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百態(3)

歷史給予我們的唯一教訓,就是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不管前人做過什麼,犯過哪些錯誤,都不會給後人敲響警鐘。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

人有千萬種,活在這人世間,親人尚有分歧,何況外人呢,這也造就了複雜環境,只要牽扯利益二字,不管是誰都無法免俗。

名利權色誰不喜歡?

內閣值房。

“陛下的意思很明確.”

方從哲倚著官帽椅,端起手邊茶盞,對劉一燝、韓爌說道:“編修兩朝實錄乃正事,早晚都要編修,此事牽扯的很多層面,人少了不行,擢一批地方官進翰林院,參與編修兩朝實錄,確屬少有之事。

不過本輔想提醒一句,倘若此事不能讓陛下滿意,內帑撥銀就不必想了。

一旦形成這種局面,編修兩朝實錄所需銀子,就要內閣來解決。

兩位進閣佐政有些時日了,當前國庫的情況,是否能拿出這筆銀子,來確保編修兩朝實錄可以順利推進?”

方從哲呷了口茶,慢悠悠的將茶盞放下,劉一燝、韓爌相視一眼,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此事被朱由校提出來,內閣就沒有達成過一致意見,具體表現出的矛盾點,就是這個擢一批地方官進翰林院。

內閣掌著票擬權,方從哲作為內閣首輔,按制在內閣話語權很重,諸如這等事情方從哲要是表態,基本上就算敲定下來。

只是同處內閣的劉一燝、韓爌對於方從哲所提之事,就是表面上不撕破臉,但隱晦的進行反對。

官場上有個說法,叫寧欺老不欺少。

方從哲的硬傷就是年齡。

其過去表現得優柔寡斷、遇事不決,也與之有直接關係。

方從哲想從首輔之位平穩退下。

怎奈所處朝局複雜,國政冗雜,時局混雜,在浙黨裡的複雜關係,齊黨黨魁亓詩教是其門生,使得朝中東林黨人的眼睛,不少都死死盯著方從哲。

劉一燝、韓爌作為內閣大臣,看似表面光鮮亮麗,大行皇帝駕崩前欽定顧命,實則於很多事情上,他們也要順應大勢。

“元輔之言,本輔不敢苟同.”

韓爌眉頭微皺,講出內心所想,“編修兩朝實錄一事,恰恰是非常重要,即便想補一批翰林諸官,以確保編修大事推進,那也應在朝遴選英才補之,而非是在地方進行遴選。

別的暫且不提,就說孫傳庭、陳奇瑜二人,皆是地方知縣,本輔沒瞧出他們有何特殊之才。

參加殿試是金榜題名,卻連二甲都沒能考上,以賜同進士出身出仕,倘若將他們擢進翰林院為官,國朝規矩豈不成了擺設?”

“不錯.”

劉一燝雙眼微眯,語氣略顯凝重道:“如若國朝的局勢安穩,此事或許尚有商榷的餘地,但是元輔比誰都清楚,時下國情到底怎樣。

此風真要開了,不說朝堂怎樣,就說地方,將會有多少人的心思,不放在正道,而鑽磨其他事情,以求仕途上求變?

陛下從奉遺詔即皇帝位,受一些事情的影響和刺激,多是採取乾綱獨斷、閉塞言路的方式,來處置所遇之事。

可這樣真的好嗎?

倚重廠衛勢力,特設皇家近衛都督府,輕信外戚之言,定下諸案,這樁樁件件皆在朝野引起不小風波。

我等作為大明臣子,在內閣任職,理應佐天子統御天下,彰正道以穩社稷,本輔實在是想不明白,在此等境遇之下,大宗伯他們不想著規諫天子,以在朝遴選英才進翰林院,卻紛紛上疏拱火,到底是何意啊?”

這是要發難啊。

看著劉一燝投來的目光,方從哲雙眼微眯,其質問的地方,就是禮部尚書孫如遊、亓詩教等一行人紛紛上疏,對新君所言詔修實錄之事認可。

“劉閣老,此言太過言重了吧.”

想起孫如遊先前所言,方從哲語氣冷冷道:“時值國朝動盪之際,想確保時局之安穩,本輔倒是覺得陛下乾綱獨斷,未必就不是什麼好事。

就像欽定刑部的洪承疇,負責紅丸一案,倘若陛下沒有乾綱獨斷的話,那朝局還不知會亂成什麼樣.”

對先前被東林黨人針對一事,方從哲內心也很生氣,泥人尚有三分火氣,更何況是堂堂內閣首輔呢?

身處在旋渦之下,縱使是方從哲想為自己申辯,可那等局勢下,說得越多,被人揪著的把柄就越多。

在萬曆朝久經沉浮,方從哲太清楚其中的門道了。

“元輔,話可不能這樣說.”

韓爌臉色凝重道:“陛下欽定紅丸、移宮兩案,在朝野間掀起何等風波和影響,難道元輔看不見嗎?

更何況除此兩案外,還增設薩爾滸之戰案,適才劉閣老說了,如若國朝的局勢安穩,尚有商榷的餘地,本輔覺得此言也適合上述三案……”

“夠了,夠了!”

方從哲不快的打斷道:“時下說的是編修兩朝實錄之事,韓閣老所言之事,陛下已在大朝會欽定,且有司也開始進行調查,再說這些何用?”

怎麼會沒有用!

劉一燝、韓爌眉頭微皺,惠世揚還在詔獄裡關著,從其被逮捕以後,東林黨內部就沒有消停過。

為了能將惠世揚救出來,與之交好的一些人,相互間進行串聯商榷,甚至還鼓動國子監的讀書人,如此就是想營造一種勢,使得深居內廷的天子,在知曉此事後,能夠出於安穩時局的考慮,適當的做出政治讓步。

“既然與你們說不通,那就單獨上疏呈遞吧.”

方從哲繼續道:“究竟陛下要採納誰的意見,全憑陛下決斷!”

這一刻方從哲無比渴望,其他幾名內閣大臣能快些赴京任職,畢竟獨自面對劉一燝和韓爌二人,就算他是內閣首輔,可很多時候卻很是吃力。

不過內閣的成員增多,相對應的意見就會增多,到時根據情況做出決斷,就算爭吵會增多,可至少不會像現在這般心累,人人身處在大勢下,人人都希望能佔據優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戀與說唱

雪Athena

消失的真兇

飛 翼

寂靜之名

求理

又是一個秋季

想做懶大王

懶得起名字可能是末日

往後餘生上上籤

年代遊記

匿名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