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些話在其他地方都可以說,包括髮些牢騷,但唯獨在他面前就不妥。

不知是如何回答好,說真話還是假話?就算是說些恭維話,那也得會說呀。

說恭維話,討好人阿諛逢迎的肉麻話,恰恰是陳天華的短板。

這時,陳天華一陣緊張,後背都被汗水給浸溼了。

這要命的總督府裡,四周高牆聳立,居然一點風都沒有。

真特麼的缺德。

這時候,最好是問一下趙鳳昌,總督大人大概想了解些什麼,或者說可能會問什麼?

他應該比較清楚,事先這些幕僚們對陳天華來訪,應該專門討論過的。

而趙鳳昌為張負責諮情分析,實際就是情報間諜,雖說是政治情報為主,軍事情報為輔,但對人的瞭解、摸底是搞情報的基本功。

趙鳳昌一定派人專門瞭解過本人,也許還下到過雙棲鎮西埠頭村等地,連陳氏家的祖宗三代都梳理過的。

他還是個君主立憲制的代表人物,推崇日本君主立憲制度,讓張之洞成為中國的伊藤博文。

這個挨千萬的趙鳳昌,躬著身小步走得挺快,目不斜視頭都不回,低著腦袋徑直往前走著。

哎哎哎,想讓我送死去啊,這急呵呵的幹嘛呀。

陳天華心裡報怨,但腳下不敢停。

他明白,自己要是不跟著這位大幕僚走,等待他的結果會是很糟糕。

沒辦法,只好跟在後面,聽天由命吧。

進入後花園,這裡處處殿閣樓臺、金碧輝煌,園林精緻優美,小橋流水,湖山相印,鳥語花香。

在一座面積很大的人造假山上,影影綽綽有不少人頭攢動。

山下侍衛林立,森嚴壁壘。

這座巨大的人造山,陳天華尚不知其名,自然也不好問。

上了山,山邊樹木蔥鬱,幾隻呦呦之鳴與陰陽之和,互相響答。

陳天華那有心思去欣賞這些,他也快便秘了。

登了一會,趙鳳昌變得氣喘起來。

這假山比真山還難爬,彎彎曲曲的路還窄,真不知張之洞為什麼要在這座無名山上飲酒呢?

陳天華看到了連忙上前去攙扶一把,這是一個敬重討好的表現。

“多謝大少爺,本職來回走動急了。”趙鳳昌喘著粗氣,總算是笑容浮雲。

“這都是為了晚生,讓前輩幸苦地來回跑,這是晚生罪過。”

現在,陳天華算是理解趙鳳昌,為啥剛才扳著那張苦瓜臉,那是因為他從假山上下來,專程去叫喚陳天華的。

這本是一個小衙役或侍衛就可以辦的事,為啥要讓一個大幕僚跑上跑下的傳話呢?

是張之洞有意讓趙鳳昌近距離多觀察陳天華?還是為了顯示他對後者這位神奇年輕人的重視?

這些,陳天華不得而知,但他心裡清楚,這是張之洞的一種手段。

攙扶上了,兩人自然就交流上了,陳天華很快搞明白今日為啥要登高飲酒。

趙鳳昌告訴他說,登高飲酒,據稱人登臨高處,既可順應陽氣上升,又能躲避毒邪的侵害。

這裡的毒邪指的是什麼?趙自然就不便說明。

陳天華猜測,農曆三月十四這天,或許是張之洞十分忌諱的日子,故,他要登高望遠,飲酒對話,提升陽氣。

沒說得一會,倆人便到了山頂。

頂上建有一座半敞開式的小宮殿,而不是涼亭,可供人露半身遠眺賞景。

殿內金光玉翠,畫屏悠悠,玲琅滿目,瓷器雅緻。

地上鋪設的,應該是沙俄高寒地區弄來的上等毛氈,走在上面,軟卻不凹,回彈力足,質感很好。

侍從和丫鬟站在兩邊,間隔合適,目光平視,身體如同雕像一般。

這就是專門訓練的結果。

走了十來步,來到一個浩大古樸的天台前方停了下來。

這個天台四周全擺著花,都是一盆盆的各種花卉,這裡成為了花的海洋,是名符其實的花臺。

“大少爺,在此候著…”趙鳳昌輕吟哼一聲,他自己則繼續向前。

距離陳天華三十步開外的天台上,一位衣著華麗,氣宇軒昂的六旬男子,正跟一位看上去年過四旬,頭戴瓜皮帽,著棗紅寧綢長衫馬褂,深眼睛高鼻樑洋人相貌的中年男子,正在交談些什麼。

那中年男子,說話畢恭畢敬,時不時還欠身哈腰,陪著笑臉。

邊上不遠處,還有三位身著華麗便服的中年男人,相互之間在小聲說著話。

見有人上山前來求見,他們都把頭轉了過來。

“稟香帥,那位從杭州趕來的陳天華到了。”

“呵呵,大少爺到了,那咱們就開始吧。”

“遵命。”

旁邊站立的侍從和丫鬟們齊聲唱道,紛紛移步殿裡面的上廂房去了。

說話的那位六旬男子,轉過身來目光炯炯地投向來人方向。

張香帥,張之洞!

陳天華高度緊張的神經,猛地驚跳起來。

只見,身穿藍白相間的錦鍛便服、胸前補子是繡著一隻仙鶴,腰繫九蟒玉帶,足踏一雙小鹿皮軟底官靴。

九蟒玉帶不是平常人所能系得,那胸襟上繡著一隻白色仙鶴,就是署衙正堂之上的‘一品朝陽’嗎?

此時的陳天華已是亡魂皆冒,明知是來叩見總督張之洞,但真的見上了,還是十分的緊張。

只感覺渾身汗毛豎立,腎上腺素快速分泌。

他不由分說,向前跨上一大步,雙膝下跪,雙手前伸著地三叩頭,朗聲道:

“草民陳天華叩見總督大人!”

“大少爺請起來說話!”

張之洞神色淡然,虛抬右手,讓陳天華起身。

他也是戲稱陳天華大少爺的別號。

“草民陳天華謝過大人!”

陳天華磕了頭很從容的直起身來看向面前的張之洞。

如此近距離接觸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陳天華的內心世界裡,猶如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這位晚清四大中興名臣的張之洞,是個夢想富民強國,卻又飽受爭議的歷史重要人物。

他的一生,辦實體、興教育、建新軍,做了許多嘗試和努力,無不是在做他的強國夢。

後世人說他善於權謀,性格善變,野心勃勃,內心世界極其複雜,卻剛愎自用,好大喜功,喜怒無常。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海盡是少年

也開白

末世妖君

莫一川

娛樂:內娛嚇尿了!你這是綜藝?

婪依

都市君臨天下

張龍虎

究極之路

羔羊壓一壓

絕品天醫

紅心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