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南疆距離原鎮蟒山五里遠的安遠縣蘇家莊,有一個員外,名字叫蘇德,此人不同凡晌,才高八斗,學識淵博,生性悠閒,崇尚節儉,他的家裡,祖上經商,家境殷實,十分的富有,到了他這一輩,竟然棄商從文,辦起了學堂,蘇德先生紮根杏壇幾十年,任勞任怨,傾囊相授,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他教育出來的學生,個個都是一頂一的人中之龍、王侯將相,但是,他並非是那種自視清高、目空一切、驕傲自大的酸溜溜的文人,而他的為人,卻是光明磊落,特別的慷慨、大方,他經常性的免費教授貧民學子,嘔心瀝血,而不收取任何的費用,並且還施捨錢財,修橋鋪路,救濟當地貧苦的老百姓脫困,蘇德先生的文化頗高,道德修養極好,正大光明,急公好義,因而,深受人們的敬重。

蘇德先生看破了紅塵,淡泊名利,他經常性地教育自己的兩個兒子蘇宇航和蘇宇淨說:“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誠實守信,樂觀向上,生財有道,然後,樂善好施,賑危濟困,這樣,掙下的錢財,才能發揮出來作用,換句話說,就是世上擁有了錢財的人,活著才有了他的價值;否則,有錢的人,不過就是一個守財奴罷了,爾虞我詐,巧取豪奪,不擇手段,慳吝聚金,卻是一毛不拔,為富不仁,這樣的人,他守再多的錢財,又有什麼意義呢?錢財,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要為之擔驚受怕,何苦來著?

大丈夫男子漢,生於天地間,生命苦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繫蒼生,造福人間,轟轟烈烈,不白活一回,活人,才有他的價值!生前受人尊敬,死後萬民懷念,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父親教誨的是,我倆謹記在心!”

“好,這才不愧是我蘇家的好兒郎!”

………………

這年,華國的南疆一代,破天荒地鬧開了春荒(春季農村中青黃不接的時候出現的暫時性饑荒),許多窮困的人家,都是揭不開鍋了。挖野菜、啃樹皮、吞草根,蘇德看到了之後,心裡滴血,於是,他便從自已家庫存的糧倉裡,拿出來了部分保管上好的糧食,借給了窮苦的眾鄉親。

然而,就在這年的夏天,女魔頭雨蝶兒卻是悍然派遣了眾多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開始了大面積的肆虐人間,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人為大災難,進駐了民間。

華國的南疆,雪上加霜,首當其衝,緊隨著春荒,又遭遇了亙古未有的大旱災,蝗蟲遍野,糧食減產,借糧窮困戶,根本就無力來償還欠債,只好都前來,向蘇德員外請求,看能不能延期償讓他們再還所借的糧食。

蘇德員外說道:“我借糧食給鄉親們,是為了幫助大家夥兒度過春季的災荒,不是為了生財獲利。今年夏季,旱魔肆虐,地裡的莊稼受災欠收,我看這樣說,你們借我的糧食,就不用想著歸還了。”

自古以來,都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而今,人家蘇員外好心借糧,幫忙大夥兒度過了春季的饑荒,解了燃眉,卻又因為後續的莊稼受旱欠收,就說借下的糧食不用還了,他平平淡淡的一句話說出了口,讓現場許多欠糧的窮人,心裡都不踏實了起來。

現場一片沉默。

蘇德員外突然間意識到了:可能是自己說的話太直接,嚇著了大家,大夥兒誤會了他說出這話的意思了。

處處愛為他人著想的蘇德員外,怕這些個借他糧食的窮人家不明究裡,胡思亂想,出了啥問題,就藉著他老母親七十八歲的壽誕之日到來之際,在自己家的院裡,殺豬宰羊,大擺開了宴席。

蘇德員外邀請了眾多的親戚朋友和所有借過他糧食的窮人家庭(提前通知這些人,來時帶著自己的借據契約),都前來他家,不收任何的賀壽禮物,單純就是熱熱鬧鬧地給他老母親賀個壽、吃頓席。

