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慶一行人,跨龍巡查世界各地,這天,他們來到了非洲黑人居住的這樣一個國家裡面,準備訪查一下這個國家的風土民情,奇怪的發現,這個國家除了年幼的孩童看起來還算比較正常外,幾乎家家戶戶,男男女女,個個都是黑不溜秋,瘦骨嶙峋,精神萎靡不振,懨懨如有病容,過去問了一下,得知這些男女實際的年齡並不算是很大,普遍也就三、四十歲,按說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正是人生的大好時光,然而他(她)們卻都是皺紋溝壑,滿頭的白髮,看起來就像是七老八十行將就木的老年人一般。

奇哉?怪哉?

進一步觀察,讓仝慶一行人的疑竇頓生,因為他們察覺到了這個國家裡面的民眾普遍存在著的一個詭異的、讓人難以捉摸的怪圈現象,別賣關子,到底是啥呢?

原來,在這個國家中,不管男女老少,他(她)們在行進走路的時候,個個都是低垂著腦袋,邊走邊想著問題,就如同行屍走肉,橫衝直撞,盲目地胡亂行走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帶著眾多的疑惑,仝慶眾人步行來到了一所大城市中,極目四望,竟然看不到街道上有一個仰面軒昂、左右顧視的人在好好地走路。

你說好笑人不,偌大的一座城市,十分寬廣的街道路面上,男男女女,來來往往,一個一個,都是低垂著頭想著心事的在走路,他(她)們就像是盲人瞎馬,無頭蒼蠅,時不時就有互相碰撞的怪事兒發生,就是許多不該發生的交通事故,在這座城市中,也是接二連三的連發不斷。

大家快來看,右邊來的那個黑人男子,低著頭想著事情,漫無目的的走著走著,竟然一腦袋給撞上了路邊的護欄鐵桿上,登時頭破血流,“吸溜吸溜”了老半天,咕嚕了一句“倒黴,”血流滿面地抱著頭匆匆離去。

再看左面這一個黑人女子,也是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事情,“嘭”的一下子,就給撞到了道路旁邊栽種的一棵大樹上面,她的腦袋,被撞了一個大包,剎那間,呲牙咧嘴,頭暈眼花,眼淚橫流,何苦來者?

仝慶他們眾人,聚在一起,眉頭緊皺,觀看著,議論著。

突然,仝慶他們眾人,看到了一個又黑、又瘦、又小的黑人男子,光顧著低垂著頭邁步走路,根本就不看前面路上有沒有危險,他走著走著,就一腳給踏了空,“啊”的一聲大叫,他十分狼狽的掉進了路邊可能是因為剛下過雨被衝開、沒有及時被蓋好蓋子的一個下水道口的裡面了。

臭氣燻人的下水道里面,蓄滿了於泥、積水,這個掉落下去的黑人小個子揮舞著雙手,一邊拼命的掙扎著想要爬上來,一邊聲嘶力竭的大聲叫喊著:“快來人啊!救命啊!……”

你說,這都叫什麼事啊?!

“先不要管他什麼原因,生命可貴,咱們先去救人要緊,”仝慶說。

“好!”

於是,仝慶一行人,趕緊跑了過來,把這個小個子的黑人男子,從下水道里面給拉了上來。

黑人小個子男子被拉出下水道口上來後,滿身傷痕,汙穢不堪,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叫喚著。

救人救到底,仝慶掏出來一直帶在身上的銀針,不嫌臭的又幫忙給這個“倒黴蛋”治療了一下跌壞的傷口,接好摔折的骨頭,讓他能夠站立起來行動。

少頃,仝慶治療完畢,那黑人小個子千恩萬謝的去了。

這個國家的人們,為什麼都是要低著頭走路呢?前車之鑑,後車之師,按說他(她)們看到別人吃虧後,應當吸取教訓,不應該再低頭思考問題走路才對,可是,怪就怪在這裡,你看,這邊剛送走那個黑人小個男子,那邊又看到了一個黑人女子碰壁……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一而再,再而三,頻繁發生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怪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會這樣呢?

