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陳天華瞄了一眼崔明義,明知故犯地詢問道:“崔先生,你這裡怎麼啦?”

崔明義宛如一條被摔上岸來的胖頭魚,正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聽到陳天華的主動詢問,他趕緊道:“沒…這沒什麼。”

再仔細瞅一眼崔明義,陳天華這才恍然大悟到,這胖子是被自己剛才的表情,給嚇著的,不由得抿嘴失笑。

像崔明義這樣的人,有能力,有眼光,也善於站隊,只是怕得罪權貴,倒是值得自己好好扶持一番。

當前,江南新政權下發展經濟,就需要這樣的商人,大膽地站出來,支援政府大搞經濟建設。

“崔先生,小天在煤廣自治區政務委副主任上,做得很不錯,不愧是留洋回國的人才,又得過你教誨,很是幹練,是個有才之人。”陳天華笑道,有意點到了他的長子。

崔明義大喜,有道是聽話聽音兒,聽陳天華這話,便是要提拔自己大兒子了,忙不迭謙遜道:

“大帥謬讚了,犬子留學回國不久,才三年光景,實在當不得大帥的稱讚。”

“三年不代表沒幹出成績,小天很有才幹,對西洋經濟與當地實際結合得很好,充分領會新政,本帥很欣賞,我準備將他外放到豫東北的歸德州擔任政務州長。”

崔明義一下子呆了,險些被巨大的歡喜擊昏過去。

歸德州就是歸德府,州長就是知府,在滿清屬於四品文官,這可不得了。

這基本上就算是踏上了飛黃騰達之路啊。

以後大帥的地盤一大,我家小天豈不是也有封鎮一方的機會了?

崔明義再也支撐不住,咚的一聲從馬上摔了下來,弄得侍衛長飛鴿,副官於洋等,一陣手忙腳亂。

幸好崔明義肉多,落地之後不用人扶,自己一個鯉魚打挺便翻了起來,深深地躬身道:

“小人多謝大帥對犬子的提攜,崔家滿門,願為大帥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哎喲,崔先生,你這是怎麼回事,沒坐穩還是昨晚沒睡好覺,嚇大夥一跳,起來快上馬,咱們還有許多地方要走呢。”

陳天華不聽那套諂媚的,只是崔明義剛才的表現,他被弄得哭笑不得,連忙催促。

飛鴿和於洋合力將大胖子崔明義扶上馬,隊伍急急往前跑動起來。

剛剛在自治區副主任位子上,屁股還沒坐熱的崔小天,被武昌新政府一紙調令,讓他到如今戰火紛飛的商丘,這屬於前線。

歸德州面積不小,除了商丘,下轄六個縣,除了駐軍守備官徐基,他主抓經濟與行政,副手是寧則徐。

因為他是江南政府派下來的,頗有點欽差大臣的感覺,徐基和寧則徐等人,大小事務都來請示他,就連軍事上的任命提職,他都管。

崔小天晉升速度之快,也創下了江南官吏晉升速度之最。

至此,陳天華大力扶持的又一股政治勢力,算是正式登堂入室。

這跟以往自己親衛心腹愛將不同,這次完全是以商賈勢力為代表,是另一股新晉力量。

這讓江南的政治格局,開始出現了多樣化的模式。

崔小天的上位,讓江南總商會的大商賈們,欣喜若狂。

這代表著他們這些低等階層,從此,在江南政權高層,終於有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代言人,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這對於提高商人的社會地位,有著莫大的意義。

以往,商人們對於陳天華治下出錢出力,表現得非常積極,但社會地位卻一直有些尷尬。

數千年來,士農兵工商的排位,讓他們雖然有錢,但政治地位卻一直低下。

崔小天雖然有留學身份,但那是自費留學,不是公職公派,卻實實在在還是商人出身。

而他的一路高升,也代表著陳天華對他們這些商人們的看重,有意提高他們在江南政壇中的話語權。

崔小天高升,最高興的莫過於他的父親崔明義,這個昔日蝸居於崇明島上的鹽商,以自己敏銳的政治眼光,在當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數年來,回報驚人,不但自己一路躍升為江南總商會秘書長,家財億萬,兒子更是成了江南統治集團的核心成員。

崔小天上升伊始,崔明義就大力組織各地商會募捐善款,籌集糧食,源源不斷地向商丘運來,支援兒子在歸德州的重建工作。

江南商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投資機會,崔明義的成功範例擺在前面,此時出力,日後收穫才會理所當然。

短短數天功夫,崔明州便籌集到了多達數十萬兩銀子的鉅款和物資。

相比於父親和總商會的狂熱,崔小天卻要沉靜很多。

自從歸國後出任煤廣自治區財政局局長以後,崔小天就知道,自己已搭上了江南新政權,晉升的快車道。

陳大帥高瞻遠矚,他有意將統治下的政治勢力多樣化,這個企圖與心思,他根本就沒有加以掩飾。

果然,在煤山鎮只當了一年的副鎮長,便轉任財政局長,正式進入了金融核心部門。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就又轉任,而且是在歸德州。

其他州府可謂是風平浪靜,只消按部就班即可,而現在的歸德州卻正是前線,雖說周邊六個縣已被打下,但面對近在咫尺的開封府,民眾人心浮動,北軍情報司撒下的釘子四處肆虐,殺傷搶掠時有發生,整個州府人心不穩。

可以說,他接手的是一個亂攤子,要想在短時間內有所成就,就需要考驗他的能力。

做好了,將來仕途一遍光明,做壞了,自己就得灰溜溜地滾回煤廣,仕途必然遭受重大打擊,陳天華也必然失望得很。

所以,在赴商丘上任的途中,崔小天已是規劃了一攬子的計劃。

江南新政府官員,很少有像滿清那樣,聘請幕僚的,但崔小天卻有一整套精於文案,農糧,刑名等各方面的幕僚。

這些幕僚不佔官吏編制,都是他自掏腰包,花錢請來的。

錢對崔家而言那裡是毛毛雨,而全家上下看重的是政治地位,榮譽名聲。

在赴商丘上任途中,崔小天的一攬子計劃,經過這些人夜以繼日的討論,修改,已漸漸成形,這讓他心中停當不少,信心也是更足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命不久矣,我以歌看遍世界

愛吃魚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