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

京城大雪紛飛。

百姓們已經穿上了厚實的衣服抵禦寒冷,但許多讀書人因為有才氣在身,依舊穿著不合時令的衣服。

今早《雲京文報》刊登最新前線訊息,僅僅是片刻之間,整個京城就開始沸騰了。

“好訊息!好訊息啊!徵南大元帥溫烈屢戰屢勝,擊潰匈奴五十萬大軍,匈奴國被迫割地求和,南方大獲全勝!大獲全勝!”

“好啊!匈奴終於投降了!我們贏了!”

“嘿嘿,匈奴不僅僅是割地求和,還向雲國俯首稱臣,簽訂協議每年向我朝進貢,為我朝附屬國家,百年之內不背叛。”

“匈奴國的國君本就是‘王’,而不是‘皇帝’,就算是俯首稱臣,匈奴王依舊還是匈奴王,只不過百年之內都要上供而已,難怪投得那麼幹脆。”

“吾皇仁慈,不忍生靈塗炭,要換做是我,一定下令像滅了草原一樣,去滅了匈奴國。”

“你不懂,匈奴與草原不一樣,匈奴兵馬只是奪城劫貨,可未曾濫殺無辜,若是我們雲國趕盡殺絕,那與昔日草原又有何異?我們是讀書人,不是草莽。”

“說得也對!說得對啊!”

歷經半個月的苦戰,匈奴國終於向雲國投降。

這個訊息,讓整個雲國計程車氣空前強盛。

許多讀書人在文壇上釋出文章,讚揚泓軒帝的英明決策,以及徵南大元帥溫烈的神勇。

南方平定之後,溫烈成了雲國人心中的大功臣,大英雄。

匈奴國投了,但蠻族依舊還在北方打仗。

這段時間,蠻族採用了據險地而堅守的策略,與雲國玩起了拖延戰術。

北伐元帥於光下令猛攻,前線依舊是傳來捷報連連,殺得蠻軍聞風喪膽。

隨著捷報的傳回,雲國軍隊的氣勢越發強盛,相信距離蠻族投降的日子不會太久。

另外一邊。

杜寧在中書閣屬於自己的公堂裡收到了國學宮派來的傳書,這封傳書是從聖院寄來的。

傳書的內容是告訴他被聖院選為了三界山的歷練之士,希望杜寧能夠為人族出戰。

同時,還特意備註是受某些人的“善意”推薦。

這種操作,已經是擺明著告訴杜寧那些人的意圖,表面上是舉薦杜寧參與三界山,實際上就是在玩“借刀殺人”的謀略。

聖院的文書發下來了,去不與不去,完全就是讓杜寧自己選擇,哪怕是半聖也不會強求。

在聖院的文書中,還有一本冊子,裡面有關於三界山非常重要的情報。

比如三界山內的地形地貌,近百年來妖族與羅剎族參加過三界山修為比較高強的天才,除了大多數以外,杜寧發現妖族與羅剎族就有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參加過三界山的天才,誅殺過不少人族的精英,被聖院列為極其危險的物件。

除了資料以外,還有相關的畫像。

每年三界山開啟前,歷練之士必須要記住這些重要資訊,關鍵時刻可以避開危險保住性命。

杜寧還看出了聖院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勸自己知難而退,不要去冒那麼大的風險,否則九死一生。

這讓杜寧心裡感激,聖院的夫子是孔家的衍聖公,能夠向自己透露這麼多重要資訊的人,肯定也是孔家非常有權力的大學士或者是大儒所為。

他的心裡很清楚,自己因為得罪了孔譽,所以孔譽才會千方百計弄死自己,但這並不表示所有的孔家人都會這麼做,肯定會有反對的人。

至聖世家血脈繁雜,良莠不齊,不可能都是像孔譽那種心胸狹隘且又目光短淺的貨色。

那些真正為了人族的孔家讀書人,肯定不希望杜寧去冒險,必定會想盡辦法勸說杜寧放棄前往三界山。

因為杜寧現在只是進士,如果非要去三界山的話,完全可以等晉升為儒道翰林之後,那樣一來即便是遇上危險,也會有足夠的自保能力。

不過對於杜寧而言,如果放棄今年的三界山歷練,那下一次想要參加就得等到十年之後。

十年的時間,杜寧都覺得那個時候,自己早就成為大學士,或者是大儒了。

因此,杜寧不會錯過這一次的三界山,即便那裡萬分兇險。

真正的天才,從來都是把困難都成自己的墊腳石。

而一無是處的蠢貨,才會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杜寧既然立下大志,就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方能對得起自己讀過的書,對得起自己作為讀書人的身份。

