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二合一)

“將軍,城內無人啊!”

待潘璋衝入城內之際,手下軍士稟告道。

“什麼!”

潘璋觀望四周,卻見寂靜的夜幕下,街巷間空無一人,連那城樓上點火的軍士都不知道去哪裡了,根本沒有周炬的人影。

潘璋一個激靈,說道:“不好,中計了。”

說著,潘璋轉身就要走,喊道:“撤出城池,速向麾下稟告周炬詐降!”

話音剛落,只見聽見軍鼓聲大作。原是寂寥無人的城牆上,忽然間數百人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晃動。街頭巷尾冒出無數火把,人頭攢動,數面軍旗高樹而起。

緊接著,城樓上扔下火把,倒在城門口的火油接觸到火星,猛地燃起了熊熊烈火。無數的草垛,從紛紛從城樓上丟棄了下來,乾燥的雜草又迅速的燃燒起來,火勢蔓延開來,愈發得大,最終隔絕城池內外。

站在城口門的軍士躲避不及,腳底的火油竄起火,大叫了聲,拍打身上的火星,然後就開始四處逃竄,而那身上火焰卻是越燒越大,把他們活活燒死,那悽慘的慘叫聲,聽得人心裡發毛。

“殺!”

城樓上,霍峻看著已經陷入四面包圍的潘璋所部,沉聲說道。

“諾!”

隨著第二通鼓聲響起,城內埋伏軍士從街頭巷尾間湧出,以鴛鴦陣為小陣殺向已經驚慌失措的潘璋所部。

潘璋看著三面包夾而來,操著鴛鴦陣計程車卒,心中已有畏懼,那浩山上的就是這種奇特的軍陣把他們打得大敗。繼而,潘璋又看人眼已是熊熊大火的北門,心中發狠,罵道:“老子今日若出逃出去,必讓你等生不如死。”

潘璋招呼身側部曲往後撤,顯然他是準備衝過火場,逃出城去。但霍峻又怎麼會沒反制手段,城樓上弓弩手搭弓射箭,將那箭矢傾斜而出。一時間,潘璋部曲中箭者紛紛撲倒在地,傷亡眾多。

城內的火光也是吸引了孫權的注意力,其欲馳馬而出,卻被周瑜攔住,說道:“麾下,城內雖有火光,然不知潘校尉情況如何,可等斥候來稟。”

少頃,斥候在月光的照映之下匆匆趕來稟報道:“將軍,潘校尉於城中遭遇伏擊,後路被大火斷絕,被困在城中。”

“什麼!”

孫權用韁繩抽了身側的樹幹,表情極其憤怒,喊道:“隨我來,務必救出文珪。”

孫權不得不著急,潘璋可是他嫡系將領,從他十五歲出任陽羨縣長時起,潘璋就跟隨在他身側。孫權對潘璋可是頗是喜愛,在自己僅是縣長的時候,就命潘璋招募百餘人。後又在他幫襯下,討山賊有功,進升別部司馬。

孫權初上位時,為得功績,安穩人心,又命潘璋出任吳郡巿津刺奸,名聲威震一時。後在孫權的扶持下,在西安、建昌呆了幾年,轉升武猛校尉回吳縣。

孫權在江東少有嫡系,唯有周泰、潘璋屬於其核心將領,今潘璋及其部下若是陣亡,將折孫權一臂。

四千軍士高舉火把從營中列隊而出,數以千計的火把將戰場映成一片通紅,在夜幕中排成聲勢浩大的軍陣,向彭澤城牆殺去。

說實話,孫權也有其他想法,潘璋為人驍勇善戰,其本部千人若能堅守住城門口,自己率隊若能趁機與他裡應外合,奪取北門,說不準就能拿下彭澤城了。

可惜孫權有如此念頭,霍峻又豈能想不到,圍殺潘璋不過千餘兵馬,固守北門城牆足有千餘名善射計程車卒。那些舉著火把衝向城樓計程車卒猶如黑夜裡的螢火蟲,顯眼卻又無害。

“射箭!”

