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17日晨!

中國農曆臘月二十九!

四行團授功大會就在新兵訓練營大操場上召開。

四行團全團官兵,除去在駐地外圍和駐地及會場周邊依舊武裝警戒的兩個護衛營步兵連外,悉數抵達會場。

入場儀式依舊保持著四行團特有的風格,四大步兵營和團部直屬各部,按照早就定好的秩序入場,唯一的不同是,這一次,全軍卸甲,難得的不配帶槍械入場。

會場的第一排坐著這兩日受唐刀兩口子邀請先行抵達的921師和三十八軍以及22集團軍104師的師、旅、團級主官,四行團團部以雷雄為首的四大主官皆陪坐於旁。

澹臺雲舒夫妻倆雖然也受邀參加,但老兩口卻並不願和那些正襟危坐的將校們坐一起,用老澹臺的話說:“這些傢伙除了程旅長還有點意思,其他人個個都是一臉嚴肅彷彿別人欠他們錢一樣,和他們坐一起有個什麼意思,我寧願去聽小何廠長找我嘮叨經費撥付的事。”

老澹臺自己跑去找軍工廠自己那幫學生們坐一起,澹臺夫人則去了醫護連落座區域。

她抵達四行團駐地這段時間,時常去女兒工作的醫護連幫忙,和小護士們早已打成一片,眼見她來,身著白大褂的小護士們將她圍在中間,用自己孱弱的身軀給年近五十的澹臺夫人擋住凌冽寒風。

太行山的北風再冰冷,澹臺夫人的臉縱算凍得通紅,那心也是暖哄哄的。

她可是知道,這些比女兒還要小兩歲的女孩兒們,一樣是遠離家鄉和父母來到這抗日前線,她們如此對她,主要原因或許不是因為她是澹臺連長的母親,而是,她們也想起了自己的媽媽。

就像她前兩天在醫護連碰到的那個名叫莊大妹的姑娘,在給傷員換紗布時有些魂不守舍,把重傷未愈的傷兵疼得冷汗直流,進入工作狀態一向嚴厲的澹臺明月卻極為少見的沒批評,而只是讓她先去休息一下。

澹臺夫人一問才知道,這個在一年多前加入四行團的蘇北姑娘,在半個月前,唯一的弟弟還生死未卜。

她弟弟是三營的一名中士,短短的一年時間,能從一名新兵晉升到中士,絕對是一名勇敢的兵。

可這位已經是副班長的中士在九龍山一戰中負了重傷,是為了掩護自己班裡計程車兵,被一枚山炮炮彈在三米外爆炸震傷了內臟。

雖然團裡已經想盡辦法,甚至不惜用馬車將其運過黃河送到長安最好的醫院並有一名醫生和護士全程陪護,但到昨日,還是沒有好訊息傳來。

這名在戰爭中失去爺爺奶奶失去父親的姑娘,即將又因為戰爭失去弟弟,她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自己還在家鄉翹首以盼的母親。

“可憐的孩子!”知道這位女護士遭遇的澹臺夫人輕輕將精神恍惚的莊大妹摟在懷裡。“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你弟弟一定會好起來的。”

