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傍晚。

杜寧乘坐一位吏部大學士官員的平步青雲,來到了京城南面的一座府邸前。

這裡就是泓軒帝賞賜給杜寧的鎮國侯府。

其中建築雄偉,頗有皇家氣派。

“恭喜杜大人榮升鎮國侯,您為雲國立下了大功,今後若有差遣儘管吩咐。”

“不敢,以後還請大人多多關照。”

“哪裡哪裡。”

兩人客套了幾句,然後大學士官員踏著平步青雲離開。

杜寧用鑰匙開啟大門,從今以後這裡就是自己的新家,也算是一個家業了。

侯爵不僅僅是一個身份,更象徵著在朝廷的地位。

因此,鎮國侯府以後會有傭人,會有管家,以及護衛等等。

侯爵還有一個特權,就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私兵和幕僚,也就說從現在開始,杜寧可以開始培養只屬於自己的勢力。

杜寧會慢慢經營鎮國侯府,要求不過高,能在京城裡站穩腳跟就好。

翌日。

在金鑾殿退朝之後。

李昌盛和曹文軒等眾多好友來到鎮國侯府,給杜寧捎來了許多蘇州的特產,並祝賀杜寧被冊封為鎮國侯。

雖說被冊封為鎮國侯,杜寧在好友們面前也從來不擺官架子,與大家和往常一樣相待。

好友們從心裡卻更對杜寧多了幾分敬重。

隨後,工部的官員製作了一塊“鎮國侯府”的牌匾,由濟王親自帶人送上門來安裝。

緊接著就是崇王、賢王、俠王,和朝中的許多官員,都帶了禮物陸續前來。

有人送金銀,有人送馬車,還有人送珍貴的茗茶陳釀等等。

還有京城的世家大族也派讀書人前來,一時之間,整個鎮國侯府熱鬧非凡,裡裡外外都是客人。

多數的官員進來稍坐片刻,然後就向杜寧告辭,因為他們還有許多公務要忙,杜寧也不敢久留。

賢王黨的官員攜禮前來,和杜寧沒聊兩句,就急不可耐的告辭。

“杜老弟,快來看看,本王今天可是給你帶來了一個特別的禮物!”

俠王領著一隊士兵來到杜寧面前,開口便稱杜寧為“老弟”,有意拉近與杜寧之間的關係。

杜寧也不好意思糾正,畢竟這種事情無關大雅。

隨後,他把目光落在了俠王帶來的那些士兵身上。

這些人杜寧也認識,是杜寧在西域的戰場上一起並肩作戰過計程車兵,也算得上是有生死之交的弟兄。

“見過杜大人。”

“見過侯爺。”

士兵們半跪在地行禮,神色無比恭敬,也帶著些許的小激動。

“大家都是戰場上生死與共的弟兄,就不必如此多禮了。”

杜寧上前扶起士兵們,面帶微笑,讓士兵們也少了許多的拘束。

“多謝大人。”

“謝過侯爺。”

士兵們陸續站起來。

“九王爺,您這是……”

杜寧看著俠王,面露疑惑之色,不知道俠王為什麼要把這些士兵帶過來。

俠王笑著道:“這些都是和你一起在西域打過仗的弟兄,你現在是鎮國侯,身邊不能沒有侍衛,所以我特意去兵部為你挑選了二十名精兵,他們已經過了服兵役的時間,此番從西域回來也有功勞,我和他們商量過,他們都表示願意追隨你,所以我提前在兵部辦理好了相關手續。”

許多人變了臉色,俠王這可是送了杜寧一個很大的人情,讓那些與杜寧一起戰鬥過的人來當杜寧的私兵,這絕對非常可靠。

畢竟是生死之交。

軍營裡的將士屬於朝廷,不屬於任何官員,他們只聽從兵符的調遣。

被俠王帶出來送入鎮國侯府,就成了杜寧的私兵,只能服從杜寧的命令。

他們的心裡很是敬重杜寧,在得知可以有機會追隨杜寧,於是就毫不猶豫退出軍營,來當杜寧的私兵侍衛。

“我等願追隨侯爺,請侯爺恩准。”

“願為侯爺鞍前馬後,執鞭墜鐙。”

士兵們紛紛開口,也表明了他們追隨杜寧的態度。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燕王給了他們一個選擇的權力,他們自然會好好把握。

他們認為杜寧將來的成就不可估量,他們跟隨杜寧,也比在軍營裡更能出人頭地。

杜寧原地猶豫了一會兒,心想俠王也是一片真心結交,不能辜負了俠王對自己的好意,終於還是答應下來,“承蒙諸位錯愛,好吧,你們就留在侯府吧!”

