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國遠征軍傾巢而出,進攻詩崑山防線的時候,韓秋居然立刻點燃烽火臺,命令將士全部撤退。

許多將領都無法理解韓秋的意圖,在他們看來,韓秋此舉就是貪生怕死。

包括民間的百姓也一樣,韓秋不戰而撤,就是賣國行為。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只在乎眼前的勝敗,沒有戰略層面的考量。

當無鋒上座帶著一眾高手奇襲第一宮,韓秋與白半邪等,詩崑山戰線的指揮官,都被困第一宮的時候,韓秋理所當然要顧全大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韓秋考慮到的事,和天宮鳶想到的如出一轍。

周興雲打破南境邊緣區的封鎖,中原的王師大軍抵達武魏城防線之後,詩崑山防線對中原勢力而言,已經不是至關重要。

如果條件允許,韓秋也想採用天宮鳶的方案,拋磚引玉,讓出詩崑山防線,將十三國遠征軍引出來打。

韓秋沒有那麼做,並不是像天宮鳶說的那樣,她沒有魄力,不敢冒這個風險。

韓秋不這麼做,是因為她乃中原皇室,她乃一軍之主,她乃武林盟的領袖。

韓秋身為一名領袖,就要履行她的義務,保護好部下的利益。

一眾南境江湖門派,為什麼願意聽韓秋號令?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大家跟著韓秋混,韓秋能保護他們的利益不受十三國外寇侵害。

如果韓秋不保護他們的利益,一眾南境的江湖武者,豈會乖乖聽她號令,去抗擊十三國同盟?

就拿第一宮的人而言,他們願意讓出自家地盤,給武林盟作為大本營,無非就是想獲得韓秋的庇護。

韓秋要是絕情絕義,真如同天宮鳶說的那樣,利用完第一宮就卸磨殺驢,把詩崑山當做誘餌賣給十三國同盟……

白半邪、何青海、孫方進這群江湖道上的人,豈會不心寒?

天宮鳶和韓秋明顯不是一條道上的人,韓秋走的是王道,得道者多助,庇護天下人的利益,從而讓大家心甘情願的追隨她。

天宮鳶走的是邪道,自古人心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用心機、用利益、用陰謀、用陽謀、用坑蒙拐騙將別人忽悠成為她賣命。

所以,韓秋會盡可能的保住詩崑山防線,好給第一宮門人一個交代。

誠然,如果十三國同盟攻勢很猛,韓秋也不會為了第一宮,和敵軍死磕到底。

因為除了第一宮以外,韓秋還要保護好其他門派的利益,不能讓各大江湖門派的人,為了第一宮的利益白白犧牲。

作為武林盟的領袖,韓秋必須拿捏好分寸,什麼時候該守,什麼時候該撤,只有做到進退有度,讓第一宮和其他門派的人都滿意,她才不會被人說閒話。

令人遺憾是,詩崑山戰區一夜間淪陷,是韓秋意料之外的局面。

這可不能說成進退有度……

這在外人眼裡,只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詩崑山戰役,那便是……丟盔棄甲。

不幸中的萬幸,白半邪、孫方進等人都瞭解實情,知道當晚形勢有多嚴峻,明白韓秋此舉實屬無奈,是為了顧全大局。

不過,光有他們知道沒啥用,中原王師的將領,大多都覺得韓秋是貪生怕死,看到十三國遠征軍傾巢而出,就嚇得臨陣脫逃。

畢竟詩崑山防線的兵力,遠不及十三國遠征軍,韓秋被嚇破膽,也是理所當然。

說句實在話,中原王師的將領,由衷希望韓秋能夠爭氣一點,不要那麼怕死。

只要韓秋能在詩崑山堅守半天,中原的王師大軍,即可增援到位,殺外寇個片甲不留。

令人遺憾的是,韓秋居然慫了,她直接命令眾人撤離詩崑山防線,以至於十三國遠征軍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詩崑山戰區。

這簡直就是中原之恥!

中原王師的將領,在得知詩崑山是以這種情勢淪陷,無不在心底蔑視韓秋。

起初他們還挺佩服韓秋,沒想到公主殿下,居然能率領一群烏合之眾,將十三國同盟拒之詩崑山防線外。

殊不知,當十三國遠征軍真出動時,公主殿下就原形畢露,變成了一個懦夫。

“真是浪費表情,虧我來之前,還對公主殿下有所期待。”

“哎,我早說了,金枝玉葉的皇室公主,怎麼可能懂得領軍打仗?”

“你能指望他們?保家衛國還得看我們,沒有我們上陣賣命,大唐皇朝的江山早丟了。”

“我真不知道,小小年紀的詠茗公主,怎麼會被人們捧成軍神。”

“她可是長公主,跟著前朝老將出徵混軍功,那還不簡單?”

