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

提起大宋,屋內眾人陷入了沉默。

大宋擊敗遼國那是今年二月份的事情了。

宋日民間貿易發達,訊息自然也就傳到了日本。

得知曾經不可一世的遼國被大宋打得差點被消滅,亦是讓他們心驚膽戰。

別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們作為日本最高層又怎麼會不知道?

唐朝曾是他們認知當中最為強大的帝國,從奈良時代開始,日本就對唐朝保持著謙卑與恭敬。

但五代十國之後,宋國建立,卻讓日本上層對於宋國的態度急轉直下,不僅閉關鎖國,不再派遣唐使,連正常的國家交流都不肯。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日本民族骨子裡的欺軟怕硬。

你強大的時候就對你恭恭敬敬,你弱小的時候就對你嗤之以鼻。

比如唐朝時期中日第一次交戰,白江口之戰,四萬倭寇軍隊被一萬唐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自此之後,日本就對唐朝服服帖帖,再也不敢冒犯。

這會嚴重威脅到天皇的統治。

事實上幾個月之前,後冷泉天皇還曾經與藤原賴通等人商議過,要不要遣使向大宋去表示祝賀。

別看日本金銀銅硫磺等物資頗多,但實際上畢竟是個島國,資源和技術非常缺乏。

後冷泉天皇說道:“大太政的意思是?”

因而使得當時的日本鋼鐵數量極低,只有級別很高的武將才能擁有鋼刀和盔甲。

“這跟宋國有什麼關係?”

如果不是宋國水軍強大,時不時跑來溜達一圈,加上他們自己國內的情況也不好,恐怕早就翻臉了,自然也就不可能給大宋什麼好臉色。

藤原賴通就說道:“安倍氏愈發強盛,是因宋國而起,但不一定是宋國人在背後指使.”

他這話出來之後,除藤原賴通以外,其餘人都眉頭一皺。

這自然讓日本高層為之驚懼。

一旦失去了對地方豪族的裝備優勢,將會嚴重動搖他們的根基。

幾個人對視一眼,不明白藤原賴通是什麼意思。

到宋國建立,契丹高粱河之戰大勝,導致大宋在周邊國家的威信大跌。

“大太政的意思是,這些地方豪族從宋人那購置了武器鎧甲?”

於是少數善於打造武器和鎧甲的工匠和作坊都集中於城市裡,且被當地的統治者嚴加關注。

在公元1047年的平安後期時代,日本雖然處於鐵器時代,可由於地質和地理環境問題,使得他們無法獲取高溫燃料。

雖說含有雜質的礦石熔點要比純鐵低不少,但在這麼低的溫度下,鐵礦石依然是很難完全融化的。

畢竟藤原家哪怕在不內訌的情況下,最多也就湊出一萬來兵力,實力遠遠談不上強大。

畢竟對馬島在日本高層看來,是他們的地盤。

大宋在島上駐軍,無異於入侵。

藤原教通聽到哥哥的話,皺起眉頭道:“莫非是宋國在背後?”

現在藤原賴通又提到大宋,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朝廷的軍隊不僅擁有大義名分,同時還擁有較多的數量以及相對先進的武器裝備,對付那些連鐵刀都沒有多少的地方豪族,可以說綽綽有餘。

只是大宋在對馬島駐紮軍隊的行為一直讓日本感覺到被冒犯,所以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下後冷泉天皇有點慌了。

這就導致日本的鐵器雜質很多,需要鐵匠反覆捶打鍛造才能打造出鋼材來。

然而此次宋國擊敗遼國,就意味著宋國真正崛起,恢復到了漢朝和唐朝那樣,世界上最強盛國家的地位。

而平安時代絕大多數熟練的工匠都集中在平安京,這也是天皇與攝政家族控制日本的底氣。

藤原賴通點點頭道:“宋人販賣了大量武器鎧甲給他們,這也是他們敢於叛亂的底氣.”

