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帝黨崛起

對於曹文詔、周遇吉、孫應元、黃得功四人的安排,朱由校很早就在心裡敲定,就是等他們歸京後赴四衛營任職,暫授四衛營代指揮使職,率領一批精銳骨幹,重新將武驤左衛、武驤右衛、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操練起來。

原先隸屬於四衛營的那批精銳,被朱由校打散安置到各處,畢竟整飭京城京畿衛戍警備體系,各處沒有足夠的精銳不行,眼下不止四衛營被掏空了,就連勇衛營、勇士營也都被掏空了。

倘若不這樣的話,那陳策所領京城警備提督署,駐紮昌平的諸陵衛,移駐各處的三大營所屬等,根本就無法達到朱由校的預期。

眼下圍繞整個北直隸的軍事調動,唯獨皇家近衛都督府所轄諸部精銳最少,也恰恰是這樣吧,朱由校需要一批虎將猛將,來將定為警備機動的四衛營操練起來,這樣不管遇到任何問題,朱由校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陛下,今後末將等便隸屬於御馬監統轄嗎?”在知曉種種後,性情直爽的黃得功,面朝天子抱拳行禮道。

曹文詔、周遇吉、孫應元相視一眼,流露出各異的神情,儘管他們沒有出言說什麼,但此事他們也很關心。

畢竟要真是那樣的話,他們到四衛營赴任後,那豈不是要受內廷太監管轄嗎?

“當然不是.”

朱由校笑著看向幾人,倚著軟墊說道:“從今日起,四衛營、勇衛營、勇士營皆轉隸到皇家近衛都督府,且將作為警備機動隊伍,非朕金牌令箭不可擅動,若京城有任何異動,而無金牌令箭頒發,得駐軍參謀組織召開軍議,超半數贊同出兵,則可相機行事!”

這……

聽到天子所講,黃得功、曹文詔、周遇吉、孫應元幾人露出驚愕神情,若只是轉隸到皇家近衛都督府,久經沙場的他們不會這般失態,可聽到最後,若京城有任何突發情況,即便沒有金牌令箭,他們也有出兵權,這事情就變得不簡單了。

“陛下……”

幾人下意識想講些什麼,極為默契的齊聲道。

“先不必跟朕講什麼.”

朱由校見狀保持笑意,擺手打斷道:“等你們瞭解駐軍參謀制後,心中所疑慮的種種就不會有了,朕信賴你們,所以才將該項軍制改革,落實到四衛營進行,朕希望你們莫要辜負朕的信任,在重新籌建四衛營時,將朕委派的那批駐軍參謀,該肩負的職責都落到實處,而非叫他們閒著.”

“末將等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明!”

面對這樣的情況,四人哪有任何遲疑,當即單膝跪地表明態度。

在大明軍隊裡籌建參謀體系,在朱由校心裡想了很久,讓不懂軍事的文官或宦官,去監管統兵的武將,或者執掌統兵大權,這怎樣看都是不靠譜的。

所以按著朱由校的想法,那就進一步細分軍隊職能,構建起一套完整的軍隊框架,參謀體系便是其中之一。

軍隊要想走正規化、職業化道路,不僅要明確各個兵種,更要明確各級軍職、軍銜、建制等等,這其中也囊括職業軍官、士官、義務兵等,一套以何種形式的募兵制度,是確保軍隊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要全按正兵待遇去募兵,隨著軍改的全面推進,大明要維繫海陸兩系軍隊,單單是每年的糧餉開支,都將成為朝廷沉重的負擔。

所以按朱由校的整體設想,伴隨著軍改的穩步推進,要在大明營造參軍光榮的氛圍,要叫世人皆知,想建功立業獲取對應獎賞,前提是要能透過義務兵選拔,只有這樣,方能留在軍隊裡發展。

這一體系將伴隨著大明的對外擴張,至少將平穩維繫數十載,甚至更久一些,而等到大明對外擴張,達到本土中樞的統治極限,那後續會進行相應軍改,繼而再穩步進行調整和完善。

畢竟沒有任何一項制度,是可以一勞永逸的從始而終的。

……

當朱由校在武英殿內,跟曹文詔他們講著種種之際,彼時的內閣所在,卻呈現另外一種態勢。

“元輔,您就沒什麼想說的嗎?”

彼時的首輔公事房,錢謙益眉頭微蹙,看向伏案忙碌的朱國祚,“讓孫閣老擔任北直隸鄉試的主考官,此事還算說的過去,不過孫傳庭、史永安他們擔任副考官,這安排有些不太妥當吧.”

在講這些時,錢謙益的餘光瞥向孫如遊。

“此事不是經閣議透過了嗎?”

朱國祚放下所持公文,看向特意跑來的二人,“錢閣老投的棄權,孫閣老投的反對,但贊同的票數多一票,此事還有什麼異議嗎?”

“當然有異議.”

不滿的孫如游上前道:“一個是順天府尹,一個是協理京營戎政,姑且不論別的,就說他們的官職,那……”

“孫閣老!!”

聽到這裡的朱國祚,皺眉看向孫如遊道:“有些話想清楚了再說,當前朝局是怎樣的,內閣上下是最清楚的,別節外生枝,眼下最關鍵的是,將新朝首次鄉試順利舉辦起來,以安穩天下讀書人之心.”

看來此事不可避免了啊。

錢謙益在聽到這裡,眼珠子亂轉起來,心裡暗暗思量,天子先前掌握的優勢太多,以至內閣要進行票擬時,也不得不考慮天子所想,不然事情就難辦下來。

早知道這樣的話,在早先的閣議上就該投贊同票。

說起來,對北直隸鄉試主考官,他錢謙益也頗為眼熱,畢竟能拿下此職,待北直隸鄉試順利舉辦,一批舉人得中的話,那他便多了一批門生。

這在官場上可是財富啊。

只不過對孫如遊而言,他反對此事是瞧出天子的謀劃,這分明就是想給孫傳庭、史永安他們增加資歷。

因為孫如遊發現在中樞朝堂與地方官場上,有著一批特殊的群體在悄然間崛起了,當然發現此事的,不止他孫如遊一人。

孫如遊反對此事,就代表背後有一群人反對。

可惜他們的反對沒有起到相應作用,這人世間的一些事啊,並非是跟隨個人意志而動的,這需要講究大勢,在不知不覺間,已有一批忠於朱由校的文武,被朱由校視為帝黨骨幹,開始在各處崛起了。

在朱由校的眼裡,想要辦成事,想要進行維新變法,想要多做事,獨靠他一人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聚攏起更多的人,忠誠可靠,踏實肯幹,將他們安排到各個領域去,繼而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這樣謀劃的種種部署才有可能落實下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反派,主角也得認我當大哥!

窮鬼張三

洪荒【通天教主重生歸來】

我為自我並非自我

咒術回戰之影的花園

夏烏戈納爾

完蛋!我被美女們包圍了

妖星大聖

快穿:職業渣男,惡毒但迷人

蕭子卿

一劍清秋

木魚廟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