“皇十六子謀反,還有北境州牧叛亂的時候,詠茗公主好像都大有作為。”

“皇十六子謀反,那是他們自家人打自家人,詠茗公主也好,皇十六子也好,都是養尊處優的皇室,他們能打出什麼名堂?至於北境州牧擎天熊,我與他碰過幾次面,這人確實頗有野心和能耐。正因為公主殿下能平定北境叛亂,我才對她另眼相看。不過,從現在的情況判斷,應該是我看走眼了。”

“擎天熊的失敗,取決於他過於貪婪,這人竟敢與邪門玄陽教聯手,毫無節制的迫害百姓。說真的,就算詠茗公主不插手此事,擎天熊的叛亂也註定失敗。北境的民意不會支援他。”

“確實,擎天熊與玄陽教聯手,看似擴大了勢力,實則自己把路走窄了。他們在北境城鎮的所作所為,無異於自取滅亡。詠茗公主瞎貓碰上死耗子,恰好得到一眾正道門派的協助,擺平了擎天熊。”

“大家都少說兩句吧。畢竟是公主殿下,她能夠牽頭,號召大家抗擊十三國,就已經很不錯了。換做其他人,還未必敢來前線。”

“也對,或許是我們來之前,對公主殿下的期待過高,才會有這樣的落差感。”

“公主殿下率領一群江湖道上的遊兵散勇,抵禦十三國同盟的百萬大軍,任誰聽見都會吃驚。只是,名過其實的人,終究會露餡,是驢是馬在詩崑山戰役,不就全交代了嗎?”

“不管之前的戰況怎麼樣,現在我們來了,就容不得十三國的匪寇在我中原放肆!”

“呵呵,我們正好讓膽小的公主殿下見識一下,各方諸侯的厲害,讓她們明白,只要有我們在,她就沒必要逃跑。”

中原王師大軍的將領,大約有五六百人,今天他們正成群結伴,前往重明天閣的師門、重明天久峰。

韓秋撤離詩崑山之後,武林盟的大本營,就遷移到重明天閣的師門、重明天久峰。

如今重明天久峰,便是武魏城防線的中樞。

韓秋不得不說一句,南境的江湖名門,重明天閣和第一宮,師門選址真是個好地方。

詩崑山也好、重明天久峰也好,都是南境地區的風水寶地,不單止山清水秀,而且還在該地區,極具地理優勢和戰略價值。

詩崑山可作為南境邊緣區的關口,重明天久峰可作為南境中部地區的要塞。

十三國同盟要進攻南境的中部地區,就必須先突破詩崑山防線。

十三國同盟攻入南境的中部地區後,想攻打中部地區的關鍵城鎮,就必須越過重明天久峰。

所謂的武魏城防線,就是以重明天久峰為中樞支點,構建成攻防一體的戰術要塞。

重明天久峰的後方,就是武魏城,十三國同盟打不下重明天久峰,就別指望兵臨城下。

那麼問題來了,今天中原王師的六百將領,成群結伴彙集重明天久峰,究竟要幹什麼?

大家是來聽韓秋彙報情況……

詩崑山防線失守之後,中原人馬可謂怨聲載道,韓秋被千夫所指,說她指揮失策,導致中原喪失國土。

中原王師的將領,對此也是頗有怨言。

雖然王師大軍的將領,不似民間百姓那樣,覺得韓秋有賣國嫌疑。但是,韓秋貪生怕死不敢迎戰,卻是顯而易見……

至少王師大軍的將領,十有七八,都覺得韓秋是怕死,才會命令大家放棄抵抗,果斷撤離詩崑山防線。

在他們前往重明天久峰的途中,聽他們閒聊的話,便可清楚他們是如何看待韓秋和一眾江湖武者。

有件事必須承認,十三國同盟在詩崑山戰役,這場翻身仗打得非常漂亮。

儘管他們沒有活捉到韓秋,但不可否認,他們這一仗,打得是真漂亮。

儘管攻佔詩崑山,對十三國同盟帶來的實際收益不高,但不可否認,這場勝利乃久旱逢甘霖的關鍵一役。

首先,十三國同盟把氣勢打回來了。

此前十三國同盟組建聯合二軍,結果被周興雲擊潰,導致全軍士氣低迷。

現在十三國同盟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以牙還牙的打下武林盟大本營,無疑能重振士氣。

要知道,周興雲打掉的是聯合二軍大本營,十三國同盟打掉的則是武林盟大本營。

一個打掉的是二軍,一個打掉的是一軍,你問誰更出風頭,顯然是十三國同盟更勝一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源世紀

虛I靈

九州荒墟學

辰月肥堅

末世天災:我有百萬雄兵!

無上人

人間小鎮

抱小豬的大眼王

喪屍紀元:生存手冊

入神

永恆的修行之路

這裡最菜的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