“嬸嬸,我好想我娘!”莊大妹淚眼婆娑,將身子蜷縮在溫暖的懷抱裡,就像一隻流浪經年的小貓。

弟弟的生死未卜以及對母親的思念,讓這個為復仇參軍的堅強女子再也無法掩飾自己的脆弱。

“你就喊我澹臺阿孃好了!你們以後都是我的孩子。”澹臺夫人摟著女兵,溫柔的安撫。

來自母愛的安撫,創造了奇蹟,僅過一天,長安那邊來電,莊大妹的弟弟莊成林終於從昏迷中清醒過來,那意味著這名四行團中士正在逐漸康復。

莊大妹的笑容重新浮現,‘澹臺阿孃’的稱呼成為整個醫護連女護士們專屬稱呼,澹臺夫人也以此為傲,這個時候,她自然更願意和她的女兒們坐在一起。

養尊處優的大家族主婦或許並沒有意識到,她對四行團這支部隊的觀點改變,並不僅僅只是來自於丈夫和女兒女婿在這裡,也不僅僅是四行團足夠強悍。

待所有人按照劃好的區域坐好,四行團授功大會正式開始。

最先頒佈的是個人軍功。

第一批三等軍功獲得者,足足有160人之多,既要念編制又要念名字,身為主持人的唐團座足足唸了半個小時。

但160人能上臺親身佩戴上勳章的,只有90多人,還有60幾人因為負傷或是犧牲,只能由其班長或是排長代領。

160人分成8列,把用原木搭制的偌大主席臺站得滿滿當當。

為他們授勳的,主要是四行團幾個營級部隊的主官,以雷雄上校為首,加上另外兩個陸軍中校,五個陸軍少校,每人負責一列。

軍政部發給四行團的各級勳章也由三十八軍白髮將領這次抵達後一併帶過來,這些榮獲四行團內勳章的基本也都有軍政部頒發的勳章,乾脆,一人掛兩個。

要的,就是這個榮耀。

很明顯,不論什麼材質,光從外觀顏值上來看,四行團製作的鷹首軍功章堪稱完勝。

坐在臺下的孔旅長聽到一旁的夜承桓上校給其介紹說:“團內軍功章造型都是澹臺大家親自設計的.....”

堂堂少將旅長淚水都快不爭氣的從嘴角滴出來。

澹臺雲舒那可是名動江南的書畫大家,不提什麼材質什麼紀念意義,光這個設計就值老鼻子錢了。

那一瞬間,孔大旅長估計都有種辭了旅長來四行團當個連長的衝動。

四行團規定,無論幾級戰功,校級以上者,不獲!

在唐刀看來,無論校官級率部打出多麼精絕驚豔的戰例,那都是他們做為主官該做的,那只是他們的本分。

而真正支撐這一切的,都是基層官兵,沒有他們的犧牲和付出,軍事主官戰術佈置的再牛逼,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也就是說,想在四行團榮獲戰功,最高軍銜級別止於上尉。

比如站在臺上的李九斤李大連長,這次王屋山和泗洲山之戰,這位可是把靈活機動發揮到了極致,正是他的穿插走位,一舉端掉了國崎支隊的炮兵部隊,並利用那些火炮直接把國崎支隊最後的信心埋葬,也讓冷鋒和上官雲部主力得以儲存,為九龍山之戰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

如果在王屋山就和國崎支隊死磕,縱算慘勝,別說不會有後來攻克運城徹底搗毀十幾萬日軍後勤基地和九龍山防禦戰的奇蹟發生,搞不好連唐刀所在的泗洲山都會有全軍覆沒的危機。

立此大功的李大連長原本被夜承桓評定為一等戰功,但老兵油子這次卻是一改往日啥便宜都要佔的作風,自願只要二等戰功,只要夜承桓批覆他報上去的七連幾名官兵一等戰功。

唐刀知道後,把這貨喊過去一通臭罵:“戰功評定又不是菜市場,還特良的要討價還價,還特良的用自己的來交換,你這不是為難人,是特良的把團部軍規當笑話,既然你想自降戰功,那也別什麼二等了,去領一枚三等戰功好了。”

捱了狠批戰功直接從一等變為三等的老兵油子卻一點都不沮喪,他7連原本批覆的一等戰功人員沒啥變化,但二等、三等戰功卻是比先前的多了四個。

他這個當連長的,終於可以對那幾個英勇戰死的弟兄有個交待了。

是,軍隊不是菜市場,但他是那些兵的連長,如果連英勇戰死都換不來一枚勳章,那他這個連長還當個球。

榮獲三等戰功的連級幹部除了李九斤外,還有四營的唐隸,他率領兩個步兵連在高地上吸引日軍步兵主力,也是火中取粟一戰,更是王屋山之戰中損失最大的一部。

原本被評定為二等戰功的唐上尉也做出了和李九斤一樣的選擇,雖然格局眼光不夠,但最終都給自己的弟兄爭取到了利益。

“向長官,向戰友敬禮!”臺上的諸人在掛上三等戰功的李大連長帶領下,齊整劃一的向臺下行軍禮。

“回禮!向英雄致敬!”臺下的921師劉師長滿面肅然站起,敬禮。

雖然這些四行團的兵不是他手下的兵,但做為中國之軍,這位名將依然不吝自己的敬意。

“唰!”