仝慶一行人感到莫名其妙,非常的訥悶,事出反常,必有原因。

因此,仝慶他們一行人,決定要好好地考察一下這個看起來民眾極不正常、奇奇怪怪的國家,找出這個國家民眾喜歡低頭走路考慮事情、頻繁出事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準備“治病”救人。

仝慶一行人下水道里救上來的那個黑人小個子停留的這個位置的左邊,有一個高大氣派的學堂,仝慶他們站在這裡,能夠清晰的聽到學堂裡面,有先生在嘰裡呱啦的用英語講課的聲音。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仝慶說:“諸位戰友,你們在外面等候一下,不要亂跑,婉兒、邱老(邱文博),咱們三個人,一起進這家學堂裡面轉轉,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原因。”

“好!我們等著,你們去吧!”眾人說。

於是,眾人學堂門前等候,仝慶和董婉兒姑娘、邱文博老人一起走進了這家學堂裡面尋找答案去了。

這家學堂裡面,只有一間很大的教室,裡面擺滿了課桌,坐滿了年齡大小不等的學子。

講臺上面,一個戴著眼鏡、頭髮花白、瘦骨嶙峋的黑人先生,正在用流利的英語,滔滔不絕的講著課,只聽他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孩子們,你們現在年齡都小,只知道眼前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卻是不知道一日三餐你們所食的飯菜,都是從哪裡來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子們,你們可知身上穿的衣服,又是用什麼換來的?你們晚上休息睡覺的房屋,它是怎樣平地而起的?是你們的父母,風雨無阻,勞碌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啊!你們的父母含辛茹苦,養家餬口,不容易啊!所以說,你們就應該從現在開始,努力學好文化,學好技能,預備將來長大後趁工度日,賺錢養家,報恩父母。

話說回來,如果你們現在不好好努力,長大後,學無所長,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手無縛雞之力,什麼工作都幹不了,怎樣生存?你想過沒有?就是你有技能,完全勝任,卻是忽然間給生了大病,導致工作丟失,疾病纏身,你該怎麼辦?男婚女嫁,繁衍生息,一生辛苦付出,都是為了家庭,可是,等到你年齡大了,什麼都幹不了了,兒女嫌棄你是個累贅,虐待遺棄,不管不顧,你該怎麼辦呢?即便你預先有儲蓄的錢財,可以自己求醫看病,可以自己養老送終,但是,錢財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它能靠得住嗎?比如說水淹了,火焚了,被賊人盜竊了,被貪暴的政府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橫徵暴斂勒索走了,一夕間,你一貧如洗,家徒四壁,一無所有,生活沒有辦法,你該怎麼辦啊?因此,國家開設思慮教育課題,就是希望你們從小養成思慮周全的好習慣,居安思危,臨危不亂……”

為了適應巡查世界各地的安全工作,瞭解各國情況,仝慶一行人,都是學會和熟練掌握了各國語言的技巧,因此,他們三個人,能夠聽得懂這個黑人先生課堂上面說的內容是什麼,他給學子們思想上灌輸的什麼東西。

仝慶三個人站在教室外面聽了一會兒,覺得這個先生的授課內容,與眾不同,有很大的問題,於是,他(她)們三個人就走進了教室。

只見先生在講臺上侃侃而談,下面所有的學子,都是低頭鎖眉,彷彿都是在沉思問題的模樣。

仝慶三個人走進了教室半天,諸多師生,竟然像是沒有看見。仝慶不得已,輕輕地咳嗽了一聲,眾師生好像才是如夢驚醒,一起抬頭看著仝慶三個人,個個驚訝驚疑。

“你們不是我們種族人?為什麼要突然間闖進來學堂?咦,你們身上都揹著劍,莫非是想要搶劫不成?告訴你們說,老朽只是一個教書的窮先生,清苦清貧,無財可搶,有的只是給學子們授課的幾卷破書,你們用不著,還是請到別處劫財去吧!”從講臺上,走下來了那個授課的黑人先生,如此這般的用英語說道。

仝慶三個人,給這位黑人先生施了一個禮,然後,仝慶代表三個人,用英語說道:“老先生,誤會了,我們不是強盜,我們是奉耶和華上帝和撒旦公爵兩個創世神的派遣,巡查世界各地安全工作的和平使者,途經貴國寶地,忽然聽到了學堂中先生授課的內容,非常的感興趣,於是就唐突冒昧的走了進來,真是不好意思,打攪先生你正在講課了。”

“什麼?你們是耶和華上帝和撒旦公爵兩個創世神派遣巡查世界各地安全工作的和平使者,剛才老夫口不擇言,多有得罪,還請諒解。不過,慮患貴在未然,剛才看到三個特使大人面生,突如其來,又都揹負著寶劍,所以,不得不心存疑慮啊!”這個先生用英語說著說著,就讓開一條道,熱情的邀請仝慶三個人,到裡間的一個小閣中坐下來座談。

走進這個乾淨整潔的小閣裡面,黑人先生忙活著燒水沏茶,照待仝慶三個人。

眼睛毒辣的邱文博老人,趁黑人先生沏茶燒水的間隙,看到這個黑人先生案几上面擺放整齊的許多授課書籍,就隨便地翻閱了幾本,發現書中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關於深慮、遠慮和近慮的說辭,文化知識非常的少。

黑人先生沏好茶過來了。

邱文博老人緊忙放下了書本,和仝慶、董婉兒夫妻二人對視了一眼,有禮貌的接過來黑人先生遞過來的茶杯,看似隨意,其實內含玄機的用流利的英語語言問道:“請問先生,貴國的教育,是以什麼為宗旨?”