吃席的時候,蘇德員外讓他的兩個兒子蘇宇航和蘇宇淨哥兒倆,抬著一個大竹筐子,隨同他一起,一桌一桌的過來,將借他家糧食窮人家的契約,給一一地收進了竹筐,然後,再將自己家裡保管的那些借據契約,也一併給放入了竹筐中。

之後,蘇德員外就站在自家的院子裡,亮開了大嗓門,聲如洪鐘地對著大家夥兒鄭重其事地說道:“這個竹筐裡面,放的就是在座諸位鄉親們借我家糧食的契約,現在,我要當眾把它焚燬,今日在座的親戚和朋友,給我作一個見證,鄉親們借我家的糧食,從今往後,一腳踩扁,不用再歸還了。”

看到那個竹筐中的借糧契約,被蘇德員外一古腦兒地全部倒在了地上,然後用火點燃,頃刻之間,就給化成了一堆灰燼。

壽宴上,蘇德員外的這個舉動,出人意料,前來給他老母親賀壽的眾多親戚和朋友,面面相覷,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對他的這種做法,褒貶不一,而那些借糧的窮苦人家的老百姓,卻是從內心裡,對蘇德員外的此舉,是感激不盡,長跪在地……

第二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那些借過蘇德員外家糧食的窮苦人家,揚眉吐氣,都趕著來還他家的糧食。

蘇家大院,剎那間,門裡門外,就給擠滿了人,大家夥兒都說:“蘇員外去年救了我們大家的急,使我們大夥兒都給度過了災年,今年的糧食豐收了,我們一定要把借的糧食還上。那借糧的契約,雖然被蘇員外用一把火給燒了,但是,我們的心中,都有一個數目,請務必收下。”

蘇德員外對趕來還糧的眾多窮苦的鄉親們說道:“去年的事,我不是說過了嘛,一腳踩扁,就不要再提了,遇到了天災,鄉親們家裡有了困難,我拿出一些糧食,來救濟大家,天公地義,是應該的呀。今年,雖然說糧食給豐收了,但是,你們大家夥兒的家底,都很是薄弱,還不寬餘,何況,魔界一直虎視眈眈,肆虐人間,這個天下,勢必正亂,我奉勸大家夥兒一句話,還是提早多儲備一些吃的,以避人禍吧。”

還糧的窮人家,好說歹說,蘇德員外說什麼也不肯收下,萬般無奈,借糧的窮苦老百姓,只得把他們運來要還的糧食,又給運了回去。回家之後,想到了蘇德員外最後提醒人禍的告訴,大家都紛紛地開始了儲藏糧食,精打細算地過開了日子。

有朋友不解,對蘇德員外這樣說道:“你怎麼能夠將那麼多的糧食,給了與自己亳不相干的窮人呢?你都快年過半百的人了,做事,總要為自己的兒孫後代們多想一想,給他們留下一些家產吧?”

蘇德員外在聽了這個朋友這樣勸說他之後,便將他的子孫們都召集了過來,當面對他們說道:“人無高低貴賤之分,我們與眾多窮苦的鄉親們,都是同根同族,是一家人,我們今天用糧食接濟他們,使他們能夠養家餬口的過日子,等到了他們有了錢和糧的時候,也會去接濟別人,那樣,天下共富,人人就都能過上好日子了,這,就是我留給你們的最好財富,陪伴著你們的一生,受用不盡啊!”

當著勸他朋友的面,給兒孫們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蘇德員外的朋友,搖一搖頭,絮絮叨叨,十分不理解的生氣走了。

………………

隔了一年,喪心病狂的女魔頭雨蝶兒,開始報復開了仝慶,她讓仝慶(分身)執政的華國,再次地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旱災。旱魔肆虐,尤其是仝慶的家鄉南疆地界,更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到處都是逃荒的饑民,而有的難民,在路上走著走著,就餓暈倒下,再也起不來了。

蘇德員外看到了這些,痛心疾首,痛苦不堪,便毅然決然地開倉施捨,帶頭在安遠縣城四門的官道口,設定下了一個流水席,不停地供應著過往饑民的稀飯,使許多奄奄一息的饑民,得以了生還。