霍峻在按劍在昏暗的城樓上巡視著,城牆並無明亮火把,甚是黑暗。在霍峻身體兩側皆有弓弩手佈置,一面朝著城外點射那些衝城計程車卒,人數較少的一面則是攢射潘璋所部。

城內正在鏖戰中,城門火大加上城樓上的弓弩手,讓潘璋屬實衝殺不出去。只得在三面包夾中,勒令部曲背靠房屋組成圓陣在那殊死搏鬥,希望孫權能派兵救援。

城外那些衝城計程車卒被那如雨下的箭矢射得無法前進,不敢衝鋒。

孫權縱馬在前,望著火勢沖天的北城門,神情頗是著急。氣憤之下,揮劍砍死兩名不敢前進計程車卒,喊道:“退者死,首入彭澤城者,賞千金,官升三級。”

有了孫權的激勵,那些士卒重新打起精神,舉著盾牌接近城牆,然而城樓上的箭矢橫飛,又將他們射退,缺乏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江東軍士根本不敢靠近城牆。

孫權氣得又要砍人,周瑜伸手阻止說道:“麾下,我軍將士手持火把於夜幕中顯眼異常,城樓將士尋火射擊便可。我軍將士又無木幔等車,難以近城。麾下不如挑選精銳士卒,使用飛鉤,尋暗處攀援上牆,看能否趁機入城。”

“好!”

在周瑜的建議下,孫權命陳武挑選百人,能夜視士卒,熄滅火把,在夜幕的遮掩下靠近城樓。

“快點!”

飛鉤拋了上去,江東士卒拽了拽繩索,雙腳蹬著城牆,嘴銜著環首刀,攀援而上。臨近城樓前,忽然一支長矛從夜色中冒出,往江東士卒胸膛戳去。撲哧一聲,攀援而上計程車卒從城樓上狠狠地摔了下去。

緊接著,昏暗的城樓上忽然明火大起,密密麻麻的荊州軍士卒在橘黃色火光中全部暴露出來,佇立於城頭,一動不動地望著城外試圖攻城的江東軍。

那些試圖偷偷攀援上牆的江東士卒,被城樓上的弓弩手箭矢紛紛射殺在城下,無一活口。

一面‘霍’大纛迎風而立,纛下霍峻按劍佇立,大笑說道:“孫權,你中我計也。可惜僅殺得潘璋,未殺得你,甚是可惜。”

說著,一根長矛系掛著潘璋的頭顱探出城牆,在那明晃晃地煙火下,潘璋那張分外猙獰的腦袋,顯得格外的猙獰恐怖。

“文珪!”

見狀,孫權心痛不已,用手捶打胸膛,喊道:“孤悔不聽公瑾之言,害了伱與千名將士的性命。”

“公瑾!”

孫權握著周瑜的手,淚水充盈眼角,說道:“孤誓報此仇,今軍事將有賴於公瑾了!”

孫權能保住兄長基業,並在江東立國。其在氣量上遠超他人,懂得捱打立正,撞了南牆知道回頭,也能捨得

今日他中霍峻詐降計策,又折損一員心腹大將,讓他痛徹心扉。若再打下去,他真的不知道還要折多少人進去。他現在借潘璋之死,自我懺悔,又在向周瑜示好,表明自己的態度。

周瑜目帶怒火,緊盯著大纛下的霍峻,心中也是不甘。

緩了緩感覺,周瑜握著孫權的手臂,說道:“麾下,今潘校尉身死,一千餘名將士覆沒於城中。今當回營從長計議,不可輕易動怒發兵攻城。霍峻雖不顯名,實有名將之能,精善守城,能料人心,不比他人。”

霍峻終於憑藉他的戰功,從周瑜口中的非是常人爬升到名將,這讓彭澤城成為江東諸將的噩夢。

“好!”

經過教訓的孫權,頗是乖巧,聽從周瑜的意見,讓部下撤軍,不再妄送性命。

望著撤軍的江東士卒,霍峻進而轉頭望向身在負隅頑抗的潘璋百人,嘴角揚起了笑容。剛剛又是霍峻在詐孫權逼他撤軍,拋棄潘璋所部。

至於為何要逼走孫權也是簡單,城中就兩千多人,又要圍剿潘璋千人,又要分兵把守三面城牆屬實騰不開手腳。剛剛城頭上密密麻麻的人,僅是穿著戎服的稻草人,在火光下若隱若現恐嚇孫權。

