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不必留情,全數斬殺

陳青兕聽出了趙澤語氣中對姬溫的不滿,知道其中發生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現在的他還不知道自己搶了姬溫吃到嘴裡的肉。

從姬溫的佈局中陳青兕分析出姬溫有在桐廬縣建織坊、染坊的目的,但不清楚姬溫透過與上官儀的書信,瞭解長安的一些情況,從而放棄了原定計劃,也選擇趙家。

只是發展桑蠶引入織坊、染坊本就是陳青兕計劃中的一部分,兩個縣情況一樣,發展的方向相同,又有蠶種之怨,自是動了拿捏姬溫,與之競爭的念頭。

他不確定姬溫打算引進哪家的紡織技術,但只要自己說動最強的趙家,便能讓對方的一切計劃告吹。

尋常的豪紳的作坊,哪能跟趙家相爭?

故而陳青兕根據後世的經驗,寫了一封青溪縣未來的規劃前景,將青溪縣位於新安江要道,水陸便利的優點,以及趙家在縣裡開設工坊將會得到什麼政策上的優待,乃至於建造古代作坊工業區的設想等等,以此來說服趙家入駐青溪縣。

陳青兕相信這個時代不可能存在第二份這般嚴謹詳細的發展規劃方針,但凡趙家有重新擴充套件商路的心思,青溪縣就是不二之選。

果然在史務滋將信送達蘇州趙家以後,當天趙家就給出了回應,願意接受邀請,配合青溪縣發展復興。

陳青兕與姬溫最大的差距就是底線。

姬溫可以為了自己獨享美名,打壓蒸蒸日上的青溪縣,在沒有任何矛盾恩怨的情況下,可以無下限的在蠶種上做手腳,斷一縣百姓生計。

婦人忙道:“那可不行,您的身體可金貴著呢。

春雨最易惹上風寒,真急著趕回縣衙,婦人家裡有蓑衣,穿上蓑衣再走,回頭使人還我便是.”

果然發現隨行之人行動古怪。

真要說這樣,那就是取死有道了。

陳青兕如此想著,繼續領著趙澤參觀桃村。

陳青兕卻不會為了對付姬溫而蔑視桐廬縣百姓生死,由始至終,他針對的就是以姬溫為首的桐廬縣官員,而不是桐廬縣的百姓。

李紅清自從發現戰亂之地,人牙子猖獗,便放下手中的一切,全力對付人牙子。

匡正早已習慣被人忽視:“不用管我,我身體壯!”

——

春雨不大,卻是持久,一直到深夜還在滴滴答答的下個不停。

正想盡快趕到縣衙避雨,左近跑出來一婦人叫道:“陳縣令怎在這雨下淋著,快到屋裡來.”

李紅清並沒有魯莽行事,而是暗中觀察讓可信之人監視,終於摸到了一條線索。

陳青兕拗不過樸實的百姓,穿上了她找來的蓑衣。

陳青兕剛至縣內,淅瀝瀝的小雨從天而落。

來到一處山坳外,瘦小如猴的黑影,輕聲道:“紅女俠,前面就是賊人的巢穴,經過幾天的觀察,裡面大概有三四十人,還有二十多位孩子.”

趙澤一路環顧四方,聽著陳青兕的介紹,眼眸深處有著一定的感動。

他們趙家來的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甚至連微不足道的生活環境都特別關注。

陳青兕本想與趙澤多聊一會兒,原本豔陽高照的天氣,烏雲轉眼即至。

在雨水的掩護下,此時二十餘人佝僂著身子,在黑夜中快步前行。

又是生活區,又是工業區,加上縣城裡的居民區農業區,未來青溪縣十年發展都在其中。

但各地孩童丟失的情況依舊常有發生,李紅清也一直有種被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陳青兕有些為難的看了一眼跟隨自己的匡正。

在他們的幫助下,李紅清清理了不少人牙子。

她想起了虯鬤客遠走海外,也是因為江湖人不好控制,他若起事,便是諸侯,得定規矩,不忍對自己兄弟動手,這才離去,於是留了一個心眼。

陳青兕見狀,約好再聚之日,策馬離去。

直到那一天,她來青溪縣送錢,回程時突然想起陳青兕的話,江湖人憑感覺來定善惡,故有行俠仗義之大俠,也有道貌岸然之徒,更有大奸大惡之人……

只是現在來看,姬溫未必會將縣裡的蠶絲賣給青溪縣。

這個時代的商業屬於賤業,儘管有不少縣官為了自己的政績,放下身份來求他們出錢出力。

但大多都是出了錢就好,其他細節方面得下面人自己來幹,沒有如陳青兕這樣規劃的那麼細的。

為首一人瘦小如猴,腳步卻無比輕快,在前領路。

雨水打在她的蓑帽上,發出微不足道的碰撞聲,雨簾順著帽簷而下,秀美的雙眸透著怒火。

就陳青兕現在的表現,幾乎可以確定,他在青溪縣待不了幾年,便是如此,依舊作出了長期的規劃,確實如傳言一般可敬。

“好!”陳青兕要的就是效率,說道:“兩個月後,本官親自來為趙東家賀.”

陳青兕從未想過斷桐廬縣的百姓的生路。

婦人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面對陳青兕如此安排,趙澤也重重地拍起了胸膛,說道:“就衝著陳縣令的這番安排,兩個月內,在下讓織坊、染坊竣工生產.”

她不由分說就拉著馬,向院子裡走去。

陳青兕並不認識來人,只能道:“這裡離縣衙不遠,衝回去就是了.”

虯鬤客昔年是江南第一名俠,在江南很有威望,各地的江湖中人看在虯鬤客的面子上,都願意賣面子給李紅清。

婦人不好意思驚訝道:“匡差役怎麼也在?那可如何是好?我家只有這一身蓑衣……”

從他的身上,趙澤也感受到了久違的尊敬,並非因為錢,而是對他本身的尊重。

被稱為紅女俠的人正是李紅清。

她跟著虯鬤客走南闖北,見識了不少的地方豪強,也認識了不少的人。

趁著睦州、婺州、歙州戰亂動盪,騙搶孩童的最大的人牙子居然是一群由江湖人組織賊眾,他們憑藉出色的武藝,遊走各地,為非作歹。

李紅清深吸了口氣,說道:“有一書生曾說,他對人牙子最大的仁慈就是沒有揚了他的骨灰。

一個讀書人,尚且如此,我們江湖人還能弱於他不成?不必留情,反抗者全數斬殺.”

新書能追定的弟兄們儘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援一下!謝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授獸不情

某個學牲

七零空間:假千金在婦聯做大做強

小熊家的胖墩

快穿之女配和反派he了

薑茶喝幾口

真假千金白江欲

腦袋困的言

如果真得有

諾葉四起

金毯路旁梔子花

抵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