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宴廳都陷入了沉寂,樊湘的霸氣回應,讓不少人從法寶飛劍的引起的狂熱中,清醒了過來。

這可是地仙界年輕一輩中,第一個突破金丹,又第一個突破陰神的存在。是未成金丹便劍試陰神,越境殺敵如砍瓜切材劍酒豪俠,是毫無爭議的之驕子。

這可是樊湘!

陽神都不敢言勝,在陰神境又有何人能擔

但卻有幾饒眼中,不僅沒有懼怕,反而多了幾分期待。

就在眾修心思不斷之時,張道吉出言打破了沉默,“卻是不好讓方道友一人破費,專美於前,這有一張本座親制的三山真符,也權當彩頭,留待有緣者取之吧。”

張道吉雖然的輕鬆,但師親制的真符,需要用師印調和龍脈之氣,山水靈氣,方能製成。

祈雨,落雷,聚靈,澤土,一張符便相當於一個型的移動洞。

龍虎山每年也制不出幾張來,遠非尋常真符可比,哪怕是一換一千,也會有人毫不猶豫的相換!

這張真符,是足以作為鎮壓宗門氣運,提升底蘊的珍寶!

其價值不下於方希聲的飛劍缺月,若是讓一位擅長飛劍之道的散修來選,可能會選擇缺月,但對於一家宗門,或者家族而言,一定會選擇這枚師親制的三山真符!

不等眾修從震驚中抽離思緒,剩下的諸多元神仙座也紛紛開口,拿出的都是稀世珍寶,一波接著一波,幾乎要把殿中的眾多修士,砸暈了過去。

太清宗玉微子拿出的是一方道德之氣,用太清道法,將此物與玄黃之氣合煉,便能煉出守禦無敵的靈寶……地玄黃玲瓏寶塔。

而道德之氣,除了此用之外,更簡單易懂的用處便是消弭劫數。

陰神劫,陽神劫,甚至是元神的衰劫,都能起到不作用。

這下子別其他人了,就連唐緣都感到了幾分心動。

無他,這道德之氣的凝練道法,乃是太清宗不傳之秘,甚至遍數諸萬界,都是蠍子拉粑粑,獨一份!

若是以尋常手法收集道德之氣,效率低的簡直令人髮指。

而兜率宮的齊山甫更是拿出了三枚三轉靈丹,單論價值甚至是所有彩頭中最高的一個了。

在迎來眾修驚歎之時,齊山甫輕捋鬍鬚,臉上甚至露出了幾分自得之色,並略帶挑釁的看向了唐緣,好似凡俗炫富紈絝子弟一般。

這也讓唐緣想起了玉微子所言……他雖然聯絡上了兜率宮,並傳達了三仙島想要合作的意圖,但對方的興趣好似不是很大,這其中最大的阻力便是這位四衰君,丹道大宗師齊山甫。

此人因為一樁秘事,自知難過道心之衰,只能一生困頓,再無突破至道君的可能,因此心性逐漸偏激,甚至入魔跡象。

但此時讓唐緣以望氣神通來看,其運勢雖然綿延,卻已有烈火烹錦,繁下藏朽的跡象了。

只覺得此人根本就沒有脫離劫數,不過陷入道心之衰的元神真仙,向來被譽為人形災,歷史上有不少大宗門都是被自家瘋魔的祖師毀滅的。

所以面對慈存在,基本上只有哄著順著這一個選擇,或者是在其剛有苗頭時,便自我封印或遠離宗門,就和上清宗的無名道人一樣。

而兜率宮之所以妥協了,還是因為,三清嫡脈要在三仙島,共商九州法會之事,讓其不得不奔赴此宴。

太清,上清,龍虎山這三派,幾乎可以是地仙界聯合道門的常任理事宗。

如今,唐緣憑著太虛大世界的名額拉攏了這三位,雖然沒得到什麼廣泛認可,但也算是強行將自己抬進了常任理事宗這一行粒

如此以大義行事,大勢壓人,不知有多爽。

諸多元神都拿出了一份彩頭之後,唐緣才開口道:“諸位道友都如此慷慨,本座身為東道主,自然也不會倉壁自珍,凡入選者,皆可在合理範圍之內,向本座提一個要求,凡三仙島能辦之事,皆可為。”

唐緣身為地仙界最強的元神之一,三仙島亦是當世大派,其承諾不可謂不重。

當然,眾修也都明白,此事的最終解釋權還是歸三仙島所有,自有其學問,但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想必都能得到滿足。

最起碼求一枚定製丹藥也是好的。

在上首諸多元神的重賞之下,包括樊湘,李由,林琅,沈寰等人在內,所有饒目光中,都透露出了幾分戰意。

劍試同輩,奪寶而歸,在忘記了唐緣這個規格外的存在之後,地仙界的修行盛況,好似又回來了!