歸根到底霍峻手上還是兵少,否則以霍峻的胃口肯定不滿足吞下潘璋的千人。但霍峻也是知足之人,兵少歸兵少的打法,城內人少放太多進來,必然要壞了大事。

能用書信詐降賺潘璋千人入城,圍而殺之,迫兵歸降,補充城內人丁也是足夠了。

半晌,隨著城內喊殺聲漸漸結束,周睦捧著潘璋的人頭,奉上前來,說道:“啟稟將軍,賊將潘璋誓死不降,已被我軍斬首。霍校尉命睦奉賊首與將軍過目,請將軍核查。”

霍峻看了眼灰頭土臉,血淋淋的頭顱,吩咐說道:“來人,將首級懸掛於東北角,用來威懾敵軍。”

“諾!”

“對了!”霍峻喊住周睦,說道:“你詐降有功,即日起且任假軍候。以假軍候暫領幫你屯將士。”

“諾!”

周睦喜出望外,拱手說道:“多謝將軍,睦當以死報之。”

其實孫權說得沒錯,大軍圍困了二個月,城內人心早已浮動。心想歸降的人確實是有,也確實是周炬。然而周炬通敵的行為,被同鄉副屯長周睦發現,並將其舉報到霍峻手上。

霍峻順水推舟,讓周睦代替周炬,讓他書寫歸降書,與孫權上演了一齣戲。這也是為什麼張紘他們詢問,能得出周炬為人卻是像是反覆之人,因為周炬就真是反覆之人。

待周睦走後,霍篤血染征衣,持槊上城。霍峻打量一番,見霍篤沒有受傷,方才安心。

“今夜戰果如何?”霍峻問道。

霍篤思量少許,說道:“敵寇約九百人左右,六七百人歸降,斬殺三百餘眾,我軍戰死死傷不足三十人。”

霍峻微微頷首,說道:“今夜江東軍死傷千餘人,亦能消停幾日,緩上一緩。”

霍峻使用詐降之策也是沒有辦法,自從夜襲之策後,彭澤城基本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若想改變現狀,出動出擊則是必然的。

霍篤望著遠處的江東營寨,問道:“仲邈以為江東軍何時能撤?”

“不知!”霍峻搖了搖頭,說道:“需看長公子、左將軍在豫章戰事進展如何。”

“那豫章戰事何時能結束?”霍篤又問道。

霍峻又是搖頭。

自從城池圍困之後,霍峻已失去了戰事訊息的來源。對當下的戰況如何,他完全不知道,只能選擇相信劉備。

霍篤嘆了口氣,說道:“已是十二月了,將至歲初。兒郎們出征一年,思念家人者不少。等這場戰結束,仲邈看看能否把咱霍氏族人接過來,或是讓兒郎們回家看上一看。”

久圍之下,人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中,人心浮動屬實正常。霍峻也能理解,但也無濟於事,唯有透過適當的輪換,讓士卒偶爾放鬆。也幸虧城中補給充足,否則可不僅於此。

城中霍峻命人打掃戰場,修繕被大火燒過的北門。而孫權、周瑜也率軍回到營寨中,眾人入大帳分坐,商議接下來的戰事。

孫權神情低沉,問道:“霍峻狡詐,以書信詐我等中計。文珪不幸入城身亡,今當有何計策,可解當下之危。”

“東部、公瑾!”

張紘沉默不語,蹙眉緊思。

周瑜沉吟少許,說道:“麾下,我軍連挫彭澤城下,霍峻有智,趙雲有勇,不可急下。今前車之覆,當為後車之戒。瑜竊以為仍可轉攻柴桑,破滅黃祖水師,截斷劉備大軍退路。”

“哦?”

聞言,孫權打起精神,開始認真傾聽周瑜的分析,說道:“柴桑兵眾,何以破之,還請公瑾細言!”

周瑜整理腦海中的思路,說道:“啟稟麾下,柴桑臨近彭澤。料想近日戰況,黃祖豈能不曉。其見我軍於彭澤城下受挫,連攻數月,心有懈怠之念。”

“今彭澤去往柴桑,水師朝發夕至。我軍率精銳乘船,奔襲柴桑水寨。江夏水師若是付之一炬,敵寇已無水師,糧道岌岌可危。除非荊州能克豫章,就地取糧,否則不消多時,荊州兵馬將不戰自亂。”

孫權略有心動,問道:“敢問公瑾,勝負多大?”

