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

華夏雖然地大物博,可畢竟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很多露天金銀銅鐵礦都已經開採得差不多。

即便現在宋朝依舊源源不斷地在開採,也仍然緩解不了錢荒的現實,以至於到徽宗時期,鐵錢成為了主流。

所以總結來說,宋朝的商業和手工製造業其實已經非常發達,欠缺的反而是錢不夠。

一旦大量資金流入進來,那麼將極大緩解用錢壓力,讓經濟更發達。

目前宋朝的情況是已經有農業革命,養得起那麼多人。

只是無數地主兼併了太多土地,讓很多失地農民沒有地種,出現了大量流動人口。

按理來說,這種情況正是工業革命的需要。

但問題是商品流通不起來,經濟總量就這麼點大,失地農民即便大規模流入城市從事手工製造業,也還是沒有飯吃。

簡單來說就是目前商業盤子有點小,只能繼續內耗死卷,導致農民日子越來越慘,最終爆發起義。

因此趙駿認為,擴大商業盤子,增加商業蛋糕就很有必要。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錢!

錢在商業裡,就相當於農業裡的糧食一樣重要!

宋朝缺錢,就必須要去搶。

恰好旁邊有一塊肥肉,這塊肥肉到明清時期,會成為江南沿海地區白銀外匯的主要來源。

可明清都封海,閉關鎖國居多,這些白銀外匯基本上都被那些江南士紳賺走。

所以與其便宜了明清江南沿海那些壞種,還不如便宜了眼下的大宋。

至少大宋一直秉承著開放的姿態,把生意都做到歐洲去了。

只要能夠繼續保持住這樣的生產力以及資金流入,那麼遲早有一天全世界的財富都會集中到大宋來,讓大宋保持強盛的國力!

只是趙駿說完之後,在場眾人的臉上,每個人都浮現出了一抹尷尬。

趙禎吞吞吐吐地說道:“你的意思.是派兵前往日本國,搶奪他們的金銀銅礦嗎?”

“那不然呢?”

趙駿不解道:“我說得還不夠明白嗎?”

曾經做過鴻臚少卿的宋綬只好尷尬說道:“日本國與我們多年交好,若是派兵攻打的話,有損道義。”

“什麼狗屁有損道義?”

趙駿當時就不高興了,說道:“我最討厭你們這些腐儒,國家的利益永遠凌駕於個人道德之上,春秋無義戰這個道理你們不明白嗎?”

“額”

眾人就更加尷尬了,就連趙禎的表情都有些難堪。

見到這情況,趙駿便皺起眉頭。

莫非裡面有內情。

不由得開始仔細回憶,他沒怎麼看過《宋史》,但研究《唐史》的時候,曾經聽人說過。

《唐史》當中有大量提及了唐朝與日本之間的官方往來記載,但到了《宋史》裡卻幾乎完全沒有了這方面內容。

難道是因為日本國在這個時候閉關鎖國,不與宋朝交流了?

沒道理的,他記得兩宋時期,不是有大量日本人來宋朝做生意的嗎?

“到底什麼情況,現在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大事討論,怎麼一個個都婆婆媽媽的?”

趙駿有點不耐煩。

眾人互相對視,最終還是宋綬告訴了他原因。

原來宋朝此時的國際處境不太好。

北面的遼國、西夏,西面的吐蕃,西南的大理、越朝,東北的高麗,跟大宋目前的關係都比較緊張。

大理還算過得去,但遼國、西夏、吐蕃、越朝就不一樣,雙方都在邊境有陳兵。

高麗最初還是跟大宋關係很好,可架不住旁邊就是遼國,澶州之戰後,遼國看似兵敗,可面子裡子贏光了,導致大宋影響力進一步衰弱,最終高麗和大宋斷交。

在這種情況下,目前勉強和大宋關係依舊維持的,就只剩下日本國和大理國。

甚至日本最近這些年也攝於遼國的壓力,跟大宋已經沒有了官方交流,只有民間商貿往來,這也是為什麼《宋史》沒有記載宋日之間官方交流的原因。

要是出兵再去進攻日本,那大宋的處境就更糟糕了。

本來就是被四面包圍,之前都是陸地上的敵人,萬一沒搞過日本,人家和他們斷交,從海上來騷擾宋朝南方的沿海地帶,對於大宋來說,就是個大災。

“我真tm服了。”

聽完宋綬的解釋,趙駿看著這幫鳥人,雙拳握緊,好懸沒給氣死。

這可不是後世的日本,而是宋朝的日本。

趙駿是學過《世界史》的,知道如今的日本正處於平安時代,雖然不至於落後成原始部落,但無論是國力、生產力還是實力,跟宋朝依舊是天壤之別。

簡單來說當時的日本可以理解為小一號的晚唐時期,不論是制度、文化、服飾、建築,都模仿唐朝,並且也是諸侯割據,叛亂不止。

甚至那個時期日本都還未融合成一個民族,四個島之間,還有土著、征服者乃至殖民的說法。

有些地方如本州島、九州島離華夏近,學習先進文化,文明程度就高一些,有些地方如北海道、四國島文明程度就低不少。當地各個勢力基本就是一城一國,各自為政。

可以說宋朝的日本根本不是一個整體,也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所謂的天皇權力有限,國政也被天皇的姻親藤原家控制,中央控制區基本就維持在本州島一帶,遠遠不能輻射整個日本。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日本其實孱弱不堪,一直要到後來鎌倉幕府時代,元朝入侵之時,地方大量諸侯與鎌倉幕府聯合一起抵抗元朝進攻,才算是客觀加強了鎌倉幕府的統治,加大了日本的中央集權。

結果就是這麼個脆弱的國家,宋朝都搞不定,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

趙駿越想越氣,氣不打一處來,對著他們狠狠地比了箇中指:“連日本那種地方都搞不定,伱們這幫人也太廢物了些,就能不能有點出息?”

