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天下為棋局,世人皆棋子

天啟元年,三月十一日,晴空,天暖。

紫禁城,皇極門。

內閣、都察院、六部、五寺、通政司、科詹翰……在京有司衙署的各級官員,奉帝詔齊聚皇極門開大朝會。

這場沒有任何的徵兆,不過卻也有跡可循的大朝會,在內廷太監離宮頒佈中旨,就牽絆著太多人的心。

一向不喜臨朝處政的天子,突然召開大朝會,還選擇在皇極門召開,無論是誰心底都難免多想。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朝班,各級官員按序而站,不管是在何處都是靜悄悄一片,然而各異的神情,不時轉動的眼珠,無不表明參加大朝會的不少人,心底生出的情緒很駁雜……

一牆之隔。

“皇兄,您不擺駕皇極門嗎?”

朱由檢垂手而立,餘光看了眼左右,見伴駕的內廷太監劉若愚、韓贊周等,一個個低著腦袋不言,心算著時辰,上前對沉默的朱由校道:“眼下已過……”

“著什麼急呢?”

朱由校握著天子劍,絲毫都不著急,“這場大朝會是朕特召的,不過該著急的不是朕,而是齊聚皇極門外的朝中文武,皇弟,你覺得三大殿要重建嗎?看著眼前的廢址,有什麼感受?”

聽到自家皇兄所言,朱由檢抬起頭來,眼前佔地不小的三大殿廢址,除了一些溝溝壑壑的臺基,再無其他建築,哪裡還有以往的神聖雄偉……

“稟皇兄,三大殿要重建.”

朱由檢抬手作揖道:“此乃皇權之象徵,更屬國朝之威儀,儘管臣弟知曉,重建三大殿恐耗費大批金銀,然相較於……”

朱由校笑笑。

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三大殿就是一堆死物,建造與否不是特別重要,不過其賦予的特殊含義,使得被燒燬的三大殿,無論耗費多少錢糧,都必須要重建起來,煌煌大明所轄疆域遼闊且富饒,沒有與之匹配的象徵是不行的。

“內閣轉遞工部的奏疏,也是這樣說的.”

朱由校收斂心神,緩緩轉過身去,望向皇極門方向,眼神堅毅道:“大明問鼎神州,究竟是靠禮制宗法維繫呢?還是靠民心所向維繫呢?”

“皇弟是否知曉,眼前這座還沒有竣工的皇極門,前後耗費多少銀子嗎?數百萬兩紋銀啊!!”

“皇弟是否知曉,三大殿是在皇祖父御極25年被焚燬,此後籌備重修諸事,就陷入停停動動的局面,皇弟可知這停動間代表著什麼?”

朱由檢沉默了。

他不是特別清楚,自家皇兄特意講明這些,究竟是何意。

“朕讓南書房粗略算了筆賬.”

朱由校面色平靜道:“自皇祖父在世時,外朝有司籌措此事,至皇考御極登基,這前後耗費就達千萬兩之巨,而想要將三大殿重修竣工,總體開支將高達兩千多萬兩,這還是沒有要求年限的前提下,倘若要趕工期,明確年限必須建好竣工,那三千萬兩都兜不住底!!”

“這……”

朱由檢震驚了,他如何都未曾想到,重修被焚燬的三大殿,居然需要這麼多銀子,這耗費都抵國庫數年財政稅收總和了。

大明中央財政體系糜爛,不是沒有原因的!

朱由校眼神冷了下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想讓三大殿重修起來?

原因就在於其中貓膩太多了!

重修三大殿需要各種木料、石料、物料,這要從全國各地徵調,而單論其中一項大木所需,想要保證梁、柱的規格和採買,工部需要以減額、分運、留稅、協濟、幫折等措施,來讓地方有司積極著辦,這背後就不知摻雜多少利益。

南書房參考工部等有司思路,去粗略算的那筆賬,還僅僅是明面上的賬,而背後的賬根本算不清!

“三大殿的確要重修,不過卻不能這樣修.”

朱由校幽幽道:“朕不想修到最後,國庫空了,財政崩了,民心亂了,根基毀了,而上下經辦此事的群體,不少都賺的盆滿缽滿,大明經受不起這種折騰了.”

“皇爺,順天府尹孫傳庭已至皇極門.”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道聲音匆匆趕至御前,朝朱由校作揖行禮道。

“擺駕皇極門.”

朱由校一甩袍袖道,在三大殿廢址待這麼久,等的就是這一刻。

“擺駕皇極門~”

伴隨著天子的聲音響起,待在此處的隊伍動了起來。

朱由校清楚大明官場是怎樣的情況,吏治又是怎樣的德性,所以從他御極之初,所做的種種事情,能不對地方明確任何政策,就儘量避免這種情況。

原因很簡單。

朱由校他敢做一個決斷,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都會被各級有司重視起來,繼而藉著此風行不法之事。

大明底層的各個群體,日子過得實在太苦,揹負太多不該他們揹負的。

然而直到現在,就全國性的惠民政策,朱由校除廢除攤派遼餉外,沒有做過其他的,不是朱由校不想做,而是不能做!

慣性思維一旦形成,想要扳正回來,不是你是皇帝,隨便講兩句話,就可以拉回來的。

此次大朝會揭幕之際,朕就要將永不加賦的良策亮明,為今後攤丁入畝謀勢!!

坐在攆轎上的朱由校,眼神凌厲的看向前方,一想到京畿哄抬糧價的鬧劇,朱由校就壓不住想殺人的念頭。

這場大朝會揭幕,必然要死一批人!

不過死的人再多,可底層群體沒有減負,一切都是徒勞的。

朱由校要做的事情,既要殺一批人震懾官場,還要給底層群體減負,同時確保大明脆弱的中央財政體系,不至於崩盤。

皇兄這是想殺人嗎?

隨駕的朱由檢,觀察到自家皇兄,眉宇間透著的怒意和殺意,心底沒由的緊張起來,儘管過去那段時日,他看到太多不好的現象,可瞭解的真相越多,朱由檢的心底卻越是惶恐難安。

大明是朱家的江山社稷不假,但是背後藏著太多的利益和算計,甚至真要觸碰他們的利益,那麼就會有相應的反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悚之門

填海之塵

我化逍遙葬眾生

嘻嘻嘻就不

穿越:茅山祖師在校園

行鹿難

傾城謀妃:相府三小姐

飛天神韻

小艾同學和他的掛件異界求生

拖拖拉拉的鴻蒙

荒誕的穿越

愛吃龍珠燒肉的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