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二個訊息倒是都不錯的訊息,看起來咱們自治區的確是塊風水寶地,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這樣,你讓地質勘探隊把所有礦產畫一張詳細的分佈圖,標清楚經緯度,交給我的機要秘書沙菱來掌管,這些事情等我有空再說。”

陳天華似乎對第二個訊息倒是蠻感興趣。

不過他下的指令卻是第一個的礦探,對於第二個訊息隻字不提,這讓廖雲鵬是一頭霧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明白了總督大人。”廖雲鵬趕緊允諾。

煤廣自治區必須要有自己的煤炭鋼鐵企業,這是最核心的能源,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

因為這裡發電廠,動力電系統是所有的軍用裝置,工礦企事業單位所必須的,沒有了電力,一切運轉就會非常原始,效率低下。

昨天晚上才從上海回來,來不及清洗自己身子就休息了。

現在是盛夏季節,早上起來就接到廖雲鵬神刀刀的報喜電話,現在感覺到身體粘糊糊的不舒服。

他在自己府邸大浴室衝了個澡,然後穿上絲綢涼爽的衣褲,到餐廳吃僕人們給準備的早餐。

這次上海之行,他主要是去拜見盛宣懷和李經方,他們既是長輩,又是他事業中的合作伙伴,牛頭山礦業,長牛鐵路等,都是他們的投資。

作為豐眾企業的控股股東,陳天華需要經常性的跟他們保持聯絡,溝通交流。

不過,這次在盛宣懷那裡,瞭解的情況讓他很是沮喪,也只怪他這幾年裡忙於自治區這邊事務,且忽視了那邊的朝廷內部鬥爭。

這說來話長,都是幾年前的事了。

說起盛宣懷,這個近代實業之父,大清國最大的官商,曾經是何等的輝煌。

他最拿手的就是獲利,而且他還能把自己的靠山,看得特別明白,怎麼做才可以把靠山找得聰明可靠呢?

那就是製造共同利益,藏起私利。

他深諳這世界上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

李鴻章逝世之後,袁世凱接任了其全部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權傾中外。

而盛宣懷因此失去了一位很重要的靠山,義父兼恩師。

袁世凱坐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個重要職位,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他手握重權,而且是兵權,北洋大臣下轄北洋新軍。

憂的是他沒有可靠的財政支撐。

大清國國庫空虛,僅有的一年稅銀除了庚子賠款,朝廷運轉費用都不夠,那裡有錢養新軍。

但凡新軍,那都是各地自籌資金渠道。

眾觀天下,鄂軍有張之洞的富裕的湖廣地方財政,兩江自強軍則同樣富庶的江蘇,安徽地方財政支撐。

浙江新軍那更是特別,完全是民商獨支,陳天華龐大的經濟實體來支撐。

反觀數量最多的北洋軍,則顯得捉襟見肘。

李鴻章以前的北洋體系,以前是依靠盛宣懷。

袁世凱如法炮製,他當然瞄上了盛宣懷手上的二個最大的搖錢樹,輪船招商局和電報總局。

光緒二十九年,盛宣懷父親去世,按大清律法,他須丁憂二十七個月,其間要辭去一切官職。

為此,他先辭去了工部左侍郎官職。

但袁世凱並不罷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透過內閣總理大臣榮祿,要求盛宣懷一併辭去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總督辦之職。

經過一段時間思考,盛宣懷認為自己的小勢力,肯定比不過袁世凱的北洋系。

既然這樣,想讓自己保持即得利益,唯一的方式就是跟袁世凱合作,等於抓住一個新的靠山。

他的想法倒是很聰明,明面上,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讓北洋系佔領,私下裡他要保留常務董事,總會辦的權力。

於是,盛宣懷向袁世凱熱情地發出邀請,他請袁中堂可以來南方參觀,先考察一下,然後再商議交割事宜。

光緒三十年初春,袁世凱先回了趟老家河南信陽,然後去了武昌,拜會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完了沿長江又去了江寧,拜會了兩江總督端方。

最後,他才到了上海,去跟盛宣懷見面,討論電、輪二局的交割事宜。

談判的最終結果是,盛宣懷提出了‘船宜商辦,電宜官辦’的基本方針。

他的意思是將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分成二個,而掙錢最多的輪船招商局,他一定要商辦,他擁有重要股份,當然要受他控制。

輪船招商局是官督民辦的股份制公司,光緒元年在上海洋涇浜路成立,主要從事客運和漕運,後來發展到地產。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眼下的輪船招商局除了國內業務,還開拓國際業務。

總局設在上海,而分局在青島,煙臺,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橫濱,神戶,呂宋等地。

表面上,盛宣懷他將佔股不少的電報總局送了出去,由北洋系坐收漁利,算是人情。

袁世凱老奸巨猾,他在上海時不露聲色,口頭上表示同意,跟盛宣懷稱兄道弟一番。

不久,袁世凱派出了他的心腹楊士琦為總督辦,徐潤為會辦接管了輪船招商局,而他自己則兼任郵電大臣,把電報總局收回‘國有’。

權力交出去二年之後,也就是光緒三十二年初,許多股東紛紛向盛宣懷反映,說輪船招商局裡的管理人員都改換門庭,股東們的權力得不到保障,他逐找楊士琦評理。

不久,袁世凱請下了上諭,說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都應該是官辦,駁回商辦提議,不承認原有民間商股,並派出王存善為稽查官,對招商局進行全面調查,收回國有。

至此,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系,以朝廷名義完全侵呑了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的所有資產。

這個結果讓陳天華心裡終於明白,這三年來北洋新軍的不斷擴軍和裝備更新,實際都得益於這兩個局的資金支援。

他心裡非常懊惱,得到這個確切內幕時已經晚矣,盛宣懷也很懊悔,當初就輕信了袁世凱這個奸詐小人。

從陳天華的內心世界裡,他並不希望袁世凱的北洋系強大起來,因為他們是後面二十年,國內軍閥混戰的禍根。

大意失荊州啊。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靠一條狗成神

悲傷的魔法士乾脆面

女總裁:讓你虧錢,咋賺成首富了

玉壺冰

戀愛修行

執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