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為理想而奮鬥

趙駿對災民們的承諾,如瘟疫一般發散了出去,也讓荊湖南路轉運使王遙苦不堪言。

因為兩稅法制度下,他今年要籌集足夠的糧食送到真州去。

田稅在夏季的五月初一日以及秋季九月初一日收,納畢時間一個是兩個半月,一個是三個半月。

這也就意味著湖南的田稅是在七月底差不多收完,只是礙於突如其來的暴雨,才剛剛出發到嶽州就被洪水阻隔,現在還在嶽州轉運倉庫裡。

趙駿大手一揮,立即讓人去嶽州把糧食重新運回來,用來救濟災民。

那他今年的政績就算是完蛋了,以後升遷無望啊。

但顯然胳膊拗不過大腿,他也無能為力。

不過王遙沒多久就想通了。

如今政制院掌權,知院又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政績這種東西,還不是知院一句話的事情?

把今年的夏糧收齊了交到朝廷是政績,可突然暴雨來了,洪水漲了,把糧食救濟災民,那不也是另外一種程度上的政績嗎?

只要災民一個不餓死,只要來年土地還能豐收,那麼功勞簿上,知院大人總歸是要給他記上一筆。

所以在短暫地糾結之後,王遙也是迅速改變了立場,堅定支援趙駿的決定。

趙駿這邊挪用賦稅則毫無負擔。

因為宋朝的賦稅以兩稅、商稅、鹽酒課、茶稅、免役錢等為主,其中兩稅雖然佔了一定比例,但比重已經越來越低。

從趙匡胤趙光義時代佔比百分之七十,到趙禎趙頊時代,佔比已經下降到百分之三十。

像荊湖南路在趙禎時期一次夏稅運糧大概只有六十萬石左右,按照汴梁常年維持在二到四百文一石的稻米、麥子價格,取平均值三百文,約值二十三萬貫。

一年下來,荊湖南路要交的農業稅不到五十萬貫。

仁宗朝北宋有十八個路,除了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兩浙路這幾個產糧大省每年的農業賦稅都超過百萬貫,每路都會運兩三百萬石去開封以外,其餘諸路基本都是幾十萬貫。

總計來說,光農業稅,全國各路加起來一年到頭也就那麼一千多萬貫的水平,還不如趙駿這幾年到處抄家幫趙禎賺的錢多。

因此挪用的這點賦稅本身就不會對朝廷那邊造成太大影響。

這些日子趙駿除了在長沙巡視以外,也前往其餘災區,他以前雖然在淮南去過災區,但畢竟那時候的災區已經經過三年恢復,情況已經改善了許多。

但如今親眼經歷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能想象到一個村子有大半人家都死絕,家家戶戶掛著素縞的慘狀嗎?

能想象到其它縣城裡,渾身髒亂穿著破爛衣裳,把女兒放在籃子裡,挑到縣城大街上,頭上插一根稻草賣的嗎?

能想象到髒兮兮的泥水中,一個老人爬在地上撿起一根富人丟下來的骨頭啃的樣子嗎?

地主和富戶們大搖大擺地走在街上,他們身邊有奴僕跟隨,有那種人力竿轎抬著,肆意在街上掃視著每一個賣兒賣女的窮人,如同在看一件件貨物。

嚴格來說,除了長沙和臨湘災情比較嚴重以外,其餘各縣已經算好的。

但別的縣可沒有陳希亮提前預警,即便大範圍災情還算好,可也有不少沿河的村子損失慘重。

可能半夜還在睡著覺,忽然沿岸決堤,整個村子都淹沒在了潮水裡。

剩餘的人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把一切能賣掉的東西賣掉,換取一個活命的機會。

趙駿見到這個狀況,真的是整夜整夜睡不著。

對於他這樣的現代人來說,雖然能夠從史書裡窺見一絲端倪,如“淮南大旱,人相食”“歲大飢,易子而食”之類的話。

但史書裡的輕描淡寫,又怎麼比得上現實見到的殘酷?

所以眼前的這一切帶給他的衝擊是難以想象的。

就如同當年上大學時,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年輕時候的偉人冒雨穿過街巷,看到的所見所聞一樣。

從電視劇裡見到就已經很震撼,何況親眼所見?

