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不得不戰

聽到糧食告急,中大兄皇子雙目瞳孔收縮,只顧著喜悅,卻忘記這茬了。

“還能堅持多久.”

中大兄皇子將自己的野心收起來,依舊友好的看著自己的弟弟。

大海人皇子道:“就我們的畿內的糧食,只能夠當下的勤王軍支援兩月餘,如果算上四國那邊的糧食,能夠支援四月。

只是現在勤王軍越聚越多,糧食的壓力也會跟著增加。

現在有兩個辦法,讓各地勤王軍暫停來源,減少近畿的糧食壓力.”

“這個不行!”

中大兄皇子毫不猶豫的拒絕,在經過劉仁軌指揮的那場近乎老子教訓兒子的對馬島戰役,中大兄皇子已經意識到與唐軍軍事裝備上的差距。

之前是井底之蛙,只以為唐軍言過其實。

大家都是一個脖子頂一個腦袋,中原能夠號令四方,他們天照大神的後裔,日本國憑什麼不能?

陳青兕怎麼滅四萬倭兵的,中大兄皇子並不清楚,但劉仁軌這麼羞辱他們,讓他們無計可施的,卻是近在咫尺。

那種無力感,中大兄皇子一輩子都忘不了。

中大兄皇子親眼目睹了唐軍在裝備上的優勢,也深切的明白,唐軍的裝備優勢太大,在同等人數之下,他們不可能是對手。

勤王軍越多,勝算越大。

他們只有一次機會,現在的倭國禁不起再一次的大敗,斷不能拒絕勤王軍的到來。

必須舉全國之力,應對此次危局。

贏了,自己是英雄,輸了,那就一起毀滅吧。

中大兄皇子沒有任何猶豫道:“將美濃那邊的糧食調來近畿……”他頓了頓說道:“將關東地方的糧食也調來.”

中大兄皇子嘴裡的關東自然不是中原的函谷關以東地域,而是倭國半島的東南部,也就是後世的東京。

不過倭國號稱有三大平原不假,但關東平原是開發的最晚的一塊,後世成為德川氏封地後,才徹底開發出來。

現在的倭國皇室擁有一定實力,並沒有成為後世的擺設象徵,三大平原都掌控在皇室與貴族手上。

此番中大兄皇子連關東方向的糧食都調來,顯是孤注一擲,不成功,便成仁的舉措。

大海人皇子張了張口,想要給日本留一條退路,但聽兄長如此態度,也不好再說,畢竟他現在身份有些尷尬。

不上不下……

在這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倭國在輿論的推動下,爆發了少見的愛國熱忱,只是短短半月,居於倭島四方的藩主,各自領著千百人向飛鳥京彙集,有些落魄的藩主,甚至領著十幾人都來參戰,以振武家之風。

雖然零零散散的,可成百上千的小部隊彙集到一起,亦能形成一道洪流,細細數來,竟匯聚了十萬之眾。

聽著自己手中有十萬兵,中大兄皇子立刻猖狂起來,大笑道:“有雄兵十萬,何懼唐軍?”

大海人皇子卻是苦著張臉,任誰也想不到在這時候,向來鬆散的倭國展現出瞭如此強勁的凝聚力,以至於後勤的壓力現在都在他身上……

這些日子,為了招待四方來的藩主,他忙前忙後,但招待藩主的檔次卻是一降再降。

飛鳥京對於沒有見識的倭國人來說,那就是人間天堂。

倭國在未徹底改制之前,制度很奇葩。

他們將各地分為一國一國,每一個有一個守護負責軍政大權。

但是他們的守護是不去地方赴任的,而是留在京城享受生活,至於地方上的事務,他們任命武家為藩主全權處理,藩主定時將境地內的賦稅送來京城以供守護揮霍。

故而倭國各地都極其貧窮,京城內部卻因聚積了整個倭國的財富,異常豪華奢靡。

大海人皇子一開始為了鼓勵首批到來的藩主,好吃好喝的招待。

別看是高高在上的地方藩主,在倭國的這個制度下就是地方的鄉巴佬,哪裡享受過這種高檔待遇。

可隨著藩主越來越多,大海人皇子意識到了情況不對,開始縮減待遇。

略微減少,還可以忍受,到後來只是尋常招待。

相比之前的款待,後來者的待遇一落千丈,自是引發了不滿動盪。

大海人皇子費盡心力才平復一切,看著重新修復自信心的兄長,他實在忍不住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我們的糧食,現在只能支援半年.”