然而,南疆地界上,逃難的饑民,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就算是蘇德員外傾其了所有,也只是苦苦地支撐了一段時日,坐吃山空,他家裡庫存的糧倉裡,再也沒有丁點兒的餘糧,來賑濟這些逃難的災民了,於是,他就四處地去遊說,動員鄉親們中的那些有糧人家,迅速地加入到了扶危濟困的隊伍中來。

鄉親們想到了蘇德員外平日裡慷慨救困,眼下又傾其了家中的所有,默默無聞的救濟著逃難的災民,心繫蒼生,大公無私,都十分地感動,於是,便有錢的出錢,有糧的出糧,讓安遠縣城四門的官道口施粥席,得於了一段時日的延續。

蘇德員外自願賑災,不遺餘力,但是,杯水車薪,無濟無事,南疆地界,仍然是餓殍載道,四周一片荒涼景象。

蘇德員外心繫蒼生,傾家蕩了產,他變賣了家裡所有的田產,開始了四處去求購糧食,力圖挽救許多逃難災民的性命。

在一個陰暗的天氣裡,蘇德員外獨自一人,帶著賤賣田產得到的僅有一些錢財,急急忙忙的行走在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山谷間,眼看著天就要黑了,他不由得心中萬分焦急,欲想快點走出這個大山谷,購得糧食。

行走了一會,眼前忽的黑霧濛濛,將蘇德員外完全給籠罩在了其中。

“唉,大霧迷漫,竟然是看不到前方行進的路線了”,蘇德員外喃喃地自語著,陰風陣陣,不寒而慄,不由得心中驚慌意亂了起來,“餓殍遍野,民不聊生,人命關天,不管怎麼樣?我都一定要繼續摸索著前行,去求購一些糧食,救人要緊啊!”

此時,天,已經完全的黑透了,四周幽靜,陰風陣陣,蘇德員外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他加快了前進的腳步。

正在此時,忽然,前面有“撲稜稜”的聲音響了起來,把蘇德員外給嚇得不輕,接著,從他旁邊的一棵即將枯死的大榆樹上面枝杈上,有一群烏鴉,“呱呱呱”的亂叫著,“噗嚕嚕”地騰空而起。

“咦,這些烏鴉,何以驚飛?”蘇德員外正在驚愕之間,忽然,前面不遠處,竟然響起了“踏踏踏踏”的腳步聲音,蘇德員外不由得欣喜若狂,如此幽靜詭異的荒野地方,竟然會有人?聽聲音,來人還不在少數,於是,他便興奮的迎接了上去。

此時,令他驚異的是,對面走路的聲音,是越來越響了,快至前時,震耳欲聾。

待“人”至前,孫德員外目睹,登時嚇得魂飛魄散、毛骨悚然,他近乎了暈厥。

怎麼回事?過來的到底是些什麼人啊!

嘿,別提了,過來的,竟然是一支穿著盔甲的骷髏頭,這,應該就是民間傳說中的陰兵過境了。

頓時間,蘇德員外就給嚇得渾身哆嗦著,他迅速的躲藏在了一棵大松樹的下面,臉色蒼白,呼吸急促。

蘇德員外靜靜地目睹著這隊“骷髏兵”目視著前方,有條不紊的走著,一眼竟然望不到頭。

驚慌失措中,蘇德員外忽然間感覺到自己的脖頸兒十分地陰涼,慌忙用手去摸,竟然摸到了一個涼哇哇的東西,他嚇得用手使勁把那個涼涼的東西拽了出來,立時恐怖的大叫了一聲,狠狠地把那個東西扔掉了。

哪是什麼?天啦!竟然是一條巨毒無比的小青蛇!