“上帝造人,付之一心,就是讓人思慮用的,人生在世,無處不是危險之地,所作的事,無一不是危險之事,人心叵測,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若不小心謹慎,思慮周全,被人賣了,還傻呵呵地幫忙數錢,敝國名字叫慮國,教育宗旨就是思和慮二字,古語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百思,必有一得’,我們凡夫俗子,哪裡配說到是一個智者呢?假如一個人在幼年時候,不養成千慮的好可慣,那麼,他長大成人以後,做事不動腦子,盲目輕率,非但沒有一得的希望,危險敗事,絕對難免,三位貴客,都是兩個上帝派遣過來關注天下民眾生活的特使,不知道各位貴客的高見,以為如何啊?”這位黑人先生不卑不亢的開始了用英語語言來談話交流。

仝慶接過這位黑人先生的話題,也用英語方式交流說道:“先生所言,不無道理,但是,仝某人以為,處事一切,是應該提倡深思熟慮、成竹在胸,但是,在無事的時候,就不必要杞人憂天、勞神費心了吧。”

“這位小友的見解,老朽不敢苟同,古賢又言:‘先成其慮,及事而用之’,‘計不先慮,無以應率’,如果像小友那樣的說法,無事的時候,將心閒空下來,萬一事發突然,將何以應之呢?比如說,我們四個人,現在正在房間裡面說話,突然間發生了地震,房屋驟然倒塌,地殼忽然下陷,都是應該提前慮到,假使不慮到,請問小友,倉促之間,我們四個人,應該用什麼方法來逃避突發狀況呢?”黑人先生道。

“先生,偏離了主題,地震一說,乃是天災,不是常有之事,萬一不幸,不及逃避,亦只可付之於天命,天災人禍,節哀順變,順其自然,時時顧慮,憂心忡忡,徒然勞心,大可不必。”仝慶說。

“小友所言,老朽更加的不敢苟同了,事事都要付於天命,順其自然,那麼,人要這顆心,有什麼用呢?上帝造人一顆心,又是什麼的意思嗎?照小友那般說,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思不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勞而獲,那與禽獸何異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短暫不過四、五十年的光陰,哪樣不需要費一番經營?哪項不應該先費一番思慮?老朽以為,無事之時,應常做有事之想,既要慮到它不能必得,又要慮到它萬一或失。未死之前,要慮到自己的生活如何維持?將死之時,要慮到死後埋骨之地是否穩固?還應考慮到子孫後代們的生計,在自己死後,他們應該怎樣地維持下去?既慮其常,又要慮其變,既慮其先,又需慮其後,做到心不虛設,才算日不虛度,人生不白活一回。”黑人先生固執己見,予以反駁。

仝慶聽到這個黑人先生竟然給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語,已然知道他的蔽錮已深,無可解諭,再多說無益,於是暗中和董婉兒、邱文博二人對視了一眼,決定改換一個話題,敲山震虎,旁敲側擊,用另外一個方式,去深刻了解一下這個國家遇到的那些怪事情的真相。

聰明睿智的仝慶,抓住了剛才黑人先生談話中值得注意的兩點,鋪開了話題,一點是黑人先生說的“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短暫不過四、五十年的光陰”這句問題來了的話語;一點是這個黑人先生在談話的時候,總是不停地捂嘴打著呵欠,看起來一副想要馬上開始睡覺的樣子。

仝慶說道:“先生上面的見解,著實不錯,令仝某人佩服,不過,敢問一下先生,向例人生百二十年為上壽,百年為中壽,八十歲為下壽,先生何說人生短暫不過四、五十年光陰,此話從何說起呢?”

“小友所說,乃是上古時期人的壽命,上古時期,人稟賦厚,所以有此遐齡,現在人稟賦薄,不過四、五十歲而至,年過花甲,敝國鳳毛麟角,實不多見,小友何拿古人來例今人呢?”那黑人先生回答說。

問題又給來了,仝慶繼續問:“請問先生,今年高壽?”

