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邁入大一統王朝

“嘎吱!”

“哈哈哈哈,朕太高興了.”

趙禎推門而入,還未等眾人說話,就滿面紅光。

“恭喜官家,賀喜官家,收復燕雲,可謂神文聖武之大業也!”

“自石敬瑭獻出燕雲之地,已有一百一十年之久,如今回來,功在千秋.”

“官家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功,此番功勳,乃比之歷朝歷代,諸多聖明之君也.”

“大一統便在今日,以後看誰還說我大宋並非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眾人紛紛吹捧。

不是他們都是馬屁精,而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他是堅定的滅遼派,畢竟滅遼之後,他的功績就太大了。

“很簡單,我們的國力畢竟不是後世,現在的北方除了瀋陽還勉強算是膏腴之地以外,其它地方全是苦寒之地.”

新來的夏竦杜衍等人其實有些不太明白為什麼趙駿如此反對滅遼,杜衍問道:“知院,為什麼會拖垮大宋?”

趙駿說道:“你們以為草原人天天套馬射鵰?其實不是,他們天天在為生存奔波,不然為什麼他們總是要選擇南下與中原王朝交戰呢?”

“那是因為他們採取的生存模式就是“遊牧”制度.”

趙駿說道:“我們後世東北三省被開發,那是從明清到民國時期,幾百年的漢人闖關東形成的,一代又一代,前仆後繼,才完成了這樣的壯舉.”

因此在古人看來,只有拿下戰國七雄時期的所有疆域,才算是完成了大一統,是一個完整的古代王朝。

但轉而至又舔了舔嘴唇,走到書桌案邊道:“可惜了,若是這一戰把遼國滅了就好.”

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那遼人又為何可以?”

趙駿反問道。

只有擁有那麼大地盤,才算是大一統王朝。

廣東、廣西、貴州,更是嶺南化外之地。

漢武帝要滅匈奴,是因為匈奴威脅到了大漢。

而現在遼國已經不可能威脅到大漢,滅遼就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了。

畢竟大一統王朝其實並非後世才形成的概念,古代就一直有,趙光義發動北伐,不就是想完成這個壯舉嗎?

趙駿搖搖頭:“真要這麼幹,你花費那麼多人力物力把遼國滅亡,最多就是名義佔領,實際上撈不到一點好處,如果想實際佔領治理的話,花費的成本甚至可能拖垮大宋.”

不僅僅在於它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而是在華夏版圖當中,燕雲十六州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雖然我不太想承認,因為我覺得只有中華秋葉海棠才算是大一統,不過古代社會確實是認為只有華夏故地才是,所以這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並非我們華夏古人對土地沒有佔有慾望,而是隻有這些地方才是最豐腴、最美好、最適合農耕文明發展生存的領地,因此它們的重要性遠超其它地域。

趙禎也詫異道:“這裡面有什麼關節,大孫不如說說?”

杜衍不服。

大宋以前雖然沒有西域,但有沒有西域跟大一統沒有關係。

後世的評價,怕也能爭一爭前五。

這些地方就是戰國七雄時期的疆域,包括西域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都屬於可有可無的狀態。

因為秦朝也沒有西域,明朝也只有小半個西域,卻都不妨礙他們是大一統王朝。

而現在大宋終於把燕雲十六州奪了回來,這就意味著大宋已經拿下了華夏故地的所有版圖,從原來的殘缺王朝,正式邁入了大一統王朝的序列。

趙駿見大家非常開心,就也沒有潑冷水,而是笑著說道:“不過我的建議是大家別高興得太早,因為以後還有更高興的,比如滅了遼國,滅了西夏,再收復青藏高原和西域,甚至看看朝鮮半島和日本的領土.”

不是打不過,而是純粹得不償失。

所以大宋不是大一統王朝的標準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沒有燕雲十六州,也就是曾經燕國和一部分趙國的領土。

這怎麼能不讓趙禎君臣開心。

後世很多人以為我國版圖就應該有這麼大,包括西域、青藏高原、東北三省、彩雲之南等等地方,都該是我們國家的領土。

如果能把遼國和西夏滅了,再推動工業革命,推動教育發展,怕是坐二望一都有可能。

“而現在東北那邊自然條件惡劣,開發難度極大。

想要讓它回饋我們,投資的人力物力非常巨大,拖垮大宋是有可能的事情.”

“算了吧,花費的代價和收益不成正比.”

