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南疆的南海市南平縣考生王維學收拾行李,準備進京趕考。

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行前,母親常妙玲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塊祖傳小巧玲瓏的玉麒麟玉佩,掛在了王維學的脖子上,鄭重的說道:“這塊玉麒麟玉佩,乃是你祖父當年傳給你爸爸的,它可保佑我兒一路平安,抵達京城,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出人頭地!”

“謝謝母親,在家好好的保重自己的身體,兒子去了!”

“去吧!記住,咱們孤兒寡母不容易,一定要爭氣,好好考啊!”

“是的,謹記母親教誨,兒子會的!”

王維學辭別了母親,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這天,王維學來到了原鎮蟒山腳下的古城小鎮陌南,此地距離京城,只有兩天的路程了。

陌南古鎮,是通往京城的必經之路,所以,路上的行人,大多都是進京趕考的考生。

王維學剛過了古鎮陌南的城門,突然間,雷鳴電閃,下起了瓢潑大雨,他緊忙三步並作兩步,冒雨趕到了就近的一家客棧,滂沱大雨,使他整個人,早已被淋成了落湯雞。

吃過了晚飯,王維學就早早地躺在了床上休息。睡著睡著,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竟然給來到了京城的貢院門口,只見許多考生,正圍在一起,爭先恐後地看貼在牆上的皇榜。

王維學此次進京考試,頭名狀元,他想也不敢想,他只盼望著能夠金榜題名,不枉費自己十年苦讀寒窗的心血和母親望眼欲穿的企盼,現在,見皇榜公佈了,他急切地擠進了人群,在皇榜上面,尋找著自己的名字,很快,他便在二甲十八名的位置上,看到了“王維學”這三個字,他心裡一陣狂喜,不由得大聲叫喊道:“我考中了!我考中了啊!”

和王維學同住在一個房間的考生李建敏睡夢中被他的喊聲驚醒了,連忙問道:“王兄,什麼考中了?”

王維學揉了揉眼睛,這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做了一個夢,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道:“剛才,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中了二甲第十八名。”

李建敏聞言,連聲說道:“王兄,這是吉兆,吉兆呀!”

第二天,大雨仍然是下個不停,眼見著考期就要臨近,王維學和客棧裡其他的十多位考生,個個急得坐臥不安,可又無可奈何。

這場大雨,一連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天才放晴。吃罷了早飯,王維學和眾考生們顧不得道路的泥濘,收拾好各自的行李,就急匆匆地上了路。

離開陌南小鎮沒有多遠,穿過了一片松樹林,眾考生來到了震蟒河邊,爭吵著正要催馬上橋,松林裡面,突然間傳出來了一個小女孩急切的哭喊聲音:“快來人啊!救命啊,救命啊!”

王維學急忙勒住了馬頭,對其他考生說道:“樹林裡面,有人遇到了危險,我們趕快過去救人吧!”

李建敏看了一眼王維學,說道:“王兄,離考期只有兩天時間了,雖然說救人要緊,但是,考試也是耽誤不得的啊!”

其他考生,幌如無聞,一個一個的拍馬過橋,飛也似的朝京城方向趕去。

李建敏也上了橋,他回過頭大喊道:“王兄,別傻站著了,快點過橋走吧,時間可是不等人呀!”

“謝謝提醒,你先走吧!”

望著李建敏他們遠去的背影,王維學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掉轉了馬頭,跑進了松樹林。

走進了松樹林裡面,王維學遠遠的就看見了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婦人,正站在一塊石頭上,雙手握著掛在樹枝上的繩子,她的腳下,有一個六、七歲模樣大的小女孩,正抱著她的腿,在大聲的哭著喊著:“媽媽,你不能死啊,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咋辦啊?”。

說時遲,那時快,王維學連忙飛身下了馬,一個箭步衝了上去,把年輕的婦人拉了下來,急切地問道:“這位大嫂,你有什麼事情想不開?非要走絕路不可呢?”

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年輕婦女,看了王維學一眼,搖了搖頭,一言不發,卻是眼淚直流。

小女孩在一旁邊哭邊說:“叔叔,俺爹前些日子病死了,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俺娘她一時想不開,就……”話還沒有說完,母女倆就抱在了一起,號啕大哭了起來。

王維學的父親,早年出門做生意,被土匪劫財殺害,他們孤兒寡母,也是十分的可憐,家境也不行,這次進京趕考,母親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才湊了二十多兩銀子給他做路費,一路上,他省吃儉用,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兩半兒花,眼見這個可憐的女人,因為沒錢,而自尋短見,王維學想到自己的身世,心裡不禁一陣酸苦,他顧不得多想,當即就從懷裡掏出來了五兩碎銀子,遞給了年輕婦人,說道:“大嫂,您可千萬不能扔下自己的女兒不管呀!我家庭條件差,身上的銀子也不多,這五兩碎銀子,您拿回家去,和孩子用吧。”

年輕婦人擺了擺手,說道:“看樣子,你是一位進京趕考的舉人,這一路上,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我怎麼能夠要你的銀子呢?”