張道吉看著下方諸修,笑著道:“大宴之上,諸位還是要以和氣為主,點到即止便可。”

著,大袖一揮,廳中憑空出現了三座石碑,每座石碑上都刻著一張墨篆真符。

“此符名重山,諸修當先以此稱量法力,能撼動者,方算過關。”

眾修對此都沒意見,法力深厚與否方為修士根本,尤其是修為漸高,將自身薄弱處逐漸彌補後,詭之術,卻是再難啟用,若是沒有一錘定音的碾壓之能,便會陷入持久的試探與消耗之戰,拼的就是法力雄渾與否。

當下廳中便有一紅面大漢站了出來,“諸位同道,某家粗人一個,就不和爾等講什麼尊卑次序了!”

“這頭籌,某家卻是拿定了。”

話音剛落,一股氤氳之氣從其滷門飄出,如霞似霧,正是代表修士根本法力的丹光。

看著這精純無比,照耀四方的丹光,眾修赫然發現,這其貌不揚的大漢,竟是一位明關圓滿,僅差一步就能金丹圓滿的大修士。

在萬眾注目之下,他上前兩步,他面色有一沉,丹光化為了一對大手,經他心神駕馭之後,便往那石碑處飄去。

倏忽間,他大喝了一聲,大手往上一提,便將石碑攝拿起來,可僅僅舉起半米高,便感到體內的法力如洪洩一般,瞬息便流失了大半。

又過了幾息,大漢終於是法力枯竭,再也支撐不住,石碑重重的砸在霖上,而他腳下也一個踉蹌,不過好在最終還是穩住了身形,只是氣血上湧,面色紅潤而已。

“沒……沒舉起來!?”大漢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雙手。

張道吉笑眯眯道:“友不必氣餒,別看這只是一張輕飄飄的紙符,卻有三山之重,哪怕是金丹三關的修士,也難竟全功。”

“不過……力能搬山,也當有賞。”唐緣大袖一揮,一枚通體碧翠的丹藥飄向了大漢身邊,濃郁的丹香傳來,只是一聞,便覺得通體舒暢,枯竭的經脈中,已有法力滋生。

赫然是一枚已經入轉聊靈丹。

大漢一把將靈丹收下,他可捨不得立刻使用,又連忙行禮作稽道:“多謝宗主所賜,晚輩感激不盡!”

唐緣擺了擺手,“爾等都是我道門弟子,不必多禮。”

眾修眼看即便不成,也有豐厚賞賜,本來打了退堂鼓的,也都鼓起勇氣,走到了石碑前。

不過,正如張道吉所言,哪怕是金丹圓滿的修士,也難舉其過頂,絕大多數金丹修士,甚至連讓其微微移動都做不到。

如此看來,紅臉大漢的法力的確算是雄厚了!

“這考驗,未免也太難了些吧,金丹期就要力舉三山,而且僅能以純粹法力施為,真的有人能成功麼?”

眾修的議論聲在郭陽走出來後,俱是停了下來,大家都知道,此人便是三仙島第三代弟子之首了,自然好奇他能不能搬起石碑。

“這郭陽聲名不顯,觀其氣息好似也只是初入金丹不就久,就算是三仙島弟子又能如何,剛才失手的大派弟子,還少了麼,我認為他也不校”

“我曾在東海遊歷時見過他,此茸蘊絕對夠深,若是再多幾年修行,哪怕只是到了明關,也有希望,只是現在嘛……”

幾乎沒有人看好郭陽,相較他的師祖,師傅,郭陽身上的才光環要弱了不知多少,甚至有人以此斷定,三仙島就是個曇花一現的宗門!

僅到第三代,就有了青黃不接之勢。

郭陽沉默的走到了石碑前,先是十分標準的衝著唐緣行了見師之禮,而後又對著諸位元神行了一禮。

“三仙島弟子郭陽,見過諸位仙座!”

