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死寂一片。

南拳五老就這麼輸了?

金樓之中,各大門派,拳師,全部心神恍惚,默然不語。

南方武術界五大拳術大師一擁而上,以雷霆之勢,各自施生平絕技,圍攻徐重光一人。

然而在徐重光手下,也不過是一招兩招的功夫,便被一一從三樓直接丟下來。

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

當一切塵埃落地,如今這一副場景,必將讓在場所有人永生難忘。

而且從今以後,整個國術歷史之中,恐怕都將會把這一幕給記錄下來。

從此流傳十年,百年。

就如同被孫祿堂擊敗的那六個日本武道大師一樣。

更可怕的是,從今以後,南拳在北拳面前,徹底抬不起頭來了。

無論是代表南拳實戰第一人的葉問,還是南拳五大門派的掌門人,在徐重光的拳下,全部都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

南拳五老在南方武術界的地位就如同孫祿堂、李書文等人在北方武術界的地位一樣的高。

這樣五個人一齊出手,仍然被徐重光在大庭廣眾之下在頃刻間就擊敗了,被活生生從三樓打了下來,摔倒在地上。

換位思考一下,就相當於葉問跑到北方去,先是一招把實戰第一人的裴慶之打敗,然後孫祿堂、李書文等五個德高望重的北方宗師一齊圍攻葉問,被葉問一人一下全部打飛出去。

那北方武術界簡直是會徹底崩潰的。

甚至有許多拳師,會因為受不了這樣的打擊而自殺。

南方拳師現在就是這樣的心情。

傷了,死了,輸了,本來也沒什麼關係。

從來沒有哪個練武之人,能夠做到一輩子不傷,不輸的。

但是輸的這麼窩囊,這麼憋屈,這麼被碾壓,那就真是的丟臉丟到了極致。

而且南拳五老乃是五大拳的掌門,他們代表的絕不僅僅只是自己,也不僅僅只是代表自家這門拳術,而是代表整個南拳。

可以說,從今天開始,整個南拳的實戰能力,技擊性,就被徐重光一人給徹底否定掉了。

以後武館的生意,還怎麼做下去?

以後那些想要來武館拜師學武的人,又有誰會不知道南方拳已經被北方拳碾壓了。

那南方拳種開設的武館,又怎麼還能收到的學生了?

武林中人,往往把名氣看得比生死還重要,其實這也是因為在武術界,名氣,名聲,本身就是最大的利益。

但在今日這一戰過後,南方各個武館如果想要繼續開設下去,就只能是依附於中華武士會的旗下,依附在徐重光的名下。

因為南拳自己的招牌是徹底砸了!

被徐重光打倒的五老被弟子們一一牽扶起來,捧著藥盆紗布侍候著,而五老無一例外,全都緊閉雙眼,好像昏迷不醒的樣子。

但徐重光卻能從其呼吸起伏中看出,五老並非暈倒,只不過無地自容,所以不能,也不敢睜開雙眼,去面對自己的學生徒弟。

徐重光給過他們機會,如果他們把握住了,事情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他們為了不失去而挑戰自己,但是最後失去的東西反而更多了。

“南方五拳十三家,洪、劉、蔡、李、莫、詠春,都上場了,剩下的十二家還有沒有異議?”

徐重光漠然的一雙眸光垂落過來,好似厚重山脈般壓在在場眾多拳師的身上。

“還有沒有異議?”

他平淡的重複了一遍,剩餘十二家的館主,掌門,紛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一人敢出頭。

佛山精武會會長咬了咬牙,心下一狠,看向宮寶森:“宮老爺子,這是你們形意門的人,他做的一切,不過是透過暴力強行逼迫我們,只會讓南拳北拳之間積累下更多的仇怨,如此胡作非為,你還要坐視不理嗎?”

徐重光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他現在所做的一切,確實只是透過暴力手段強行將整合南北武術界,這一點,他當然清楚。

單純的暴力並不能解決本質問題,這一點,李大曾跟他說過許多次。

否則,當年在貴陽的時候,他就會直接割了光頭的首級揚長而去。

但暴力同樣也是短期內最有效的方式。

徐重光的手段,會在短時間內令南拳表面上聽從號令,同時內心中積壓的怨恨卻會越來越多,只不過敢怒不敢言。

可徐重光很清楚自己的目的到底是為何。

現在日本人佔據東北,毫不掩飾對於神州大地的狼子野心,一場浩劫即將降臨,已經是可以預見到了,北方的有識之士為國奔走,號召人民團結一心,共御外敵。

但是南方現在又是什麼情況?

