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來自哪裡?無人知曉,三十多年前,他像一個乞丐似的,衣衫襤褸的忽然間出現在了華國南疆的地界上,肩膀上,每天都扛著一面小旗,在大街小巷上游走,上面寫著\"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妙手回春,百病全治,藥到病除\"二十個字,走累了,他就找一個背陰的地方坐下來歇息,嘴裡還唸唸有詞:\"奉旨下凡,四方雲遊,普濟眾生,救死扶傷,妙手回春,有錢給錢,無錢傳名。\"念一遍,喝口酒,好不悠閒。

那天,遊醫老饕來到了一個村莊裡,轉悠了一大圈,口乾舌燥,無人問津,可能是感覺累了,正在村前一棵大楊樹下歇涼,只見一箇中年婦女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嗚嗚咽咽地說:\"大夫,你快到我家去看看吧,我兒子玩皮,趁我不注意,搭上梯子上房上掏麻雀玩,不小心讓蜈蚣給鑽到肚裡去了,現在孩子的肚子,疼得厲害,你快上我家,救救我兒子吧!\"

遊醫老饕一聽,二話沒說,趕緊跟著這個中年婦女就去了她的家。

到家一看,只見一個瘦骨嶙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子正在地上打著滾,哭得氣都喘不上來了。

遊醫老餐過去,看了看孩子,吩咐中年婦女,趕緊拿一個生雞蛋開啟,讓孩子喝下去。緊跟著,又讓中年婦女拿過來半斤食油,也讓孩子喝了下去。

生油一下肚,孩子立刻噁心地“哇哇哇哇哇”地嘔吐了起來,吐了十多口,只見一條半尺多長的蜈蚣就被蛋清包裹著給吐了出來。

蜈蚣一吐出來,孩子立刻就不哭了。

遊醫老饕問道:\"孩子,現在感覺怎麼樣?你的肚子還疼不疼了?\"

孩子搖了搖頭,說道:\"不疼了。\"

遊醫老饕點了點頭,說道:\"孩子,現在你沒有事兒了。記住,以後再掏麻雀的時候,往嘴裡叼上一根木棍,那樣,麻雀窩裡的蛇呀、蜈蚣呀,就不會鑽到你嘴裡了。\"

孩子點了點頭,說道:“謝謝,我知道了。”

中年婦女急忙跪下給遊醫老饕磕頭,說道:\"謝謝大夫救了我兒子,我孤兒寡母,家裡沒錢,你看……\"

遊醫老饕一擺手,打斷了中年婦女的話,說道:\"亂世浮生,孤兒寡母,確實可憐,沒錢不要緊,記住我叫'老饕’就行了。另外,大妹子,我觀見你這個孩子,骨骼清奇,是一個練武的奇才,擺脫窮苦的糾纏,改變人生的命運,你願不願意讓孩子學習武功啊?如果願意,我就管件閒事,給這個孩子找一個好的師傅,傳授武功,造福社會!\"

聞聽此言,母子倆目瞪口呆,半天才反應過來,千恩萬謝地說願意。

“那好吧,三天後,自有人前來上門,收這個孩子為徒,你母子倆需要做好提前離開故園的準備!告辭了!”說完,抬腳就走。等到母子倆追出大門要送,已經不見了他的人影。

這個被老饕救治的孩子,其實就是小時候的劉青社,機緣巧合下,拜師學武功,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劉青社至今記憶猶新,當年,遊醫老饕一走,媽媽感恩戴德,當下就拉著他的手走家串戶,說開了遊醫老饕分文不要,給他治好了病的事兒。一傳十、十傳百,\"遊醫老饕\"的名號,就是這樣,開始在附近的十里八村傳開了,不少人道聽途說,慕名而來,找“老饕”看病,全部神奇地治癒了。起初開始,只是一些沒錢的窮人,及至後來,許多有錢的人家,也來找他給看。

\"老饕\"看病,與眾不同,一般郎中,講究望聞問切,而他只看一下,就找到了病根所在,一根銀針,出神入化,一紮下去,實能治好病人的病,看好病後,有錢人家看著給,沒錢的窮人,他也不開口討要。

這樣的大夫,窮人歡迎,富人也歡迎啊,誰看病不想省錢啊?