“多謝侯爺成全。”

“我等定不負侯爺的知遇之恩。”

士兵們紛紛大喜,從這一刻起,他們就是鎮國侯府的人。

“謝過九王爺的禮物。”杜寧對俠王拱手致謝。

“哈哈……不過是舉手之勞,杜寧老弟不必客氣。”

俠王擺了擺手,示意杜寧不必放在心上,轉首看向身邊的崇王:“二哥,你給鎮國侯帶來的禮物是啥?”

說完還輕輕昂首,略顯得意。

崇王微笑著道:“我可沒你那麼大方,把一隊退役精兵挑出來給杜寧當私兵,不過我送的禮物也不差,挑了一套精選的進士文寶,用這套文寶寫戰詩詞的話,可以增強戰詩詞三成左右的威力。”

崇王的隨從立即奉上禮物,放置在了桌子上。

“多謝二王爺。”杜寧感激道。

“不必客氣,你為我們立下了大功勞,我們送你一點東西又能算得了什麼呢?”崇王笑道。

賢王站在旁邊一句話也沒有說,他的隨從送上禮物後,還狠狠地瞪了杜寧一眼,杜寧只當自己什麼都沒有看到,畢竟沒有必要跟其一般見識。

濟王突然開口道:“朝廷裡還有公務繁忙,不宜久留,本王就先告辭了。”

“濟王殿下慢走,下官處理完家務以後,立即前來工部幫忙。”

“你剛剛在京城開府,必須要把家裡安頓下來,讀書人先齊家而後治國,家不齊則國難治,工部有本王所在,不需要你過多操心。”

濟王對杜寧一拱手,然後帶著他的隨從們離去。

“兵部隨時都有南北邊疆的急報,老哥我也不敢久留,改天空閒下來再找老弟喝酒,愚兄先走一步了。”

俠王也向杜寧告辭,十分熟練的和杜寧稱兄道弟,而他的年齡也確實比杜寧大不了幾歲。

“我們先走了,改日再聚。”

“告辭。”

其他人相繼告辭,杜寧也一一相送。

“杜侯爺,京城裡的讀書人近日來會舉辦一場文會,若是有空的話,還請你務必參加。”

有人遞過來了一份文會的請帖,乃是京城裡的一位世家讀書人。

“若是有空,在下一定會去。”

杜寧若是拒絕對方的請帖,那就是不給對方面子,讓對方頗有難堪,所以只能是先將請帖收下,至於能否有空參加,也只能是到時候再說。

萬一真去不了,杜寧就派人前往知會一聲。

現在杜寧兼職的工作很多,以後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在朝廷,不會有太多空閒的時間。

而且杜寧已經成為儒道進士,除了參與朝廷的工作以外,還得抽出很多時間專注自己的儒道。

“遼國學子柯鴻龍,前來為杜公子賀喜,祝賀杜兄榮升鎮國侯!”

一道響亮的聲音突然響起。

許多人紛紛變色,沒想到居然會有遼國人來為杜寧賀喜,也沒想到遼國人敢來賀喜。

現在雲、遼兩國的關係已經非常極端,稍有不慎就會發生衝突,而這裡又是雲國的京城,敢出現在這個地方真是太大膽了。

“柯鴻龍?”

杜寧想起自己確實認得此人,在柯家代表遼國文鬥蘇州的時候,就有與柯鴻龍交手過。

在杜寧的印象裡,柯鴻龍是一個比較光明磊落的讀書人,是柯家的庶出。

後來柯家文鬥失敗之後,就宣佈將柯鴻龍逐出半聖世家,永遠不得認祖歸宗。

這對柯鴻龍來說,絕對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

杜寧怎麼也沒有想到,柯鴻龍居然會來雲國的京城,並光明正大來這裡為自己慶祝。

一個讀書人緩緩走進大廳,身邊沒有隨從,也沒有同行的朋友。

他穿著長袍,手持摺扇,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絲毫不在意眾多雲國人看向他的各種眼神。

“放肆!哪來的遼國人?這裡是鎮國侯府,也是你能來的地方嗎?滾出去,這裡不歡迎你!”