“哈哈哈哈,這麼說朕還高興得太早了哦.”

其它地方,像古代的湖北南方,甚至湖北都屬於荊蠻之屬,不是中原正統。

“很簡單,這些地方的生存條件太惡劣了,一到冬天,零下幾十度,你們誰能頂得住?”

趙禎就更加開心了。

但實際上對於古人來說,關中、河北、河南、江浙、川蜀、山西、北平以及兩湖等地,其實才是自古以來的完整版圖。

對於滅遼這件事,他是堅決反對的。

“蒙古草原就更不用多說,自然條件還不如東北三省,我們去大草原上吃什麼?連糧食都種不出來,只能餓死.”

“事實上不是我們漢人武力不行,滅了周邊各國,奪取不了他們的土地。

而是即便奪取了,也沒辦法長久統治,一旦本地土著反抗,我們鎮壓的成本簡直是”

他搖了搖頭,趙禎這幫人現在看到工業化開始,已經有了盲目自信,以為他們終究可以做到後世東方大國的強盛。

但東方大國是東方大國,帶宋是帶宋。

除非帶宋發展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水平,不然想要奪取那麼多土地並且實行治理,難如登天。

“那為什麼不用羈縻統治呢?”

鄭戩問道。

“不是沒用過,但沒什麼用,漢朝設了護匈奴中郎將,然後控制了蒙古草原嗎?”

趙駿說道:“我記得有這麼個例子,二十世紀上半頁,國民政府就想對生活在四川西北部的霍羅科馬遊牧民徵稅,但是結果呢.”

他環顧四周。

眾人也都看著他,靜等下文。

“上牲稅任其自便,政府不敢強迫也,否則遷家驅牛,逃往野番.”

趙駿伸出五根手指頭繼續說道:“這還是四川那邊相對封閉的環境,你們可知道草原遊牧區域有多大?整個蒙古草原加上東北到庫頁島地區足足有五百多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的大宋版圖還大接近兩倍.”

“這麼大的區域,你想羈縻統治是不現實的東西。

因為遊牧民族逐水草而生,他們必須要時時刻刻追逐著水草豐茂的地方,不然他不走,草就黃了,雪就來了,牲畜都死光了,他們吃什麼?”

“所以那麼大的土地,人口稀少,人員流動性極大。

幾乎不可能設定城池,也不可能派遣官員治理,可能隔著幾十公里才有一戶人家,幾個蒙古包,你拿什麼去羈縻統治?”

“到時候即便把遼國滅了,我們也只能繼續放任這些遊牧民族野蠻生長。

而且缺失了上面的政權之後,我們反而不太好與他們進行貿易往來.”

“還不如保留著遼國,讓他們幫我們做基層統治,從而開通互市,吸引那些人過來貿易,利用他們為我們運送原材料.”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反對把遼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說到最後,趙駿也露出苦笑。

說真的,他要是有什麼穿越金手指,可以有什麼系統讓大宋幾年間就進化到新時代,那他真不介意滅了遼國,順便再統一全球什麼的。

但這是真實世界,不是什麼歷史爽文,他是真的做不到啊。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後世內蒙當前的新巴爾虎右旗,20畝地才能夠養活一隻羊,而至少需要300-400頭羊才能夠完全供養一個五口之家;一個完整的牧民家庭需要6000畝左右的地才能夠養活。

這還是有現代工業文明的反哺,比如後世的草場已經可以人工種植,飛機可以四處撒草籽,冬季草料能夠完全共享的情況下。

而在古代一戶五口之家的牧民,比後世的牧民需要的草地多了不知道多少。

甚至可能一年下來,你得趕著自家的牛羊群走幾百公里,才能維持得了基本的生存需求。

可以說整個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一生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都在趕著牛羊去吃草,能夠停下來的時間很短。

如此一來,遊牧民族流動性太大,很難在一個聚集地長期生存。

滅遼容易,可後面的統治就麻煩。

你去派人統治,幾乎沒有統治的可能性,無法耕作,無法設立官府,也無法組織牧民。

可能一個牧民小村居住的範圍,就比大宋的一個州還大。

伱不去派人統治吧,那更血虧。

因為你要滅亡遼國,就必須派遣大軍北上,深入草原,進攻遼國的上京道。

相當於漢武帝再滅一次匈奴,李世民再滅一次突厥。

那樣國家要出的人力物力非常多,兵力幾十萬,糧草幾百萬噸。

如漢武帝打匈奴,差點把國內打崩潰。

李世民滅突厥雖然花銷能接受,可也是出動了十多萬大軍。

白白浪費那麼多人力物力,卻連一點好處都撈不到,這仗打得必然是虧麻了。

畢竟漢武帝和李世民都有理由,那是匈奴和突厥威脅到了漢武帝和李世民的政權,不得不悍然出兵,穩固自己的政權。

但現在遼國已經完全威脅不到大宋的政權了,再打這一戰不是白虧錢?