老饕果然沒有信口雌黃,謊話騙人,三天後,一個仙風道骨的老道長,來到了劉青社的家,仔細檢視了一下他的骨骼,欣喜若狂,即刻就收他為徒,將苦命的孤兒寡母接到了道觀,開始傳授劉青社武功……

回頭再說\"老饕\",他治病救人的名氣,漸漸的越來越大了,索性不再遊歷,乾脆利落,他就在南海城裡擺上了一個醫攤,上面只寫著“老饕”兩個字,馬上就鬨動了起來。

空前絕後,找“老饕”排隊看病的人,那可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無形中,可是給氣壞了一個人。

這個人,在南海城中,可是有頭有臉,他是南海知府向榮的大舅哥梅德。

梅德也是一個郎中,自己開著個藥鋪,仗著自己的妹妹是知府向榮的小妾,就把城裡人看病的買賣,都攬了過去。

知府向榮,也真得給梅德撐腰,他頒佈了一道令,所有郎中給人看病,都得有知府衙門發放的\"醫牌\",不然的話,就按\"庸醫\"處理,輕者罰款,重者打板下大獄。

南海市裡,有郎中七、八個人,而有知府衙門“醫牌”的,只有梅德一個人,向榮不給別人發。這樣一來,那幾個沒有知府衙門“醫牌”的郎中,就只能改行了。南海城裡,人有了病,只能找梅德看,到梅德的藥鋪裡去拿藥。而梅德看病,就認一個\"錢\"字,只要你得了病,就得先把錢準備好了,沒錢,二話甭說,走人,病死了活該。正因為如此,老百姓才給梅德編了一句順口溜:\"梅家藥鋪朝南開,有病沒錢別進來。\"

梅德賺錢賺得好好的,突然間來了個\"遊醫老饕\",一根銀針紮下去,就能把病治好,沒錢的窮苦人,看病還不用給錢,病就好了,這不明顯在砸梅德的飯碗嗎?

梅德找到了知府向榮,讓他把\"老饕\"抓起來,問他個\"庸醫\"之罪。

向榮雖然處處護著梅德,可多少也講點道理,他皺著眉頭,說道:\"那個'老餐'給人看病,他一不開藥,二不要錢,只是扎針,這能算是郎中嗎?稍安勿躁,先看看再說吧,等他給人看病看出事兒,咱再抓他也不遲嘛。\"

梅德一想,也行,只要“老饕”給人看病,出上一點點的毛病,我就叫知府妹夫抓他。於是,梅德暗地裡派出人去,專門盯著\"老饕\"的一舉一動。

轉眼間,到了來年春上,楊柳初發,陰雨連綿。梅德一看這個天氣,心裡立馬就高興了起來。他知道,春季裡,總是這種天氣,小孩子們,最容易得溼疹,而且一得,就不是一個,全城十五歲以下的男孩子女孩子,差不多都會得。孩子們得了溼疹,就得買他獨家熬製的\"消疹湯\"。

這個\"消疹湯\",梅德已經連著熬了好幾年了,一副湯藥,一兩銀子,每年都能賺上幾百兩。得了病的孩子,不喝他的\"消疹湯\"還不行,孩子身上癢得難受啊,一撓身上就爛,傷口一感染,就給變成了毒瘡,還得花大錢,不花大錢,就得讓孩子等死。所以,南海城人,明知道梅德趁火打劫,也得咬牙、認命、吃啞巴虧。

梅德一看發財的機會又給來了,趕緊讓夥計熬\"消疹湯\"。這\"消疹湯\"是用十味中藥熬出來的,全城的孩子要是都喝,得熬十幾鍋,連工帶藥,也得花幾十兩銀子。梅德不擔心那幾十兩銀子,等\"消疹湯\"賣出去,就能十倍賺回來。

