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雅俗之辯

吃著過於豐盛的員工餐,唐老師忽然有些感嘆的說道:“現在什麼都不好做啊,我一個學樂器的同學,家裡是賣鋼琴的,說現在鋼琴能維持往年30%的銷量,就已經非常的優秀了。”

“而且現在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反倒是學聲樂的,多了起來。”

“很正常,從長期來說,學聲樂比學鋼琴有用,從實際上來說,鋼琴是個投入產出位元別小的東西,學聲樂的話,就算不能成為歌手歌唱傢什麼的,但是長大以後,在ktv嚎一嗓子,又或者是在讀書的時候,表演節目什麼的,不也很佔優勢麼。”

趙勝笑了笑說道。

“現在這環境,所有在過去享受超高溢價實際上卻價值低的東西,接下來這幾年都會一個接一個的破滅。”

“鑽石、手錶、高階日料、高階白酒、天價收藏茶葉,還有那些已經沒有年輕人接手的古玩、郵票,這些在未來都是破滅的泡沫。”

頓了頓,趙勝又十分感嘆的說道。

“練鋼琴的話,對於一般的孩子來說,小學高年級以前,練一練陶冶情操,培養一下音樂素養,那還是不錯的。現在很多的孩子,就是反覆練那些考級的曲子,孩子自己也很厭煩了,證書一到手,或者學習壓力一上來,就完全的放棄了。”

“鋼琴這東西,真正要練到專業水平靠這個吃飯,在天賦方面,那必須是千里挑一甚至是萬里挑一。”

師母艾凌也說道。

作為中都音樂學院聲樂系的院長,對於藝術培養方面,顯然艾凌是很有發言權的。

“從實用角度來說,還不如學個嗩吶,以後老齡化這麼嚴重,嗩吶就業率肯定比鋼琴要高。”

“而且現場演出的氛圍感,有什麼樂器能比得上嗩吶。”

冷不防的,趙勝來了這麼一句。

“哈哈~”

唐老師聽到這話,頓時笑了起來。

艾凌也是莞爾一笑。

“人家武俠小說裡面,翩翩公子都是吹個玉簫、彈個古琴之類的,仙氣飄飄的,誰會吹嗩吶。”

唐老師笑著調侃說道。

“而且,學鋼琴和小提琴之類的,還能在家裡練習一下,要是孩子大晚上的在家裡練習嗩吶,那怕是鄰居先不幹,還以為哪裡要吃席了。”

頓了頓,唐老師又說道。

“如果辦白事吃席的時候是用鋼琴伴奏,怕是就沒有這麼多的家長拼命讓孩子學鋼琴,想要變得高雅了。”

趙勝說道。

“雅和俗的爭論,其實在聲樂界更加的明顯。”

“真正的音樂,是要為大眾服務的,只要有更多的人聽,只要能在大眾中流行,其實就是好的。”

“就比如說,最近出現很多流行歌曲中摻雜戲腔的唱法,其實這些唱法根本不是戲腔,就是捏著嗓子的流行唱法,真正的戲腔,必須是戲曲藝術家十年磨一劍磨出來,再加上臺上十年功造就的。”

“但是這些歌曲也推廣了戲曲,讓更多人來透過這種形式瞭解了戲曲,這也就夠了。”

艾凌說道。

從樂器的雅和俗之爭,艾凌想到了聲樂界,同樣也是有這種爭論的。

“爭論哪裡都有,中醫和西醫的爭論,一直以來都有,而且永遠也不會消失。”

趙勝也說道。

“那你是支援中醫還是西醫?”

聽到趙勝這麼一說,唐老師很是好奇的問道。

“你知道青蒿素是怎麼被發現的麼?”

趙勝沒有回答原來是這個問題,而是反問說道。

“是屠呦呦院士發現的嘛。”

唐老師回答道。

“屠院士研究了很多中醫抗瘧的方子,發現這些方子裡面,大部分都有一味藥,那就是青蒿。”

“所以才從青蒿入手,用現代化學的方式,最終提取出了青蒿素。”

“你說這個是中醫還是西醫?”

趙勝徐徐說道。

中醫和西醫的爭論,在趙勝看來,根本就不存在。

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什麼有用他就用什麼。

要是有一天,現代科學儀器能檢測出經絡系統,能夠直接觀察人的【氣】,那麼到時候他也會興高采烈的去學習最新技術和知識的。

“在我看來,中醫只是我國的傳統醫學,僅此而已,在古代,全世界各個地區和國家,都有產生過自己的傳統醫學,對同一種疾病,不同的理論指導,診斷和治療可能會完全不同。”

“其實大多數國家,傳統醫學已經完全被現代醫學取代了,我們的中醫,在現代醫學出現以後,還能夠流傳下來,就已經證明中醫的優秀了。”

趙勝很客觀的說道。

“而且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凡是傳統技術,特別是我國的傳統技術,都是今不如古,徒不如師,一代不如一代。”

“比如說,大家都有一種印象,會覺得古時候的武功高手,比現在厲害,以前的神醫,也比現在的中醫厲害。”

“但是沒有誰會認為100年前的短跑世界冠軍比現在的快,也不會認為一百年前的手術水平比現在的高。”

頓了頓,趙勝又說道。

“不是說很多什麼秘方都失傳了麼,因為傳男不傳女,對徒弟留一手什麼的。”

唐老師有些好奇的說道。

“傳子男不傳女,對徒弟留一手,那就是古代的專利保護嘛,古代會一門手藝,懂一個秘方,是能吃幾代人的,這麼重要的東西,肯定不能隨便交給別人。”

“到了現代,其實中醫應該更好的和現代醫學結合,就比如說屠呦呦院士,有青蒿的中醫方子,抗瘧的效果可能只有四五十分的療效,但是屠院士將有效成分青蒿素提取出來,就能發揮一百分的藥效,就算是研究出這些方子的古人看到,不應該也是為之高興的麼。”

趙勝很認真的解釋了一下說道。

“就是,阿勝這樣的想法,才是真正務實的。”

師母艾凌也是很贊同趙勝說的這番話,這番話,簡直就是和俞中博說的一模一樣,所以說真不愧是師生。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就是因為趙勝和俞中博的三觀高度一致,兩人才能成為師生的。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求求你們饒了我吧

缺氧的魚

校花高冷?直到我發現她不是人!

歲月蜻蜓

我的靈賦有點妖

咫尺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