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

隨著各方勢力妥協平衡,新一輪政制院換屆便算是完成。

原來政制院的人員是九人。

既呂夷簡等三相三參,加上晏殊、范仲淹以及趙駿。

現在變成了十二人。

減少了以前的宰相王隨,增加了張士遜、蔣堂、賈昌朝、李迪四人。

除此之外,又有財政部的程琳,兵部的章德象,工部的韓琚,工商部的李諮四人為候補同知。

候補同知雖然位比副相,但從這一屆開始,算是被排除出了核心圈子,因為趙駿的秘密不打算告訴他們,自然也就不享受以前晏殊范仲淹那樣的地位。

歸根到底,趙駿來自後世的秘密就是政制院核心層的象徵。還是那句話,在這個秘密下,大家的溝通成本就變低,說話也就隨意許多。

而且這個秘密也有助於趙駿的權威,畢竟一個熟知歷史的後世人一旦被人確定身份,那麼所有人自然也願意聽從他的話。

雖說人心難測,不過進來的人都是有派別,即便是蔣堂也在當初跟趙駿關係不錯,因此派系間自然能平衡。

只要保持呂黨和王黨兩個大派系,中間加幾個搖擺派,趙駿獨佔鰲頭,也就少了幾分爭端了。

一旦發生內鬥,總是有趙駿和趙禎居中做主,不至於大家鬧得太兇。

隨著時間推移,年關將至,康定元年落下帷幕。

而就在大宋這邊由於剛剛打贏了與遼國的戰爭,又在外交上取得巨大勝利,百姓陷入舉國歡慶,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時候。

西夏這邊卻是相當悽慘。

寶元二年范仲淹發動了對夏自衛反擊戰,他指責李元昊對大宋發動突然襲擊,並且死不悔改,於是悍然出兵,進攻西夏腹地。

雖然大部分宋軍在邊境就被西夏軍隊給擋住,但在張亢的率領下,還是對西夏的大後方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這一行為讓李元昊可謂是元氣大傷,以至於他甚至在來年都沒辦法配合遼國一起發動進攻。

後來李元昊才意識到,很有可能宋國已經察覺到了遼國也會南下的可能,於是范仲淹才會在離開之前,忽然出兵,就是讓他沒有能力在宋遼開戰的時候,同時插上一腳。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李元昊也相當懊悔,早知道當時還是應該警惕一些,做好後方的防禦,不然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事已至此,已是徒勞奈何。

李元昊被大宋主動出擊打殘,也只能選擇龜縮起來,舔舐傷口,靜待宋遼戰爭的結果。

可惜結果並不能讓他如願,遼國率領幾十萬大軍南下,同樣鎩羽而歸。

見到這個結局,李元昊已是心如死灰。

康帝元年十月,宋遼在八月底和談的內容就已經傳到了西夏,此時興慶府,元昊王宮當中,外面大雪紛飛,李元昊的心情跟外面的雪一樣冷。

他為人殘暴嗜血,由於憤怒最近這一年的時間裡甚至殺了好幾個侍從,連張元都差點被他殺死。

因為宋軍那邊謠言,說張元是他們派過去的臥底。

雖然這麼簡單的反間計不一定奏效,然而很多時候,對於上位者來說,都是寧可信其有,不敢信其無。

廉頗不就是被這麼低劣的反間計給換下去了嗎?

所以當時李元昊真的對張元動了殺心。

也幸好張元能說會辯,察覺到了李元昊的殺意,急忙向李元昊表忠心,並且表示這是宋軍的反間計,請他一定不要上當云云,這才熄滅了李元昊殺他的心思。

歷史上李元昊中反間計殺了兩個大將野利遇乞、野利旺榮,是種世衡經過層層設計,精心佈置。

再加上當時元昊取得幾次大捷,對宋國戰事佔據優勢,對於兩個將領的重要程度變低,在疑心兩個大將的情況下,自然就能夠中計。

但現在他遭遇兩次慘敗,人心浮動,再殺人的話顯然有些不合適。

且宋軍確實沒有對張元的反間計做什麼佈置,純粹就是邊境軍隊開玩笑,說張元帶著李元昊來襲,讓李元昊損兵折將,是他們的臥底之類。

因此無憑無據,光靠謠言殺一個頗有才幹的軍師,李元昊還沒有這麼沒腦子。

冷靜下來之後,李元昊就立即安撫了一下張元。

今日王宮當中議事。

李元昊與幾個重臣在一起。

屋內炭火點燃,透過旁邊窗戶,能看到簌簌的雪花紛飛。

他穿著厚實的皮毛裘衣,身上倒是暖和,可臉色卻非常難看,環顧四周,長嘆一聲道:“諸位,我大夏,何去何從啊。”