為此趙駿多次奔波於諸縣,囑咐地方路司、州府、縣令以及其餘諸多官吏,嚴格要求他們的賑災行動,務必要保證災民的善後治理。

事實上暫時擷取湖南農業賦稅養著災民並不難,難的是以後的生活該怎麼辦。

因而趙駿這段時間,一直在督促地方官府,清理農田,徵召地方廂軍,僱傭青壯民力,將沿河兩岸的堤壩重新進行修繕,將被淤泥和洪水掩埋的田土再次清理出來。

百姓的田地如數奉還,豪紳的田地則要求這些豪紳付清理費用,至於更多沒有田地,只能給富戶地主打工的佃戶,官府會幫助他們重新開墾田土。

洪水過後勉強算是有個好處的地方在於,大水把大量的淤泥給衝到了岸上,導致兩岸平原地區到處都是泥沙,雖然很多沙子不能種糧食,但淤泥裡蘊含豐富的氮磷鉀,有益於糧食的生長。

所以以前很多貧瘠不能開墾的田土,堆砌淤泥之後也能勉強種植,實在不行趙駿也讓地方官府幫忙開挖山地,引水渠灌溉。

這些政策肯定是好政策,但反對者如雲。

一來這樣需要的人力物力很多,絕不是說拍腦袋認為這是好政策就能實施。比如開挖山地,開墾新土,引水渠灌溉,需要的青壯勞力至少得數萬,需要的錢也非常多。

二來那些地主豪紳們可不幹,憑什麼幫泥腿子開墾田地免費,幫他們清理就要錢?

地主豪紳就不是大宋百姓了?

在這種反對聲音當中,趙駿也不能一意孤行。

畢竟不法地主富商豪紳肯定有,他在潭州也殺了一些,但還是有不少地主豪紳屬於正常人類,沒有幹什麼壞事,不能亂殺人。

因此趙駿只能講道理。

在第一點上,趙駿告訴地方官府,災難過後,既然晚稻不能種植,就正是青壯勞動力無所事事的時候,那還不如僱傭他們,讓他們出力。

朝廷出錢,讓他們挖山地,開田土,引水渠,修池塘。這個辦法叫做以工代賑,能快速恢復生產。

至於第二點。

趙駿表示,正常情況下,受災地區朝廷會免收賦稅,比如淮南地區已經兩年免稅。

但這個免稅程度一般是看受災的嚴重大小來判斷。

淮南那次受災地區達到十多個州,讓數萬人餓死,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數百萬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會免稅兩年。

可長沙這次只有潭州一州遭遇水患,大概二三十萬人受到波及,淹死人數只有一千多人,至今還沒有人餓死,不像淮南那次那麼嚴重,朝廷不一定會免除賦稅。

即便免稅,也是給無產的窮人免稅。有產的地主,依舊要納入稅收名單裡。

所以如果你們做為地主,家大業大,抗風險能力遠比窮人搞得多,在有限的能力下再出一份力氣的話,朝廷會很欣慰於你們承擔了一定國家責任,並且還會給予你們在賦稅上的優待。

地主們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似乎穩賺不賠,紛紛答應。

主要還是免稅太有吸引力。

因為說是優待,其實就是一場交易。

既我用免除賦稅的方式,讓伱們出錢出力,換取物價穩定、加快災後恢復建設。

別看宋朝農業稅不高,荊湖南路一年也就五十萬貫不到的農業賦稅,但苛捐雜稅特別多。

特別是針對地主們的苛捐雜稅,那是把地主們往死裡盤剝,導致宋代地主起義的次數也非常頻繁。

因此跟那敲骨吸髓的稅收比起來,出這點錢和物資,算是花小錢免大災了,來年朝廷即便是免半年賦稅,也能賺回來。

於是在趙駿抽調了今年夏稅,以及潭州多加地主、富商的聯手下,災區的物價得到了穩定,秩序漸漸恢復正常。

等到十月份的時候,趙駿已經在潭州待了兩個多月,今天有個好訊息傳來,朝廷發了五十萬貫賑災款,目前已經送到了潭州。

傍晚戌時初,長沙縣衙門內,趙駿正在看著各地對於災後恢復工作的彙報公文,陳希亮興高采烈地進來說道:“知院,太好了,朝廷的賑災款到了。”

“嗯。”

趙駿抬起頭只是點點頭應了一聲。

陳希亮見他興致不高,不由得納悶道:“知院,這難道不是一件高興的事嗎?”

“是。”

趙駿放下手中的公文,嘆道:“但這點錢還是杯水車薪,而且你要想到,這次水患,只是潭州受災,災情並不算嚴重,朝廷要保證每個災民得到妥善安置,就要花很多錢,可要是像前幾年淮南大旱那樣的大災,那就是個無底洞啊。”

“總歸還是要儘自己的努力。”

陳希亮說道。

“災是救不完的,只能祈禱像淮南那樣百年不遇的旱災少來幾次,一是要未雨綢繆,在好年月多囤積糧草,多修築堤壩,多開墾田地,多疏通河流。”

趙駿說道:“二是要提高商業繁茂,這次災情之後,我希望你們能與衡州、永州、全州、桂州等地做好溝通,全力疏通靈渠,加大與廣東南路的商貿往來,那邊正在廣種棉花,湖南也可以引進種植這些經濟作物。”

