;/bgt;建安二十二年,正月。

糧草輜重多已運至江都,江淮軍士備戰,江東軍士奉命趕赴郡治,不日將要北伐。

於冬漢初春之際北伐,多是諸葛亮考慮到秋季的農事繁忙。秋季,水稻收穫之後,宿麥將要種植。若此時出兵,耽擱農忙時節,則是傷農。

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選擇了初春時期出發,彼時宿麥未到收穫,水稻無需種植。及三、四月份收穫宿麥,其間因人手不足,種植水稻可以晚些種植。

及春種之後,諸葛亮則會趁著農閒之時,徵調百姓為大軍集中運糧,以免傷及秋忙。

戰爭在所難免,而諸葛亮則是將戰爭帶來的影響盡力降低,保證農業正常生產,然後供給大軍。

後勤排程歸由諸葛亮負責,大軍征伐由劉備自領。劉備選擇具體何時出征也有安排,決定在正旦之後出兵。

何為正旦?

即正月旦,王者歲首。後世的春節則是起源於正月旦。

秦至漢中期前,歲首在夏曆十月,十月初一為新年。然在漢中期之後,則改為十二月,於正月初為正旦。

正月旦之習俗,闔家團圓,當襲正服,拜賀尊長。對於朝廷而言,則會舉行大規模的朝會,君主與臣子同賀。

如此喜慶之時,劉備自然要與臣吏同賀,同時宣告將要北伐的訊息。

夜幕,宮殿置百盞火炬,外設三尺燈,月照星明,雖夜猶晝。且伴隨殿內的禮樂之聲,熱鬧非凡。

劉備端坐榻上,與糜王后同座,太子劉禪坐在側席的小案几上。霍峻、黃忠、趙雲等武將坐在東殿;諸葛亮、張昭、糜竺等文臣坐在西殿。

“彩!”

幻術師表演過人的技藝,讓眾人看得目不暇接,時不時鼓掌為其喝彩。然而隨著幻術師的把戲表演結束,正旦才正式開始。

望著滿堂文武,劉備手搭在憑几上,笑道:“數年休養,府庫漸豐,政治清明,諸卿多是辛勞。今正旦之時,孤臣當是同慶。依照禮度,諸卿可行酒慶賀,不必拘束。”

說著,劉備指了指宴席末端的諸吏,笑道:“往昔正旦,多從尊者起敬酒,今之正旦可從卑者起敬酒,讓孤好生見見諸卿。”

正旦臣向君行酒,下吏向上官行酒,這個習慣已來久矣!

如歷史上費禕舉行正旦之宴,左將軍郭修趁著行酒之機,持匕首刺殺費禕。最終費禕遇刺身亡,郭修則也被處以死刑。

“微末之士亦有良才,大王欲識明珠爾!”霍峻說道。

“哈哈!”

劉備捋著鬍鬚而笑,說道:“諸卿互相行酒,不必拘束。”

“諾!”

“權且敬霍督一樽!”

“公衡同飲!”

在劉備的允諾下,眾人於階下互相敬酒。

那些宴席末端的官吏得知自己要向劉備行酒,既興奮,又緊張。若表現得體,給劉備留下深刻印象,今後多能得到提拔。

“臣張溫拜見大王,望大王長樂未央!”

卻見身高八尺有餘,容貌出眾的張溫持酒樽,隔著數步的距離,向劉備行酒。

劉備面浮笑容,說道:“孤若所記無差,卿當是吳郡張允之子。不知今任何職?”

“正是!”

張溫神情興奮,說道:“啟稟大王,溫現任曹掾,于軍師帳下任職。”

劉備微微頷首,安撫說道:“卿父多有才學,孤多有器重。惜天不假命,今後卿當勉之,不負卿父之名。”

“諾!”

得到劉備的鼓勵,張溫咧著嘴角,顯得頗是歡喜。

在劉備接見眾人時,諸葛亮卻正與儒林校尉周群閒聊。

周群向諸葛亮敬酒,問道:“敢問軍師,大王可是不日將要北伐壽春?”

諸葛亮舉著酒樽輕抿,說道:“仲直怎知此事?”

“舟舸雲集武漢,流向江淮,今不伐壽春,莫非伐遼東否?”周群開玩笑道。

“仲直詢問此事,莫非有高見否?”諸葛亮問道。

周群搖了搖頭,低聲說道:“群閒時卜卦,得卦象多有不利,軍師當讓大王多加小心。”

諸葛亮微微皺眉,告誡說道:“仲直此語不可胡言!”

“請軍師放心,群僅是戲言爾!”

周群非莽撞之人,占卜之象僅是他一家之言語。在正旦之時,談論不吉之卦,必會引起劉備的厭惡。

“群告退!”

隨著周群閃入人群,諸葛亮將這種事拋之腦後,遂與掌軍中郎將董和談笑風生。

此時向劉備敬酒之人,已輪到李邈。

李邈持樽而立,向劉備行拱手禮,說道:“李邈見過大王。”

不待劉備回話,李邈神情頗是狂傲,說道:“劉季玉以大王為宗室肺腑,委以討張魯之命。大王先侵漢中,後攻巴蜀。邈以大王取益州,有違背信義之舉。”

“大膽!”

聞言,侍從按劍呵斥李邈,似有將其當場抓捕的念頭。

劉備忍著怒氣,揮手退散侍從,問道:“卿既知孤此舉不可為,何不助劉季玉乎?”

李邈不以羞恥,說道:“邈非是不敢,多因實力不濟爾!”

劉備臉色微變,今時已有處死這個狂徒的想法。

“抓起來!”

