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何為中華武士初心,何為中華武士之名?

徐重光發出了對其心靈的叩問。

宮寶森陷入了沉思,久久沒能回答上來。

中華武士會.......

他的記憶彷彿飄到了當年,那是一個所有練武之人,無論武功高低,心志都被徹底打崩的時代。

洋人的槍炮如同一片烏雲死死壓在他們的心頭,那種武功練得再好,也敵不過洋人的槍炮的絕望,那種痛苦,那種心靈的崩潰,理想的幻滅,是後人難以感同身受的。

即便是現在與那個時代僅僅只過去了二十年,可是宮寶森、李存義的弟子們,也是無法直接感受到長輩當年那種絕望的。

宮寶森與徐重光真正的分歧所在,恰恰就基於這種情緒不同而分出的理念不同。

宮寶森至今還記得,當年建立中華武士會的時候,李存義曾經跟他說過一句話:

“寶森,我們形意拳,無論是岳飛祖師,還是姬際可祖師,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所以形意拳的意,就是取保家衛國之意!”

彼時的宮寶森雖然一時一代宗師,但其理念與李存義尚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在師兄撒手人寰之後,李存義的理念,也成為了宮寶森的理念。

李存義追求的是家國大義,是神州山河。

中華武士這四個字,就是他定下的。

“中華,乃神州萬里疆土,明太祖朱元璋《奉天北伐討元檄文》雲——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武士,自古士分兩種,文人叫文士,就是士大夫,武人叫武士,士,不可以不報國。”

徐重光看見宮寶森陷入沉默,繼續侃侃而談。

武士這兩個字,不是說誰會武,那就可以稱之為武士,能有一個士字,那是非常了不得的讚譽,比如國士無雙所說的國士。

“師祖以這四個字命名,足以見其對中華武士會之重望。”

一九一二年,中華武士會發布了《中華武士會公啟》和《中華武士會簡章》。

《中華武士會公啟》雲:“今同人創設此會,募集擊技名手,廣設傳習所,以求普及,期我國民自茲以往,變文弱之風而成堅強之習,以負我民國前途之重任”。

《中華武士會簡章》則直接道出了中華武士會的宗旨:“發展中華固有武術,振起國民尚武精神。”

因為這樣的宗旨,才能令無數武人聞風而來,不到數月,各地分會林立,就連東京都有中華武士會分會。

李存義追求的理念,名為家國,中華武士會,則是其理想的寄託與載體。

但武士會後續的掌舵者,早已丟棄了這個理念。

中華武士會的成員,大多都轉入了中央國術館等國術館系統中,將李存義名為家國的理念播灑在國術館中,播撒在北方武術界當中,繼續傳承下來。

“那麼,您的理念了?”

徐重光不在跟宮寶森做無意義的辯論,因為重點從來都不是葉問到底是不是一塊好材料。

葉問之所以是塊好材料,僅僅是因為南方武術界,只有他能讓宮寶森看中和接受。

徐重光是傅劍秋的弟子,傅劍秋與伍翔宇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還是中央國術館的第五期生,所以他的理念,與李存義一樣。

但宮寶森的心中,這已經不再是跟當年師兄一條心了。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前二十年,意氣風發,闖下赫赫威名,後二十年,方知天地之大,人之渺小,是故如履薄冰。”

“前半生,我與師兄,與你們這些年輕人一樣,血氣方芳,自詡練武就是要把武術用到天地正道之上,要為家國大義而戰。”

“所以,我才當了前清的宮廷警衛。”

徐重光點點頭,如果站在歷史上,當然知道清朝是一定會滅亡的,但是站在當時的背景下,滿清雖然日薄西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破船還有三千釘了。

更別說宮寶森當宮廷警衛那是光緒二十三年,那時候除了少部分激進的人外,在大多數平民百姓眼中,清朝就是代表了家國大義。

甚至還有不少人都抱著清朝能夠撥亂反正的想法,認為此是有人欺上瞞下,令聖天子不得臨朝。

故而主張立憲才是當時的主流思潮。

徐重光當然知道滿清沒這個本事,可宮寶森他們是無法知道,他們身處於歷史當中,無法得知歷史的走向,只能不斷地試錯。

有的人,甚至一錯再錯。

就比如說宮寶森。

“後來,我看明白了,清廷已經沒救了,我至此心灰意冷,回到故鄉,深居簡出。”

宮寶森的聲音很緩慢,也很沉痛,這是身處於大時代中,舊式武人的痛!