高情商的說,這叫萬物競發,勃勃生機。

低情商的說,這就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個樣子。

這種情況,不需要,也沒法跟他們再講什麼了大道理,只能是先一棍子把他打服在說。

而南北拳之間的私怨,自然也會在更大的外來矛盾面前,變得不值一提。

南方武術界因為徐重光暴力手段強行壓服積攢下來的所有私怨,最後仍然會在整個國家的生死存亡之關頭,變得不值一提。

當然了,國難當頭,一定也會有個別人會因一己私怨毀了大局。

肯定也會有人說什麼國仇是國仇,私怨是私怨,倘若要為了國家與自己的仇人冰釋前嫌,共同抗敵,練武練到這份上,乾脆不要活了什麼的。

如果連私怨都報不了,還談什麼國仇。

這就更可笑了。

這種人說白了就是精緻利己主義罷了。

赤色同盟會與白色同盟會之間的仇怨不可謂不深吧?

多少人死在白色同盟會的手上。

如果他們堅持要為了私怨而放棄國仇,對日本人視而不見,一味跟白色同盟會拼個你死我活,那麼華夏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小我與大我之間的取捨。

個人與團體的私怨也好,宮寶森心心念唸的門派傳承也好,都只不過是小我,而國家的存在才是最真正的大我。

什麼如果連私怨都報不了,還談什麼國仇。

什麼如果練家都保不住,還衛什麼國。

包括宮寶森的,我們沒有能力去保家衛國,只能保住門派的傳承。

都是選擇小我。

儒家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但同樣可以反過來說。

若無人兼濟天下,你又怎能獨善其身?

但至少這個時代,選擇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是會被讚頌與肯定的。

而再往後幾十年的時代,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是會被人罵聖母的。

後世,即便是一本小說,一個主角若是無緣無故去救一個陌生人而導致自己丟了一條手臂,都會被無數人罵聖母,棄書。

那麼這個時代,那無數的戰士,都是在不相識的陌生人而犧牲自己。

曾經,徐重光和孫祿堂,什麼是神,什麼是聖。

到今天徐重光已經能給出自己的答案了。

四個字。

捨己成神。

捨己者,當成神。

當為後世千千萬萬子孫而敬仰崇拜。

也因此,在未來,會有無數捨己者,在死前那一刻,爆發出遠超人體極限的力量。

宮寶森看著徐重光,緩緩上前,“好威風,好煞氣!傅昌榮教了一個好徒弟啊。”

傅劍秋原名傅昌榮,劍秋是他下江南之後的名字,所以他在北方的朋友都稱呼其為傅昌榮。

“今日南拳百年的招牌是徹底被你砸爛了啊!”

“在追求不失去的過程中,自然會失去更多。”

徐重光眸光平和,註釋了過去,緩緩道:

“如若一開始就選擇接受,那麼他們也不會淪落到這樣的下場,咎由自取,無需多言。”

“好一個咎由自取!”

“今日是我的退隱儀式,你卻在這裡大鬧一場,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裡了吧。”

“我少年時,得祖師青睞,破例收我為弟子,將我的輩分生生往上提了一輩,數十年苦修不綴,也算是闖出些名聲。”

“你裴慶之,二十出頭,就已經拳術大成,被尊為宗師,相比起來,我這把老骨頭,還真是完全沒法比啊!”

說到這裡,宮寶森的惺忪老眼中精光暴射,冷冷道:“但你今日這砸的不僅是南拳的招牌,更是我宮寶森,宮家的招牌!”

“我早說過,你想要中華武士會的位置,只有一個法兒!”

“從我的身上,拿過去!”

