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

兵貴神速。

狄青認為面臨突如其來的進攻,郭盛溢不會不求援。

所以他猜到敵人的援軍很有可能在來的路上。

如果宋軍不追擊的話,那麼李朝潰軍就可能與援軍兵合一處,退守升龍。

雖然狄青並不認為敵人對方退守升龍就能抵擋得住他們的攻勢,但若是能野外直接把李朝滅了,又何樂而不為?

畢竟,以後大宋還需要在升龍對紅河三角洲進行統治,不到萬不得已,他並不想用大炮把升龍填平。

郭盛溢大軍從諒山古道敗退,完全沒時間入涼州城,身後的宋軍如附骨之疽,時刻尾隨。

他不得不跟著撤退的大部隊一起往南逃,經過一天一夜的亡命逃跑,他們總算是到了紅河三角洲的門戶——支稜關。

此時碰巧李佛瑪也親自帶著援軍抵達了支稜關。

支稜關自古以來就是越朝的重要關隘,比諒山關還要重要,因為它的地形比諒山古道還要險要,並且過了此關就是紅河三角洲,素有越朝首府升龍屏障之稱。

便見左右兩側山嶺高聳入雲,崇山峻嶺當中雲霧繚繞,下方草木極為旺盛,林木森然。道路似乎被天神用巨斧,劈開了一條恐怖溝壑。

“不一樣。”

關隘上李佛瑪昨夜在支稜關休整一夜,正準備繼續前往諒州增援郭盛溢。

李佛瑪頓時遲疑了起來。

充斥在他們的腦海裡,已化作可怖夢魘。

李佛瑪微微點頭,交趾實在是太偏遠,資訊也不發達,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那是宋軍的火炮,還以為是投石車之類的東西。

然而這兩個選擇都極為被動,面臨跟郭盛溢一樣的局面,被動挨打。他們在關上和城裡,人家在外面架起火器,對他們實行轟炸,那結局依舊是死路一條。

梁茂才又道:“其二,宋軍兵馬強盛,裝備精良,我等不可與他們在城外鏖戰,且又有火器為依仗,守城肯定是我們吃虧。若是守住支稜關就不一樣,這裡地勢險要,正適合伏擊。”

他此番親自出徵,留下太子李日尊、太保陶處中、右參知政事李徵顯等人監國,自己率領大軍來援,為的是把宋軍阻攔在諒山關外。

最誇張的是地勢,支稜關隘位於小山坡上方,若想破關,就必須要向上仰衝。關上只需要準備要弓弩,無人能破。

關中李佛瑪營帳內,得知訊息的李佛瑪猛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

“興許他們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了,不然你如何解釋?”

李佛瑪不由得面露愁色,把情況跟大家說了一下,末了又道:“如今已到大越生死存亡之際,朕不想做亡國之君,諸位也不願做亡國之臣,還請務必死戰。”

李佛瑪連忙說道。

接著金吾衛大臣梁茂才說道:“陛下,臣覺得只能死守支稜關。”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歷史上明軍曾在此關被越軍擊敗,這是中華王朝最後一次失去直屬越南,越南從此獨立。

“陛下放心,臣等必定死戰。”

他萬萬沒想到郭盛溢敗了,而且敗得這麼慘。

便在他準備下令三軍清晨起來生火做飯,吃了飯後繼續出發的時候,幾名潰散而逃的越軍斥候飛一般地抵達了關內。

“梁卿快說說緣由。”

梁茂才說道:“其一,支稜關地勢險峻,死守還有一線生機。若是退回升龍,城外一片坦途,宋軍只需要在城外用投石車把那可以爆炸的黑球扔進城裡,城中必定死傷慘重。”

五六萬大軍,頃刻間崩潰。

那噩夢般的爆炸聲音,那恐怖的硝煙塵土,以及戰友們的屍骸。

斥候臉上依舊帶著驚恐的表情,他們跑了很久,連覺都不敢睡,只要閉眼就能想起昨日的慘狀。

中書侍郎廖嘉真道:“以前宋人的火器跟煙花爆竹一般,絕不可能撼動關隘。”

眾人連忙應下。

有人提出異議。

“火器,定是火器。”

“陛下,我等也不知道,只知道那山上忽然發出巨響,接著有黑球從天而降,隨後在營中四處爆炸,很多人被炸得四分五裂。”

越朝樞密使黎奉曉皺起眉頭道:“據北人商賈說,宋國就是用這火器擊敗的西夏和遼國。”

李佛瑪滿臉震驚,然後焦急問道:“宋軍到底是用的什麼東西?”