張元面色沉重,他其實知道眼下的處境,西夏只能再恢復到以前向遼宋稱臣,兩不得罪的情況。

但作為“落第秀才”這樣一個在古代和近代都“豪傑輩出”的傳奇職業,張元的自尊心告訴他,他想要向宋朝復仇,決不能再讓西夏跟以前那樣向宋稱臣。

所以他選擇了沉默。

不過另外一個大臣謀士楊守素倒沒這方面顧慮,他向李元昊進言道:“陛下,連強大的遼國都敗在了宋軍的火器手中,足以說明大夏之敗,非戰之罪也,當從長計議。”

“你說說。”

李元昊強忍著耐心問道:“眼下該怎麼辦?”

“當立即與遼國和宋國展開和談,如以往般,向遼宋稱臣。”

楊守素坦言道:“如此我們方能有轉機,否則繼續跟宋國打下去,於我們不利啊。”

野利旺榮也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他也勸道:“是啊陛下,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容許我們再與宋國交戰,和談是最好的選擇。”

“和談嗎?”

李元昊沉吟了片刻,嘆息道:“真令人不甘啊。”

說著他又看向張元道:“雷復,你怎麼看?”

張元看出了李元昊還是捨不得皇帝大業的心思,思索片刻後,才認真說道:“陛下,確實該和談,不過陛下也不要不甘心,遼人必然會拉攏我們,到時候遼宋終究還有一戰。”

“哦?”

李元昊問道:“為何?”

張元說道:“一者,宋國大敗遼國,令遼國威信大跌,耶律宗真豈能善罷甘休?”

“嗯。”

李元昊沉吟著點點頭。

“二者宋國火器強盛,縱使不談威信,火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遼國地位,遼國怎麼可能會不感到懼怕?”

張元分析道:“以此兩條,臣就能篤定不出三五載,遼宋之間必有一次大戰。只是此次遼國戰敗,他們也同樣需要休養,因而暫時偃旗息鼓,休養生息。”

“遼人既已畏懼,萬一他們不敢行事呢?”

李元昊問。

張元笑道:“遼人若不敢行事,則必然不會拉攏我們。但還請陛下耐心等候,若是臣預料得不差,不久之後,遼國使臣就會前來。”

“你的意思是,遼國使臣會主動前來與我們商談?”

李元昊驚訝。

“自然。”

張元沉聲道:“宋國火器強盛,遼國絕不敢再獨自面對,必然找我們結盟,到時候便是我們的機會。”

“嗯”

李元昊微微點頭。

張元趁機建議道:“陛下可以一面向宋國上表,一面與遼國結盟,先開邊境榷場,以滋養國內,等休養生息,待天時一到,必令宋國血債血償!”

其實李元昊也不是不知道現在面臨的處境,兩次大敗之後,國內民生凋敝,物價飛漲,各部落牧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加上讓敵人襲擊到老家腹地,損失慘重,讓李元昊的威望大跌,現在再想發動戰爭已經是不可能。

唯一的做法就是立即遣使向宋國祈求原諒,然後向宋國稱臣納貢。

但李元昊實在是拉不下這個臉。

前幾年才耀武揚威地建立國家,自立為皇帝,結果眨眼間就被人打得喊爸爸,顏面盡失,簡直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雖然作為梟雄來說,臉面這種東西本來就無所謂,可西夏這樣下去,怕是要變成一個國際笑話。

到時候他在國內國外的威嚴何在?威望何在?人心何在?

所以李元昊著實有些難辦。

但若是強撐下去也沒有意義,宋國關閉邊境榷場,讓西夏國內的局勢每況日下。

西北特產賣不出去,党項人需要的茶葉進不來,很多人為此只能從青塘花高價購買茶葉,需求量超過商品供給、生產成本上升等原因造成通貨膨脹,弄得西夏經濟接近崩潰。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李元昊不甘心,那就是一旦正式向宋國遣使,就意味著他要自削皇位,重新接受宋國的冊封,變成西夏國王。

這一點讓他很難接受。

可現實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他再不能接受,也要考慮如果繼續和宋朝長期進行軍事對峙,不進行貿易通商的話,國內會變成什麼樣。

恐怕要不了多久,諸多黨項部落就得起義造反,把他這個党項部落的首領給推翻。

因此李元昊就只能問問謀士,讓他們給自己一個理由。

張元就給了理由。

那就是遼國那邊肯定也不會甘心,到時候他們依舊還有機會。

只要李元昊先忍一忍,向宋國稱臣,等宋國答應了互市貿易,他就可以跟遼國一樣先休養生息,發展國內軍事、經濟、民生等等。

再過幾年,等西夏和遼國都從元氣大傷當中恢復過來,耶律宗真和他結盟,便能夠與宋國殊死一搏,報仇雪恨!