周瑜思慮半晌,說道:“黃祖老邁昏聵,欺弄軍吏,財谷缺乏,舟船不整,軍無戰死。奇襲之下,若是無備,一戰可勝。一破其軍,下入大澤,夾擊二劉,則豫章戰事可息。”

“好!”

孫權沉吟少許,果斷下定決心,吩咐說道:“今命公瑾為前部大督,奇襲黃祖,孤率中軍於後,為公瑾掠陣,隨時支援。”

“諾!”

周瑜心中喜悅,臉上卻是嚴肅,起身拱手說道:“瑜必破黃祖,不負麾下信任器重。”

“麾下,在下有一策可如虎添翼,助周大督破敵。”

眾人尋聲望去,那人坐在營帳角落,正在緩緩起身,形體魁偉,面容方正,頗具英豪之氣。

“這位是?”孫權疑惑地問道。

周瑜見是魯肅,拱手說道:“啟稟麾下,此乃麾下府上賓客,姓魯,名肅,字子敬。其言有使賊兵退之策,故瑜將其帶入帳中。”

孫權見魯肅儀表不凡,又有逼退荊州兵馬之策,露出溫和的笑容,說道:“子敬請言!”

魯肅微微拱手,問道:“不知麾下可知劉備其人否?”

“怎能不知!”孫權說道:“劉備世之梟雄,能得人心,縱橫中原,善於用兵。關羽、張飛、趙雲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不可輕視!”

魯肅捋著鬍鬚,笑道:“麾下既知,那劉表又豈能不知。劉表遣劉琦統兵入豫章,劉備為佐。今戰事之中,可有聞劉琦之名,其已喧賓奪主也!”

孫權目光一亮,說道:“子敬之意是?”

魯肅於營帳中踱步,分析說道:“肅有聞劉表次子劉琮與蔡氏女婚配。蔡氏者,劉表之臂膀。劉琦雖為長子,然嗣子之位不明。今二子不和,劉琦入兵豫章,當有建功揚威之意,且其又多依仗劉備。”

頓了頓,魯肅停下腳步,拱手說道:“啟稟麾下,不如使離間之策,遣人入襄陽,散佈謠言,遊說蔡瑁,宣揚兵將知劉備,而不知劉琦;劉備素懷野心,有佔據豫章自立之念。”

“劉表聞之,心必生疑,可亂其軍心。若劉表喚劉備入襄陽,軍無大將,破之易也;若劉備不願回襄陽,劉表必調劉琦大軍回襄陽,屆時僅剩劉備兵馬,又無糧草,破之甚易。”

說著,魯肅冷笑一聲,說道:“若周大督能破黃祖,劉備又走,劉琦何以掌軍。孫豫章在南,我軍在北,夾擊之下,大軍必然覆滅。亦或是劉表見江夏水師覆滅,又知無人鉗制劉備,調大軍回長沙。”

“無論如何,豫章之圍,自當解也!”

“彩!”

孫權不由鼓掌喝彩,問道:“東部、公瑾以為子敬之策何如?”

周瑜露出笑容,說道:“子敬身懷大才,懇請主公用之。”

張紘說道:“子敬之策,有秦用郭開離間之風,頗是巧妙。麾下當可速行。”

孫權拍案說道:“即刻遣人入襄陽,散佈謠言,遊說蔡瑁,行那離間之策。”

《漢紀·霍大司馬世家》:從平豫章,峻守彭澤,拒孫權、周瑜。權將萬人來攻,峻分守浩山、彭澤……困守八十日,峻數解瑜攻城之法,又使屯長周睦行詐降之策,圍殺權將潘璋千人。

權、瑜久克不下,將士多亡,嘆曰:“峻真天人也!”敵我皆服峻之韜略,遂威震南土。

ps:晚上有事,沒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小魔仙我真沒想當渣男

我不要太監

拒絕你表白,你把我閨蜜撿回家?

麟影

慾望的皇冠:魔法遊戲

淺夏半年

我陪前夫送外賣

妖物妖兒

高武:開局系統獎勵sss天賦

睡了個角

充滿秘密的愛

想要暴富的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