王維學硬把銀子,塞到了婦人的手裡,說道:“大嫂,你就別再客氣了,快拿上銀子,隨同女兒一起回家吧。”

小姑娘見狀,連忙拉著婦人的手,說道:“謝謝叔叔,媽媽,咱們有銀子了,回家去吧!”

年輕婦人拉著女兒,一起跪在王維學的面前,說道:“恩人呀,您是個大好人,此次進京趕考,您一定能夠高中頭名狀元!”

“謝謝大嫂的吉言!”

小姑娘怪巧可愛地朝著王維學磕下了頭,說道:“謝謝叔叔救了我媽”。

年輕婦人也納頭跪拜。

王維學見狀,連忙彎腰,扶起了她母女二人。

王維學不放心,一直把母女倆送回了家,這才匆匆地登程,快馬加鞭的朝著京城的方向趕了過去。

還好,王維學並沒有耽誤太多的時間,趕在開考前,他到了京城,準時地參加了科考。

等待著發榜的日子,令人心焦。

這天上午,客棧門前,突然貼出了一張告示,告示上說,京城最近發生了一宗命案,在命案的現場,有兇手遺留下的一塊玉麒麟玉佩,請知情者提供線索,將會得到重賞。

告示前,站了兩個官差,其中一個官差的手上,拿著一塊玉麒麟玉佩,讓眾人辨認。

“玉麒麟玉佩?”看到告示的王維學心裡一動,他下意識地伸手去摸自己的脖子,這才發現,掛在脖子上的玉麒麟玉佩,早就沒有了蹤影。他抬頭仔細看了看官差手裡拿著的玉麒麟玉佩,大吃了一驚:果然是他家祖傳的那塊玉麒麟玉佩啊!

怎麼辦呢?承認玉麒麟玉佩是自己的,極有可能,會被捲入一場莫名其妙的人命官司,雖然自己並不是殺人兇手,但是,很有可能,錯過金榜題名的機會;不承認吧,一向老實的他,將會永遠揹負著一筆良心的債!最後,王維學思前想後,毅然決然的來到了官差的身邊,勇敢地承認玉麒麟玉佩是他的,幾名官差立即上前來,將他給帶走了!

幾天後,大家聽到了這樣的一個訊息,頭名狀元,竟然就是“王維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此次科考前,皇帝仝慶(分身)突發奇想,朝廷每年開科取士,高中的進士們,的確文才過人,但是,他們的品德又是如何呢?縱觀天下,貪官汙吏越來越多,朝廷科考,應該更加註重進士們的德行才是。於是,皇帝仝慶(分身)深思疏慮後,就命令人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考生們進京趕考的路上,設下了一個計策,用來考驗考生們的品德操行。

王維學救了年輕婦人後匆匆離去,年輕婦人匆忙間忘了問王維學的姓名,只拾到了他匆忙之間遺落下來的玉麒麟玉佩。皇帝仝慶(分身)知道之後,為了尋找這位品德高尚的考生,就故意貼出了皇榜,說這塊玉麒麟玉佩,和一起人命案件有關,目的是想看看這個救人的考生知道玉麒麟玉佩和人命案有關後,他敢不敢大膽地承認玉麒麟玉佩是他自己的。

結果,王維學經受住了所有的考驗,皇帝仝慶(分身)又認真仔細地翻閱了他的試卷,龍顏大喜,於是,就硃筆欽點了他為這次科考的新科狀元了。

王維學進殿叩拜皇上,皇帝仝慶(分身)觀見他一表人才,模樣出眾,更加喜歡了,對他又進行了一番殿試,喜不自禁,當場下旨,將他招為了東官的駙馬,最小的公主仝依婷未來的夫婿,朝野上下,為之震動,要知道,王維學已經十八歲了,而小公主仝依婷只有十三歲啊!由此可見,皇上仝慶(分身)對王維學多麼的喜歡了。

王維學奉旨回家祭祖,接他的母親常妙玲進京城,住進了高大氣派的狀元府,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兩年後,奉旨與十五歲的小公主仝依婷完婚,離開京城,代天巡狩,巡查全國,不畏權暴,反腐倡廉,懲惡揚善,鐵血丹心,名號鵲起,被老百姓們親切地稱為了“王青天”。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鎮撫司書局

KROUS

校花一句拿下了,給軍師整破防了

烈火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