因此日本對於宋朝的態度就冷淡了下來,雖然受限於自身國力弱小,不敢主動挑釁大宋,卻也沒有了從前的敬畏之心。

而手工打造的話又需要鐵匠擁有極為高明的技術和經驗。

哪怕大宋與他們隔著海洋,可身邊有一個強大的鄰居,並且還是個關係比較差的鄰居,誰心裡也不會舒服。

如果真的是宋國在背後支援地方勢力叛亂,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只能用木炭冶鐵。

是以當時的爐火溫度最高只能達到攝氏1150度左右,遠不能達到攝氏1535度的純鐵熔點。

普通士兵或者沒有超大勢力支援的武裝團隊,只有極少數劣質鐵刀,大多數都是用棍子、木棒之類做武器。

包括高麗在內,很多國家都慢慢斷絕了與宋朝的關係,改投遼國門下。

連小小越南李朝都敢屢次犯邊,就更別說孤懸海外的日本。

不過藤原賴通卻搖搖頭道:“是,也不是.”

他看到眾人疑惑的表情,就解釋道:“諸位應該知道,陸奧產金,有平泉金礦,前些年越後國佐渡一帶,也發現了金礦.”

“不錯.”

然而如果一個地方豪強不僅擁有數千兵力,還擁有相當精銳的裝備時,那對於天皇的統治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後冷泉天皇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

“額”

“這”

後冷泉天皇驚慌道:“若是這樣的話,那朝廷豈不是危險了?”

“大太政.”

說著他連忙看向藤原賴通道:“這可怎麼辦啊?”

藤原賴通皺起眉頭。

片刻後他才沉聲道:“安倍氏是必須要消滅的,最主要的還是以後對宋國的態度.”

“大太政是打算遣使去宋國嗎?”

後冷泉天皇問道。

藤原賴通點點頭道:“自然是要遣使,表明我日出之國,願意與大宋永結友好之心.”

“可是對馬島之事.”

後冷泉天皇皺眉。

陳壽的《三國志》當中就對對馬島有記載。

當時早已經是日本的領土。

只是島上地少不適合耕作,因此這片地方人口非常稀少,只有寥寥幾千人,直到日本戰國時期才有萬人。

並且這裡也是長期作為日本與高麗的貿易中轉樞紐,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對外渠道。

因此對於大宋在這裡駐軍的行為,日本高層還是非常反感。

可他們又拿大宋沒什麼辦法。

如果日本又向唐朝那樣,對大宋卑躬屈膝,那對馬島豈不是要永遠被宋國強佔了?

藤原賴通自然也明白天皇的意思,說道:“此為虛與委蛇之計也,若是能成功的話,或許我日本也能強盛起來.”

“哦?”

後冷泉天皇忙道:“大太政請詳說.”

“以往各地豪強雖偶有叛亂,可攝於陛下天威,向來不敢冒犯,但如今多地豪族有不臣之心,特別是石見、陸奧、越後等地.”

藤原賴通說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與宋人貿易,勢力壯大的緣故.”

“嗯.”

後冷泉天皇贊同地點點頭。

實際上不止地方勢力壯大了,藤原家的勢力也壯大了不少。

因為石見銀礦最初為了防止天皇從中作梗,宋彩和粟健不僅買通了當地權貴,還給了天皇和藤原家一些股份。

這也是趙駿的意思。

畢竟當時大宋還未完成改革,實力並不強大。

如果想要完成對日本的資源奪取,首先就得保證這些資源的安全。

若那時日本高層反對,甚至出兵的話,在北面還有遼國強敵,西北還有西夏襲擾的情況下,大宋還真不一定能騰出手來保證他們在日本的利益。

所以買通日本高層權貴,讓他們在其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最好的選擇。

也正因如此,藤原家在其中獲利頗豐,於是又繼續增擴莊園,招募農民,使得這幾年藤原家兵馬頗多。

連遠在平安京的勢力都受益,更別說直接產礦的地區和當地豪族了。

藤原賴通繼續說道:“我日本若是想要強盛,就必須要與宋國貿易,如果那些武器鎧甲不是安倍氏的,而是陛下的,那該如何呢?”

後冷泉天皇心道,歸根到底,還是自己這個舅舅的。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只是說道:“那朕就能夠真正掃平一切叛亂.”

“是的.”

藤原賴通說道:“因而安倍氏就必須要消滅,同時要把平泉金礦,越後金礦收回來,還有石見銀礦.”

“這”

藤原教通忙道:“那石見銀礦被宋國人佔了大半,我們想收回來,宋國那邊怎麼辦?”

“這就是我想說的.”

藤原賴通環顧眾人說道:“所以我們必須與宋國搞好關係,態度要謙卑,且開始派出遣宋使,學習他們先進的知識,然後想辦法祈求他們從對馬島撤兵.”