“後來師兄建立中華武士會,我感到十分的歡欣,原本心灰意冷的我,感到自己如同重獲新生一般,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武士會上,投入到國術上。”

“後來張大帥請我任奉軍總教練,我也欣然答應。”

“我以為,各路軍閥之中,當以奉軍為最有機會統一神州,故而即便被罵我為權貴做狗,聽人命令,我也並不惱怒,因為我的心中,始終有著家國之理念!”

那時候奉軍實力強勁,加上遼東之地是當世整個神州工業基礎最好的地區。

所以宮寶森認為張大帥是最有希望統一神州之人,倒也不能說錯。

宮寶森搖了搖頭,雙眸中流露出無盡的傷感與落幕。

“自從師兄以家國大義為武術之宗旨,將武術以國術為名,我們每前進一步,都有無數人倒下!”

“我也曾桃李滿天下,可如今,我能拿得出手的弟子,只剩下三兒,我的大弟子和二弟子還有其他的學生,都伴隨著那一場爆炸,一起葬身於中。”

“即便他們所作所為,能夠讓世人銘記,可他們的死亡,卻給他們的門派,留下了太過灼痛的烙印。”

“庚子拳亂的時候,武人說,自己知榮辱,有血氣,洋人都打到京城來了,再退,那就是孫子!”

“所以最後,義和團才能一呼百應,但最後,又有多少人倒在血泊之中,他們死去之後,留下的是一個個破碎的家庭,亦是一個個破碎的門派。”

“當年師兄,你舅父,我,雲祥,還有整個鏢局的三十多大拳師,一起刺殺洋人軍官,最後活下來的,不到十人,其中有一位擅長使鏢的大師,出手百發百中,二十米內指哪打哪,你知道最後他的下場,是怎麼樣嗎?”

徐重光搖搖頭。

“不知。”

“死了!他死了!”宮寶森沉重道:“他是他們門派唯一的傳人了,他一死了,徒弟們尚不成器,這門絕技就這樣斷絕了。”

“時代變了,變了!”

“現在早已不是過去那樣,以武犯禁,力折公侯的時代了,我們的拳術,在戰場上,什麼也不是,能做的,微乎其微,而一旦死在戰場上,那就是整個門派功夫都要斷絕!”

培養一個練武之人要多久?

即便有朝一日,徐重光的傳下來的練法能夠普傳天下,可是一樣,要十幾二十年的苦練,才能練出功夫來。

而後的明勁,暗勁,化勁,丹勁,罡勁,一個一個練上去,又要多少年?

可是生產一顆子彈,又要多久?

所以多少武術宗師,在見識了槍炮之後,心灰意冷,再也不談武學。

不是他們的心志不堅,而是一想到這些,就難免心灰意冷的。

雖說天下武人,一身功夫更適合去當教官,而不是上戰場。

可是真到了神州浩劫之時,教官難道不要上戰場嗎?