“修渠可是一件大事。”

“嗯,所以就需要你們各地沿河的地方官府通力合作,一起把水渠建好。”

“是。”

“我瞭解到民間僱工價格大概在每日50-100文之間,河工貴一些,在150-200文左右。五十萬貫能夠僱傭三萬人大概半年,這錢必須用在刀刃上,以恢復農業、修復河堤為主。”

“是。”

“好了,好好安排,災後重建工作任重而道遠啊。”

“是。”

陳希亮應了聲,隨後退去。

他感覺自己在知院身邊能學到很多東西,比如以工代賑的辦法,比如原來可以透過這些協商換取地主富戶們的支援。

其實有的時候除了階級對立以外,人與人之間還是更多需要溝通,有的時候溝通比對立更重要。

等陳希亮走後,趙駿依舊是愁眉苦臉,並沒有因為朝廷賑災款項到而多高興。

他給出的辦法其實都是後世比較常規應對災難、經濟蕭條、重建工作的辦法,歷史已經證明,包括美帝在內,這個辦法都是確實可行有效的方式。

但這裡有個前提條件是,政府必須有足夠的錢。

要是沒有錢,還濫發貨幣,還要搞以工代賑,那純粹是找死,國家會很快崩潰。

好訊息是現在朝廷有錢。

壞訊息是快沒錢了。

西北局勢愈發緊張,現在還只是個開頭,所以朝廷那邊有餘額支援他重建災區。

一旦真正開戰,那花的錢就是個天文數字,國庫目前有數千萬貫的存款,都是這兩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為戰爭做準備的,開戰後怕是很快就會打光。

即便這兩年趙駿抄了很多家貪官汙吏,很多個奸商富戶,為朝廷帶去了超過千萬貫的抄家款,送去汴梁的錢不計其數。

但光靠抄家屬於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辦法,不可長久,因此還是要用常規手段才行。

“也幸好這幾年大宋遇到的天災基本都是小災小難,即便前幾年淮南大旱,只能算中上級別。真正波及數百萬人,甚至上千萬人的大災難暫時沒有發生。”

“從前年二月出發,我在地方上行走已經快兩年了,這兩年我積累了大量基層工作經驗,瞭解到大宋底層生活,也漸漸摸索出了改革道路。”

“首先是賦稅,正稅確實輕,稅收只有收成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但苛捐雜稅就多得離譜,難怪當年學歷史的時候,張教授會說“北宋賦重,眾口一詞,少有異議”。”

“但也是靠著賦稅北宋才能撐這麼久,如果現在進行賦稅調整改革的話,可能宋朝要面臨嚴重的壓力。看來在減輕農民負擔這件事上,還是要一步步慢慢來。”

“像王安石那樣的青苗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只能借鑑,不能全盤接受。還有就是張居正改革和雍正改革,需要等到國內生產力提升,才能推廣實施。”

“不過賦稅暫時不好動,還是可以先改革吏治的。難怪范仲淹要先搞吏治,果然只有下基層看看情況才能瞭解緣由。”

“至於搞錢的事情,最終還是要開源節流,解決三冗問題,另外就是從日本吸納金銀還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對外貿易,這也是南宋的路子。”

“不管怎麼樣,我必須要尋找到一條屬於大宋自己的道路,為了大宋農民,為了所有中華漢人,為了沒有靖康恥,為了讓漢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我都必須加倍努力,不可懈怠。”

戌時末,夜深了,趙駿繼續伏在案前,為自己的心中理想而奮鬥。

感謝書友書友20180106230604207給上兩章提出了中肯的意見,我進行了一定程度修改,個人認為更合理,大家可以回頭去看看。上一章其實是我忘記寫一段內容了,就是寫百姓賣兒賣女,導致鋪墊不夠,讓大家覺得主角演講比較白,是我的問題,讓大家代入感不足。其實主角一直是個生活在溫室裡的人,這段行走天下也是為了彌足這點不足,不然全憑嘴炮屬實是空中樓閣。

有不少朋友說先階段沒那麼好看了,確實一是這個月生病了影響狀態,二是我是個人是認為主角還是要下鄉去走走才能做出實事來,所以劇情稍顯不足。

還是多謝大家指出問題,有合理的意見我會認真傾聽,至於那些直接開罵者.我權當沒看見。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裂之日

江魚眠

雛菊暗戀

許安呀

戀愛腦重生,抱緊瘋批老公大腿

浮七

鬼吹燈之胡楊婚事

晾曬白色月亮

我是輝夜人柱力

巔峰卡卡西

我媽是大佬的白月光

七七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