梅德把\"消疹湯\"熬好後,派人出去一打聽,果然,城裡開始流行溼疹了,不少孩子已經得上了,而且還在蔓延。

梅德樂了,心裡說:等著吧,過不了幾天,人們就得到他的藥鋪來買\"消疹湯\"了。

可是,一連等了半個多月,一個來買\"消疹湯\"的也沒有。梅德心說:怪了,人們怎麼不買\"消疹湯\"呢?派人出門一打聽,那些得了溼疹的孩子,都被\"老餐\"給治好了,一分錢都沒花。

梅德氣壞了,揪著小夥計問道:\"那個遊醫老饕,他是怎麼把溼疹治好的?扎針還能治溼疹?\"

小夥計說道:\"不是的,老爺,那個遊醫老饕,邪門的很,他讓每家每戶熬柳葉,讓孩子們用柳葉水洗澡,得了溼疹的孩子,一洗就好,沒得溼疹的,用柳葉水洗澡之後,就不再得溼疹了。\"

梅德氣得踹了夥計一腳,往椅子上一坐,一個勁地倒氣,心裡說道:這個遊醫老饕,太可氣了,讓我白白熬了十幾鍋的\"消疹湯\",糟蹋了幾十兩銀子,這筆賬,我得跟他算,再不給他點顏色看看,我這碗飯就快要吃不成了。

梅德叫來了一個夥計,讓他吃下一大一把巴豆,等小夥計拉得臉色蠟黃,渾身虛脫,乏軟無力的時候,梅德就讓人用擔架抬著這個小夥計來到了知府衙門,誣陷說,小夥計用柳葉水洗澡之後,就開始腹瀉,要不是梅德治得及時,小命就沒了。梅德讓知府向榮快速把\"老饕\"抓起來,治他一個庸醫之罪。

知府向榮一看,梅德有人證,那就好辦了,立刻派遣衙役把\"老饕\"給抓了起來,連問都沒有問,就先是一頓板子,然後就扔進了監獄,定了一個“無證行醫”的罪行,披上枷鎖,遊街示眾,然後再公開宣判入獄服刑。

這天,知府衙門內的衙役們如狼似虎一般地給\"老饕\"披上枷帶上鎖,開始了遊街。

一邊走,一邊讓\"老饕\"喊:\"我是庸醫,我看病出了事兒。\"

\"老饕\"不喊,衙役就在後邊打他的鞭子,打得他皮開肉綻的體無完膚,萬般無奈,\"老饕\"只能一邊走一邊喊。

\"老饕\"被遊街,老百姓們全都給圍了上來。

\"老饕\"一喊,老百姓也跟著喊:\"你不是庸醫,你看病沒出事兒,你給老百姓辦了許多的好事,這次是有人存心陷害你!\"

衙役一看,這叫怎麼回事兒?趕緊用鞭子驅趕老百姓。

知府衙役揮鞭亂打老百姓,老百姓可給急眼了,眾口一詞:“這群瘋狗,狐假虎威,奶奶的!”老百姓紛紛揀磚頭、瓦塊往衙役身上噼裡啪啦亂砸,衙役們被砸得頭破血流,哭爹喊娘,抱頭鼠竄,街上頓時間亂哄哄的就給亂了套。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輛馬車,在不遠處給停了下來。

車上,一個氣度不凡老闆模樣的男人,讓車伕趕快過去打探一下,老百姓追著官府衙役打,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面,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看一看到底是出了什麼事兒?