西北武術界一開始也只是當大刀隊的教官,最後一樣是拼到整個西北武術界都絕戶了,多少門派至此消散。

每一個武人,都揹負著家族,門派數十年的培養和心血,他們一旦戰死,就會導致門派數十年培養落空,傳承斷絕。

這種情況,即便是桃李滿天下的孫祿堂也難以避免,孫存周長子孫保和戰死,孫祿堂和孫存周眾多學生弟子都戰死。

李景林所繼承的武當下乘丹派代代單傳,但李景林一生毫不藏私,所收的學生成千上萬,數不勝數,最後大半都跟著竇來庚戰死。

只有極小部分,如楊奎山,率領武人組建大刀隊,後大刀隊調到第三十三集團軍歸張上將指揮,楊奎山亦是張上將貼身侍衛,

張上將人生最後一戰,楊奎山親率大刀隊,手持單刀劈殺敵寇如砍瓜切菜,最後全軍只剩下楊奎山等十餘人倖存,就連張上將亦是殉國。

能像楊奎山這樣的倖存者,太少太少。

宮寶森看過太多太多這樣的事情發生,他的心靈因為一次次目睹這種悲痛而逐漸磨損,曾經亦是幻想以武救國的他,其雖奉行的理念,已不是當年李存義傳下來的家國大義。

“寶森無能。”宮寶森長嘆一口氣:“我做不了師兄那樣為國為民的大俠,我只想保住武術界這份狹小的天地。”

“所以,我沒有去國術館。”

“我已經見過太多的武人為國家流血,也見過太多傳承多年的門派就此斷絕了。”

這就是宮寶森如今的理念,不再是家國,而是門派。

也正因為如此,即便宮家在東北,經過多年開館收徒,在軍隊中傳武,勢力盤根錯節,早已滲透到原本東北的方方面面,即便是東瀛人,在東北也有樣仰仗宮家的地方。

可宮家雖然不會和東瀛人合作,但也不會和東瀛人直接衝突。

因為那樣,會讓傳承多年的宮家,以及無數靠著宮家吃飯,與宮家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人都死掉。

他們選擇不抵抗,不合作。

宮寶森見過太多武術門派為家國打到絕戶,如今的他最看重的便是傳承,所以電影中,宮寶森最後一手沒殺了馬三,最後留下不記恩仇的遺言,就是這個原因。

“我練了一輩子武,將其歸為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只有這個本事,也只能見到腳底下的這片天地,你想要統一南北武術界,是想讓他們為這個國家,流血,是不是?”

“是。”

徐重光沒有反駁,他統一武術界的初衷,就是想一手促成天下武人入軍中的事情。

“可你有什麼資格,來讓他們流血?”

宮寶森舉了舉茶杯,問道:“能決定他們是否願意為這個國家而死的,只有他們自己。”

“所以我雖不喜國術館以武衛國之理念,但我也不會阻止,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而你,要用你在武術界的聲望,來煽動他們走入軍中,這當真是他們原本的意志嗎?”

“當他們倒下,留下的是滿目瘡痍的各門各派,你又要如何面對那些斷了傳承的門派,又要面對他們的家人?”

徐重光陷入了沉思。

宮寶森繼續道:“那些死去的人不會怪你,可他們的妻兒,他們的師父,他們的弟子,會痛恨你,因為是你,把他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弟子送上戰場,也是因為你,才讓他們的門派傳承絕戶,你要揹負的是整個武術界的罵名!”

“停下來吧!我們的血已經流的夠多了,我們沒有那個能力去改天換地,只求能保住這小小的一方天地,家國家國,家都守不住,何談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們現在只能獨善其身。”

徐重光仍舊沉默著。

他想起當年,徐本善師祖對他說起的話語,他抬起頭來,對著宮寶森道:“當年,我在武當山,本善師祖曾對我說過一句話。”

“今天我想把這句話送給你。”

“神州河山都已殘破難全,我們區區武當山門,區區武術傳承,又何足道哉?”

正因為人人都只想獨善其身,所以這個天下才會落到如今這樣的地步。

火焰,那是將自己點燃才能造就的。

有一分犧牲,就有一點星火。

如果所有的門派,都只是想著保住自己的傳承,那這樣的武林,就註定,也活該逝去!

“唉,終究還是不能說服你嗎?”宮寶森搖了搖頭,“我不想做英雄,只想盡力保住這份火種,中華武士會會長,你想要,可以,那就從我身上拿過去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西班牙

作家ThS4wN

都市妖靈傳

冬末春初的餘風

我的路應該怎樣

1128鶴

那年盛夏,華麗煙火

筆芯怡

明日方舟:歲片的日常從鯉氏開始

Morceaning

快穿之我與反派皆過客

霸王小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