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黃祖的表功疏上去,劉表的封賞也就下來了。其賞賜說不上多麼豐厚,作為首功的黃射拜偏將軍,封關內侯;次功的霍峻拜中郎將,授兵二千,自行招募;射殺徐琨的霍篤拜校尉,授兵千人;蘇飛重賞錢財,並賜田宅。

至於甘寧,霍峻向劉表推薦其有勇氣,可以重用。結果沒想到劉表的記憶力那麼好,他記得當初甘寧從益州歸降到自己麾下,後又率眾南下歸於江夏所用。

劉表以甘寧桀驁不馴,朝三暮四,人無忠義之心為由,拒絕了霍峻的請求。

對此霍峻也是無語了,從州府上回來的他正在給甘寧寫信,表示因之前的事影響,劉表不願提拔他。但他卻為甘寧找到了良主,左將軍劉玄德將會表他出任中郎將,今後他將不用受黃祖的鳥氣,可以大展拳腳。

同時霍峻把劉備好好誇了一頓,表示劉備胸有大志,腹有溝壑,知人善任。讓甘寧不要著急,等自己回來,幫他引薦給劉備。

書信送出去後,王粲也聽到霍峻回襄陽的訊息,上門拜見。

“仲邈,我聽你在江夏可是威風,今被劉荊州表為中郎將,真是可喜可賀啊!”

王粲走在院內,其響亮的聲音都傳到庭上。正在看江東輿圖的霍峻,站起身子,起來歡迎王粲,說道:“小有成績,不值宣揚!”

“仲宣兄好久不見!”霍峻朝著王粲,拱了拱手,笑道:“昨日命人送上府的驢肉味道如何?”

“甚好!”

霍峻可沒忘記自己這個好友,回到襄陽後就讓手下送王粲喜歡吃的驢肉上門。當然不僅是王粲,還有伊籍、傅巽、司馬芝等人,霍峻都讓手下送東西上門。

這些東西屬於禮節性質,不可或缺。霍峻也屬於社會上的人,當初自己初入襄陽,受他們幫助頗多。自己初有建樹,於情於理,都需要表示一二。

何為人脈?大體上就是如此,你幫我,我幫你,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一種人脈網。

王粲坐在榻上,感慨問道:“仲邈以武事建功,以儒服述職,勸劉荊州發兵。今觀劉荊州動作,出兵之事大體已經成,倒是恭賀仲邈了。”

隨著王粲文筆的出眾,王粲也成為了劉表操文的筆桿子,加上又是劉表的老鄉,訊息自然來得比大部分人靈通些。

霍峻為王粲倒了盞茶,笑道:“兵發江東僅是初步,能否在江東立基,或是打下江東,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頓了頓,霍峻問道:“仲宣身處州府,亦知今下襄陽暗流湧動,人心各異,今不欲有所作為嗎?”

王粲握著茶盞,抬頭看向霍峻,說道:“仲邈是欲讓粲隨軍東征?”

霍峻聳了聳肩,不可置否地說道:“仲宣身有大才,過目不忘,文筆秀麗,辯論應機,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屈居襄陽,化為執筆郎,莫不可惜乎?”

作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其才能可不僅限於文章字詞當中,他也有出眾的才華。或許行軍打仗上,王粲幫不上多大的忙,但要形成政權的建制體系,非王粲莫屬。

就王粲個人而言,因他交友之廣,出身的家族關係。他可選擇的選項可太多了,曹操南下,他可通投曹,憑藉他在曹魏中的人脈,可以身拜高官。

憑藉他與霍峻的關係,為劉備、劉琦做事,也能身拜高官。今霍峻實在是捨不得這個好友,怕以後成為兩國對手,從而走向敵對。

王粲沉默半晌,問道:“仲邈何以見劉荊州時,言江東易下,三萬士卒足夠。以粲觀之,江東地廣兵眾,實難克之。”

“呵呵!”

