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映梨先去了趟米糧店買了些糧食,然後又去了趟布莊。

她剛踏入布莊,恍惚間瞧見隔壁繡坊閃過一個熟悉的人影,但定睛一瞧,又不見蹤影,她眨了眨眼。

布莊掌櫃招呼道,“姑娘想買些什麼?”

姜映梨回過神來,以為看錯了,便專心道,“我想買些男子和老人做冬衣的布料,再買些被面的料子,都要棉布。”

上次雖做了幾件秋裝,但冬日冷寒,姜青檀和寧老太太也沒冬裝,乾脆就多買些,給家裡幾人都備上兩套。

而李玉珠說這兩日李家那邊會送棉花過來,也是需要新被面的。

布莊掌櫃一聽,是個大生意,頓時打起精神來介紹。

農家多數愛用葛布,或者是價效比高的麻布,但冬日裡還是棉布更加保暖,只是價格會更昂貴些。

姜映梨選了二等的棉布做衣裳,三等棉布做被面,這一通算下來,又是三兩銀子出去了。

姜映梨本來還想買本啟蒙書,可捏了捏空蕩蕩的荷包,忍不住癟嘴。

錢真不禁花啊!

給平陽世子治病,賺了四十八兩銀子,可後續大黑豚看病,租房子,家裡又是修繕,又是買了藥種,再加今日一通折騰下來,竟是花了個精光。

等她付了個回程車資,兜裡竟是隻剩下四十八文錢了。

姜映梨按捺下心酸,遺憾地打道回村了。

等把地種了,還是得想法子賺錢!

多付了一文錢,讓牛車把東西送到了沈家門口,李玉珠聽到動靜跑出來一瞧,見到這般多東西,愣住了。

“阿梨,你怎生又買了布料?家裡不是還有嗎?”

何夫人送的兩箱上好布料,都還沒開啟用過。

姜映梨讓人幫忙把布料都糧食都搬下來,抽空答道,“再過不久不是要過年了嘛,提前買了給你們做新衣裳的,新年新氣象嘛。”

李玉珠還待說話,李嫂子從屋子裡走出來,她笑道:“哎呦,弟妹好福氣啊,這還沒過年,阿梨就想那麼遠了。我看這棉花送得正是時候啊!”

姜映梨瞧見李嫂子,眼前一亮,笑眯眯打了聲招呼,“舅母好,您這真是與我心有靈犀啊,我這才想做棉衣,您就送了棉花來。”

她早想換被子了,她那被子現在一個人蓋著根本就不暖和。

姜映梨把東西放下,快步跟著進了屋,送東西的還有李福貴,正在屋裡喝茶,棉被和棉花就是他挑過來的。

姜映梨喊了人,瞧見屋子裡碼得整整齊齊的四條新棉被,彎起了眉眼。

李嫂子解釋道,“都是新摘的好棉花,彈了兩條十斤的,兩條八斤的。餘下再要了四十斤棉花,應該夠你們家裡上下每人都做件棉衣的。”

籮筐裡是雪白的棉花,棉被厚實沉甸,姜映梨探手摸了摸,笑道,“謝謝舅母,舅舅特地費心。這樣一來,家裡也能過個暖冬了。”

“您們先稍坐,我先去做飯,你們吃完再走哈。”

姜映梨想到晚上再也不用凍醒,嘴角不住翹起,她去洗了個手,就扭身去廚房做飯。

李玉珠想幫忙,被她推出去陪著客人講話。

李嫂子看姜映梨這副利索大方的模樣,忍不住拉住李玉珠感慨道,“阿梨是個不錯的孩子。哎,你是不知道,最近家裡鬧得不可開交。”

“怎麼了?”李玉珠看她滿面愁色,忙驚訝追問。

“還不是芳菲嘛!弟妹給她說親,她是看了個遍,個個都不願意。前陣子還鬧著要上吊,好險叫救下來了,不然就鬧出人命來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瘋批皇帝的聒噪小尾巴

一斤鹹魚五斤鹽

只此為你一人而來

星空下的路燈

男神,你老婆又在黑你了!

素心淡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