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表明立場

陳青兕返回大廳,接著裴炎的話題往下聊。

作為李治的親信,裴炎言語間對於長孫無忌、褚遂良充滿了不滿。

對此婁師德是一言不發。

陳青兕卻思索片刻,道:“在下遠在江南,對於朝廷方面的事情瞭解的不深,並不瞭解內中諸多事情。

但昔年江夏郡王隨先帝南征北戰,功勳卓著,為人敬慕賢士,從不以勢凌人,尉遲敬德自持功高,一拳險些打瞎郡王眼睛。

郡王依舊不與之計較,我朝宗室就以江夏郡王與河間郡王最賢。

長孫相公牽連於他,委實不該.”

平心而論,長孫無忌、褚遂良受李世民遺命輔佐李治,乾的是不錯的。

穩定了朝堂,並且主持修定《唐律疏議》,對於華夏律法有著深遠的影響。

但兩人假公濟私,利用房遺愛謀反案對於李道宗、執失思力二人的清洗是他們輔助李治五年以來最大的汙點。

至於反對李治廢王立武這點,在陳青兕看來反而很正常。

長孫無忌、褚遂良並沒有真正反對李治廢后,只是反對李治立武昭儀而已。

陳青兕此言一出,裴炎大喜過望,如遇知己。

長孫無忌作為三朝元老,在廟堂上根深蒂固。

李治登基已有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至今為止都沒有成功有效的組建屬於自己的班底,廟堂的宰相位子,除了一個李績以外都是與長孫無忌有著極大關聯,

至於李績也是李世民留下來的老臣,從他的表現來看,未必就一定站在李治這邊。

李治繼位以後,各地災情不斷,還發生陳碩真叛亂,質疑李治的聲音從未斷絕。

裴炎這類李治提拔的心腹親信對如此情形自然心生恐懼,萬一雙方矛盾激化,長孫無忌逆天而行,行大不為之事,結果如何未嘗可知。

裴炎真有拉攏優秀人才為李治效忠之心。

在他眼中,反對長孫無忌的都是自己人。

至於婁師德也忍不住高看了陳青兕一眼,自弗不如。

婁師德是何等人物,焉能不知裴炎多次想拉攏自己站位。

只是他本人是鄭州原武人,貞觀十八年,高中進士及第,在中原有自己的人脈。

儘管身處揚州,卻也從往來書信中得知了長孫無忌的權勢,生性寬厚的他,實在不願站隊捲入廟堂風波中去。

見陳青兕無畏無懼,還拿李道宗來說事,為其叫屈,委實敬佩。

兩人哪裡知道陳青兕對於長孫無忌的下場一清二楚。

算算時間,李績差不多站隊。

長孫無忌這夥人再猖狂所能代表的只是關隴勢力的廟堂力量,李績卻是當下軍方的第一號人物。

有李績的支援,李治就敢跟長孫無忌攤牌叫板,強弱局勢立變,廟堂也將洗牌。

陳青兕深知自己的情況,即便把握住此次機會,也不可能直接進入中樞,等真混出了政績,長孫無忌估計已經下去跟閻王爺喝茶了。

所以陳青兕壓根就不在乎得不得罪長孫無忌,直戳長孫無忌的心窩。

裴炎將陳青兕視為自己人,說話更見親待,只是隨著暮色來臨,他卻不得不起身拜別。

“御史不如在寒舍暫住一夜,我等促膝長談.”

裴炎搖頭道:“不了,江南之事,不能緩,未來你我有的是時間。

今日得陳兄高見,在下定當如實稟告陛下.”

陳青兕遺憾拜謝,將蕭妙宸準備的回禮送上。

裴炎本不指望陳青兕拿出什麼像樣的禮物,但開啟一看,眼睛都直了,顫聲道:“這是虞文懿先生的《結客少年場行》?”

世人學習書法,多以王羲之、王獻之為傳統,先學他們的字,然後從不斷地練習中領悟屬於自己的神。

可裴炎卻獨崇拜虞世南,以虞世南的字為摹本練習,從而有今日成就。

裴炎看著手上的字,只覺得過於貴重,想要拒絕,卻又不捨,一臉糾結。

陳青兕道:“好馬配好鞍,寶劍贈英雄,此字帖贈予裴御史,相得益彰.”

“好吧!”裴炎實在拒絕不了,勉為其難的收下了。

婁師德的禮物是閻立德早年的一幅畫,價值也是不俗,他這邊收下的很乾脆,當然他並不喜歡藏畫,反倒是伴禮的陽羨雪芽他很中意。

不過裴炎這裡收下了,他要是拒絕,便顯得自己清高。

婁師德太會做人,幹不出這樣的事情。

裴炎猶豫片刻,說道:“陳兄,今日你說的東西太雜,在下生怕遺漏,不如這樣,你將心中想法寫一份摺子,由在下轉呈陛下.”

陳青兕心中大喜,這由裴炎代為轉述與親自修書上表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

轉述天知道話到嘴邊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是奏疏上表,那完全不一樣了,該是什麼就是什麼。

“這……不太合適吧?”

奏疏可不是誰都能寫的,一般情況除非皇帝私下開通渠道,所有奏疏都得入中書省,經過宰相稽核才能送到皇帝手上。

“無妨!”裴炎說道:“相較長孫相公,陛下更信我等。

此次領命南下,屬陛下直領,無需經過御史臺.”

“那有勞了!裴御史舉薦之恩,沒齒難忘.”

陳青兕匆匆入堂,寫下了籌備已久的奏疏。

雖然主要都是他跟彭耆老這些事情探討出來的的觀點,但還是在奏疏中寫明是與裴炎、婁師德一併商議探討得出的結論。

看著收下奏疏的婁師德突然有些後悔,自己身為狀元郎,兢兢業業十餘載,不過是江都縣尉,可這位新結識的朋友,卻抓住了騰飛的機會,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做些改變?

送走了裴炎、婁師德,陳青兕大大的伸了一個懶腰,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看最上面有什麼反響。

便在陳青兕繼續享受假期,裴炎返回長安的途中,遠在長安的李治經過各種努力,終於等來了李績的一句話。

“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給世人認為懦弱的李治,在得到這句話後,雷厲風行,根本不給長孫無忌、褚遂良反應的機會,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廢黜王皇后,蕭淑妃這個蠢貨成了王皇后的幫兇,一併貶為庶人,母及兄弟,併除名,流放嶺南。

蕭妙宸已是陳家婦,自然不在其列。

新書期間能追讀的兄弟,儘量追讀,有票的也支援一下,謝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凹凸!你的聲音很好聽

挽夢憶瑩

無愛之,享平之

詩卬

穿越神印王座,成為月夜的弟弟

塵戀雪情

瑞王妃她悟了

一株木槿

光遇之旅

落花時節逢舟

人鬼神辨別困難症

無常W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