“可是我大宋已是四面皆敵,再去進攻日本,會不會樹敵太多了些?”

呂夷簡表示擔憂。

“而且我們對日本國的內情也不是很瞭解,貿然出兵,恐怕會有意外發生。”

“是啊,要不然這件事情還是先擱置,派人瞭解情況再說吧。”

“嗯,我也以為最好還是不要操之過急為好。”

幾名宰相紛紛發表意見。

就連和呂夷簡不對付的王曾都認為不能急躁。

眾人的話差點沒給趙駿氣暈過去。

他恨鐵不成鋼,指著他們道:“你們真是,蠢死了!能把人氣死!”

呂夷簡就不樂意了,皺眉道:“趙駿,少說點汙言穢語,都是讀書人,怎麼能斯文掃地?”

“關鍵你們真能把人氣死,知道宋朝明朝怎麼亡的嗎?就是你們這群士大夫腦子迂腐,讀書把腦子讀傻了,不懂得變通。”

趙駿氣呼呼冒道:“入侵方式有很多種,經濟入侵、文化入侵、政治入侵、軍事入侵。我又不是要你們馬上出兵把整個日本消滅,只是讓你們去掠奪資源,沒有情報,宋朝不是有很多日本商人嗎?找他們瞭解啊,唐宋對日本影響力多大?你們難道就不知道去找日本國內的日奸嗎?日本中央權力不足,地方藩鎮割據,你們就不會找地方藩鎮,拉攏他們,給予條件,扶持當地代理人,挖他們的國家資產嗎?還有在暗中挑起他們內鬥,教唆他們的武士反抗中央,勾結他們的商人地主送來挖礦的奴隸,找人替大宋宣傳.”

趙駿一口氣說了十多條後來歷史上帶嚶殖民全球時候的大缺大德政策,說得眾人目瞪口呆。

後世帶嚶的無節操,屬實是給了這幫沒見過世面的君臣一些小小的震撼。

他們發現,這些招還真tm的陰損,這是人能幹出的事兒?

但仔細想想,好像還真能行得通。

因為如今大宋和日本民間的商貿往來比較密切,所以對日本國內的情況也確實比較瞭解。

如今日本國本就處於分裂割據內鬥不止,只要不是直接武力入侵,以日本對唐宋文化的崇拜,似乎他們真可以變著花樣插手日本國內的事物。

只是這些招都太陰損毒辣了點,讓這些自忖為正人君子的大宋士大夫們一個個都面面相覷,紛紛遲疑不已。

王隨猶豫道:“我泱泱中華乃禮儀之邦,向來以德化服人,這些法子會不會.”

“愚蠢。”

趙駿瞥了他一眼:“還是那句話,在國際交往中,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國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後盾。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知道孔夫子說的以德服人是什麼嗎?”

“是什麼?”

王隨下意識文。

“那是在告訴你,你右手拿著劍,劍上面刻著德字,把劍架在人家的脖子上,他們就服了。還有朝聞道,夕死可矣。那是早上知道去仇人家的路,晚上仇人就得死,明白了沒有?”

趙駿高聲呵斥了出來。

這番話讓王隨大受震撼,也讓包括趙禎、呂夷簡、王曾、晏殊、范仲淹、蔡齊、盛度、宋綬等人大受震撼。

因為這些話,雖然都是歪曲聖意,可說得真tm有道理,而且還挺爽。

只是做這種事,畢竟違背了士大夫準則。

因此大家還是不敢接茬。

就連趙禎都閉上了嘴巴,只敢靜靜地看著趙駿發飆。

最後還是一直挺趙駿的晏殊站了出來,試探性問道:“所以,真的要進攻日本嗎?”

“不是進攻,而是與他們合作!”

趙駿冷笑道:“武力入侵只會讓他們更團結,只有文化入侵和政治入侵,才是悄無聲息,現在你們給句痛快話,辦不辦它?”

“這是不是再商議商議?”

趙禎還有點遲疑。

趙駿冷聲道:“不能辦就別商議了,我以後也不給你們出主意了,你們自己看著辦。”

呂夷簡無奈道:“趙駿啊,這進攻一個國家可是很大的事情,再怎麼樣也要三思而後行吧,你這麼莽撞,會不會引起什麼嚴重的後果?”

“沒什麼後果,只要用對了方法,以我對現在日本的瞭解,他們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哪怕遼國也不行,遼國沒水軍!”

趙駿嚴肅說道:“而且我用的方法也已經是最溫和的辦法了,日本人不會想到這是一種入侵,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礦產資源早就被我們拿走!這是他們未來欠我們的,每一筆賬我都記著,現在我只是收點利息,等將來大宋強盛起來,呵呵。”

說到最後,趙駿已是冷笑不止,誰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以至於眾人在看到他那近乎兇惡的面容時,竟是不自覺一個個都打了寒顫。

那日本國,未來到底做了些什麼,讓趙駿如此厭惡?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狼群戰紀

小狼狼衛晨

在領域內我是無敵的

喜歡葡萄柚的欒驚鴻

無敵至尊op仙尊

喜歡白株樹的陳翔

戀戀山楂卷

卷卷噠

後浪繼寫

漫wzm

破命黎明

雪落則蕪空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