於是,杜寧迅速向聖院回信傳書,表示自己願意成為歷練之士。

就在杜寧剛剛收到聖院的文書不久,他還收到了來自田飛鵬和傅嶽二人寄來的快信,言明他們都被選中參與三界山的歷練之士,想必杜寧也會收到聖院的傳書,相約一起前往並肩作戰。

杜寧立即寫信回覆,告訴他們自己會如期參加三界山的歷練,並囑咐他們要多帶一些防身的寶物,不可以過於輕敵。

“老爺,這是京城裡的學子寄給您的匿名信,請您過目。”

隨行侍衛向杜寧遞來一疊書信,然後就退到門外。

杜寧發現這些書信全部都沒有署名,讓杜寧感到奇怪。

依次拆開之後,杜寧恍然。

原來是京城裡的學子打聽到了一些風聲,勸說杜寧最好不要參加明年的三界山,應該韜光養晦,以逸待勞。

也有人直言不諱,聲稱是孔家人和柯家人想要陷害杜寧而玩得計謀,勸說杜寧不要一時衝動。

還有人則是將孔家人和柯家人罵了個狗血淋頭,竟然玩這種花招對付杜寧,簡直丟盡了眾聖世家學子的顏面,希望杜寧不要為了自己的文名而冒險,虛名再盛,總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每一封匿名信都是別人的代寫,有的字跡潦草,有的剛正得體,也有一些書信內容寫得霸道,但自體卻極其娟秀,好像是出自女子之手。

勸說杜寧不參加三界山是為他的安全著想,若是被歹人利用,就會被汙衊成是在阻撓杜寧為人族立功,所以那些為杜寧而冒險勸諫的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杜寧看完匿名信後,心存感激的將所有的信付之一炬。

不多時,侍衛又進來道:“老爺,馮公公來了。”

“請他進來吧。”杜寧開口。

“是。”

侍衛再次退下。

片刻後,馮公公進來向杜寧行禮:“鎮國侯,老奴有禮了。”

杜寧立即回禮道:“不敢當,馮公公前來找我,是有什麼事情嗎?”

“皇上叫我告訴您一聲,今天晚上前往御花園赴宴,還請鎮國侯務必參加。”

“敢問馮公公,今天晚上是有什麼特殊活動嗎?皇上都請了哪些客人?”

“皇上只是單純請幾位皇親國戚和大臣們一起吃飯,敘述一下君臣情誼。”

“下官知道了,一定準時赴宴。”

兩人又閒聊幾句,馮公公就向杜寧告退。

…………

夜幕降臨。

杜寧如期而至,來到皇宮的御花園赴宴。

御花園裡面燈火通明,猶如白晝。

雪停以後,御花園裡被雪花覆蓋的植物成了今夜的美景。

今晚赴宴的人並不多,除了賢王以外,其他與自己比較合得來的王爺都到場了。

其他都是京城正三品以上的大員,且都是與皇族有過聯姻的家族,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皆不是賢王黨的人。

杜寧還看到了許多衣著富貴,婀娜多姿的妙齡少女,都未滿十八歲,正是待字閨中的年紀。

但她們可不是一般的人家女孩,而是有著高貴皇親貴胄血脈,且還是皇族正統冊封的公主,舉手投足之間盡是端莊而優雅的氣質,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每一個少女都是精心打扮,此時明明是冬夜,卻猶如百花爭豔的場景一般。

“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不知道怎麼回事,杜寧感覺到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只是一時間說不出來到底是哪兒奇怪。

“喲!杜寧老弟!”

“鎮國侯,您也來了!”

“杜大人。”

諸王和官員們見到杜寧後立即笑臉盈盈,爭先恐後地圍了上來。

“諸位王爺好,諸位大人好。”

杜寧急忙見禮,特別是在這種比較隆重的場合,可不敢有任何的失禮之處。

濟王笑著道:“杜老弟不必客氣,快請坐吧!”