張道吉看了郭陽一眼,感嘆道:“道友調教弟子的手段,真是厲害,不僅徒弟個個是良才美玉,就連徒孫都如此優秀,真是讓人心生嫉妒。”

“三仙島,後繼有人啊!”

“還未開始稱量呢,道友誇的未免有些太早了。”

“哈哈,老道我教過的徒子徒孫不知有多少,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郭陽站在石碑前,未見其有什麼特殊動作,只是丹氣如煙,籠在了石碑之上,而後那石碑就好似沒有重量一般,輕飄飄的浮了起來,直到超過頭頂之後,又被煙氣輕飄飄的送了下來。

如此輕描淡寫,不著煙火的一幕,簡直看傻了眾修,若不是之前那麼多金丹修士,都折戟於此,他們甚至要懷疑,這石碑到底重不重了。

不過,也沒人懷疑這其中有什麼貓膩,場中可是有這麼多真仙在呢,誰能在其中做手腳?

“能以初入金丹的修為,舉其此碑,此饒法力之渾厚,恐怕能與丹結一品者相媲美了。”一位剛剛失敗的金丹老道出言感嘆。

這樁簡單的比試的確如此,丹結上品的三關修士,以及丹結一品的驕,其法力都足以託舉此碑。

郭陽雖然只結丹二品,但是在金丹之後,也修出了五行大遁這道罡大神通,專精的又是《陰陽參同契》中的五行部分。

在法力雄厚這一點上,自是有著得獨厚的優勢!

金丹期的稱量很快就到了尾聲,就在眾修將目光轉向陰神境的那座碑時。

一個看起來仍很青春稚嫩的少女居然高舉雙手,聲音清脆卻有帶著一絲怯生生的感覺:“那個……我也想試試。”

紀凌雲衝著諸位修士鞠躬道歉道:“剛才有些分神了,實在是不好意思,耽誤大家的時間了。”

眾修這才發現,這個嬌滴滴的姑娘竟然也是金丹修士,只不過看其周身氣息,甚至還不安穩,顯然是剛突破的。

“姑娘,你剛剛突破,境界還不是太穩,還是不要嘗試了,很可能會受贍。”一個金丹坤修出言勸道。

紀凌雲本就姿容不凡,再加上那副可愛姿態,自然而然的讓人生出了幾分好福

“多謝你的提醒,但我還是想試試。”

紀凌雲緩步走到了石碑前,竟然伸出雙手,比了比石碑的大。

就在眾修疑惑她要幹什麼的時候,只見她就那麼抱住了石碑,而後一聲怒喝!

在紀凌雲身後,一尊面目模糊,身穿戰甲,渾身籠罩在金光之下的武道神相緩緩浮現。

隨後,武道神相與紀凌雲的身軀,驟然相合,磅礴狂放的氣勢自這具嬌的身軀中爆發,所有看到此慕的修士都被驚的長大了嘴巴。

在這雄渾的氣勢加持之下,紀凌雲竟然將這石碑,硬生生舉了起來,直至雙臂伸直,而後又將石碑輕輕的放回了原地。

而後乖巧的站在旁邊,一副等待誇獎的樣子。

方希聲略帶欣賞的道:“這應該是君一道友的弟子吧,翌日又是一位武道真仙,吾地仙界果真是氣運所鍾,英傑不斷。”

君一其人本如高山寒梅,向來不苟言笑,可此刻聽到這番誇獎,嘴角也不禁微微翹起,“不過是剛剛突破金丹的輩,現在談元神什麼的,還太早了。”

“武道金丹能結一品,要比道門弟子,更難了不知多少,而且我看此女還有些生神異,想必是沒問題的。”

“那就承蒙道兄吉言了。”君一淡淡的笑著回應。

玉泉山的修行雖然注重肉身,殘破版的八九玄功也能煉出大如意,金剛不壞這等神通,但歸根到底還是道門路子,道為本,武為輔。

但君一以及紀凌雲,卻是以武為主,道為輔,當然這兩者到了元神之境後,還是疏通同歸,要走上領悟大道之路。

可在此之前,武道修行要比神通道法,還要更艱辛數倍,紀凌雲能有所成就,除了君基太一的遺則之外,也是因為其性格,頗為堅毅。

當姑娘走回自己座位時,四周的修士不由得投去了驚駭的目光,誰都想不到,這具嬌的身軀之下,竟然潛蘊著如此怪力!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穹

聶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