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出乎意料

不同的話,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會起到不同的效果。

便如現在,如果是換了一個人在這種場合舉薦朱鑑,那麼,在場的一眾大臣,只會在心中暗道對方沒有任何的政治敏感度。

但是,換了胡濙說出這番話,眾人心中的第一反應卻是,他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

於是,他們仔細的品味了一番胡濙剛剛的話,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這番話看似是在舉薦朱鑑,實際上卻是在說另一件事。

如今俞士悅兼管東宮,如果說,他調任刑部尚書的話,那麼,太子府詹事便要重新選人,而現下來說,這個人選,朱鑑最合適。

雖然說,之前朱鑑曾經因為想要進入東宮而在朝堂上沉寂過一段時間,但是別忘了,他在太子出閣的過程當中,還是起到了作用的。

除此之外,朱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朝廷怎麼說也是要給個表示的,如果說中樞閣部之中沒有位置也就罷了,只能算是他運氣不好,但是現在空出了位置,卻無故不拔擢他,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而如果說,不動俞士悅,讓張敏來繼任的話,那麼,事情就更麻煩了。

張敏和俞士悅二人,本就是同時入閣的,要論政績,能力,資歷,人望,事實上俞士悅都勝過張敏一籌,之所以當初不是他接任首輔,就是因為俞士悅身上還兼著太子府詹事。

換句話說,俞士悅已經退讓過一次了,王翱升走了,把張敏提拔上來,現在如果張敏也升走了,難不成,再提拔一個年資更晚的人,躍居到俞士悅的前頭?

可如果要讓俞士悅升任首輔的話,那他身上的太子府詹事,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

要去的話,也能說得過去,畢竟之前天子曾下過旨意,以次輔兼任太子府詹事,可是,由次輔升任首輔,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是擢升,只能算是內閣裡的排序調整。

別的不說,這麼多年下來,俞士悅兢兢業業,不論是太子府還是內閣,都沒有鬆懈,這平白帶上一絲明升暗降意味的調整,也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感情他這是聲東擊西,用自己退出,來換取蕭晅上位,如果說,他們的猜測是真的,那麼之後,陳循必定會竭力支援蕭晅。

這一句話,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不過,他們的眼神當中情緒各不相同,有期待,也有沮喪。

當下,最先提出異議的,是吏部尚書王文,他直接開口道。

內閣次輔,雖然說權力頗重,可說穿了實際上,也不過是內閣眾多輔臣當中的一位而已,雖然在排名上僅次於首輔,但是,沒有最關鍵的分票權,也就意味著,在實際權力上和普通閣臣沒有太大的差別,更不要提和六部七卿相提並論了。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都朝自己望過來,朱祁鈺輕輕敲了敲桌案,也在思索這中間的得失。

俞士悅在朝中的地位高,一方面是因為他和于謙相交頗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自己的根基紮實,此前和朱鑑的爭鬥當中,也表現出了一個朝中重臣應有的風範,因此頗受朝中讚譽,可這是個人加成,不能和次輔的職權混為一談。

此後俞士悅到了刑部,攀附他的人只會越來越多,這其中,有些是衝著他來的,有些則是衝著東宮去的,又或者,二者兼具,時間久了,不論俞士悅自己願不願意,這二者都會合而為一,被打上東宮的標籤。

當然,解決辦法也有,以首輔的身份繼續兼任太子府詹事,也不是不可以,畢竟,朝堂之上很多時候是可以變通的。

???

俞山?

“臣,叩謝陛下隆恩。”

“即日起,內閣次輔俞士悅升任刑部尚書,加太子太保,主理刑部一應事宜……仍兼太子府詹事!”

陳循和蕭晅的盤算,他看出來了,只不過……

於是,心中嘆了口氣,他也只得趕忙上前,道。

在這一片目光當中,朱祁鈺最終道。

太子師傅!

可是,刑部尚書不一樣!