“火器有如此大的威力?”

黎奉曉爭辯道。

“可是郭太尉不也是駐守地勢險要的關隘,卻被宋人擊破了嗎?”

“嗯。”

左參知政事黎再嚴道:“陛下,現在不是管宋軍是否有火器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該想想怎麼辦?”

“什麼?”

由此可見這裡易守難攻之勢。

現在的問題是諒州已經失守,再繼續前軍沒有意義。那麼如今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守支稜關,二是退守升龍。

更恐怖的是,宋軍甚至都沒有與他們短兵相接,直接在十餘里外,就能擊潰他們的營寨。

所以好像這守哪裡都一個結果。

梁茂才搖搖頭道:“郭盛溢敗在不知變通,只知道把守關隘,卻不知道應局勢而變,任由宋人擺佈,我們何不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

眾人頓時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就有不少人明悟。

是了。

如果宋人是依靠投石車把黑球扔進關中爆炸的,那說明宋人本來就行動不便,機動性非常差。

郭盛溢自己傻乎乎地以為守在關中就行,給宋軍充足的組裝投石車時間。

正如探馬回報的那樣。

宋軍明明在關外駐紮了五六天,為上山清掃林木以及運送組裝投石車做準備,他卻一點都沒有動靜。

雖然這裡面最大的原因還是郭盛溢不知道宋軍有如此利器,想要穩紮穩打一點,憑藉著險要關隘與宋軍周旋,不願意放棄地利去關外與敵人鏖戰的緣故。

但這也從側面說明郭盛溢不知道變動,不明白在敵人準備階段,至少也該派一支軍隊出去騷擾一下,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而他們在看破這一點之後,自然就有了辦法,他們大越李朝並非毫無勝算。

越軍士兵最擅長的就是山林蟄伏。

如果在宋軍準備階段,他們從兩側山林裡忽然衝殺出去,不給敵人遠端釋放黑球的機會,直接跟對方近身交戰,是不是能夠取得勝利呢?

想到這裡,大家頓時大悟,有人說道:“不錯,宋軍依仗的不過是火器之利,若我們設伏,必然讓他們潰敗。”

“這兩側山林茂密,我們的人藏匿期間,他們根本找不到,一旦開戰,忽然殺出,宋軍猝不及防之下,來不及組裝投石車,肯定要為我軍擊潰。”

“只是目前還是需要收攏前方太尉的潰卒,免得關隘遭到衝擊才是。”

“嗯,那就如此。”

聽到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話,李佛瑪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下達了兩個命令:“死守支稜關,再遣人出去,收攏潰卒。”

“是!”

