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琨冰冷的屍體躺在木板上,江東諸將圍繞在周圍,眾人或是感懷悲傷,或是義憤填膺。

誰也沒想到征戰一生的徐琨居然死在冷箭下!

作為表弟兼女婿的孫權愣愣地盯著徐琨的屍體,無言以對。

在這安靜了的船艙內,與徐琨並肩作戰的黃蓋,咒罵說道:“卑鄙小人,陰險狡詐,居然使那齷齪伎倆,當真……”

唸到戰爭的殘酷性,黃蓋憋了半天,氣悶說道:“不講武德!”

“憐徐平虜征戰一生,征討董卓,威鎮江左,居然亡於流矢之下,嗚呼痛哉!”程普悲痛惋惜地說道。

徐琨隨孫堅起兵作戰,程普、韓當、黃蓋這些三世老臣與徐琨關係密切,往昔之時也受過徐琨的恩惠,同時也敬佩徐琨的統兵之能。

此戰中前期在徐琨的指揮下進展順利,大破江夏水師,誰曾想徐琨因貪功冒進,被敵人抓住機會,使用奸詐伎倆,圍射而死。但凡徐琨冷靜指揮,不貪功進取,不自傲兵力,或許就不會有如此下場。

或者是霍峻缺乏敏銳的戰場嗅覺,不敢冒險出擊,沒有撒豆,噴煙的手段,也難以迅速擊敗徐琨。畢竟水戰不似陸戰有那麼多手段,大體上屬於硬碰硬的玩法。

相較於眾人的悲傷或是惋惜,孫權的情感更為複雜些,當下的他可謂是悲喜交加。

徐琨作為孫氏宗族大將,都督江東諸軍之人。孫權繼位的早期,迎娶了徐氏,得到了徐琨的幫助。在徐琨的幫助下,孫權解決了宗室的奪權問題,然後又平定了廬江李術。

但是有利也有弊,在孫權渡過了初期的困難,他似乎發現了他的岳父徐琨擋了他的路,阻礙了他掌握江東軍權。

當下徐琨的死,孫權悲在自己的親人,且是麾下大將的身亡上。然而卻喜在自己執掌江東的阻礙消失了,當下的他可以透過手段,讓那些大將陸續聽從自己。

沉默之下,孫權的眼睛愈發明亮,臉上的悲痛卻是加重。

人群中的周泰見到孫權如此,安慰說道:“主公,我軍雖遭小挫,但主力水師仍在。還請主公振作精神,統率我等再戰江夏水軍。”

聽著周泰的話,江東諸將紛紛應和,說道:“請主公統率我等,與江夏水軍再戰。”

孫權起身憑空虛扶眾人,沉聲說道:“黃祖殺我親父,今又射殺我江東大將,孤必將率我江東之士,取其首級,屠其宗族,以報此血海深仇。”

孫權繼任孫策的位置後,被東漢朝廷封為討虜將軍,兼會稽太守。然而孫權為了彰顯自己的威望,卻越禮使用了孫策自稱的‘孤’,用來表明他是孫策合法的繼承人。

孤者,不僅屬於王爵,也屬於侯爵自稱。因而許多有爵位之人為表自己的身份地位,故而稱孤。若是屬於在別人帳下效力之人,即便有侯爵,考慮到自己的地位性問題,也是不會稱孤。

見孫權把軍權聚集到手上之後,張紘輕咳一聲,拱手說道:“主公,江夏賊寇雖是不如我江東水師,然賊寇亦有悍將勇夫,奸狡之人,不可小覷。今時本應進取對之,然紘收到江東賊寇作亂之音訊,其禍亂郡縣,阻塞交通,不可不除,否則人心難安。”

孫權扭頭看向張紘,眼神裡充滿了疑惑,江夏水軍一戰擊潰,若是徐琨小心挺進,又怎會被他們抓住機會圍殺。如果自己指揮大軍,吸取這次教訓,擊敗江夏水師應該問題不大,這可是自己建功揚威之際,張紘怎能如此打斷。

不過考慮到張紘以往對自己的支援,以及他的智謀,孫權問道:“東部,今江東賊寇形勢如何?”

孫權繼位後,稱呼手下皆稱其表字。但唯有江東二張例外,考慮到他們的名聲及功績,稱張昭為張公,張紘為東部,以示對他們二人的器重。

“啟稟主公,麻、保二屯反叛,阻擋江左通道;會稽山越反叛,襲擾郡縣;其餘諸郡,縣上各有賊寇,需派遣將校平定。”張紘說道:“不如待後方恭順之時,再攻江夏。”

沉吟少許,孫權看了眼江東諸將,說道:“今日且紮營休息,讓孤思慮一番。”

“諾!”