那條小青蛇,突然間受到了驚嚇,趕快地爬著走了。

然而,此時孫德員外的驚叫聲,立時讓那隊“骷髏頭”的陰兵,給停止了下來。

“骷髏頭”陰兵,齊刷刷地扭轉過來了頭,忽然,有幾個陰兵,動作僵硬的向蘇德員外這邊走了過來。

蘇德員外頓時間嚇得魂飛魄散,他想要逃跑,然而卻是渾身無力,他欲要喊叫“救命”,卻是不知道為什麼?喉嚨裡詭異的發不出任何的聲音來,蘇德員外渾身冷汗淋淋,欲哭無淚的想著:“吾命休矣!”然後,就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突然,一個手持燃燒著松油木棍的身影,從天而降,快速地向空中灑落下來一些黃色的符咒紙張,那幾個陰兵,遂就停住不前了。

那道身影,迅疾如風,一把抓住了蘇德員外的手臂,就開始了奔跑,兩個人氣喘吁吁的跑了很久,方才跑出了那個恐怖的大山谷,停止了下來。

此時,烏雲散去,月光如白晝般,照在了兩個人的身上了。

此時,蘇德員外方才目睹到救自己的乃是一個身穿黑衣、面容消瘦的青年俠客,忙驚魂未定的跪下來磕頭,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那個青年俠客,急忙把蘇德員外攙扶了起來,說道:“不要客氣,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敢問閣下,你為何要獨自一人,連夜趕急路呢?”

蘇德員外急忙告知青年俠客說,自己急於賑濟災民,因為家裡糧食短缺,餓殍遍野,於心不忍,就出來採購購糧,因為心中甚是著急,故而日夜兼程,欲早日買到糧食,回去好搭救眾多的蒼生。

“原來,你就是南疆地界傳得沸沸揚揚、鼎鼎大名的蘇德員外啊!在下劉亦博,久仰,久仰!幸會,幸會!”

“徒有虛名,不足掛齒,壯士,你怎麼也會至此呢?”蘇德詢問劉亦博。

劉亦博說道:“我自幼就是一個孤兒,是師傅他老人家把我收養長大,因而居無定所,四海為家,今晚途經此山,目睹了蘇員外遭此劫難,慌忙將師傅圓寂時交給我保命的部分法寶扔了出去,這才把你成功的搭救了。

蘇員外,你有所不知,這個地方,就在前不久,剛剛經歷了一場人魔的大戰,曾經有一支維護世界和平的使者團隊和魔界侵華的一支兵隊,在此山中展開了廝殺。後來,邪不壓正,那支魔界軍隊,全軍覆滅了。從此之後,此山谷裡,便經常有魔物的陰兵路過。

尤其是今年鬧饑荒,餓死的死屍甚多。地府裡的黑白無常前來勾魄,因魂魄甚多,九幽大帝普旭,只好派出了陰曹地府中大量的陰兵,前來幫助黑白無常一臂之力,至此勾魂。

方才,他們並無意害你,只是被你驚叫的聲音擾到而至前。

但是,人鬼殊途,不能相見,員外你如今的身上,已經有了煞氣,請快隨在下下山去,讓在下幫忙,為你祛除掉煞氣,才能祛除了這個黴運。”

說罷,便攜帶著蘇德員外下山,來到了一座破敗不堪的廟宇門口。

劉亦博讓蘇德員外進了廟裡,然後,他把一紙符,燃燒成為了灰燼,放到了一碗水裡,讓蘇德員外閉眼服了下去。

劉亦博安排蘇德員外就地歇息。晚上,蘇德員外睡得安穩,至大天亮後,心中有急事,不便久留,方才急著告別了劉亦博,急匆匆的離去了。

…………

回頭再說這個名字叫劉亦博的年輕俠客,他確實是自幼父母雙亡,大雪天裡,被一個遊方的和尚濟寧大法師從雪堆中抱起後收養,帶回了廟裡,做了一名俗家弟子,夏練三九,冬練三伏,跟著收養他的老和尚濟寧法師,學了整整十五年的武功,濟寧法師圓寂殯天,劉亦博藝滿下山,開始了四處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每次都會刻畫上一個雄鷹的圖案,因此,江湖上,人人都稱呼他為“飛鷹大俠”,久而久之,就取代了他的真實名字了。

和其他的江湖大盜不同,劉亦博雖然說是時常翻牆入戶,但他卻是非常的講究“盜亦有道”,即便是偷,也只是偷那些盤剝魚肉百姓、為富不仁、為非作歹的土豪和劣紳,從來不去傷害窮苦的老百姓。不僅如此,他劫富濟貧,把所得來的財物,大多都散給了窮苦的人家,所以,一提到他,十里八鄉的老百姓都是眉飛色舞,一致認為,他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神偷俠賊。