全場官兵齊刷刷的站起,向臺上掛著兩枚勳章的三等軍功獲得者敬禮。

和夏大雨站在臺側的澹臺明鏡目瞪口呆的看著臺上臺下的軍人相互用軍禮致敬,一種說不出的衝動在年輕的胸膛中湧動。

他先前做出的決定,貌似很正確。

尤其是看著身邊的小教官夏大雨,繃緊著小臉,身體站至筆直,目光炯炯的注視著臺上的那一刻。

若是有一天,他能成為臺上的一員,讓動不動就嘲笑自己就是小趴菜的小教官這麼莊重嚴肅的注視著自己,就算是抬上去,也值得。

二等戰功的獲得者就少了一半,大約為80多人。

而且還有個特點,被唐刀唸到名字者,有近一半人沒有當場出列。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不能當場出列的軍人,有很多人都不會出現在佇列中了。

他們中有的,已經永遠躺在冰冷的泥地之下,這些金光燦燦的軍功章只能放在他們的遺物中,等到戰爭結束,再由四行團送到他們家中。

還有的,因為身體殘缺的原因,不得不退出現役,這些軍功章,就是他們對戰火的最後回憶。

最終,稀稀拉拉的領獎人群被代領的班排長們填滿。

略顯沉默的氣氛中,也有讓在場的將校們感到詫異的點。

二等戰功獲得者中有超過30人是新兵也就算了,川軍新兵團在泗洲山一戰中頑強得令人有些難以置信,就連921師那位久經戰陣的名將都覺得那是個奇蹟。

一個老兵只佔比百分之一的軍隊,竟然以一對二的兵力對比擋住了日軍一個正規步兵旅團的狂攻。

別看預備21步兵旅團前面有個預備二字,但和其打過交道的921師可是知道其戰力和預備完全沒關係,那絕對是甲種師團的實力。

不然的話,板垣四郎又怎麼可能以7萬大軍就擊破近30萬大軍的防線呢!30萬大軍組成的盾再怎麼不牢固,如果沒有足夠鋒利的劍,也得劈上好久的吧!

川軍新兵團這幾千新兵,榮獲這等戰功,實至名歸。

但一名參軍時間還不到一個月的新兵就榮獲二等戰功是什麼鬼?如果以日軍元旦攻勢開啟的時間算,這名新兵參軍的時間,就是戰役開啟數日之後。

新兵阿東站在臺上,看著由雷副團長親自掛在胸前金燦燦的狼頭軍功章,如在夢中。

一個月前,他還不過只是一名普通的山村青年,現在,他不僅是一名中國軍人,更是光榮的二等軍功獲得者。

做為整個四行團參軍時間最短的新人,阿東被指派為代表所有二等軍功獲得者講話。

“我在這裡向所有人保證,在以後和小鬼子乾的時候,我會揹著班長跑得更快!”年輕面孔脹得通紅計程車兵當著上萬人許下承諾。

別說孔大旅長一臉懵逼,就連見多識廣的白髮將軍也是一呆。

敢情這位榮獲戰功是跑路跑得快?更離譜的是,不僅他跑,還要揹著他的班長一起跑,這和四行團素來喜歡硬碰硬的作風明顯有點不符啊!