中大兄皇子一聽居然有半年時間,笑道:“半年足矣!”

倭國並不大,有半年時間,十萬大軍足夠他將唐軍驅趕出倭島,如果一切順利,甚至有機會反攻百濟。

這手上有兵,底氣就是足。

大海人皇子搖頭道:“我們只有三個月不到的時間……”

中大兄皇子愕然道:“不是夠吃半年?”

大海人皇子道:“那半年後呢?”

他一臉肅然,說道:“三個月內,不結束戰爭,各國田裡的糧食缺乏足夠的勞力收割,大半都會爛在田裡。

我們糧庫全空,整個倭國都會陷入饑荒.”

中大兄皇子臉色瞬間蒼白,前段時間有多壓抑,現在就有多膨脹,以至於完全忽略了倭國的國情。

倭國農業資源極差,人口也不足,哪有能維持十萬大軍這樣規模的國力。

可以想象,這十萬大軍一旦到了秋收時節,心中必然想著家裡的田地,不願再戰。

如果自己誆騙他們,不用為糧食發愁,一旦到了冬季糧盡之日。

莫說是敵人,軍中饑民都能將他生吞活剝。

“必須立刻開戰!”

中大兄皇子豁然起身,高喊道:“去將前將軍叫來.”

不一會兒,一位矮小精幹的漢子,大步入內,跪伏見禮。

來人是前將軍河邊臣百枝,倭國著名的將門世家,長期與新羅、蝦夷作戰,是跟阿倍比羅夫齊名的將官。

中大兄皇子急忙詢問:“唐軍現在有什麼變動,是否有進攻的動向.”

現在他們與筑紫、長門地區的唐軍隔著山陽山陰地區,共有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安藝、周防,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十五國。

這些地方無一例外,南邊靠著瀨戶內海,北邊都在山區,道路難行,並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現在他們有兵十萬,兵力居於多數,在山陽山陰地區根本施展不開。

相反近畿是他們最熟悉的地方,也適合大規模作戰。

綜合多番戰略因素,中大兄皇子並不願意主動進攻,最好的情況是唐軍出兵來攻。

他們可以以逸待勞,又能利用兵力的優勢,以眾擊寡,讓狂妄無狀的陳青兕知道羞辱他的厲害。

如果能夠將之生擒,定然要他跪在飛鳥京外示眾,讓他也受到如自己一般的羞辱。

河邊臣百枝道:“唐軍並無多餘的異動……”他頓了頓說道:“只是他們的水師可能已經到了瀨戶內海.”

中大兄皇子倒吸了口涼氣。

大海人皇子道:“為何不早說?”

河邊臣百枝苦著臉道:“我們並未發現,也不確定,只是意外從漁民口中得到了這則訊息,還在確認.”

倭國作為海上孤島,為大海環繞,內裡還有瀨戶內海,自然是有水軍的。

只是他們的水軍大部分遠征百濟被陳青兕覆滅了,餘下部分水師讓劉仁軌殲滅。

倭國大多人生活在海邊,要重新組建水師不難。

只是唐軍的戰艦將他們打出了心理陰影,就憑他們的小舟船,拿什麼跟唐軍的那些樓船、艨艟、鬥艦、走舸相比?

現在倭國上下皆有一個念頭,不能跟唐軍打水戰。

中大兄皇子也沒有重組水師的想法,對於唐軍的水師動向,也無從考察。

還是位於四國土佐地方的漁民打魚的時候,意外撞見的,真假還沒有確定。

中大兄皇子、大海人皇子互望一眼,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涼意。

他們現在是被架著了……

陳青兕這一招太妙太狠。

唐朝水師擁有船艦之力,在水上無人可敵,出現在瀨戶內海,意味著隨時可以穿過內海直插界町然後進入近畿,緊接著攻入他們的腹心飛鳥京。

這也意味著他們無法主動進攻,就算主動進攻,也得留下三成兵馬守護近畿。

而唐朝的水師卻能隨時隨地的與他們的陸軍配合,不費一兵一卒,便可牽扯他們三萬兵卒。

“可惡!”