當年,年輕氣盛的劉亦博,剛剛下山,就犯下了一樁案子,從而,一舉成名。

那年,劉亦博剛滿十八歲,血氣方剛,天不怕,地不怕。

一天在路上,劉亦博遇到了一幫下鄉收糧的差役,領頭的,是當地的縣丞,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腰裡彆著一個精緻的錢袋,鑲了幾顆閃閃發光的小寶石,格外地引人注目。

看見這夥人對老百姓不是打就是罵,劉亦博義憤填膺,趁著他們在酒店吃飽喝足後打起了盹,他就躡手躡腳地躲過了所有人的耳目,解開了縣丞的錢袋,偷偷地拿著。

臨走的時候,劉亦博看到了這夥人還抓了不少老百姓辛辛苦苦養的雞、鴨和羊,便靈機一動,將這些雞、鴨、羊全部放走,惡作劇地畫了一隻雄鷹,放在了縣丞的面前。

縣丞醒來之後,發現錢袋丟了,大驚失色,裡面不僅裝著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還裝著印籤和各種條據,若是落在了有心之人手中,還不知道會惹出多麼大的禍事啊!?

縣丞心亂如麻,派人到處尋找,找了三天三夜,終於在縣衙門口東面的一棵高大的槐樹上面找到了錢袋,雖然錢和條據沒有了,但所幸印籤還在,最後被上峰訓責了一番了事,但他從此之後,再也不敢輕易地下鄉擾民了。

…………

劉亦博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經常來無蹤,去無影。

有一次,劉亦博在茶館中喝茶,無意中,聽到了說書人正在講他的故事,神乎其神,臺下掌聲不斷。

中途來了一個地痞攪局,“嘻嘻嘻嘻”地笑著問說書人道:“飛鷹大俠偷竊東西的時候,莫非你是同謀,親眼見到?說的這樣有鼻子有眼。”

說書人毫不示弱,回敬道:“且莫這樣胡說,謹防神偷飛鷹大俠惦記上你,小命不保。”

地痞仰天大笑,可是,下一刻,他的錢袋就不翼而飛,落在了說書人的書案上了。

說書人靈機一動,高聲問:“閣下,這是您給在下的賞錢呢?還是說飛鷹大俠給現身了呢?”

地痞嚇得面色如土,趕緊灰溜溜地跑了。

…………

當地有一夥土匪,強取豪奪,嘯聚山林,領頭的土匪頭子胡濤,仗著一手鐵掌功夫,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不知道害得多少個好人家給家破人亡了。

劉亦博得知了之後,決定替天行道,為民除掉這一禍害,於是,他單槍匹馬,趁著夜色掩護,悄悄秘密地潛入到了土匪窩的山寨,使出隔空點穴的功夫,將意中人挨個兒的放倒。而後,將金銀珠寶全部打包,裝在了一輛大車上,大搖大擺地從山寨大門中走了出去。

劉亦博凡事,都留有餘地,這些土匪,大多隻是被他給點了暈穴,昏睡幾個時辰後,就能醒來。但是,嫉惡如仇的他,對於那些手上犯有血案的惡人,毫不留情,一律點了死穴,即便是大羅金仙來了,也別想將惡人救活。

到了第二天,眾匪徒陸陸續續地醒轉過來,驚恐不已,看見土匪頭子胡濤和幾個亡命之徒離奇的暴斃,牆壁上,還畫著一幅醒目的飛鷹圖案,心裡頓時間就明白了一切,一個一個慶幸自己,平素間,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樹倒猢猻散,轉眼跑得乾淨。

…………

當地有個財主,名字叫李健,為富不仁,為人刻薄,人稱“李扒皮”,大災之年,顆粒無收,他照樣收租收息,沒錢,就拉著對方的妻子或者兒女來抵債,謾罵毆打,摧殘蹂躪,令人髮指。

劉亦博得知了之後,就在“李扒皮”的家門口,留下了一封書信,勸他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千萬莫要把事情做絕。