“老朽今年虛度四十有三,老嘍,老不中用了啊!黃土已經埋到了脖子上,眼見得望天的日子少,入地的日子多了。”這個黑人先生說著說著,瞬間滿面愁容,趕緊把頭低下,顯然他又開始在思慮什麼問題了。

聞聽這個黑人先生說他今年只是四十三歲,卻已經悲觀怨世,老態龍鍾,仝慶三個人大吃了一驚,仔細觀察眼前這個黑人先生,品味著他說的話語,仝慶三個人恍然大悟,他們終於找到了發生怪事的問題所在了,不知不覺中,竟然可憐起這個黑人先生來。

“請問先生,你一般夜間睡眠,大約是多長時間?”仝慶突然間問道。

那先生心事重重的正在深慮著什麼?忽然聽到了仝慶的問話,打斷了他的思路,緊忙抬起來頭說:“真是不好意思,三位貴客,老朽剛才忽然間走神了,這位小友,你在問什麼?老朽沒得聽清,麻煩小友再說一遍。”

仝慶搖搖頭,只好又重複了一遍。

“小友,老朽夜間無事之時,大約能睡兩個時辰,如果心中有事,就是整夜不眠了。”黑人先生回答說。

“嗷,請問先生,你晚上思考事情不睡覺,白天工作時感覺怎麼樣?疲倦嗎?”仝慶繼續問道。

黑人先生回答說:“唉,老朽生來賤命,晚上想事情,輾轉反側,睡不著覺,白天干工作,力不從心啦,非常的疲倦,但如果要白天上床睡覺,無論如何,老朽都是睡不著的,最多就是兩個眼睛直打架。”

“先生,上帝賜福人夜間的睡眠,就是讓人能夠休息好白天的疲勞,依仝某人所想,一個人每夜,至少需要睡五個時辰,方可把日間的疲憊恢復。現在先生說你每晚睡眠時間那麼短,恐怕與健康方面不甚相宜,先生的年齡才四十多歲,身體各項機能就給變得這樣的衰老,原因就在這裡,而並非先生所說的什麼稟賦薄的緣故吧!”仝慶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的說。

不料,那黑人先生聽到仝慶這段話後,十分地激動,他說:“小友所言不差,老朽亦於此層經常慮想,不過上床之後,越慮越睡不著,這種情形,幼年期沒有,大約到了十七、八歲的時候,突然間的出現了,以至於到了現在,是越來越厲害了,究其原因,不知何故?”

魚已上鉤,仝慶趁熱打鐵,說道:“先生,睡眠不足,就是思慮過度的緣故,不妨告訴先生你說,仝某人的另一個身份,是一個醫生,直言奉告先生,思慮過度,擾亂肝陽,心神不得安寧,如何能夠睡得著呢?既然先生夜間睡不好,心神體力都沒有得到休息修補的機會,日日如此,先生的身體,即使是金石做成,也容易磨蝕,何況先生你是一個血肉之軀呢?誠然,做人,為個人生計問題,為社會服務問題,為國家效力問題……原不能都是絕智棄學,遊心於玄默,依仝某人看來,獨坐之時,憑空幻想,猶如鏡花水月,空中樓閣,忽而富貴,忽而貧賤,忽而得意,忽而悲傷,這種思慮,醫學上叫做幻妄思慮症,勞心費神,萬萬不可有;其次,人生在世,吃飯穿衣,為了生計,勞碌奔波,固然現實,然而,廣廈萬間,一個人所居不過一隅,即便糧食堆山,所食不過幾碗。但是,人心思變,千思百慮,多益求多,慾壑難填,慾求不滿,神情疲憊,何苦來者?世間之人,爾虞我詐,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終日營營於聲色貨利之中,聚金成塔,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兩眼一閉,要它何用?勞碌一生,為誰服務?兒孫自有兒孫福,何為兒孫做馬牛?他們生計的一切,你代他們思慮做什麼?憂病、憂死、憂危難、憂失意……舉步維艱,局地蹐天,日日愁悶,畏首畏足,犯得著嗎?天災人禍,並非窮思極慮能夠預料到的,枉費心機,何苦來呢?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可不有縝密深遠的思慮,但也不可過多糾結不現實的問題,多思則疑,疑則無可適從,害怕畏懼的心理,就是由此而生,搞得自己疑神疑鬼,脾氣古怪,家裡不得安寧,甚至眾叛親離,孤苦伶仃……區區愚見,先生以為如何?”