直到佩戴著兩枚勳章的李九斤滿臉樂開花的給這幾位將軍解釋,他們才知道這個新兵所說的揹著班長跑得快是為啥。

擁有天殘地缺班長和副班長的四行團第一步兵班在王屋山和泗洲山一戰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戰鬥力,全班在屠運生的指揮下猶如李九斤這個弓箭手射出的利箭,近乎無堅不摧。

一個20人步兵班,正面突破戰中殲敵69人,追擊戰中擊殺58人的戰績名列3個步兵連第一。

而阿東這個新兵蛋子,不僅是三個步兵連得以成功大迂迴至日軍炮兵陣地的最重要嚮導,也不僅是所有戰鬥中,都是這個人型小坦克揹著屠運生狂奔,甚至都還沒穿上軍裝的小坦克在後面的戰鬥中,竟然就憑著屠運生給的一把黑星手槍,擊殺日軍6人。

但他的擊殺戰績實際是7人,那是一名日軍把自己全身塗滿血藏在屍體堆中,伺機向已經攻佔陣地的四行團軍官展開偷襲,偷襲的物件還正是因為天色昏暗沒有察覺的連長李九斤。

日軍距離李九斤不過兩米,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猝不及防的李九斤縱算不死,也必然會被手持著三八刺刀的日軍重創。

結果,新兵蛋子阿東正好揹著屠運生來給李九斤彙報,幾個老兵都才剛剛反應,從小就在大山裡求生活的山村青年竟然擁有著比老兵還敏銳的直覺感應到殺氣,就在日軍狠狠朝李九斤刺出刺刀的那一刻,兇猛踢出一腳。

人型小坦克那可真不是白叫的,那一腳竟然將暴起的那名日軍軍曹給踢飛,還揹著自家班長的新兵蛋子尚不罷休,一個虎撲上去,就是一通拳頭,等到幾名老兵湊過去,被刺激到的新兵硬是用拳頭就把一個強壯的日軍軍曹給生生錘斃。

好傢伙!那一刻剛從鬼門關脫身而出的李九斤看著有些憨乎乎的阿東兩眼都在閃爍著小星星。

就這個反應和身體素質以及果敢無畏,只需要讓明心或者槍術教官韓大叔調教一下,就是一員超級猛將!

而且參軍不過一週擊殺7名日軍的戰績,就算放在四行團建團史上,恐怕也是獨一份兒。

當年的新兵牛二是牛逼,在唐團座的教導下,一杆槍就像是開了掛,不知擊殺多少日寇,但牛二的參軍時間可也超過三個月。

參軍一個月的明心一人一劍首次參戰,就在泌河岸旁搏殺日軍大半個步兵小隊,那也是令人望塵莫及的存在,但明心號稱四行團唯一能在肉搏戰中和唐團座比肩的傢伙,那種奇葩級別的軍士誰還能將他當成正常人看待?

當然四行團中從不乏牛逼閃閃的新兵,比如參軍數月人稱人型迫擊炮靠丟手榴彈就擊殺數十名日寇的曹老闆等,但和參軍僅一週的阿東就擁有7名日寇擊殺記錄的阿東比起來,還是有所不如。

綜合起來,阿東這個二等戰功,當之無愧!

“你李連長的兵,是這個!”孔大旅長由衷的朝李九斤豎起大拇指,羨慕的看了一眼李九斤胸前的鷹首勳章,毫不掩飾表達著自己的野望。“我這兒有青天勳章,咱哥倆換換?”

“孔長官,你莫害我,我戴您那枚勳章出去,恐怕我李九斤的人頭在日本人哪兒就不是5000大洋,而是要加個零了。”李九斤的情商槓桿的,既直截了當的拒絕了,又沒讓孔大旅長難堪。

“得得得,不找你們這幫小氣鬼要,我找你們唐團座要,拿裝備換都成。”孔大旅長氣哼哼的吐槽。

那邊白髮將軍卻是狠狠一眼橫過來,這話虧得這貨說得出來,就四行團如今的裝備,你那點破銅爛鐵也得人家看得上。

但白髮將軍卻沒想到,換成別人或許唐大團座一個白眼翻過去,但這位嘛!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況且九龍山一戰也證明他值得。

那邊默默偷聽的王小強眼珠直轉,有種直覺告訴他,這位孔大旅長隨口說的,貌似能成。

一個少將旅長的份量不夠,如果加上自家的程大旅長,再捎帶上自己這個不大不小的趴菜.....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寨山頭

覺知修行

夏時聞惜語

雲無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