沒有想到,“李扒皮”公然叫板,叫囂著要讓劉亦博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

為了護院,“李扒皮”在自家的院裡,養了五隻大狼狗,只要是遇到了生人,就會“汪汪汪”地大叫。

可是,說來奇怪,劉亦博不知道使出了什麼的功夫,不但制伏了五隻大狼狗,悄然無息地進了屋,成功地偷走了李家所有的欠條借據、金銀財寶,臨了,還給“李扒皮”臉上畫了一個大烏龜,牆上留下飛鷹圖案,悄然地離去了。

第二天早上,“李扒皮”捶胸頓足,聽說家財被劫,而所有的欠條借據,也已經被劉亦博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他哭天喊地,後悔自己狂言,得罪了劉亦博,害得他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瞬間成為可憐人。

………………

亂世年代,華國南疆的社會治安,非常的混亂。

安遠縣城,突然間,出了一個“採花淫賊”。

一開始,官府出來闢謠,說,有心存歹意的不法分子,想借此來抹黑安遠縣城,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所謂的謠言,非但沒有因為官府的闢謠有所減少,反而越傳越烈。而且,一個個壞訊息,都是言之鑿鑿:比如說南街上趙衛東員外家的二小姐趙雅蘭被歹人調戲、強暴;西街上的錢萬鈞掌櫃,他家的大小姐錢麗娜被人姦淫後瘋癲了;南街大戶吳天齊老爺家的小女兒吳倩蓮被一個神秘人抓走強姦後又給送了回來……

被害人每日都在增加,官府知道瞞是瞞不住了,只好無奈地承認:安遠縣城,確實是出了一名“採花淫賊”,要老百姓們提高警惕,天一擦黑,趕緊關好自己的門窗,一有動靜,就敲鑼報警。衙門也加派了守夜人員、巡夜官兵,還設定了暗哨。可是,這個“採花淫賊”的輕功委實了得,達到了踏雪無痕、出神入化的境界,在如此嚴密的防範措施下,他依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簡直就是來無蹤、去無影。就算那些民宅加固了門窗,依然不起任何的作用,根本無法阻擋“採花淫賊”潛入作案,防不勝防。

“採花淫賊”頻繁作案,官府卻是連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知道,更讓官府顏面掃地的是,加強了防備,還是隔三差五的出事,也許,沒有到官府報案的受害人,還有更多!

安遠縣衙官府的賈文英師爺,為了給知縣老爺羅志祥分憂,他遍訪了受害人的家屬,匯總了零零星星的資訊,唯一的描述就是黑衣黑影,武功高手。

可是,這點資訊,還是模模糊糊,不得要領。

不過,知縣老爺羅志祥卻是不緊不慢,他分析作案的人,應該不是外來者,這樣一來,就縮小了範圍,而有這樣武功的人,安遠縣城,不會超過三個,就算是江湖上,也寥寥可數。

官府召集安遠城內所有的武館、鏢行,以及各拳派的掌門人去訊問。

平時,各個門派,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天下第一,但是,這次,都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的門派,還沒有如此了得的功夫,說這起案件與他們無關。

賈師爺轉而讓來人提供資訊,在安遠縣城,誰最有可能?這招一出,懷疑的目標,指向了劉亦博。

大家一致認為,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除了劉亦博,似乎找不到武功如此高超的人了。

聽說官府的懷疑後,劉亦博大為震怒,覺得荒誕不經,他本來就是一個行俠仗義的江湖中人,那齷齪的“採花汽賊”,行如此不堪的卑劣行徑,是與他八竿子都打不著啊!