後冷泉天皇皺眉道:“他們會答應?”

“漢人都是大方的,我們只要謙卑一些,他們就很樂意展現他們的慷慨.”

藤原賴通笑道:“只要我們能夠讓他們把軍隊從對馬島撤走,我們就能收回那些金銀礦產,再透過我們自己派遣商船前往宋國,購買武器鎧甲,我們就能夠自己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

他繼續道:“這樣一來我們就有守衛本土的底氣,宋國即便不高興,也很有可能不會派兵馬過來,我們離他們實在是太遠。

何況即便是派兵也不會派太多,我們完全可以擊敗他們。

只需事後向他們賠禮道歉就行.”

“這樣嗎?”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

藤原賴宗想了想說道:“好像是一個可行之計.”

“那是自然,沒有人比我更瞭解漢人.”

說完之後,藤原賴通露出了笑容。

他太清楚漢人的想法了。

泱泱大國,地大物博,以華夏禮儀之邦自居。

所以從漢代開始,當時還是叫做倭國的日本人祖先就向漢朝進貢,換來了漢朝皇帝的賞賜金印。

等到唐朝時期,日本多次向大唐進貢,不僅換到了日出之國,簡稱日本的國名。

還得到了許多賞賜,並且學習到了許多先進的制度、知識、文化、技術。

而中原王朝對於服服帖帖、臣服於他們腳下的化外之人向來都是慷慨的。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無異於是彰顯大國風範的時候。

不僅把文化傳播了出去,也把他們的大國地位展現得淋漓盡致。

因而中原王朝很樂意出現“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景。

所以只要日本上貢,那麼大宋那麼就必然依舊會像唐朝那樣,不僅給予他們賞賜,還允許他們派人來學習。

而趁著這個機會,日本就可以研究中原王朝的各種先進產物。

這也是日本人的一貫作風。

唐朝白江口之戰,讓日本人見識到了唐朝的強大,於是多次派出遣唐使學習。

等到宋朝時期,他們發現宋朝遠沒有唐朝厲害,便對其態度冷淡。

後來日本戰國時期,傳教士把火器和關於世界的新認識帶到了日本,馬上讓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人意識到了時代的變化。

於是他們一改曾經打算建立一個以商業和都市為核心政權的想法,開始選擇積極接受新事物的引進。

近代日本明治維新,也是這個道理。

因此從古代到後世,日本其實是一個極為慕強,也極為善於學習的民族。

現在宋朝又強盛了,日本顯然又開始動起了學習(抄襲)的想法。

藤原賴通的如意算盤很簡單。

在官方層面上,向大宋上貢,表現出極為謙卑的態度。

然後私底下就想辦法擊敗各地擁有礦產的地方勢力,把金銀礦納入到他們自己手裡,再從大宋那購置新式武器裝備。

如此只要把他們的軍隊武裝起來,重新豎立起日本朝廷的中央權威,他們就能夠整合整個日本的力量。

到時候哪怕把各地金銀礦產的行為觸動了大宋的利益,大宋那邊派人過來責問。

他們也可以一邊不斷向大宋磕頭求饒,表現出一副態度恭敬謙卑可憐兮兮的模樣。

一邊加緊積蓄力量,隨時準備反戈一擊。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中原王朝向來都比較寬宏大量,只要日本遣使上貢,尊稱大宋為上國,想來宋國那邊,估計也會表現出大國風範。

等到他們派人將宋國的東西都學(偷)光,他們自己建立起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度。

興許將來未嘗不能吞併高麗,成為一方霸主。

不得不說,雖然這些年日本閉關鎖國,與大宋之間的官方交流不多。

可日本人還是非常懂漢人,懂得他們骨子裡的高傲和大方。

按照這個辦法實行的話,天朝上國不與撮爾小國計較的想法,沒準真的會出現在宋國的朝堂上。

到時候或許藤原賴通這個計策還真讓他成功了。

然而,這世上總是會有意外。

比如。

有一個叫趙駿的人,就很不喜歡這個國家。

因此。

事實總會變得無常起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陽壽未盡,被迫成為陰間公務員

刀兵四起

古總,夫人沒把你扇死啊

孫悟空流浪記

廢土:我的序列是神

愛吃番薯根

淮南的月的新書

淮南的月

放下高冷白月光,我被摁著喂軟飯

柏嬌嬌

人格分裂後,我上演現實版狂飆

冷風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