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bgt;lt;/bgt;夏末秋中,即水稻豐收之時。

往昔南方百姓常在水稻收穫後,選擇種上幾畝豆子,或是入山採摘果蔬,亦或是下水撒網捕魚,保障自家過冬的口糧。

然今歲秋收之後,或受劉備去歲的詔令影響,家家戶戶多了一個選擇,即選擇種植宿麥,來年用宿麥抵田租。

武陵,零陽。

零陽長張翼率縣吏巡視鄉亭,視察宿麥種植狀況。

望著零水河畔勞作的百姓,張翼問道:“今亭中有多少百姓領取麥種耕作?”

冉省微躬著腰,說道:“啟稟縣君,亭中百姓四百二十三戶,向亭中出示戶籍領麥種者,有三百四十餘戶。其餘百姓或有不願種宿麥,或深居山間相信傳達不便。”

張翼治理零陽已有一年多時間,由於他的執法嚴厲,之前因戶籍核查不實,直接上報郡守,處死一名亭長,威懾眾人。今治下吏治下吏員多有畏懼,對其吩咐之事,不敢懈怠。

見張翼神色冷淡,冉省心有惶恐,說道:“縣君,僕於今年以來,四處奔走,勸百姓種植宿麥。剩餘八十戶,省當盡力勸說,盡力讓他們種植宿麥。”

考慮到百姓手中缺少冬小麥的種子,經諸葛亮與眾人商討,下令政府無息出借麥種,以便普惠百姓。

然為了防止士族、豪強趁機取利,具體實施的時候,每戶憑藉戶籍憑證,限領麥種一石,用於種植宿麥之用。

“不必了!”

張翼臉色微放鬆,說道:“零水亭已有八成,冉君功績顯著。今剩餘農戶不願種植,不必苛求。若是強迫耕作,當為惡政,此有違大王本意。”

今年初,諸葛亮制定今年種植宿麥目標要有十萬戶,在向各郡佈置指標時,考慮到武陵郡僅兩萬餘戶,給蔣琬佈置五千戶的種植目標。

蔣琬為了完成種植任務,向下屬各縣要求30%以上的種植目標,若能達到50%以上的種植目標,則可記一次功。

張翼治理的零陽縣案牘上有民四千三百戶,而冉省管理的零水亭有民四百二十三戶。按理而言,張翼完成一千三百戶可達標。而張翼豈是僅滿足合格線,他向各鄉亭要求50%的保底種植目標。

今零水亭達標80%,剩下不願耕作宿麥的人,大多是頑固分子,自然沒有強求的需要。

見張翼如此鬆口,冉省鬆了口氣,說道:“此利民之事,省當盡力為之。”

當下的冉省不由感激去年的自己,那時自己向手下的里長,種了二畝宿麥,春天時產出了三石多,交了十大畝的田租,讓亭中鄉親盡知,多有羨慕。

加上今年受張翼逼迫,常常外出向百姓普及政策,政策與利益引導下,方有指標超過80%的成績。

張翼走下道路,進入田間。得見縣君親入田間,眾吏緊隨其後。冉省則是面露擔憂,生怕被苛刻的張翼揪出問題。

張翼巡視田畝,時不時與百姓聊天,詢問種植宿麥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簡單講解種植宿麥的要點。

半響後,張翼重新回到鄉道上,說道:“零水亭雖耕作戶數多,但耕作田畝著實不多,宜待加強。且百姓多不深曉宿麥耕作之法,僅知宿麥植於旱田,除草澆水等簡易細節。如此耕作,明歲畝出宿麥產量必然不多。”

冉省暗罵張翼多事,但也不敢反駁,答道:“縣君明鑑,所言正中要害。百姓生長楚地,不知宿麥,亦不如北人通曉耕作之法。今後僕當自身精進,後授於亭中百姓。”

“今歲不必了!”

張翼負手背腰,說道:“今歲先讓百姓種之,明歲百姓嘗利,自會廣植。至於教百姓耕作宿麥,正旦後將有吏員下鄉勸農,你主持配合即可。”

推廣種植宿麥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宿麥一年一熟,其推廣速度常是按年計算,而非按月計算。

如今年諸葛亮制定十萬戶的種植目標,然到了明年追求戶數已是用處不大。在諸葛亮的計劃中,明年的宿麥耕作計劃,多半會落實到田畝數上,循序漸進,方是正道。

冉省慶幸明年的任務減輕,多嘴問道:“敢問縣君,可是不知何人下鄉亭教民?”

張翼笑了笑,說道:“去歲大王下令,命徐州別駕司馬芝出任勸農使者。今歲春時,司馬君聚各郡縣吏百人,于田間教授種麥之法。明歲春季之後,吏員下鄉親授種麥之法。”

司馬芝出任勸農使者,手上無兵無權,僅憑一人何以勸農?