劉備能忍,糜王后可忍不了,拍案震怒,讓左右將李邈抓起問罪。

西殿中諸葛亮得見階下混亂,早已是來到劉備案前。同時還有霍峻、趙雲等武將,怒目而視李邈。

正月旦,君臣歡慶之時,李邈竟敢向劉備口出不遜!

見劉備似有發作之貌,諸葛亮趨步出列,說道:“啟稟大王,李邈酒後失言,理當處以重刑。然今正旦之時,不日又將出徵,此時斬殺賢士,非是良機。亮請大王恕李邈死罪,罷免官職,發回鄉里。”

李邈之兄李朝、李邵二人從人群中擠出,向劉備告罪。

李朝神情惶恐,說道:“大王,臣弟狂妄失言,望大王網開一面,留其一命!”

“大王~”

劉備得見諸葛亮求情,李朝、李邵二人又是多有賢才之輩,心中雖欲殺狂徒李邈,但自我舒緩下,只得留李邈一命。

揮了揮手,劉備冷聲說道:“李邈以下犯上,本應以重刑治之。今孤念李邈初犯,又值佳節,留其性命,罷除官職。”

“多謝大王仁德!”

二李向劉備叩首,多是感謝劉備的寬容大量。

霍峻得見如此一幕,心中微嘆幾下。若他記憶不差,諸葛亮留李邈一命,最終將換來李邈無情的上疏彈劾。

世間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形勢,常有自以為與眾不同之人,向外界講述他獨一無二的暴論。

在霍峻看來李邈,純粹是譁眾取寵之人。若真想為劉璋效忠,學王累不好嗎?殺身成仁,不降劉備。

若是忠於公事之人,或可學黃權,劉璋都投降了,也沒心理負擔,直接為劉備做事好了。

非要過了幾年,當著眾人的面,大義凜然斥責劉備。也就是劉備心善,今時換作曹操,不僅李邈會死,他的兩個哥哥也會受到牽連。

在李邈的破壞下,劉備興致已無,堂會上的氣氛也有些凝重。劉備強撐著精神,與接見完剩餘的臣吏。後面說了些鼓舞人心的話,將錢財盡數賞賜下去,遂結束正旦朝會。

次日,霍峻帶著進軍方略,入宮覲見劉備。

側堂內,劉備心情愉悅,顯然已是將李邈之事忘卻。

得見霍峻,劉備問道:“今兵馬已備,不日將可出征,仲邈可有細略呈上?”

“啟稟大王,淮水長有千里,今若僅從邗溝北上,或是肥水北進,不足以功成。”

霍峻攤開江淮輿圖,指點說道:“峻以為可兵分二路進軍,大王可率大軍從肥水,過芍陂,兵至壽春;峻率一部軍士,乘船入邗溝,取淮水沿線諸城,進而西行,與大王匯於壽春城下。”

淮水雖非長江天塹,但也非普通溪水。從汝南發源,流過壽春、義成、鍾離、淮陰、淮浦等地,長有千里之遙。

如果單走肥水路線,兵抵壽春,青徐地帶無人照應,容易受擊。且肥水只能走小舟,走不了大船,無疑是削弱了南方的勢力。

若單走邗溝北上,再至壽春,光路程就多走了幾千裡水路,彼時曹操早已率大軍嚴陣以待。

最好的進軍方略,則是一路走肥水,一路走邗溝,然後匯合於壽春城下。或是一路對壘中原之眾,一路分御青徐兵馬。

望著江淮輿圖,劉備說道:“孤率大軍至巢湖,北取壽春;仲邈分兵走邗溝,入淮水,以取淮水諸城。時如此進軍,曹操必興兵南下,舉重兵以援壽春。彼時青徐亦有動作,或進軍而戰,或退而保民。”

“正是!”

霍峻手指順著淮河,說道:“渦水從義城入流淮水,義城位於壽春以東百餘里;泗水從淮陰入流淮水,淮陰距下邳三四百里。義城、淮陰為淮水之樞紐,此二地險要關鍵。”

“大王興師北伐壽春,峻當為大王策應,以保大王側翼不失,牽制青徐兵馬。”

長江有河流注入淮水,中原自然也有河流注入淮水。其分別為汝、潁、渦、泗等四大支流,凡曹操之前向江淮用兵,常命四水齊進,注入淮水,然後南征合肥。

今時欲爭壽春,則要盡力封鎖住四條河流,阻擋曹操的糧水運。然可惜的是四水之中,汝、潁二水在壽春以西,淮水的上游。今時汝、潁二水封鎖不了,只能嘗試封鎖渦、泗二水,以保證劉備側翼的安全。

襄樊不好打在於地形狹窄,容易打成絞肉機;壽春不好打在於北方河水眾多,對於曹操而言,調集兵力輕鬆。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進軍大略,可從仲邈所言,兵分二路。孤率大軍走肥水,取壽春;卿率偏軍出邗溝,入淮水,同御曹兵。”

頓了頓,劉備問道:“卿路途遙遠,欲何時動兵?”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臣欲在後日出發,先行至江淮。奉大王詔令,招徐、揚二州三萬軍士,及中小舟舸數百艘北上。”

劉備讓霍峻率三萬人作為偏軍,常多是霍峻之前的江淮舊部,如丁奉、徐盛、高翔等將,用得較為順手。

“善!”

劉備捋著稀少的鬍鬚,說道:“孤於十日後起兵,先至巢湖,匯子敬所部,繼而北上壽春。”

“臣請九江太守蔣濟隨軍同行!”霍峻拱手道。

“準!”

(本章完)

lt;bgt;lt;/bgt;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戀與說唱

雪Athena

消失的真兇

飛 翼

寂靜之名

求理

又是一個秋季

想做懶大王

懶得起名字可能是末日

往後餘生上上籤

年代遊記

匿名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