眼見宮寶森站出來橫插一腳,場中波瀾再起,南方拳師們卻仍舊無精打采,提不起半點精神來。

如今就算宮寶森出場,又能如何,南拳總歸是顏面掃地了。

而且宮寶森全程坐視,一言不發,誰知道他打著什麼心思。

看著宮寶森的模樣,徐重光無奈地搖了搖頭。

“宮師叔祖,古話說宗師不可辱,不錯,你是宗師,我今日在你搭手的儀式大鬧一番,是掃了你的面子。”

“但宗師不可辱,難道我裴慶之就不是宗師嗎?我之所以處處讓你,不是因為你輩分高,地位高,這些還束縛不了我。”

“我之所以讓你,僅僅是因為當年在東北,傅師多蒙你關照,蒙你照拂。”

當年宮寶森與傅劍秋在東北的時候,有許多內情不足為外人道。

如傅劍秋其他弟子就會稱,宮寶森是不服在奉天打擂打敗了日本劍道大師的傅劍秋,於是向傅劍秋挑戰,一經交手,就敗在傅劍秋手下,宮寶森自覺慚愧,無顏再做大帥的保鏢,遂辭官而去。

而後張大帥召見了傅劍秋,從此傅劍秋當上了大帥的護衛長兼奉天講武學堂的武術教官。

就連那時候的雜質報紙上都寫過,傅劍秋和宮寶森比武。

當年徐重光曾經拿著那份報紙問過傅劍秋,上面寫著二人比武,宮寶森拳術出神入化,奈何傅劍秋更勝一籌。

結果傅劍秋長嘆一聲,言弟子輩為樹自己門面,不顧自己臉面。

遂將實情告知于徐重光。

當年宮寶森自前清,民國,有太多親朋好友,學生弟子死於戰爭當中,故而那時候他就逐漸生出退隱之念頭。

因為無論是清朝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還是張大帥,都讓他深深的失望。

他早已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所以知道傅劍秋到來後,便立即擇夜探訪。

二人輩分因為宮寶森輩分曾經提過一輩,所以既可以師兄弟相稱,也可以師叔侄相稱。

同為同門,宮寶森覺得傅劍秋可以接下他的職位,所以像大帥推薦傅劍秋。

當然,真正決定性因素,還是傅劍秋本人實力夠強。

自薄無鬼當街殺人之後,日本武士在奉天便愈發囂張,屢屢擺設擂臺,難以能制服。

彼時傅劍秋初至奉天,他名聲極大,曾與孫祿堂對手而不敗。

所以當時有人請傅劍秋出面,並且提前在報紙上登出,使傅劍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得已上臺打擂,結果日本劍道大師四人,兩死一傷。

因此,傅劍秋才被大帥聘請為奉軍總教練的。

但即便如此,若非宮寶森全力支援,傅劍秋在那個位置上,也會受到不小的阻力。

所以徐重光處處退讓,就是因為當年的人情。

可如今,他絕不能再退讓半步。

“師祖將他的名聲送給你,將形意門和八卦門交給你,將中華武士會交給你,不是讓你把它浪費在這裡。”

徐重光一字一句,鏗鏘有力。

東北淪陷,倭寇橫行,太陽旗下,宮家如同一個縮頭烏龜一般,沒有絲毫的聲音。

徐重光知道宮寶森的顧慮,而且對他報以理解。

宮寶森雖然不是一個新派人物,不過他同情革命、加入同盟會,也曾經營救刺殺五大臣的張榮等等。

他給他女兒宮若梅的家書裡曾寫道:而憶昔所以念茲在茲者,豈其革命耶?毋乃報仇而已矣。十年磨劍,以為一快可圖,殊不知猶溷落賊之圈套耳!

他知道宮寶森不敢拿宮家上上下下那麼多人去賭,徐重光不會強求,更不會道德綁架,要求宮寶森必須拿宮家去跟小鬼子打生打死。

宮寶森有太多親朋好友,同門師兄死於戰場中。

歷史上,就連他最疼愛的第三子也會被日軍殺害,而他也因此悲痛而亡,所以宮氏門人,立誓都不許傳日本人。

但是,你應該退位讓賢。

既然你宮寶森沒這個心氣,沒這個膽氣,那就換一個有這個心氣,有膽氣的人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異雜談趣聞

雲湧湖如鏡

快樂TV的新書

快樂TV

仙尊之重生回地球

喜歡山蘇的江破浪

第十八封

南季枝和

房地產社畜

紅劉

願生活如飴糖

雪落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