眾人立即聽令行事。

當下越軍便不再出關馳援郭盛溢,而是繼續佔據關隘。

等到中午時分,陸陸續續就有大量越軍潰卒向著支稜關跑來,被李佛瑪派出去的人給收攏回關內。

而且外圍也已經隱隱約約出現了一些宋軍,不過並非狄青的火器軍,而是少數民族部隊。

現在的追擊形勢是這樣的,狄青的火器軍在中間,廣西的廂軍在末尾,少數民族的隊伍衝在最前面,他們斬獲的潰卒最多,達一兩千人之眾。

沒辦法。

西南那交通道路可以說是一言難盡,狄青的火炮那純粹都不是馬車拉來的,很多時候炮管都要靠人力硬生生抬著走。

不僅僅是道路崎嶇,還有上下起伏的坡度,有的時候道路差甚至能達到四五米,需要爬坡才能上去。

而李朝計程車兵身手確實矯健,打仗不太行,跑起來跟猴子一樣四處亂竄,有些慌不擇路甚至直接逃進深山老林裡,狄青的火器軍和廣西廂軍完全拿他們沒辦法。

只有邊境的少數民族士兵跟他們一樣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才能追得上。

這就導致宋軍前後其實有些脫節,少數民族士兵們已經追出百多里了,宋軍主力還在後面緊趕慢趕,距離前方還有三四十里路程。

李佛瑪得知這個情況後,就派黎奉曉領兵主動出擊,攔截追殺的敵人,並且迅速將潰卒保護著回到關內。

他倒是想過趁著敵人脫節的時候乾脆殺出去,但奈何本來道路就狹小,又擁擠了不少他們的潰卒,而從兩側山巒裡繞過去段時間內又行不通,便只能作罷。

那邊追擊的少數民族士兵們也發現了李朝主力,便從支稜關退了回去,向後方諒州的方向離開。

此時諒州已經被宋軍佔領,當地百姓非常驚恐,四處逃散。

歷史上大明在朱棣手裡控制了越南,然而越南自北宋初年獨立以來,已經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識,反抗情緒非常高漲,造成起義不斷,最終很快又擊敗明軍,脫離中原王朝掌控。

現在自公元968年越南第一個王朝丁朝建立之後,已經過了前黎朝、李朝三個王朝,越南百姓也開始習慣於不再接受中原王朝的統治。

因此面對大宋天軍,當地百姓以驚恐為主,即便大宋秋毫無犯,也阻止不了百姓惶恐不安。

狄青率先入城。

諒州城因宋越商貿而興盛,但說是諒州州府,實則勉強與大宋一個偏僻縣城差不多。

外面城牆高不過一丈餘,老舊斑駁,爬滿了爬山虎。

城中房屋都是粗糙的木質,整個街道只有橫豎兩條大街,因戰亂街上幾乎沒有行人,店鋪紛紛關閉,充斥著荒涼與破敗。

狄青騎在馬背上四處張望,對身邊的副將張玉說道:“進城的時候有百姓來迎接我們嗎?”

張玉搖搖頭道:“並無。”

狄青想了想,隨後說道:“你去找一些當地望族長者過來與我議事。”

“是。”

張玉應了一聲。

狄青隨後就沉然著臉色,徐徐騎著馬匹,踩在那冰冷的石板上,徐徐向著諒州府衙而去。

越南李朝的全名其實叫做大越帝國李朝,宋人把他們稱為交趾或者安南。

安南於七十七年前脫離中原王朝掌控,平日裡他們接受大宋冊封為交趾郡王,實際上對內自稱皇帝,史稱外王內帝。

其中李朝在35年前,由李太祖李公蘊篡位建立。

所以在目前的丁朝、前黎朝以及李朝當中,李朝建立的時間最久,加上李太祖和李太宗都是不錯的君主,因此在越朝百姓心中,他們的威望還是非常高。

顯然,經過77年的耕耘,交趾百姓已經不再把中原王朝奉為正統。在交趾百姓心中,也早已經只認李朝這一個皇帝。

幸好來前知院已經交代過,此次出兵雖然是實際上的佔領,但決不能名義佔領。

他們一定要打好口號才行。

很快下午時分,狄青就在諒州城府衙內見到了一些當地望族長者。

他們有的是地方族長,有的是部落首領,還有的乾脆就是城中控制了一些店鋪、資產的大商賈。

這些人基本上就控制著諒州本地的人口、財產和資源。

所以即便大宋朝廷打過來,他們也不敢放棄諒州逃跑,面對狄青的召喚,也只能一個個過來,小心翼翼地試探。

府衙內並不大,依照大宋的府衙廳堂建制,狄青坐在主位上,兩側十多個當地首領雲集。

“將軍,小人是諒州黎竹部落的首領黎原義。”

“將軍,小人是諒州武寧部落的首領阮明。”