所以總結來說。

現在確實不是滅遼的好時機。

還不如放任遼國在北方與其他民族部落內耗。

一來可以加劇遼國自己崩潰速度,讓他們自生自滅。

二來也可以維持北方的基本統治,讓蒙古草原的遊牧部落和東北的漁獵民族可以繼續與大宋保持貿易關係,利用他們繼續充作原材料提供方。

“其實我們不用主動派兵去進攻遼國,遼國估計也撐不了多久了.”

趙駿最後說道:“遼人主要的人口區域就是燕雲十六州,主要賦稅區域也是這裡。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遼國就元氣大傷,損失非常大.”

“此戰過後,遼國國力衰敗,加劇他們的國家崩潰是遲早的事情。

東北女真人,草原蒙古人都不是善茬.”

“估計要不了多久,耶律宗真就會陷入無止境的內亂當中。

他哪還有什麼精力南下,光鎮壓叛亂就夠他受的,甚至遼國政權都有可能被顛覆.”

“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花費那麼多國力去攻滅遼國,過兩年把西夏滅了,徹底打通河西走廊,把西域收回來就行.”

“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加速我們自己內部的發展,提高生產力,沉下心去做學問,搞科研,舉國家之力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綜合素質.”

“這樣我們的科技才能大爆發,我們才能更快地走出去,開拓屬於我們自己的新大陸.”

他輕點桌案,做出對未來路線的部署。

國家要想長治久安,戰爭不可避免,但最重要的還是發展路線要明確。

一味打仗不可取,一味不敢打仗也不可取,所以這中間的度要拿捏好,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才是國家發展的正確道路。

“這麼說的話,未來遼國會自己崩潰?”

趙禎詫異道:“那萬一耶律宗真壓服了其餘民族部落,沒有崩潰呢?”

“那到時候遼國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我大宋隨便派一支邊軍不就滅了?省得我們現在再出動大軍.”

趙駿笑道:“最主要的還是要修路,把鐵路修起來,人口流通起來。

東北遍地都是寶,以後多鼓勵百姓出關,慢慢地也就能開發出來了.”

“嗯.”

趙禎微微點頭。

“估計要不了多久遼國和西夏就要遣使者求和了,現在爭取我們自己的利益才是王道.”

趙駿繼續道:“遼國那邊就簽訂個和平條約吧,逼著他們開通互市,互通有無。

至於西夏那邊.”

他說著目露寒光道:“晾著李元昊,過兩年把西夏滅了.”

“好,滅了西夏也是好事.”

趙禎大喜道:“而且不管怎麼樣,收回燕雲十六州,這等豐功偉績,朕還是要恩澤於民,不如大赦天下,減免賦稅怎麼樣?”

“大赦天下的話.就算赦免也最多赦免一些犯事比較輕,刑期比較短的罪犯。

其餘中等罪犯就減免一定刑期,重型犯人就不能赦免,不然不能給予受害者藉慰.”

趙駿說道:“現在也確實缺勞動力,全國各地大生產要建設,放出一部分罪責輕的犯人也沒什麼,但也得把握住度,凡事不能一拍腦袋就幹.”

“嗯,朕知道了.”

趙禎點點頭。

當下眾人就商議了其餘一些細節。

比如到時候遼宋和談的時候,大宋該怎麼爭取利益。

今年賦稅要減免多少。

釋放哪些犯人,對哪種犯人不進行赦免等等。

除此之外,趙禎還建議重修太廟。

他打算祭祖,告訴列祖列宗自己完成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偉大功績。

趙駿覺得沒什麼問題,就答應了,同時還建議乾脆在太廟外的廣場上修座碑,以此紀念大宋正式邁入大一統行列!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硃砂降

福祿泰安

網王之損落的天才

Mo黎煙

東北非人故事

慧鵬

大夏天子劍

龍九歌

那個路人甲要發瘋了

那年梨下

別人苦命修仙,我十連保底

凌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