作為七卿之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刑部尚書都屬於朝中排名前列的重臣,執掌天下刑名之事,如今更是如虎添翼,在錦衣衛的協同下,可以偵辦各項大案要案,有證據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提審朝廷官員,這份職權,相較吏部,戶部都不遑多讓。

當然,最終的結果,還要看天子的意思。

總而言之一句話,內閣二人組不論動誰,都繞不過朱鑑,而如果不動這兩位,那麼,刑部尚書之位,就只剩下朱鑑了……

俞山苦笑一聲,他沒想到,原本這場商議刑部尚書繼任者的會議,到最後,最先得到好處的,竟然是他。

可偏偏,蕭晅就刻意的強調了東宮諸臣,言下之意便是,某種意義上說,內閣諸臣,都能算是東宮屬臣。

並不是王文在杞人憂天或者誇大其詞,而是朝堂之上,很多事情,都並不是由個人的意志決定的。

仍兼太子府詹事?

眾人反應過來之後,目光紛紛看向一旁的俞士悅,卻見後者也是十分意外。

“這件事情,的確是朕疏忽了,即日起,晉俞閣老為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仍在內閣參贊機務。”

如此一來,朱鑑的安置問題,也解決了,至於,為什麼朱大人兜兜轉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排名最末的內閣大學士這個位置上,也只能說,是他自己的運氣不好……

“陛下,刑部事重,金尚書此前告病,刑部已經積累了不少刑案尚未處理,東宮……太子殿下前些日子,學業也略有懈怠,雖說近些日子已經趕了回來,但是,身為東宮輔臣,想必也更需要精心看顧。”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這道旨意真的落下去,那麼就意味著,東宮即將正式開始在朝中培植勢力。

內閣如今的幾人當中,羅綺的後臺是金濂,但是,這位金尚書如今已經致仕,孫原貞和俞士悅,于謙親厚,而這次俞士悅得了好處,自然要做出退讓,剩下一個俞山,又剛剛承了這兩位的情,總不好立刻就跟他們翻臉。

這般算計,還真是心機深沉!

如此情況之下,他還兼任著太子府詹事,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太子雖然仍舊尚幼,並不能直接參與到朝政當中,但是,已經可以藉助俞士悅的力量,在朝中擁有一股屬於自己的勢力。

陳循以俞山為切入點,說明他現在仍然是三品侍郎銜,不符合慣例,容易引起議論,算是給加銜一事,找一個正當的理由。

待俞山行禮結束,重新退回到遠處之後,朱祁鈺才再度開口,道。

啊這……

想明白了這些之後,在場的一眾大臣頓時有些面面相覷,難不成,他們為了刑部尚書之位爭鬥了這麼久,到最後,竟然便宜了朱鑑?

但是,要說反對的話,一時之間,他們卻也找不到理由,於是,殿中就這麼沉默下來,就連朱祁鈺也皺起了眉頭。

這樣的一個職位,還是俞士悅坐上去,假以時日,他在朝中的地位,未必就會比之前于謙出京之前要弱。

“故而,臣以為讓俞次輔兼任二職,或有不妥,還請陛下三思!”

那麼,順著這條思路想下去,如果說,最終的結果真的是俞士悅升任刑部尚書,需要卸任太子府詹事一職,那麼下一個太子府詹事,是否可以在如今的內閣大臣當中再選一個呢?

俞士悅自太子出閣起,就負責東宮的一應事宜,雖然不能算是被打上了太子的標籤,但是,除了他之前的舊友之外,新晉和他結交的人,或多或少,都和東宮有關係,這是不可避免的事。

“陛下,臣覺得陳尚書所言甚是,內閣諸臣,皆為太子師傅,俞山大人久不加其銜,未免名不正言不順,懇請陛下,為俞山大人加銜。”

而剩下的另一種可能則更乾脆,那就是,即便俞士悅升任刑部尚書,也未必就是朱鑑接任次輔,單純的角逐次輔之位的話,那麼,其他的幾個輔臣才是最合適的,完全可以從另外三人當中選一人,接任俞士悅現在的職位,然後順位遞補一個新的閣臣。

而朱鑑……他之前和俞士悅鬧的不可開交,是滿朝上下皆知的事情,放他在次輔的位置上,內閣怕是要不得安生了。

在場眾人神色微動,似乎隱隱明白了什麼,陳循和蕭晅二人的話,雖然看似相同,但是實則側重點卻不同。

當然,這也可以分兩種狀況,一種是太子府詹事不再繫結次輔,而從剩下的三個輔臣當中選,如此一來,朱鑑即便入閣接任次輔,也不能插手到東宮當中,畢竟,有當初的那件事情在,他真的成為太子府詹事,免不了還是要被人詬病。

又或者說,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就一個,那就是……東宮諸臣,皆太子師傅!