“小人是”

諸多各部首領、族長、地主紛紛自我介紹。

狄青笑著打了聲招呼,見到下面眾人在衛士們的注視下惴惴不安,便立即說道:“諸位,朝廷並不是想佔據安南。”

這話一出來,並沒有讓大家覺得心安,一個個都是繼續望著狄青,似乎在等待著下文。

誰都不是傻子,不可能狄青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

狄青自然也知道,所以他繼續說道:“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李氏父子蠻橫無禮,時常寇略我天朝上邦,此為無禮而侮大鄰,可亡也。”

“但大宋並未有侵吞安南之心,只是必須要對李氏進行懲戒,以彰顯我大宋上國不可辱。”

“所以我此行出來,天子陛下就已經對我說過,只消滅亡李氏即可,不可侵吞其國,然國若滅,我大宋退兵又該如何呢?”

說著他雙手一攤,看著眾人道:“諸位以為,李氏滅亡之後,安南該如何處置?”

眾人面面相覷。

這還沒出結果呢,就讓他們表態,那他們該怎麼辦?

萬一宋國打輸了,他們這邊投誠,李佛瑪會放過他們才怪。

所以一個個也是訥訥不敢言語,吱吱唔唔說不出話來。

狄青笑道:“諸位無需擔憂,朝廷自有決斷。只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此次安南必滅,至於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城中大小事務,還請諸位先安撫民心,我將招貼安民告示,向安南百姓告知我大宋並無侵佔之心。”

這話說完之後,大家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沒有逼他們站隊就行。

當下一個個也是立即說道:“將軍仁義,不遷怒百姓,真乃上邦天軍也。”

“大宋天威,小人亦是敬畏之。”

“我等謹遵將軍之令,會昭告百姓,使大家安心。”

眾人紛紛保證。

狄青也就沒再囉嗦,把他的意思傳遞出去就行了。

他已經給過諒州士族機會,他們自己不把握住,那也怪不得誰。

來前知院說過,覆滅李朝之後,為了防止李朝得民心而再次立國,可以立黎朝或者丁朝的後裔為傀儡皇帝。

大宋會在升龍以及海邊駐軍,扶持國內的親宋大臣上位,以此間接把持越南朝政。

如果在這個時候投靠宋軍的話,未來自然會得到宋軍扶持。

可惜這些人目光短淺,不懂得及時改換門庭,錯失了一個充當大宋走狗的機會。

不過現在穩住這些諒州士族,不讓他們在後面拖後腿就行。

要是抱著消滅安南,侵吞安南的目的,說不好會讓他們狗急跳牆,組織民兵不斷騷擾他們的輜重,這也得不償失。

因此現在這樣也挺好。

等以後滅了李朝,大勢所趨,多的是安南士族過來投靠。

當下狄青在諒州城裡留下了一千接應後面的儂智高,自己則正準備率領火器軍繼續追擊郭盛溢。

但他才剛出城,就有斥候探馬來報:“報!”

探馬飛奔而來,向他單膝下跪道:“敵人援軍已經在支稜關佈下重兵,前方黃將軍、儂將軍、趙將軍已經領本部人馬先撤了回來。”

“哦?”

狄青立即問道:“可查清楚敵人有多少兵力,來的是什麼人?”

探馬說道:“我們遠遠的看到那關上插著“李”字大旗,看那顏色,好像是安南皇室,也許是他們的皇帝或者皇子一類,具體人數尚不得知。”

安南皇室?

狄青目光森然地看向南方,小小安南,也敢自立為皇?

今日。

便叫你們安南改朝換代!

想罷。

他下令道:“讓前方計程車卒們先集結起來,不要再繼續追擊,待我到來再進攻。”

“是!”

探馬立即前去傳達軍令。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微水之戀

愛理的狗

不及告白

霧馭

醒來發現物件跑了?換一個!

使用者名稱503678

時空旅人的奇幻之旅緣

菲惜雅

穿越:我的新世界

caomingya

景物登臨閒始見

喚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