“小友見解,耳目一新,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確實令老朽佩服啊,但是,敝國的老國王,生前下旨國民,無事之時,要常作有事之想,這道聖旨內容,早就深入敝國人心,生根發芽,根深蒂固,而今敝國年輕的國王,繼續沿襲老國王的意思,下旨全國各地學堂,全部都是以深慮、遠慮、近慮的內容來開設學習教育,先生不得給學子們教授其他的課程,如有違犯,一經發現,按抗旨不遵、欺君罔上逮捕下獄,開刀問斬,株連九族,搞得老朽,授課學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謹小慎微,苦不堪言……”這個黑人先生無比的動容,合盤托出了這樣一個驚人的秘密。

“全明白了,先生,叨擾了,請問一下先生,貴國的皇宮,它在什麼地方,我等這就去面見貴國的國王,講明思慮授課利與害關係,讓他答應取消這樣一種誤人子弟的教育方式,徹底幫忙貴國的黎民百姓,解脫這樣一個怪圈思慮傳統教育的枷鎖。”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根源終於找到了,仝慶如釋重負,馬上決定要快刀斬亂麻,幫助這個國家的國民,開啟這個該死的思慮教化而導致全民精神不振的“枷鎖”。

“如此這般,真是太好了,太感謝了,這樣吧,老朽先去給學子們下學,然後就親自帶著你們過去敝國的皇宮,面見敝國年輕的國王,見證一個了不起的奇蹟!”黑人先生心情無比激動的說道。

“那,好吧,先生,你快點去給學子們散學,我們即刻出發,面見貴國的國王。”仝慶稍微考慮一下說。

“三位貴客,稍等片刻,老朽去去就來。”黑人先生一掃頹廢之心,抬頭挺胸,容顏煥發的出去了。

不大會兒,黑人先生進來了,說學子們已經下學回家,他要陪同仝慶諸人一道進宮,於是,仝慶他們就走出來了學堂,看到街上行人依然是迷迷濛濛、一無精采地繼續低垂著頭那樣走路,嘆息一聲,即刻叫上諸位戰友,跟著那個黑人先生的後面,去到該國的皇宮。

仝慶一行人來到了慮國皇宮,說明來意,受到了該國年輕的國王撒斯盾和議事廳裡的文武大臣們的熱烈歡迎和熱情的接待,賓主坐下,就慮國教育問題進行了一番商談。

唇槍舌劍,由淺而深,弊多利少,舉一反三……

仝慶最後說:“撒斯盾國王,我們一行人,巡查世界各地的安全保衛工作,附帶著體察各地的風土民情,幫忙解決一些民間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像貴國的這種思慮教育方式,固然算好,但是,弄得國民戕生短命,神氣全無,走路低頭,頻繁出事,苦不堪言,豈不太過,因此,我鄭重其事的建議貴國政府,能夠高度重視,為黎民百姓著想,儘快地取締這種奇怪的思慮教育方案,全民開設文化知識大普及,讓貴國的黎民百姓們,儘快地解脫開這個強加在身的思慮枷鎖,安居樂業,共享天倫,好好地生活。”

“特使代天巡狩,話語字字珠璣,真知灼見,代表著上帝的旨意,謹遵閣下教誨,寡人即刻下旨,敝國即日起,廢除思慮教學模式,開啟民眾走路思慮的枷鎖,消除交通安全隱患,國民開設文化普及大教育,為敝國未來,培養有用的人才,保護地球,心繫蒼生,責無旁貸……”撒斯盾國王從仝慶的嚴厲話語中,預感到了思慮教化全國民眾的大危害,低頭沉默,大徹大悟,如坐針氈,瞬間大汗淋漓,趕快就坡下驢地說道。

“特使關注,陛下英明,廢除慮教,利國為民,我等附議!”慮國的文武大臣們們異口同聲的贊同表態。

“如此這般最好,但願貴國今後能夠損過就中,國富民強,繁榮昌盛,公務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告辭!”仝慶見好就收,不做過多訓誡,招呼大家一起起身告辭。

撒斯盾國王看到了仝慶眾人起身,緊忙說:“各位愛卿,走,我們君臣一起出去,恭送替天行道、為民著想的特使們!”

“君主,諸位,不要客氣,留步,留步!免送,免送!趕快忙你們的事情去吧!”仝慶制止住了撒斯盾國王和慮國的文武大臣,回過頭來說:“戰友們,咱們走吧!”

仝慶一行人出來慮國皇宮,與黑人先生道別,打了一個呼嘯,召喚過來了兩條神龍。

仝慶一行人跨上了兩條龍背,騰飛天空,漸行漸遠,直至完全消失的不見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拳贅婿

系統流牛鼻子

從賞金獵人到人生巔峰

西北小狼

全民轉職,我光影之主

落華建

叛逆男主角,我與作者鬥智鬥勇

藍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