車伕過去一問,很快就弄清了情況,回來把\"老饕\"給人們治病不要錢,得罪了地頭蛇梅德,又被梅德誣告陷害入獄惹怒民眾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老闆一聽,點了點頭:\"民心所向,眾怒難犯,公道自在人心,豈是一個誣告陷害,就能捂住民眾的嘴、阻止得了嗎?民眾憤怒,追打衙役,這是變著法子在向蒼天控訴,走,去南海知府衙門。\"

車伕答應了一聲,急忙趕車,直奔南海知府衙門。

到了南海知府衙門口,車伕手持一張畫圖,把身份的一亮,知府向榮立馬就矮了半截,嚇得臉色蒼白,趕緊跪倒磕頭。

鬧了半天,這位\"老闆\",正是當朝皇帝仝慶(分身),他這次微服私訪民間,趕來南海市,正是為遊醫“老饕”而來,無巧不巧,恰好在鬧市區域給碰上了\"老饕\"披枷帶鎖被遊街,因為這事,當地的老百姓竟然義憤填膺,眾矢之的與官府的衙役們正面發生了大的衝突。

十天前的夜晚,仝慶(分身)睡夢中接到了耶和華上帝的一道密旨,讓他迅速去南疆介面上的南海市裡,趕快尋找伊甸園天使下凡中的遊醫“老饕”,鄭重其事的說,女魔頭雨蝶兒,狼子野心,仇視人類,洩憤報復,她即將在華國範圍之內,降下一個大的瘟疫,禍害人間,消滅人類,生靈塗炭,遊醫“老饕”,醫術精湛,他奉旨下凡,肩負重任,普濟眾生,控制瘟疫災難的蔓延,將之消滅在萌芽狀態,舉世無雙,非他莫屬。

事關重大,仝慶(分身)接旨後,即刻安排好了朝政,然後就帶上人出宮,急急匆匆的趕來了南海市,不知道是因為心繫蒼生,旅途勞頓,還是怎麼回事?年富力強的仝慶(分身),總是感覺到自己昏昏沉沉,渾身無力,他讓隨身的太醫看後會診,藥也吃了不少,就是不管用,病勢是越來越重了。

進入南海市區後,忽然之間看到了民眾與官府衙役打鬥,為的是遊醫“老饕”的事情,再聽說披枷帶鎖被遊街示眾的這個人就是耶和華上帝讓他尋找的遊醫“老饕”,仝慶(分身)大吃一驚,安撫民心,他急忙趕到了南海知府衙門,命令知府向榮,趕快把遊醫\"老饕\"給帶回來,賠禮道歉,宣佈無罪釋放,平息眾怒,將不得人心、蓄意誣告陷害“老饕”的梅德立刻逮捕法辦。

此間事了後,安排“老饕”再給他看一下病。

聖上有旨,梅德被捕下獄,萬民歡呼。\"老饕\"亦被迅速的帶回了知府衙門,他不知道仝慶(分身)就是皇上,但見向榮對仝慶(分身)畢恭畢敬,知道來頭不小,一定是被知府的官要大許多。

仝慶(分身)親自頒發聖旨,宣佈遊醫“老饕”無罪,恢復自由身,讓他過來,給他看一下病。

“老饕”上下打量了幾眼仝慶(分身),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你應該是華國的皇帝吧,聖上的病很好治,只需將鮮豬卵搗爛,用奴才淚調服,連服七日,必定精氣充沛。\"

仝慶(分身)一聽,喜出望外,緊忙讓知府向榮趕緊派人去找鮮豬卵和奴才淚。

衙役出去之後,很快就找來了幾個鮮豬卵,可是,奴才淚沒找著,問\"老饕\"到哪裡去找?

\"老饕\"說道:\"奴才淚,其實就是對聖上忠心耿耿人的眼淚,他得因聖上得病而傷心痛哭,那眼淚的藥效才最好。\"

知府向榮一聽,討好皇上的機會來了,趕緊說道:\"這個我來,我傷心,我哭。\"可是,他使勁的擠了半天眼睛,也沒掉下半滴淚水來。

也難怪,向榮這個傢伙,當初,他老爹老孃死了,他都沒哭,現在,什麼事兒都沒有,就想讓他哭,那是更不可能的了。可是,哭不出眼淚來,證明他不傷心,那可就是對皇上極大的不忠,把皇上惹急了,就得把他宰了。向榮沒了辦法,突發奇想,讓衙役幫忙抽他的嘴巴。

衙役舉著手,猶豫了半天,不敢動手。向榮急了:\"你倒是抽啊,再不抽,我就叫人抽你!\"衙役一看,那就抽吧,“啪啪啪……”大嘴巴可就抽上了,抽了一百多個大嘴巴,總算把向一單眼淚抽出來了,又抽了三百多下,縣太爺的眼淚流了一酒盅。

\"老饕\"一看,說道:\"行了,今天的夠用了,明天接著抽。\"

向榮捂著腮幫子,這個氣呀,心說:你倒豁得出去啊,行,先讓你給皇上治病吧,治不好,我治你個欺君之罪,直接宰了你!