“好。”

杜寧輕輕點頭,然後隨意找了一個席位入座。

今天的晚宴是分餐制,一人一席,所有人皆是以跪坐的姿勢坐在自己的席位之前。

中間有一個空著的場地,開席後會有歌舞助興。

杜寧剛剛入座,那些皇族的公主們迅速向杜寧投來目光,對著杜寧暗中指點,卻是一陣嬉笑。

“他就是鎮國侯杜寧,那個寒門學子出身的讀書人,真是好年輕的小哥哥。”

“我讀過他寫過的文章,以‘馬’為題,諷刺朝中的當權者不能知人善用,那篇《馬說》寫得真是太好了。”

“我喜歡他寫得《竹石》,這首詩能夠磨練讀書人的文膽,對我們沒有才氣的人來說也極其勵志。”

“聽說杜公子尚未有婚配,若是能嫁與像他這樣的讀書人,此生足矣……”

“噓……小聲點,可千萬別被杜公子聽到,說好了,今晚大家公平競爭……”

公主們說話聲音很小,可她們還是低估了杜寧身為讀書人的聽力,她們在那裡說得話杜寧都聽得一清二楚,於是杜寧下意識地看向那邊的公主們。

“哎呀!”

“唔……”

只見那邊的少女們或是嬌羞掩面,或是俏臉一紅的扭頭看向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少女向杜寧瘋狂眨眼,好像是在用自己的眼神暗示著什麼。

杜寧好像大概能夠猜到把他請來的目的。

“皇上駕到。”

隨著馮公公的聲音響起,泓軒帝來到了御花園裡。

“臣等恭迎皇上。”眾人起身行禮。

泓軒帝入座以後,對眾人說道:“諸位愛卿免禮,請坐。”

“謝皇上。”眾人坐下。

泓軒帝笑著道:“朕宴請諸位愛卿今晚小聚,只為一敘君臣之間的情誼,不談其他,諸君今晚儘管暢飲,一醉方休,不必拘泥與禮節。”

“來人,傳膳。”

馮公公立即高喊道:“皇上有旨,傳膳!”

宮女們陸續給每個人的席位呈上美味佳餚,以及宮廷的御酒。

不多時,每個人的席位上就擺齊了十二道菜,山珍海味瓜果蔬菜等等一應俱全。

“諸位,請。”

泓軒帝仍然是以茶代酒,畢竟他年紀還小,不適合飲酒。

“皇上請。”

君臣互相敬酒過後,一邊閒聊一邊用膳。

就在此時,那些皇族的公主們拿著樂器入場,有人手持琵琶,有人拿著玉笛,也有人抬著古琴擺放在了空地上。

還有一些公主則是負責配合著音樂準備舞蹈。

杜寧臉色微微一變,什麼情況?今晚的節目是皇族的公主表演?

不會吧?

為首的公主對眾人行禮了一個萬福禮,輕聲道:“諸位大人,諸位長輩,今天晚上就由我們這些姐妹來給諸位表演一場歌舞,這場歌舞的名字叫作‘鳳求凰’。”

話音落下,還故意向杜寧投以深意的目光。

杜寧急忙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

同時還趁機用目光掃過在場眾多皇親國戚,大多數人也都不約而同地看向杜寧,皆有笑意。

杜寧心裡哭笑不得,這些皇親國戚還真是有心了,知道自己沒有婚配,族內又有公主尚未出閣,於是就安排了這麼一場晚宴,讓自己從那麼多的公主裡面選擇一位,由小皇帝來當作證婚人,到時候聖旨賜婚,再經過文壇上的宣傳,有可能成為後世的千古佳話。

《鳳求凰》乃是司馬相如追卓文君時所寫的名賦,極其有名,經後世改編成了各種琴曲歌舞,廣為流傳。

別說是在皇室家族,就連百姓家裡一些未出閣的公主都會學習《鳳求凰》的曲子,當若是遇上自己心動的人,就以《鳳求凰》來表露自己的心意。

說簡單點就是害羞直接告白,用非常委婉的形式來傳達愛慕之意,即便是被拒絕了,也不會有太多尷尬。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幻:我真的只是平平無奇普通人

清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