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晚輩有一法

“這太混賬了!”

李紅清聽得是義憤填膺,氣得鳳眉直豎,想到縣內的情況,手都不自覺的握在劍上,大有砍人的衝動。

彭耆老帶著幾分震撼的看著自己有些不認識的學生,想著他入城以後的態度,知道他早有此猜想。

他知道官場老油條很多時候能透過一些蛛絲馬跡洞察先機,從而在關鍵時候作出正確的決策與判斷。

只是透過幾個乞丐,竟聯想到朝廷上層的動向?

這敏銳洞察力怎麼出現在了一個還未入仕的後生身上?

彭耆老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了,自己這個學生或許天生就是當官的料,說道:“那此事當速速告之戴縣長.”

陳青兕道:“這便去送他一份大禮,就看他接不接得住了.”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李治這個皇帝當下風評並不好,本就受到長孫無忌、褚遂良這些輔政大臣的掣肘,又連年鬧災荒,江南還發生兵變,天下完全沒有貞觀風采。

陳碩真的起義就是一記警鐘,憑藉李治在歷史上的表現來判斷,他不可能坐視江南繼續糜爛下去。

他父親昔年與宰相楊恭仁關係匪淺,朝中還有一定依靠,隨著楊恭仁的病故,他人脈斷絕,就指望混到致仕年紀,能夠安享晚年,在族譜上留下一筆。

得到彭耆老領人拜會的訊息,第一反應就是,什麼時候了,還來添亂。

以至於在很多人眼中,李治就是一個不靠譜的庸碌之君。

眼瞧著就要到時間,發生了這事……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會推翻一些過時的舊制度。

他將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陳青兕也暗暗好笑:這傢伙知道李津的父親李義府不好惹,讓彭耆老出面,也夠無恥的。

管仲這位大神就喜歡在大災之年搞基建,讓無家可歸的百姓能夠生存下去。

現在李唐的制度動盪並非李治這個皇帝能力不行,而是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一派輔臣過於守舊,限制了李治的發揮。

如果他預判的沒錯,這一次李治派來的人一定是他最信任且擁有不小權力的重臣,為的就是解決江南這個爛攤子。

這一見面,戴洪凌就向彭耆老訴苦:“也不知為何,延陵縣的李縣令將他們縣的乞丐流民都往我們義興縣驅趕,縣裡亂成了一團。

這李縣令最重長者,多次邀請叔父您赴會,由您出面,定能勸得他高抬貴手.”

戴洪凌壓根不信,可事已至此,也只好說道:“久聞賢侄忠厚實誠,才氣過人,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現在縣內皆是乞丐流民,不知賢侄可有法應對?”

他壓根就不覺得此事是陳青兕察覺的,只道是老人家為自己的學生鋪路,故意這麼說的。

彭耆老將陳青兕的猜測細說,戴洪凌臉色蒼白,抓著彭耆老的手,說道:“叔父,那可如何是好?萬一天使來到我們縣,見今日情況,侄兒這一輩子可就完蛋了.”

彭耆老道:“戴縣令莫要作無謂之功了,此事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入內細談……”

陳青兕也不與他計較,作揖道:“回縣令,此謂危機,有危方有機。

李縣令平時不注意民生,以至於境內流民乞丐橫行,到了這關鍵時刻,掩耳盜鈴,將流民乞丐驅逐他縣。

縣令何不加以利用,將這些流民乞丐聚集起來,供給食物,以工代賑,充當勞力,建設縣內設施?”

三人離開了集市,一路到了府衙。

可真要讓他們幹活,給了他們鋤頭鏟子之類的鐵器,那亂起來,是要人命的。

這世上不存在任何完美的制度政策,某項制度在推行實施的時候因適應當前的環境,效果拔群。

可這時間一長,制度裡存在的不足、漏洞就會顯露,給人發現利用甚至控制,從而衍生全新的問題。

戴洪凌正在聽縣內長史彙報縣裡的情況,縣內乞丐激增,縣兵又調去了銅官村,治安難以維護,甚至發生了百人以上大規模的械鬥,一切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這位求穩的縣令有些手足無措,疲於應對。

彭耆老笑道:“縣令真的看走眼了,洞察此事的人並非老朽,而是負道.”

誰表現的好,能抓住這個機會,一飛沖天,不在話下。

戴洪凌無機變巧思,面對突發事件缺乏果敢決斷,可身為一縣百姓的父母官,卻也不是庸碌之輩,苦笑道:“賢侄有所不知,此法完全是自找麻煩。

乞兒、流民確實有一大部分是真正無以為繼的苦命人,然其中還有一部分是那種懶漢,惹是生非的地痞無賴。

他們混跡在人群之中,不會感激朝廷為他們提供食物,並不會認真幹活。

反而會影響他人制造矛盾。

況且今日毆鬥,雙方已經勢如水火,聚在一起必生事端。

若是在往常,我們可以安排縣兵看護,能勉強維持治安。

現在我們手中維護治安的人手不足,萬一鬧起來,誰當得起這個責任?”

只有將他們拿下,李治才能真正放開手腳,走向天皇大帝的道路。

戴洪凌心涼了半截,這是什麼妙招?

以工代賑,用詞倒是新鮮,但方法老祖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用爛了。

但細細一想,卻稟退了長史,親自去迎接。

“彭叔父,您來得正是時候,救救你的侄兒吧!”

在推翻舊制度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涉及他人利益生出新的問題。

現在的情況是:李治能等,江南卻等不了了。

但身為過來人,陳青兕很清楚前因後果,現在李唐朝廷出現的很多問題,除了天災無可避免,其他很多問題是李世民貞觀朝累積下來的舊患頑疾。

現在乞丐鬥毆,充其量就是拳腳毆鬥,今日械鬥,用的也不過是棍子掃帚之類的工具,並沒有惹出人命。

彭耆老看著向自己求救的戴洪凌,老臉不由一紅,想著自己路上將他捧得,哪料遇到這突發事件,想得竟然是去向別人求放過。

此法絕不可行。

陳青兕對於戴洪凌的反應並不意外,只是作揖道:“晚輩有一法,或可讓他們雙方唯縣令之命從事,不敢多生事端.”

求票票,求收藏,無言拜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神隱退

月光千華

我以此身踏遍諸天萬界

遲遲落不下筆

玄幻之穿越就穿越給我一個男朋友

祁連山下的雪

像煙花一樣璀璨

七月的煙火啊

心夢海霞

天牝

沙雕春風吹滿地,夏油他姐真爭氣

浨咩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