霍峻笑了出聲,說道:“仲宣有所不知,我向玄德公時言江東難克,見劉荊州時言江東易下。”

“嗯?”

王粲露出茫然的表情,問道:“這是為何?”

霍峻挑了挑眉,說道:“親征江東者乃玄德公,言江東難克,其將全力以赴,不會因挫折而欲退縮。出糧獻兵者乃劉荊州,言江東易克,讓其早下決斷。待江東難克,兵糧無以為繼之時,其因三萬兵馬在江東,不得不追加兵糧。”

劉表的身份與劉備不同,劉備是要自己打家底,再大的困難都要迎頭而上。

劉表本身就對進攻江東犯怵,如果不降低難度,就怕嚇走劉表。但等到出了兵就不一樣了,出了三萬大軍,如果在江東陷入苦戰,已經有了鉅額的沉沒成本在,劉表還是會追加投資額。

這種行為在後世也很常見,欠銀行幾萬元,銀行是大爺。但你欠銀行幾個億時,你就是大爺,銀行為了救你,會不斷貸款給你,防止你破產,畢竟你破產了,銀行可是什麼東西都拿不到。

王粲難以置信看向霍峻,卻又無語笑道:“仲邈處處皆是算計,劉荊州遇見你,非福是禍呀!”

王粲對於一門心思要坑劉表的霍峻,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霍峻嘆了口氣,說道:“峻乃貪亂之人,當建功名於世間,雖行惡事,然卻也是善事。若劉荊州能下江東,待曹操南下,劉荊州若降,可享富貴太平。若是欲戰,憑藉荊、揚二州之力,擁江漢之眾,也可與曹操較量一二。”

“那仲邈以為曹操南下,南方可擋否?”王粲再次問道。

霍峻深呼吸了口氣,問道:“兵家之事,難以斷言。然若峻以為當是可擋,若能破曹操,天下可成南北之勢。”

王粲再次沉默不語,霍峻看著沉思的王粲,問道:“仲宣深思何事?”

王粲抬起頭,笑道:“我在思昔仲邈言官渡勝負之事!”

“哈哈!”

二人相視而笑,氣氛頓時輕鬆起來。

霍峻收斂笑容,說道:“過些時日,長公子委任的書信將會送到仲宣手上。”

王粲微微拱手,說道:“某心慕大江水多時,將在府上靜候書信。”

王粲不是沒有野心之人,如果真能按照霍峻的謀劃成功,天下成南北之勢,以他現在入伍不就是日後妥妥的從龍功臣嘛!

當然以王粲的背景,如果兵敗,跳到曹操那邊,他也無所畏懼。反正都有退路,還不如去江東搏一搏。

……

隆中,臥龍崗。

草廬內,諸葛亮與徐庶互坐而談,薰香嫋嫋。

“今使君下江東在即,孔明欲相隨否?”徐庶問道。

諸葛亮輕揮羽扇,笑道:“長江之水,東奔入海,使君將如魚入大海,馳騁疆場,立功建基,然非亮之路也!亮當躬耕隆中,以待世事變化。”

徐庶知道自己的好友心氣高,說道:“今不入使君麾下,往後孔明便難以建功了。”

諸葛亮笑道:“道路坎坷,何必急於一時。亮與元直自有同僚之日。”

見諸葛亮心有主意,徐庶也不相勸,說道:“孔明居隆中亦可,習讀諸子學說,待使君有了基業。屆時出山,也能施展胸中才華。”

諸葛亮笑而不語,僅是揮扇。

在他看來自己送上門還是跌份,而且如今為劉備效力,也不是最佳時機。

(3更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黃泉客棧

橘貓減肥

穿越炮灰女配,帶飛重生病嬌反派

可愛的小萌物

欲修仙,先學習

秋毛筠竹

當狗血故事的配角覺醒會怎麼樣

我還能苟T

為你踐約

九夏微微涼

晶晶辰的新書

晶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