“唉。”

李元昊明白張元的意思,但又嘆息道:“還是不甘啊!”

“陛下,當年越國被吳國打得幾近滅亡,勾踐臥薪嚐膽,終究消滅吳國,成功復仇。”

張元勸道:“要想成大事,就需要學會隱忍,此時的隱忍是為了將來能夠勝利。縱使一時之敗,不能論英雄,唯有最後勝利者,方顯英雄本色!”

“嗯!”

李元昊沉聲道:“那便如此!遣使宋國!”

康定元年對於三個國家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遼宋於保州決戰,遼國大敗而歸。

雙方展開了長達大半年的外交拉扯,最終以宋國取得了巨大外交勝利而告終。

下半年西夏那邊得知宋遼和談的訊息,也坐不住了,只能遣使稱臣。

十一月,遼國使者也前往了西夏,雙方締約了戰略同盟條約。

這個條約是秘密舉行,兩邊約定將來一旦與宋國全面開戰,則一方開打,另外一方也會立即馳援。

顯然宋國的強大讓耶律宗鎮也坐不住了,除了要緩解國內日益尖銳的矛盾以外,還要積極尋求外援,與盟友一起對付大宋。

宋國這邊暫時倒不知道這個情況,不過宋國的內應也知道了遼國使者去西夏的事情,政制院這幫人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遼夏之間在搞什麼鬼主意。

不過這本來就是趙駿他們能夠猜到的事情,倒也無所謂。

別看宋遼簽訂和談,遼國那邊在穩定局勢,宋國這邊又何嘗不是想贏得發展時間,改革內部重重弊端和矛盾呢?

只要給大宋幾年時間,有錢有糧有兵,還有火炮手榴彈,甚至燧發槍弄出來,遼夏再聯盟有什麼意義?

所以大宋這邊並沒有對他們的聯盟有什麼在意,也沒有積極想方設法破壞他們聯盟的意思。

年底西夏使者與當時宋國在西北的經略使龐籍進行了和談具體事宜。

最終確定條約內容。

一,求和。

二,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削為國王,向大宋稱臣納貢。

三,每年西夏必須向大宋上供一千隻羊,五百頭牛,五百匹戰馬,三百頭橐駝。

四,雙方於邊境互開榷場互市,允許一切商品自由流通買賣,不許強加干涉,治安和地區事物由西夏和宋國共同派人管理,稅收則由買賣雙方的商人國籍來定。

五,西夏必須每年向大宋進奉乾元節(宋仁宗生日)及賀正。

六,宋國恢復之前與西夏斷開的一切外交關係,保持使者聯絡,但將取消一切接待使者的費用,雙方遣使路上的花銷只能自費,到開封之後,宋國只提供食宿,不會有其它任何接待費用產生。

七,宋夏簽訂互不侵犯盟約,若是一方撕毀條約,則另外一方將把對方視為敵對國。此次因為夏國侵略再先,本應該徹底中斷宋遼關係,並且要求夏國賠償一切戰爭損失,但考慮到和平是兩國百姓的期盼,就再給夏國一次機會,勿謂言之不預!

八,宋夏以原來邊境為界,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藏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不得私自往邊境增兵,不得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貿然派兵越過邊境擒拿盜賊逃犯,如有違背,視為侵略。

九,宋同意購買西夏出產青鹽、藏紅花、皮毛等特產以緩解目前西夏國內特產堆積經濟崩潰的局面,但必須割屬戶於宋,且西夏不得向宋國禁止一切包括戰馬、礦產之類的禁品。同時與遼國一樣,雙方取消一切禁運。

一系列和談,最終由西夏使者前往大宋汴梁向皇帝覲見,然後確定之後,蓋璽印章。最後大宋皇帝賜李元昊為特進檢校太師兼侍中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使,爵西夏王,和談結束。

對於李元昊的識時務,大宋自然是舉雙手歡迎。這樣遼國和西夏這邊兩方和談,外患就暫時告一個段落。

便在這熙熙攘攘當中,慶曆元年到來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潦潦草草

樹泥泥

我在修仙界跨越萬界直播

時暇

黎明時我睜眼

南川瀟瀟

捉鬼是種職業

梔虞wwwww

吉人傳

蜀山有鹿

驚,我男友竟是詭異囚徒

霜下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