仝慶(分身)吃了“老饕”配的這個藥,立刻感到身上有股子勁想發出來。仝慶(分身)點頭說道:\"好,這藥真的管用,朕就先住在這裡,等身體徹底好了再走。\"說完,就到知府衙門內的後堂,住了下來。

仝慶(分身)一連吃了七天\"老饕\"給他調配的藥,果然感到精氣充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心裡十分的高興,親自給\"老饕\"題了\"當代神醫\"四個字,這才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封\"老饕\"為御醫,讓他跟著一道回京城。

\"老饕\"一聽,趕緊磕頭謝恩,說道:\"萬歲,草民進京當御醫,當然可以,但是,您還得讓我帶一個配藥的小徒弟,我看,這個知府就不錯,讓他幹得了。\"

仝慶(分身)一聽,連連點頭:\"好,就讓向榮給你當配藥的小徒弟。\"

向榮的臉,都被抽得像個豬頭了,這下又成了\"老饕\"的配藥小徒弟,氣得差點背過氣去,可是,君命難違,聖旨不能違抗啊,只好鼓著腮幫子,給\"老饕\"作揖:\"願聽師傅的吩咐。\"

\"老饕\"說道:\"行了,徒兒啊,你先收拾收拾,師傅也去收拾收拾,完事後,咱們就跟著萬歲爺走吧。\"

\"老饕\"剛出了知府衙門,就接到了耶和華上帝下達的旨意:“女魔頭雨蝶兒人為製造災難,華國境內,瘟疫即將來臨,你需提前做好準備,粉碎女魔頭雨蝶兒禍害人間的陰謀,挽救民眾的生命!”

“老饕”奉旨救蒼生,緊忙找了一條小路跑了。他才不想去京城去,當什從御醫,專門給皇上看病,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說不定哪天就要掉腦袋,他肩負重任,拿向榮找找樂子得了。

仝慶(分身)等了\"老饕\"兩天,也不見他回來,派人一找,才知道\"老饕\"早就跑路了。仝慶(分身)急忙聯絡耶和華上帝,說明情況,耶和華上帝說:“老饕閒雲野鶴,遊歷慣了,不願意受約束,你不用管他找他了,就讓他留在民間救死扶傷、妙手回春去吧!”

“是!”

仝慶(分身)叫人備車回京城,向榮一看,趕緊跪倒:\"萬歲,您看下官是繼續當知府呢?還是進京城去當小徒弟?\"

仝慶(分身)氣大了:“大膽向榮,身為知府,徇私枉法,禍害民眾,來人,將他給朕拿下,一同押解進京,查明犯罪事實,證據確鑿後,依律判決,以正國法的森嚴!”

“遵旨!”

………………

從此以後,華國民間中,“老饕”救死扶傷,妙手回春,遏制瘟疫的傳播,救民眾於水火,成為了不敗的神話。

劉青社嘴裡喃喃:“失之交臂,恩公,你不與我相認,不辭而別,這又是去了哪裡?”……

華國各地,走來了救死扶傷、妙手回春的遊醫“老饕”,那顆白球,本來是女魔頭雨蝶兒派遣一個厲鬼攜帶者禍害人間界的一個毒品,卻是被他抽絲剝繭的炮製之後,成為了一種神奇救苦救難的神丹妙藥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不當舔狗,反手重啟華流巔峰

膨脹的沃柑

妖魔緝查司

君子獨愛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