司馬芝為了儘快讓種植冬小麥的技術鋪開,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讓地方郡縣出吏員赴武漢學習深造,由司馬芝親自教授。

吏員在學成之後,將會回郡縣傳授種植冬小麥的技藝,如此多人的推廣,遠比司馬芝一人勸農快多了。

聞言,冉省既驚喜又敬佩,說道:“大王果是英明,今歲百姓無耕作經驗,勸農耕作亦是無用。明歲百姓略有小得,讓吏員下鄉授技。後年宿麥畝產當能多增也!”

“冉君今歲多有辛苦,明歲或可輕鬆些許!”張翼說道:“待正旦上報,功表之中必有君之姓名。”

“多謝縣君提攜!”

冉省露出笑容,感激說道:“今時辰不早,省於亭舍備有飯菜,縣君可至亭舍歇腳。”

“不用了!”

張翼指著田畝中的百姓,說道:“今某至零水亭,一是巡察宿麥推廣之事,二是有政令與君。”

聽是政令,冉省躬腰候命,說道:“請縣君吩咐!”

張翼從懷中取出公文,說道:“蔣府君下令,命武陵郡下各縣出兵民服役。我零陽縣當出兵民四百人,某觀零陽諸縣,唯冉君多有從徵作戰之經。此四百人暫由冉君率領,五日後前往復命。”

在亂世之中,兵民合一,冉省既是亭長,然在上級徵調的時候,他也是軍官,需要出兵作戰。然非軍戶計程車卒,或是中軍計程車卒,戰鬥力不強,難以擔負重要的作戰任務。

“諾!”冉省應道。

張翼、冉省服從郡令,率兵民趕至郡治臨沅,僅是荊、揚二州各縣的縮影。

今諸葛亮率中軍萬人抵達臨沅,徵調荊州郡縣武裝二萬人,合計三萬人,決議先圍剿五溪蠻。

至於山越那邊,黃權率神策營五千軍士圍剿,丹陽太守鄧方率郡兵配合黃權。諸葛亮欲等解決完五溪蠻,然後再去江左解決山越。

臨沅,南漢大軍營寨。

大營內,諸葛亮在與眾人商討平定五溪蠻戰略。

諸葛亮指著輿圖,說道:“諸君,五溪蠻多在武陵郡,位於沅水之上游,于山嶺間盤踞。部民分居於雄、蠻、酉、無、辰等五溪間,又多在澧中、漊中、充中等地耕作,兼畜牧、狩獵。”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其間山水險峻,山深水疾,舟船不得上。往昔之時,後漢之兵徵五溪蠻,其眾狡詐,欺敵糧少,不曉道徑,遂屯聚守險,以破後漢之兵。”

“今欲降服五溪蠻,當迅速出兵,不可與敵久持,以免敵寇遏險而守,逼我軍而退。不知諸位可有計策?”

五溪蠻因生活在五溪周圍,故而名為五溪蠻。然因生活在武陵,又可稱為武陵蠻。

五溪蠻曾多次叛亂與東漢展開徵戰,然爆發戰爭的原因,多是東漢王朝試圖增其租賦,興發徭役,其中馬援便是因征討五溪蠻而死。

此前劉備治荊州,為了不與五溪蠻發生衝突,不收五溪蠻賦稅,故而雙方無糾紛可生。如今劉備已深治荊州,自然不允許五溪蠻存在,而是要將其降服,從而增強自己的實力。

黃忠捋著鬍鬚,說道:“軍師,五溪蠻盤根錯節,以農耕為居,今可出其不意,兵分多路,襲取澧中、漊中、充中等地,亡其部民,五溪蠻將可平也!”

諸葛亮輕撫羽扇,問道:“幼常可有見解?”

馬謖沉吟少許,說道:“軍師,五溪蠻恃其險遠,而不順王化。今日破之,若不能得其民,則是前功盡棄、軍師率軍征討,欲降其眾,得其部民,充實戶籍。”

“故以謖觀之,當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此為用兵之道也!”

馬謖去年被劉備委任到越嶲郡出任太守,然馬謖畏懼夷王高定不敢上任,在邊縣停留數月,毫無進展。

見馬謖不敢到越嶲郡上任,糜芳也是無話可說。然糜芳顧忌到其兄馬良的身份,加越嶲郡確實荒廢許久,高定逞兇作惡。

糜芳權衡利弊,最終向劉備上表,講述了馬謖上任存在困難,表示越嶲郡暫時上任不了,可以調馬謖回中樞。

劉備見馬謖無功而返,對馬謖的本領也有幾分瞭解。這次出兵征討,劉備命馬謖為參軍,希望能讓諸葛亮看到馬謖的成色。

“幼常所言頗是有理!”

諸葛亮微微頷首,笑道:“攻心為上,需得蠻夷之心。然欲得蠻夷之心,當不可殺戮過甚。今欲降五溪蠻,當恩威並用,可兵分二路進軍,奪其耕地,恩撫順民,征討逆賊,不消多時,五溪蠻將可歸附矣!”

(本章完)

lt;bgt;lt;/bgt;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重生:消滅核汙水變異物種

富肆十

禁愛成癮

名偵探科北

五星法師

mulong

言不太靈,也算超能力

陽泉酸菜

LOL:暗裔劍魔想奪舍我

一葉水茶

絕天尊者

使用者2736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