當然,這句話並不準確,因為,除了俞士悅這個太子府詹事之外,凡是擔著這些加銜的內閣大臣,六部七卿,都會輪番為太子授課,主持經筵。

而就在這一片沉默當中,工部尚書陳循卻突然開口道。

但是,即便是看得出來,眾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辦法,似乎是最能解決現在局面的法子了……

啥玩意,他們沒聽錯吧?

王文看好俞士悅是一回事,但是,讓俞士悅以刑部尚書的身份兼任太子府詹事,這又是另一回事。

而蕭晅的話,才更進一步,透露出了真正的指向……

“至於刑部尚書……”

換句話說,一旦俞士悅被調到刑部去,那麼,換了另一個人接任次輔,未必就會有這麼高的地位威望。

對於俞士悅來說,一個首輔之位,跟一個兼任太子府詹事的次輔相比,真未必能說是進步。

這話說的,倒是有幾分意思。

眾人一陣意外,沒想明白,這個時候,陳循忽然提起這樁事做什麼,目光看向俞山本人,卻發現後者也十分驚愕。

天子的話音落下,眾人眼中的各色情緒,頓時都統一為了驚愕。

一念至此,在場眾人的目光在陳循和蕭晅之間徘徊了片刻,頓時明白了,為什麼陳循這次退出的這麼幹脆。

可是如此一來,又回到原本的問題上,次輔之位空缺,勢必最大可能增補進來的,就是朱鑑。

天子之前的詔旨,也可以理解為,以太子出閣時擔任次輔的大臣為太子府詹事,而並不是將太子府詹事綁在次輔之位上。

“陛下,臣記得此前陛下曾有旨意,內閣諸輔臣,例加尚書銜,視正二品,然則,俞山大人入閣數月,卻仍只加侍郎銜,朝野上下已有物議,故而,臣覺得,是否應照前旨,為俞山大人加尚書銜。”

文臣當中,六部七卿,內閣諸臣皆在其列,所以按照慣例,俞山入閣,除了應該加尚書銜之外,還應加太子少保之銜,而蕭晅話中的重點,其實就在後者。

隨後,蕭晅竟然也開口附和道。

此前太子出閣之時,天子為表重視,為朝中文武重臣皆加封了太子三師及太子三少之銜。

作為一個鐵桿的皇帝黨,對於這種事情,王文自然是第一個站出來提出質疑的,哪怕……做出這個決定的是皇帝自己!

緊隨其後,王翱也開口道。

“陛下,吏書大人所言有理,刑部和東宮皆是國之重地,雖然俞大人能力出眾,但是,身兼二職,恐怕仍然會力有不逮,何況,陛下已有前旨,命內閣次輔為太子府詹事,俞大人既然調任刑部尚書,自然應當另選新的太子府詹事,還請陛下三思。”

和王文不一樣的是,王翱單純就是針對俞士悅這個人,此前他離開內閣的時候,聯合張敏擺了俞士悅一道,雖然說,朝局爭鬥各憑手段,這並不能算是什麼大事,但是,二人畢竟有了嫌隙。

俞士悅要接任刑部尚書也就罷了,大家同為七卿,刑部如今雖然勢大,但是兵部也未必就弱到哪去,俞士悅即便調任,資歷上也稍欠缺一些,可是,如若俞士悅到了刑部,還兼任著太子府詹事,那他日後在朝中,他豈不是要反過來低俞士悅一頭?

(本章完)

<BR />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就算是團寵假千金也要勇敢撿破爛

黎百萬

保護美琴所在的世界

愛炮姐也愛看小說

綜影視從夢華錄開始

My小遊龍

閃婚老公,你別裝了

諾一

囚婚

靈罪

崩壞三的天才科學家

隨緣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