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展望

在徐光啟的陪同下,朱由校在這座皇莊是走走停停,認真聽取徐光啟的詳細介紹,涉及到農政,徐光啟講起來是神采奕奕,而朱由校臉上的笑意就沒消失過。

大明不缺人才!!

朱由校向來信奉一點,涉及到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來辦,至於他要做的事情,一個是將知曉的種種,講給專業的人,讓他們去理論,去探索,去實踐,一個就是砸銀子,持續不斷的去砸銀子!

“五殿下,請隨臣到這邊來.”

在向天子詳細彙報完,得到天子旨意,讓其對朱由檢講述農政種種,徐光啟作揖領旨以後,便領著朱由檢去講解農政。

“皇爺,他們都過來了.”

乾清宮太監劉若愚低首上前道。

“宣.”

朱由校言簡意賅道。

此次微服私訪出宮,來到京郊的這座皇莊,除了來視察新作物種植,聽取徐光啟的詳細講述,朱由校還有件重要的事情。

“臣…少府治河侍郎李若星,拜見陛下!”

“臣…少府治河郎中劉榮嗣,拜見陛下!”

“臣…少府治河郎中潘大復,拜見陛下!”

“臣…少府治河主事楊方興,拜見陛下!”

看著眼前的這些人,朱由校生出了感慨,要說自己先後聚攏的人才,當屬水利人才最難聚攏。

整飭河政是朱由校最牽掛的。

在朱由校的眼裡其他領域都還好說,即便沒有起色,或許對國朝會造成影響,但也不至於像河政那樣。

農業、水患、旱災、航運、工業……這些或直接,或間接,都需要成體系的河政進行支撐。

“潘印川所著《河防一覽》、《兩河管見》、《宸斷大工錄》、束水衝沙法等治河理念,諸卿都整理的如何了?”

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李若星他們詢問道,講著,朱由校的目光,遂定格在潘大復的身上。

此人正是治河大才潘季馴長子!

“稟陛下,臣等皆已整理好了.”

少府治河侍郎李若星,看了眼身旁的潘大復,朝天子作揖道:“時良公所著治河大作,乃是國朝整飭河政之根本,少府籌設的河政學院,就是以時良公所著為主,蒐集整理歷朝歷代治河典籍,來培養從事河政的人才.”

“朕當然知曉這些.”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錯非是這樣的話,朕也不會特頒中旨召諸卿進京,河政是維繫國朝的根本.”

講到這裡時,朱由校臉上的笑意沒了。

“朕自御極登基以來,便御覽歷年涉及河政的奏疏案牘,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不小,尤其是黃淮兩河,中間還牽扯到一條運河.”

“國朝是年年調撥治河糧餉,砸進去的銀子不計其數,可達成治河的成效卻不好,每至秋汛來臨時,黃河、淮河兩岸的百姓就提心吊膽,更別提水患來臨,對於沿岸百姓造成的損失了.”

“朕一直都在想啊,國朝對於河政算是很重視了,年年撥銀子,年年整河道,為何河政變化就不大呢?”

“朕思前想後啊,算是明白河政之事非短期就能見成效的,這需要持之以恆的投入和整飭,需要大批精通水利的人才,遵循一套完整的治河理念,才有可能讓河政逐步改善.”

李若星、潘大復他們聽聞天子所言,無不點頭表示認可,治理河政無疑是最複雜,最艱難的事情。

畢竟各地的情況不一,河道不一,地勢不一,走向不一,氣候不一,沒有一個更高的站位,想要將複雜的河政搞好,這是極其不現實的事情。

“你們都是精通水利的人才,朕今日召你們過來就一件事.”

朱由校眼神堅毅,看向李若星他們,語氣正色道:“朕打算以少府的名義,由內帑直撥治河糧餉,統籌少府所聚流民,暫在北直隸境整飭海河體系.”

“朕對你們就一個要求.”

“要以整體性的河政站位和思維,去有效的整飭北直隸下轄諸府縣水利,該拓寬河道就拓寬,該興修水庫就興修,該營建樞紐就營建,要達到汛期與非汛期,對於洩洪、蓄水等多重目標.”

“就像北直隸出現嚴重水患時,如何有效進行洩洪,避免對地方造成大的威脅和衝擊,而在旱災到來時,如何進行蓄水放水,以緩解旱情對作物的威脅,這些都是伱們要考慮的事情.”

“陛下,倘若真要這樣進行的話,只怕沒有數載甚至更久,恐陛下所提的海河體系難見成效.”

潘大復神情複雜,朝朱由校作揖行禮道:“而涉及到北直隸境的水利整飭,每年將要耗費的錢糧……”

“籌措治河糧餉的事情,不是你們要考慮的事情.”

朱由校擺手打斷道:“朕既然下決心要搞,就會想辦法解決此事,諸卿專注於河政本身就行.”

“陛下,臣有一言.”

劉榮嗣上前道:“在北直隸下轄諸府縣,興建陛下所言海河體系,是惠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可各府縣民情不一,河道水利更錯綜複雜,如若沒有各地官府支援,恐……”

“朕賜你們王命旗牌.”

朱由校語氣鏗鏘道:“少府是朕的少府,銀子是朕拿的,河政是朕要修的,誰敢在暗中掣肘或阻撓,那他們只有死!”

劉榮嗣潛在的意思,朱由校哪裡會聽不明白。

在北直隸境營建海河體系,朱由校是有政治目的的,一個是培養更多水利人才,河政不是打嘴炮,就可以搞起來的,這需要腳踏實地,親赴治河前線,一點點積攢經驗,一個是將河政職權完善和獨立起來,專業的事情就要專業的人來辦,一個是在不斷治河的同時,摸索更先進的治河理念……

“河政是大事,朕希望你們能挑起這副千斤重擔.”

朱由校收斂心神,繼續說道:“北直隸境的海河體系只是開始,倘若你們在朕的堅決支援下,都不能見到應有成效,那今後治理黃河、淮河、運河、長江等河運湖,就是無稽之談罷了。

三年,朕必須要見到改變。

而在這期間,倘若國朝在其他地域,遇到河政難關時,朕也必然會從中抽調人手,所以你們不僅要整飭水利,更要培養人才。

這不是什麼好差事,更不是什麼肥差,要承受的壓力很大,要是誰承受不了,現在就能對朕說,朕不會怪罪的.”

“臣願領旨!”

潘大復率先表態道:“請陛下放心,臣定會竭盡全力,將陛下所言海河體系,真正在北直隸境運轉起來.”

“臣願領旨!”

“臣願領旨!”

李若星、劉榮嗣他們紛紛表態,能夠為國朝整飭河政,別說是面臨很大的壓力,就算是揹負罵名又如何?

看著眼前這些人,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笑容,誰說大明只有些投機鑽營的群體,在各個領域都有一批人傑。

別的領域暫且不論,單說河政這一塊兒,朱由校今後必會殺一批碩鼠,扶持一批人才,重新構建河政衙門,達成中樞主導、地方協助的運轉體系,河政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否則各自為政下,即便砸進去再多錢糧,也很難起到應有的成效和作用!!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實教:我壓制一切

雙十

這個總裁有點瘋:我們的第七年

是龍庭的美人啊

快穿之我的宿命都是他?

泡芙的奶咖

末世之廢物

飛仔仔細點

罄書

江辰明

偷偷的溫暖

鬼臉不是善