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直接人都傻了,這都什麼跟什麼啊,為什麼你的書會發光啊?

現在滿朝文武的臉上都有些驚愕,繼而大喜。

只有秦楓,現在一臉的不甘心,為什麼農經會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朕的面前?

“姑娘,這是否為農經?”周叔衡急問道。

“回先生,此書正是先生所著農經,成書之日,天道賜福,運呈九霄,大虞不滅則書不滅,大虞不隕則書不隕。”

看司馬暄一臉傲然,好像為司馬浮雲感到驕傲,秦楓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我想到了無數人能寫農經,甚至想到了一些走南闖北的方士,可是,司馬浮雲,為什麼偏偏是你,為什麼會是你啊?看你濃眉大眼的,可你為什麼這麼不是個東西啊?

你為什麼跟朕過不去啊?你是不是怕捱打,提前躲起來了?

“此書,司馬浮雲所著?”周叔衡凝神問道。

“是先生所著,先生的名頭,在雲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先生所經營之雲縣,稻穀產量是周邊縣城四倍有餘,這全賴先生教誨有方。”

四周眾文武百官一下子議論紛紛,臉上都有些掛不住。實在是平時都覺得這司馬浮雲只會拍馬屁,可是看看,人家這功夫,這馬屁拍了,拍出個千古絕唱了……

本來大傢伙都有望讓祖上爭個第二聖,可是這下好了,文昌之後,第二聖人誕生了。

如果你覺得這第二聖名不正言不順,可你懂不懂天道賜福的威力啊?

“先生至雲縣,吾父母雙亡,且吾已餓極瀕死,先生不捨,將吾收養。並且發宏願,有先生一日,便讓雲縣無有餓疾。隨後先生躬耕于田地,精心觀察水稻之長勢,得出了一些粗淺結論,後以權威壓制,令四方民眾皆以此為模板,開始種植。”

“起初四方民眾皆不服,但礙於權威,不得不從,可當年便得大豐收,水稻之收成是往年收成之三倍,當年全縣所有人全活。”

“往後先生又精耕細作,致使雲縣得以大豐收。至今雲縣義倉、常平蒼三千倉儲,倉儲內稻穀皆滿倉,賦稅未曾更替,但云縣皆有豐收,再無餓死之人。”

嘶……

雲縣,有這麼多糧食嗎?

三千倉儲,這是何等了不得之大勢啊。

這只是一個縣,一個縣,建三千倉儲……

這都快成大虞糧倉了。

秦楓這時候也驚掉了下巴,你他孃的這雲縣,到底是什麼鬼地方啊?

“雲縣之人口,自先生來時,僅有三萬,至今已有三十萬餘,依舊無有餓死之人。雲縣所納賦稅,足有周邊縣之十倍……”

秦楓又看向下面文武百官,這雲縣賦稅繳納的這麼不正常,你們知道不?

下面不少人低下頭,顯然都是知道的。

“先生南下名為尋取仙丹,實為尋南離皇朝之水稻。先生曾翻閱古書,得知南離皇朝有一水稻,水陸皆可生,所產稻穀是我朝之十倍乃至於二十餘倍。故而先生南下尋取稻種……”

“此番稻種,揹負二十餘萬斤,業已在雲縣種植,此稻種三月可熟,雲縣三月後可收,彼時收取之後,可覆全大虞而種……”

“先生一生心願,便是全天下皆無有餓死之人,故而著書立傳,此書內所著,涵蓋大虞工、農、畜牧、軍事四卷,其中工業三十二卷,農業一千三百卷、畜牧業四十二卷,軍事三十八卷,乃是先生畢生之經學,全在此書。”

“農業卷內,先生記錄了大虞常見的諸多能食用之農業,從其生長至收成以及儲存,以及最大化量產之培育之術,涵蓋面廣闊,書盡詳實。”

“先生所說,種植稻穀,當因地制宜,不可盲目蠻種,尋取適合之地種適合之產物,方為正途。”

“吾為司馬暄,特獻農經,願我大虞再無有餓死之人。願吾皇安康,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周大臣聽後,心底很不是滋味,但是所有大臣都齊齊跪下,又稱頌了一聲聲萬歲之後,魏忠賢從臺上走下,取走農經,遞給了秦楓。

秦楓看著手中農經,發現這農經和天工開物差不多,關鍵是農業卷,實在是太詳細了。特別是大虞本土種植水稻的方式,南方該如何種植,北方該如何種植,如何避免倒伏,如何避免蟲害等等等詳細到了極致。

光稻穀就涵蓋了二十卷。

還有後面添補的,從南離皇朝內所尋到的稻種,該如何種植等等詳細方法,簡直讓秦楓一下子開了眼了……

屬實沒想到,一個封建時代的人,能對農業有如此研究。

其實秦楓是非常不情願的……至少不情願面對這麼一個愛背刺的傢伙,可,他真的是在為所有人唉。

我這……

再看了其他幾卷,畜牧業上,居然是野豬培育的方式……

大虞也有肉食,但是因為不成規模,培育也比較難,但是這傢伙居然想到了以培育野豬的方式來增加大虞食肉的方法。

這傢伙,居然想到了閹割豬的方式來增香味……

這,這司馬浮雲真是這個時代的人嗎?

秦楓的臉上充滿了深深的不相信……

但……這個背刺之人,心裡裝的是普羅大眾啊。

秦楓的臉上陷入了沉吟,打心底來說,秦楓是非常敬佩司馬浮雲的,但是從理性上來說,司馬浮雲背刺了自己,這件事又讓人覺得有些過分,太背刺了。

可以想像,這本書的存在,將會重塑大虞農耕格局,簡而言之,這是一場魔鬼化的改革。雖然這個世界上失去了‘肥料’這麼一個突破性的東西存在,但是卻也在向著肥料靠攏了。

見秦楓不說話,在下面的司馬暄忽然又抬頭喊了一句。

“陛下!”

秦楓低頭看著司馬暄:“嗯!”

“回陛下,吾在先生農經的基礎上,研究出了一種名為肥的種植方式,在先生農耕的基礎上,再施肥耕作之後,農作物產量可提高至兩倍以上,而且種植之後農作物長勢均勻,無有雜亂高地。詳細之法,吾記錄於料肥書中,請陛下查閱。”

只見司馬暄拿出了一個小盒子,高高的舉在了自己的頭頂之上。

秦楓的手一抖,差點栽倒在了龍椅之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南明之騰越邊境崛起收復河山

帶狗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