待眾將撤下之後,孫權留下張紘,皺眉問道:“東部,今時乃孤執掌軍權之際,若能建功江夏,則江東必將服孤也!”

張紘搖了搖頭,說道:“主公小覷江夏水軍也!”

“嗯?”孫權問道:“東部何出此言?”

張紘捋著鬍鬚,分析說道:“主公,莫非以為江夏水師無能者乎?”

“江夏水師兵敗而撤,我軍追之。敵將能於危機之中,依仗水情,在我軍大部未至之際,調兵遣將,先兵破凌校尉,後圍殺徐平虜,其膽識過人,兵略超群,不可小覷啊!”

聞言,孫權皺起眉頭,打斷說道:“東部,徐平虜、凌校尉二人身亡,乃自身貪功冒進,又中敵將奸詐之策。此人或有兵略,但何至於其兵略超群,為我大軍勁敵。”

聽著孫權的反駁,張紘不緊不慢,說道:“主公,敵將能於大軍敗退之際,看出我軍將士貪功心切,挺兵冒進,可謂識戰機變化;兵退之時,誘敵深入,佔據順風、順水之勢,遣兵圍殺,可謂識地利;獨領舟師,以弱迎敵,用策破敵,可稱智勇。”

“此將,敗而不亂,能識戰機變化,辨敵我之情,曉用計謀,當有上將之才。今豈能因其手段卑鄙而小覷,主公切莫小覷。”

張紘知道孫權的沒有什麼軍事天賦,特意將這些話掰開捏碎了,分析給孫權聽。

孫權拍著髀肉,感嘆說道:“如此大才,惜不為我江左所用,反而為我江東敵寇!”

張紘捋著鬍鬚,繼續說道:“又觀凌校尉,其素以膽氣著世,為孫討逆手下時,征戰從軍,常為先鋒破敵。今紘聽聞敵鈴鐺之將率部前突,斬殺凌校尉,又救蘇飛,逼退黃都尉,乃是驍勇之士。”

“江夏兵敗之下,黃祖必會重用此將,提拔虎賁之士。而我軍水師先勝而後敗,大將身亡,士氣被奪。故而主公若欲以江夏立威,統兵攻之,恕紘直言實難破敵。”

頓了頓,張紘說道:“當下江東山賊亂起,主公揮兵回討,掃蕩群寇,安撫人心,委任親信於地方,收諸將之心,則威勢立也,此當為上策。若計較於江夏,江東動盪難安,若是主公難破,又將何以服眾。”

孫權沉默下來,他已經明白了張紘的深意。

別看江夏水軍敗於他們之手,但是江夏軍中有能人,在此戰中那位能人嶄露頭角,在接下來的作戰中,必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而本為建功揚威的孫權,如果打不好,估計就不好服眾了。

不如挑軟柿子捏,畢竟捏軟柿子也能提高自己的威望,何必死磕一個硬柿子。而且這軟柿子危害比硬柿子大,不能不解決。等他把江東軍權捏在手裡了,地方徹底平定了,再來挑戰這個硬柿子也是不晚。

冷靜分析利弊關係,孫權說道:“幸有東部勸諫,孤決策險些有誤!”

遲疑少許,孫權憂慮問道:“今徐平虜身亡,孤初掌軍權,無親信大將輔佐,不知東部有何高見?”

張紘露出微笑,說道:“主公,群臣之中,公瑾忠貞可信,既曉兵略,又知進退。以紘之見,主公憐惜敵寇之將,不如提拔麾下大將,引為心腹。”

“公瑾?”

孫權面露沉思之色。

與演義上有出入,孫策時期,周瑜的待遇與孫氏諸將待遇差不了多少。比如在配兵上,周瑜兵二千,騎五十人,與程普、黃蓋、韓當等家臣一檔,外鎮豫章的巴丘。

孫策臨終安排上,周瑜也非託孤大臣。

但周瑜抓住了關鍵的時間點,在孫權登基困難之時,帶著二千兵馬來到吳縣,站在孫權那邊,擁護孫權繼位。至此,周瑜成為中護軍,與託孤大臣張昭共同執掌軍政大事。

在孫權繼位後僅是將軍位,諸將群臣禮儀簡陋,唯獨周瑜使用君臣之禮,維護孫權的統治地位。

“多謝東部勸諫!”孫權微微頷首,說道:“公瑾,忠貞可信,身具大將兵略,可以用之。”

“不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今天也在為殿下打工呢

木木疋

傾傾吟江晚

小落九

無厭冰封詭動之事

傑瑞的大表哥

那年是1985

一盞老燈

來自地獄的信使

初代妖精

單身多多的日常小記

羽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