有人帶著敵意說道。

“來者是客,不得無禮。”杜寧立即出聲。

那人只好閉上嘴巴,不再多言。

但柯鴻龍並未理會,而是走到了杜寧的面前。

“杜公子,多日不見你已經成為進士,又獲封為鎮國侯,可喜可賀,在下冒昧前來,還請恕罪。”

柯鴻龍將摺扇一收,向杜寧作揖。

“原來是柯兄大駕光臨,杜某有失遠迎了。”杜寧作揖還禮。

兩人挺起胸膛,相視一笑。

隨後,柯鴻龍又面露歉意道:“柯某應該向諸位雲國文友道歉,當初是在柯長易那個腐儒的教唆下,讓柯家的柯長源協助秦文臺率兵搶佔雲國西域城池,犯下了大錯,身為曾經的柯家子弟我深表歉意和恥辱。”

說完後又對眾人一拜。

雲國人的表情緩和了許多,一一向柯鴻龍還禮回去,大多數人都收起了對柯鴻龍的敵意。

“柯兄言重,聽說你被逐出了柯家,那柯家的所作所為也與你沒有任何的瓜葛,所以你沒有必要道歉,而且柯長易也被我雲國半聖斬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此事已成過去,休要再提。”杜寧說道。

“縱然我現在已經被逐出家族,可卻改變不了柯家血脈的事實,而我又是遼國人,對遼國人做出這種愚蠢的事情,我真的很痛心。”柯鴻龍嘆了口氣。

“那柯兄今後有何打算?”杜寧突然話鋒一轉。

柯鴻龍平復下情緒,緩緩道:“我打算效仿當年的孔聖周遊列國,專心致志去追求儒道,然後以生平經歷著書,為後世讀書人留下一部遊記,此生足矣。”

許多人震驚的看著柯鴻龍,以畢生經歷寫一部遊記,若是能夠成功,必成文壇鉅著。

“柯兄竟然有此大志向,真叫人好生羨慕。”

“哪裡哪裡……”

柯鴻龍拿出一小塊被白紙包好的東西來,“這是以妖族蛟王之血製成的蛟血墨錠,能夠增強戰詩詞四成威力,作為禮物還請杜兄笑納。”

“謝過柯兄。”

杜寧感激的接過,蛟血墨錠極其難得,只有世家才能搞得來這種東西,定是柯鴻龍早年的收藏。

“若是柯兄寫成遊記,我想當你遊記的讀者。”

“柯某若能成就遊記,必讓杜兄品讀。”柯長鴻哈哈一笑。

二人又聊了一陣。

不久後,柯鴻龍向杜寧告辭,離開了鎮國侯府。

其他人也相繼離開,不敢多打擾杜寧。

現在南北邊疆戰事吃緊,杜寧又得為兵部繼續訓練炮營,還得與工部改進玄機大炮。

今日別後,下一次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聚首。

杜寧的好友們是最後一批離開的,他們有很多的話想和杜寧說,可是又不得不主動道別,不可以耽擱杜寧的公務。

接下來的半天時間,杜寧先將自己鎮國侯府的日常安排下來,會在京城裡僱一些傭人進來洗衣做飯。

還得請一位可靠的管家,幫自己打理鎮國侯府的內務,計算好生活上的日常開銷,務必在杜寧自己俸祿的承受範圍之內。

忙碌了一個白天,杜寧總算是打理好了家務。

在房間裡稍作休息,杜寧拿出了一個小盒子,上面用才氣寫著一個“封”字。

杜寧微微一笑,將“封”字抹掉,將盒子開啟,隨著一股精純的靈氣散出,裡面有一塊巴掌大小的石塊。

正是半聖範千峰所賜予的崑崙磨石。

杜寧周身才氣湧現,凝聚出了一把三尺長的銀亮古劍。

心念一動,古劍輕輕放在崑崙磨石上面來回磨礪,發出陣陣清脆的聲音。

同時,崑崙磨石散發而出的靈氣也慢慢融入文宮古劍。

杜寧可以感覺到在這磨礪的時候,古劍可以獲得崑崙磨石的靈氣滋養,從而讓文宮古劍逐漸顯露鋒芒。

一個小時後,杜寧的文宮古劍才氣力量大增,與磨劍之前比起來也鋒利了三分。

而這一塊崑崙磨石,也才用了不到十分之一而已。

杜寧收回文宮古劍,然後開始點燈夜讀,直到深夜才睡去。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百幻游龍

水寒之

九十九次邂逅:她們都是自願的

蔡曉葵

文明觀測記錄

憶生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