劉亦博很是氣憤,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他決心偷偷地調查,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把“採花淫賊”繩之以法,還自己一個清白。

誰知,這個決定,卻戲劇化地把劉亦博給捲入了案件當中了。

為了查案,劉亦博晚上穿了夜行黑衣外出。賈師爺立即抓捕了劉亦博,認為他又是出來要作案。

知縣老爺羅志祥卻是說道:“捉賊捉贓,捉姦捉雙,無憑無據,抓了也難以定案。有了目標,不怕抓不住他犯罪的證據。”任憑別人怎麼勸,他還是命令衙役,放了劉亦博,一副成竹在胸、穩操勝券的樣子。

其實,以劉亦博的功夫,他早就發現了官府的人在後面跟蹤著他,只是他想:“不如任他們抓我回去,解釋一個清楚”,哪裡料到,官府抓到了他,卻仍然無法還他清白,還好,知縣老爺羅志祥還算明事理,沒有將他就地給“正法”了。

出了這麼一個烏龍事件之後,劉亦博更加地覺得,必須要迅速地找出那個“採花淫賊”,自己才能有安穩的日子過和恢復清白的名聲,所以,他加緊了秘密的調查。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個白天和夜晚的努力,劉亦博終於發現了蛛絲馬跡,他悄悄地跟蹤了一個神秘出現在黑衣人,最後,在震蟒山小河邊,發現了那個“採花淫賊”的巢穴,原來,他的老窩,是在一隻木船上,怪不得難於讓人發現。

連續觀察了數天,劉亦博斷定:這個“採花淫賊”,應該是在修練一種邪門功法,需要採陰補陽,因此,每逢單日,他必出門去作案。

劉亦博的心中有了底,避免打草驚蛇,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日下午,劉亦博悄悄地來到了縣衙,推開了賈師爺的房門,賈師爺以為他這是來殺人滅口,嚇得差點大聲呼叫起來。

賈師爺聽了劉亦博的調查經過後,將信將疑。

劉亦博把採花淫賊犯罪的來龍去脈、細枝末節,詳細地述說了一遍,賈師爺總算是相信了。

劉亦博說道:“賈師爺,捉捕採花淫財,宜早不宜遲,你還是趕快去彙報縣老爺,速速地派兵,去震蟒山小河邊,圍捕採花淫賊吧!”

知縣羅志祥聞聽賈師爺的奏報,喜上眉梢,即刻組織衙役,準備投入圍捕的戰鬥。

劉亦博同去圍捕這個駭人聽聞的採花淫賊,以助官府一臂之力。

震蟒山河邊,有一個突出於水面的地方,較為偏僻,如果採花淫賊將那艘木船駛入了蘆葦蕩的叢中,就不好再尋找了。

不過,這會兒,知縣老爺羅志祥並不著急,他明白官府那幾個衙役的半吊子功夫,絕對不會是那個採花淫賊的對手,但是,他故意把劉亦博給列為了嫌疑物件,正是因為他知道,如此一來,藝高人膽大的劉亦博,是斷然不會袖手旁觀了……

採花淫賊的功夫,歪門邪道,果然了得,官府的衙役剛靠近了那艘小木船,他就給警覺到了,趕快一個鯉魚打挺,就跳上了甲板,準備逃竄,滿腔怒火的劉亦博一甩手,就將手裡的火把給扔到了船上,剎那間,木船著火,很快燃燒了起來,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採花淫賊被迫著跳到了岸上。

採花淫賊剛一跳到了岸上,就被眾衙役給團團圍住了。

常言道:“好漢難敵四拳”,再說,“採花淫賊”本來就是做賊心虛,無心戀戰。在劉亦博和官府衙役們的雙重夾擊下,十多個回合下來,這個採花淫賊就給敗下陣了,最後,只好乖乖的束手就擒了。

案子破了,官兵無一死一傷,劉亦博的名聲,再次大振。

知縣羅志祥堂審,“採花淫賊”竟然是女魔頭雨蝶兒派遣過來禍害人間的一個妖精,鐵證如山,上報朝廷,開刀問斬了。

………………

仝慶路過南疆,準備故地重遊,沿途中,他聽到了蘇德和劉亦博許多感人的故事,遂報告了耶和華和撒旦兩個地球主宰,決定授予二人“保護地球和平衛士”的光榮稱號,加快步伐,吸收他倆進入了“喋血飛鷹行動小組”,維護世界和平,降妖誅魔,再鑄輝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上求生:從木板到城市天際線

沸騰的泡麵

夢想傳:苟王踏仙路

雲端畫

戰神傲婿

清風拂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