中大兄皇子一拳打在榻榻米上,憤慨的罵了一句。

大海人皇子道:“為今之計,上策,唯有誘使唐軍來攻。

下策,我們留下一部兵馬護衛近畿,前往長門與唐軍死戰.”

中大兄皇子道:“都說唐人好顏面,他們有大國之威。

我試著以此相譏,若能激怒於他。

那是再好沒有了……”

大海人皇子道:“我去請高向君,讓他主筆.”

他口中的高向君是高向玄理之子,高向清河。

高向一族是漢族歸化人子孫,第一批遣隋使成員,親身經歷了隋唐兩朝更替的歷史。

大化改新中作為國博士提出了很多適合倭國國情的制度,乃是倭國的華夏通,其子深受父親影響,對於漢文化的瞭解,僅次於其父。

很快!

高向清河就效仿三國時期的陳琳寫了一封討賊書,寄向身在筑紫朝倉宮的陳青兕。

因受到戰爭的恐懼,挨著長門國的石見地區百姓已經逃難。

陳青兕趁機派人入山探察地形,找尋銀礦所在地。

正在等候訊息的他,收到了中大兄皇子的書信。

想也沒想,陳青兕揮手叫李紅清來到近處,問她借火摺子。

李紅清習慣走南闖北,火摺子是隨身必帶之物,將火摺子遞給陳青兕。

陳青兕吹燃了火,將信直接燒了。

李紅清一臉詫異問道:“直接燒了?”

陳青兕道:“這個時候來信,多半是罵人的話,想要激我出戰。

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二十萬大軍,唬誰呢!”

倭國對外宣稱他們已經聚集了二十萬的大軍。

陳青兕是不信的,但從手中的情報來看,十萬確實是有。

畢竟倭國這種情況,幾乎就是全民皆兵,將農民聚集起來,籌十萬不難……

難的是怎麼養這群農民……

他們的聲勢越大,死的就越快。

當然如果不搞這麼大的聲勢,死得更快。

左右都是一個結果……

死定了。

面對陳青兕的泰然自若,飛鳥京的中大兄皇子卻坐不住了,迫於無奈,他只能選擇出兵。

留下三萬軍隊交給了自己的長子大友皇子……

這裡中大兄皇子明顯動了私心,其實最好的選擇是更加出色更加有威望能力的大海人皇子,而不是剛剛成年不久,才略能力都不足的大友皇子。

但手中大權在握,中大兄皇子心態明顯變了,他要成為日本的英雄,然後登上皇位,將太子的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而非弟弟。

弟弟固親,怎比兒子?

七萬大軍沿著瀨戶內海的北海岸線一路西進,直至厚狹。

因時間緊迫,中大兄皇子只是休息了一日,恢復了精神,立刻就派人邀戰。

中大兄皇子親點自己麾下的猛將守君大石道:“守君君,此番務必要讓唐軍出戰,不管用什麼羞辱手段都可以.”

守君大石本是粗人,咧嘴一笑道:“這個末將在行.”

中大兄皇子也知守君大石出口成髒的天賦,鼓勵道:“本殿在本陣等候守君君的好訊息……”

中大兄皇子目送守君大石離去,詳細排程兵馬,隨即來到中軍本陣,等著前線的報到。

他剛剛在馬札上坐下,便聽布外的兵士走了進來。

為了彰顯主將的威嚴,倭國通常會在本陣外邊拉上幾圈布,不讓外邊的人看到裡面的情況。

“守君大人退下來了,正在帳外求見.”

中大兄皇子與大海人皇子豁然起身,腦海中就一個念頭:就失敗了?這也太快了吧!

先鋒大將守君大石驚魂未定的單膝跪地,道:“唐軍不戰.”

中大兄皇子沉著臉,問道:“什麼意思?”

守君大石苦著臉道:“我們還未進入一箭之地,唐軍寨內弩矢飛射,傷了我們百人。

唐奴不講武德,別說叫陣,我軍根本靠不得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淮竹笙笙

衍慕

崩鐵:維納斯欲色撩人

魈崽

狐妖:覺醒演員系統,開扮演楊戩

山雨欲來風漫樓

李慧

幹啥啥不行

每天都有靈異詭事

鶴青與i

你看我很好欺負?

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